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素,低分子量

肝素,低分子量

肝素,低分子量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43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篇、专利文献162477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蚌埠医学院学报等; 肝素,低分子量的相关文献由151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艳玲、赵滨、余楠生等。

肝素,低分子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3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62477 占比:99.73%

总计:162910篇

肝素,低分子量—发文趋势图

肝素,低分子量

-研究学者

  • 李艳玲
  • 赵滨
  • 余楠生
  • 史旭波
  • 李莉
  • 王超
  • 翁习生
  • 胡大一
  • 陈君柱
  • 于仲元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丹丹; 张晓岚
    • 摘要: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炎症性肠病(IBD)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致病残、病死.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CVT多发生在IBD疾病活动期,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可能更多见.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UC并发CVT的病例报道及相关研究,对其潜在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帮助临床医生合理决策.
    • 张华丽
    • 摘要: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D-二聚体(D-D)升高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8例D-D升高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9).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比较两组分娩成功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和妊娠12周时血清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D-D水平.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80.54%高于对照组6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12周时血清HCG、P、E2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5.37%低于对照组1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绒促性素+黄体酮肌注治疗D-D升高RSA可有效提高分娩成功率,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调节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D-D水平.
    • 朱秋良; 王菊香; 陈晰; 杨晓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组织因子阳性微粒(TF+M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长沙市第三医院64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F1+2、TF+MP、TAT水平,分析血浆F1+2、TF+MP、TAT水平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下肢周径差、血流速度、APTT、PT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5.6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PT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1+2、TF+MP、TA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F1+2、TF+MP、TAT水平与症状改善时间、下肢周径差呈正相关,与血流速度、APTT、PT呈负相关(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浆F1+2、TF+MP、TAT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F1+2、TF+MP、TAT水平,促进症状改善,有效减小下肢周径差,改善血流速度及凝血功能,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郁明霞; 徐灵; 龚莹莹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卵巢静脉血栓(OV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3日,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术后O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断、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OVT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设定检索策略以"剖宫产术后""卵巢静脉血栓""caesarean""ovarian venous thrombosis"等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总结剖宫产术后O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 ①本例患者,26岁,因疤痕子宫妊娠采取剖宫产术分娩,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出现腹部胀痛伴低热,白细胞计数为11.43×109/L;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肾门内侧见长条状无回声区,约为109 mm×14 mm,边界不清,近肾门处走行扭曲;被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右侧OVT.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2.5 mg/d)抗凝治疗,于术后16 d病情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持续6个月,复查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OVT消失.②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筛选12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共涉及12例剖宫产术分娩后确诊为OVT的患者.其中,左侧OVT为1例,右侧OVT为11例(累及肾静脉为2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为3例、合并肺栓塞为1例).这12例患者中,年龄≥35岁为3例,<35岁为9例;术后1周内发病为8例、术后1~2周发病为3例、术后3周发病为1例;首发症状为腰痛者为4例、腹痛为8例、发热为7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增高为6例.结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发生OVT是产后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检查能帮助OVT的确诊,抗凝治疗是OVT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剖宫产术后腹痛、发热患者,要警惕OVT发生可能.对这类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 王宁; 郭振江; 张媛媛; 郭伟; 崔朝勃
    • 摘要: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心静脉置入设备(CVAD)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疗效.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合并CVAD相关性UEDVT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42例和利伐沙班组42例.2组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比较随访90 d内2组导管功能失用率、静脉血栓复发率、D-二聚体水平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随访期间2组导管功能失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vs.4.8%,χ2=0.623,P>0.05);Kaplan-Meier分析提示2组间累积静脉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vs.2.9%,Log-rankχ2=0.249,P>0.05),2组间D-二聚体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4周、第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累积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vs.12.1%,Log-rankχ2=0.574,P>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CVAD相关性UE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依从性差,利伐沙班口服方便,可作为首选.
    • 王丹丹; 张晓岚
    • 摘要: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炎症性肠病(IBD)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易被误诊或漏诊,严重者可致病残、病死。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CVT多发生在IBD疾病活动期,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可能更多见。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UC并发CVT的病例报道及相关研究,对其潜在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帮助临床医生合理决策。
    • 理国富; 陈奡; 邓旺斌; 张咏康; 郭燕萍; 马达; 陈卓; 梁远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随机分为Sham(对照)组、OGD组、LMWH组及阻断剂组,其中阻断剂组又分为:Eritoran+OGD组、LMWH+ Eritoran+OGD组、ST2825+OGD组、LMWH+ ST2825+ OGD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PDTC)+ OGD组及LMWH+ PDTC+ OGD组;建立OGD细胞模型,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100β的浓度变化.结果 OGD组第1、2、3天的细胞活性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LMWH处理后,可显著提高PC12细胞OGD后第2、3天的细胞活性(P<0.05),但较Sham组低.与Sham组相比,OGD组中TLR4、MyD88及NF-κB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F=144.9,710.5,79.51,P<0.01),当用LMWH处理后三种物质mRNA表达量下降,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LR4/MyD88/NF-κB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Eritoran、ST2825、PDTC均可强化LMWH的抗炎作用.TLR4、MyD88及NF-κB的蛋白表达量同基因相一致.OGD组IL-1β、IL-6、TNF-α和S100β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LMWH组其表达被抑制,与O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Eritoran、ST2825和PDTC分别阻断TLR4、MyD88和NF-κB,炎症因子和S100β的浓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 OGD会导致PC12细胞病理性损伤,S100β含量增多,炎症反应加重;应用LMWH可以改善细胞活性,下调炎症反应程度,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同时使用TLR4/MyD88/NF-κB通路各个环节的抑制剂后,OGD上调炎症因子的作用皆被不同程度地抑制,提示LMWH可能通过TLR4/MyD88/NF-κB通路调节OGD诱导的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
    • 牛凯迪; 王春雪; 于月新
    • 摘要: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造模组、LMWH低剂量造模组和LMWH高剂量造模组.妊娠第5天统计胚胎数量,HE染色对比各组子宫内膜腺体及血管情况,qRT-PCR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ECAM1)、同源框基因A10(HOXA10)、WNT7A和β-catenin的mRNA水平.结果 LMWH低剂量造模组和LMWH高剂量造模组胚胎数量较造模组增加(P0.05).LMWH低剂量造模组和LMWH高剂量造模组HOXA10、PECAM1、Wnt7A、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较造模组增加(P<0.05).结论 LMWH通过Wnt通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ECAM1相关.
    • 孙卫英; 孙丽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8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为(109.21±9.81)μmol/L、(5.35±1.01)mmol/L、(1.12±0.25)g/L、(5.12±1.09)mmol/L、(1.52±0.1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20.54±9.72) μmol/L、(6.05±0.95) mmol/L、(1.42±0.28)g/L、(6.92±1.15)mmol/L、(1.96±0.22) mmol/L (t=4.641、2.855、4.521、6.426、8.756,均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1.52±0.18)s、(14.57±1.70)s,均长于对照组的(31.02±4.59)s、(12.62±1.67)s(t=-4.388、-4.628,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x2=6.335,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12±1.42)周,短于对照组的(5.04±1.24)周(t=-5.76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 (1/32),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 (x2=5.143,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钱钰玲; 何建国
    • 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最重要的病理过程.凝血功能紊乱是COVID-19患者的重要特征.低分子量肝素(LMWH)具有抗凝、抗炎、抗氧化等多重作用.虽然应用LMWH预防和治疗COVID-19患者的血栓并发症已成为共识,但LMWH对ARDS的治疗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从COVID-19病理和临床特点入手,对LMWH治疗ARDS的证据进行综述,并分析目前LMWH在COVID-19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