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专利文献153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西部法学评论、法学、法律适用等;
缺席判决的相关文献由12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秀明、乔桥、刘俊等。
缺席判决
-研究学者
- 刘秀明
- 乔桥
- 刘俊
- 占善刚
- 卢品慕
- 张兆利
- 曾琼
- 杨俊
- 邱兴亮
- 陈烨
- 丁伯韬
- 万毅
- 严军
- 于德北
- 于海生
- 伊舟
- 余华
- 余向阳
- 侯海霞
- 俆光辉
- 俞昊鹏
- 刘文慧
- 刘琳
- 刘颖
- 南佳艺
- 南佳艺1
- 卢柔辰
- 卢琪琪
- 史社军
- 吴在存
- 吴泽勇
- 周丽
- 周利
- 唐三元
- 四郎卓嘎
- 姚峥嵘
- 孔斌
- 孙洁
- 孙红艳
- 孙雯玉
- 孙龙珍
- 小毕
- 廖中洪
- 张东
- 张其山
- 张守波
- 张斯强
- 张浩
- 张继茂
- 彭英品
-
-
四郎卓嘎
-
-
摘要:
民事诉讼通常是在双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但在庭审中,当事人可能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影响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增多,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缺席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我国缺席判决制度在法律规范的确立尚为概括性叙述,导致了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处理缺席判决案件有一定的难度,并也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结合《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的规定,现阶段要对缺席判决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与完善,确保司法实践中的公正性与高效性。
-
-
-
-
摘要:
【案例】杨某因自身过错导致公司权益受损,公司将其诉至法院索赔。法院受理公司的起诉后,杨某以充足的事实和理由及时向法院提出了反诉的请求。遗憾的是,杨某却因记错案件开庭审理的时间而未能按时出庭,法院最终做出了不利于杨某的缺席判决,并令其承担诉讼费用1000多元。
-
-
伊舟
-
-
摘要: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针对缺席判决设置特殊的救济途径,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只能通过上诉或再审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实践中存在救济不周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理论研究缺乏对异议救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论证。《美国联邦民事规则》第55条和第60条为缺席判决撤销制度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并通过判例创设了“影响因素平衡测试法”,就法院自由裁量权行使作出了有益的指导及必要的约束,保障了救济手段的合理性、及时性以及必要性。在解析美国缺席判决撤销规则的基础之上,我国缺席判决异议救济制度应当对异议救济理由进行要素分析,并进一步明确异议救济的申请理由和审理程序。
-
-
杜辉;
张东
-
-
摘要:
我国现行的缺席判决制度,对于提高诉讼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暴露出其不足。在部分缺席判决的案件中,上诉率较高,二审改判率较高,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多,执行困难较大,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多,它极易消耗有限的司法资源,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降低诉讼效率,严重损害了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及公信力,影响了正义价值的实现。
-
-
-
龚柏华;
丁伯韬
-
-
摘要:
中国政府或其政治性分支机构如果在美国法院被滥诉,首先可进行程序性抗辩.美国1976年《外国主权豁免法》是处理外国主权豁免及豁免例外问题的程序性法律,规定了美国国内法院确立管辖的两个前提条件:对事管辖权和对人管辖权.梳理过去数十年里美国相关判例,可归纳豁免例外、文书送达、缺席判决等程序性问题的抗辩理由和判决结论,在涉及中国政府诉讼情况下管辖权异议动议在应对滥诉时至关重要.在某些管辖权明显缺乏法理基础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可不采取实质行动,因为美国法院在作出缺席判决前仍须考虑管辖权问题.即使有缺席判决,中国政府也可寻求撤销缺席判决,重回诉讼途径.
-
-
孔斌
-
-
摘要:
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刑诉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专门增设了缺席审判程序一章。缺席审判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已有成熟的经验,虽然刑事诉讼同属于诉讼程序,但由于刑事诉讼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依然属于新鲜事物。新制度的设立不可能保证面面俱到,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分析目前我国修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
杨嘉敏
-
-
摘要:
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往往取决于当事人的行为.但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个当事人都能积极参与诉讼和实施诉讼行为.实践中,作为诉讼的被告方,不积极应诉答辩的现象在我国可以说是司空见惯.针对被告不积极的应诉答辩的不同情况,应当对诉讼程序的进行以及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不同的处理.但我国现行诉讼法,无法有效规制此类情况.故本文将通过答辩失权的角度,探讨有效规制被告不积极应诉答辩的情况,并提出相关规制措施.
-
-
-
刘颖
-
-
摘要: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设置初衷主要是完善我国的刑事没收制度,加强对贪污贿赂案件犯罪财产的追缴,填补刑事诉讼法的空缺,但是该程序在实践中适用并不广泛.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没收程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但是,仍存在诸多争议之处.并且随着制度变革、监察委员会的设置、“缺席审判”的探讨等都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
-
-
-
-
-
-
- 深圳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0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法律判决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法律判决的编码器训练方法、判决预测方法和设备。本发明构建了样本案例三元组,其中样本案例三元组中与样本原始案例不相似的样本不相似案例为高频案例。通过样本案例三元组对编码器进行训练,由于样本不相似案例为高频案例,在训练编码器的过程中,能够约束高频案例的类内区分和低高频案例的类间区分,从而能够弱化高频案例对编码器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编码器对案例编码的准确性,在准确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案例判决结果预测的准确性。另外,由于本发明是依据法条和罪名构建的案例三元组,因此案例三元组中引入了法条和罪名,实现了编码器的细化,从而提高了对案例判决结果预测的准确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