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制度
撤销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07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西部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人民司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女性发展论坛、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等;撤销制度的相关文献由9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启鹏、张皓东、王若薇等。
撤销制度
-研究学者
- 张启鹏
- 张皓东
- 王若薇
- 袁杉
- 刘璐
- 刘继华
- 刘维民
- 吴缘
- 李士林
- 李安琪
- 李旭
- 罗芳
- 赵克
- 郭延宾
- 陈逢源
- Albert Jan van den Berg1
- 伊舟
- 何建
- 余喜生
- 倪龙燕
- 傅攀峰2
- 兰耀军
- 关艳玲
- 冯晓青
- 刘书琼
- 刘淑春
- 刘荣荣
- 周斌土
- 唐承佑
- 孙静曲
- 宋乃龙
- 山文岑
- 张亲琳
- 张今
- 张善燚
- 张奕峰
- 张燕霞
- 张辉
- 张鸿巍
- 景春兰
- 朱凡
- 朱谦
- 李冰
- 李凌峰
- 李广辉
- 李迎春
- 李驰
- 杨丽
- 杨丽1
- 杨兴培
-
-
薛冀红
-
-
摘要:
本文则分析《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中提到的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的区别和联系,并探讨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制度设立的意义和完善的必要,确保法律实施的正确性和合法性,从而保障家庭婚姻关系的稳定性,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
-
伊舟
-
-
摘要:
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针对缺席判决设置特殊的救济途径,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只能通过上诉或再审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司法实践中存在救济不周全、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有理论研究缺乏对异议救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分析论证。《美国联邦民事规则》第55条和第60条为缺席判决撤销制度提供了原则性指导,并通过判例创设了“影响因素平衡测试法”,就法院自由裁量权行使作出了有益的指导及必要的约束,保障了救济手段的合理性、及时性以及必要性。在解析美国缺席判决撤销规则的基础之上,我国缺席判决异议救济制度应当对异议救济理由进行要素分析,并进一步明确异议救济的申请理由和审理程序。
-
-
郑东瑞
-
-
摘要:
进入新时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家庭的稳定性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持久性.家庭的稳定既需要道德手段调整,更需要法律手段保障.从法律角度分析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关于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设立的意义与完善措施,达到保障婚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维护社会的稳定.
-
-
王常青;
李冰;
唐承佑
-
-
摘要: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对于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适用率低、把握不准等问题,需要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与相对不起诉的区别,融入社区矫正体系,规范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而有效发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制度优势。
-
-
孙静曲
-
-
摘要:
当今实践中各法域对于仲裁制度的司法监督程度不尽相同,《纽约公约》对于被撤销裁决能否承认执行之规制又语焉不详,导致国际裁决被仲裁地法院撤销后能否在另一法域得到承认与执行,已然形成多种体系.究其本质在于承认执行国法院是否对于被撤销国际商事仲裁享有独立司法审查之自由裁量权.我国应明确被撤之裁的承认执行问题,赋予法院自由裁量权以承认执行被撤销仲裁裁决,通过实体法与冲突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被撤之裁的承认与执行制度,同时此种制度应当受到相关制度、比例原则的限制,以促进我国仲裁制度强健发展.
-
-
裴巧玲
-
-
摘要:
现行法律虽然规定了监护权撤销制度,但是未成年人受到不法侵害的事件仍然频频发生.简述了监护权撤销制度,分析了监护权撤销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监护权撤销制度的完善措施,旨在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
-
陈佳洁
-
-
摘要:
我国《商标法》所规定的注册商标连续3年不使用撤销制度中的"商标使用"是指商标发挥识别机能的使用,其理论依据是只有在商业活动中真实使用的商标才是法律所要保护的商标.但是对于注册商标连续3年不使用撤销制度的"使用",《商标法》却未进行具体规定,实务中存在多种问题亟需探讨.本文仅从"商标使用"的几种具体情况来讨论影响商标实际"使用"的具体类型.
-
-
-
-
-
谭向华
- 《201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女性发展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受保护是儿童享有的重要权利,它是指儿童享有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包括保护儿童 免受歧视、剥削、酷刑、暴力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和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特别保护.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旨在保护儿童权益,为世界各国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目前,包括中国在内有192个国家加入了该公约.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宪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都对儿童的权利作了特别规定,但缺乏系统的立法,只有制定儿童福利法,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儿童(未成年人)保护立法体系.据报道,由民政部牵头起草的《儿童福利条例》初稿已完成,将针对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各类风险如大病、残疾、被遗弃等,建立预防、发现、干预机制,设立专门的儿童服务机构,配备专人承担儿童保护工作.
-
-
兰耀军
-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刑事撤案制度是指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发现不应当对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或有其他法定理由时,依法终结侦查并终止刑事诉讼的一项制度.刑事案件撤销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可以将嫌疑人及时从诉讼中解脱出来,但可能使被害人追诉请求落空,导致被害人再次被害.本文拟从被害人视角分析我国刑事撤案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现我国刑事撤案程序正当化的若干构想,以期对刑诉法修改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