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4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9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7377篇;相关期刊32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福建医药杂志、中国医药指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继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由1086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振球、李南方、杜军保等。
继发性高血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377篇
占比:97.71%
总计:28020篇
继发性高血压
-研究学者
- 余振球
- 李南方
- 杜军保
- 党爱民
- 刘宇
- 吴兴海
- 常桂娟
- 王磊
- 王静
- 魏春燕
- 严文华
- 中国老年高血压治疗共识专家委员会
- 任常陵
- 但春燕
- 刘建平
- 刘洋
- 刘红
- 刘菁华
- 初少莉
- 华琦
- 吕纳强
- 吴军
- 周琴璐
- 周维
- 哈斯高娃
- 墨文
- 夏辉明
- 姜志坚
- 姜永光
- 孙凌
- 小原克彦
- 廖玉华
- 张乾忠
- 张刚
- 张德莲
- 张振姣
- 张煜
- 张瑜
- 张菁
- 施萍
- 李宏业
- 柯元南
- 洪静
- 熊敏芬
- 王冲浩
- 王林俭
- 王梦卉
- 王祥生
- 王继光
- 王荣华
-
-
惠子
-
-
摘要:
虽说90%以上的高血压是病因尚未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但我们也千万别忽视还有5%~10%的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不合常理",更难控制,发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也更高。部分继发性高血压首发症状就是血压升高,服药后血压可降至正常,因疗效满意,常常会忽略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排除。但如果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能早明确诊断、对因治疗,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治愈率或阻止病情进展。近年来,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已成为高血压诊断治疗的重要方面。
-
-
段正庭;
陈东男;
叶森林;
冯跃
-
-
摘要:
颈源性高血压(CHBP)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因颈椎骨关节错位、椎曲紊乱,刺激或压迫颈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以致基底动脉缺血、脑供血障碍而出现血压偏高的病症[1]。目前研究认为颈椎退变诱发的交感神经兴奋、椎动脉血管重塑硬化是CHBP发生的病理基础[2]。
-
-
李昱璋;
余国龙
-
-
摘要: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由肾动脉狭窄(RAS)造成的肾脏血流减少而导致的血压升高,肾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及纤维肌发育不良是肾动脉狭窄的最常见病因[1]。近年来,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RA)及肾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TRAS)等技术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肾动脉狭窄合并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经皮介入治疗1例青年双侧肾动脉狭窄并继发性高血压病例报道,结合文献,阐述经皮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国内外近期进展,重点介绍经皮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适应证、临床疗效、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
陈元;
郝丽;
王南
-
-
摘要:
随着对高血压的深入认识,继发性高血压比例已远远超过预想。由于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视不够,其误诊率、漏诊率仍居高不下。本文介绍了一例大动脉炎性高血压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现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女,30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
-
-
刘晨;
时磊;
欧红玲;
贾连玲;
宋秀军;
马盈盈;
王岩;
李琳;
胡红芳;
王欣茹
-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温度及不同保存时间继发性高血压相关生物标志物醛固酮(aldosterone,ALD)、17-羟类固醇(17-hydroxysteroid,17-OHCS)、17-酮类固醇(17-keto steroids,17-KS)、香草扁桃酸(vanilla mandelic acid,VMA)、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及肌酐(creatinine,CREA)尿液样本的稳定性,为临床样本的前处理及检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新鲜尿液样本,利用标准品制备不同浓度尿液样本,高低浓度均匀分布,在加速37°C、室温(18~26°C)、冷藏(2~8°C)、冷冻(-10~-20°C)等不同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分别进行检测,运用Bland-Altman法和偏差分析观察6项指标的一致性和偏差。结果醛固酮、17-酮类固醇、肌酐尿液样本保存于37°C,可稳定放置11h;17-羟类固醇尿液样本可稳定8h;香草扁桃酸和微量白蛋白尿液样本不宜在37°C放置。保存于18~26°C条件下,醛固酮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24h;17-羟类固醇、香草扁桃酸和肌酐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48h;17-酮类固醇和微量白蛋白尿液样本在室温下放置不稳定。保存于2~8°C条件下,醛固酮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12d;17-羟类固醇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16d;香草扁桃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10d;肌酐尿液样本可稳定放置14d;17-酮类固醇和微量白蛋白尿液样本在冷藏条件下放置不稳定。保存于-10~-20°C条件下6个项目尿液标本保存3个月内是可以稳定的。结论与室温及37°C储存条件相比,冷藏及冷冻条件更利于保持指标稳定。室温下保存应当控制在24h内,不建议保存于37°C。
-
-
孙杨强;
侯晓叶;
何侃亮
-
-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通过如今的医学检查手段,继发性高血压的确切病因能被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则不能。原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且该病总是处于不断进展状态。
-
-
彭志茹
-
-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未干预的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并且通常会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达到降压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
-
余振球
-
-
摘要: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切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高血压是这些疾病或病因的一个症状和特征。继发性高血压如能明确病因诊断,可通过手术治愈和(或)特异性药物治疗原发疾病,使血压变得好控制,甚至恢复正常,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查找与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疾病,在高血压患者的诊疗中十分重要。解决继发性高血压诊断的难点与重点,更有利于精准诊疗。
-
-
-
张雪好;
谢强;
何德化;
毛贻芳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肘正中静脉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adrenal vein sampling,AVS)围手术期的护理改良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12月66例行AVS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5月56例行AVS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改良组。对照组采用原来的AVS护理操作流程;改良组在原来护理操作流程基础上,改良术前患者平卧位休息时间、术前肘正中静脉穿刺时机及术后解除加压包扎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比较,改良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舒适度评分[术前(96.55±1.60)分、术后(105.68±1.0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92.59±2.09)分、术后(99.05±1.95)分](P<0.05);改良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室操作时间为(15.79±2.96)min,短于对照组的(23.40±4.15)min(P<0.05)。结论 经护理改良后,患者在DSA室行AVS操作时间更短,围手术期患者更舒适,值得临床推广。
-
-
马志毅
- 《第十四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一年多来,精准医学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热点.各种疾病都在寻找其精准医学的切入点.高血压病作为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在精准医学领域的进展较为缓慢.但是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是其中的某些疾病,由于发病机制较为明确,从而有可能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精准医学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精准医学的由来,继发性高血压的基因进展,以及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治在精准医学中的定位,意在帮助读者了解精准医学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形式.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应该应用广义的精准医学的思想,即结合基因、蛋白的组学研究,结合疾病的临床特点(包括病史、体征、检验检查),结合对常规治疗的反应,一方面获得诊断信息,另一方面了解基因、蛋白水平对治疗的指导,从而最终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
-
-
-
-
喜杨
- 《第十五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患者,男性,23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余"入院.患者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为180/130mmHg,此后血压波动在170~180/130~140mmHg,最高达190/140mmHg.当地医院就诊后曾服数次降压药;15d前接受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治疗,血压控制欠佳;5d前改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发病以来无明显头晕、头痛、胸闷、胸痛等不适.该患者5岁左右曾从高处摔下,无明显后遗症;13岁开始出现脊柱侧弯.吸烟史5年,每天10支.无高血压家族史.该患者的治疗原则为首选手术治疗,可以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暂时不考虑进行介入治疗。患者拒绝手术,继续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哗嗦150mg/12.5mg(每天1次)控制血压。2年后随访,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暂无其他不适。
-
-
王梦卉;
李南方
- 《第十五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 2017年
-
摘要: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内分泌系统,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所组成,在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血管张力和血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RAAS的深入认识,以及近年来临床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关注,发现RAAS的相关指标贯穿了高血压的发病、进展、结局及预后等各个环节,尤其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学的探查有指导意义,是控制高血压及逆转心脑血管重塑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以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治为契机,主要阐述RAAS与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学筛检,以及以RAAS指标为靶点制订降压方案的策略.
-
-
陈源源
- 《第十五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患者,男性,53岁,蒙古族.主因"发现高血压16年,胸闷5年,血压'不易控制'2年"入院.患者16年前因头晕发现高血压,血压最高达210/120mmHg,不伴有头痛,无明显心悸、气短、胸闷及胸痛,无明显双下肢水肿,无明显尿量、尿色变化,在当地医院以"高血压病"给予硝苯地平及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血压控制不良.10年前因血压控制不佳来北京住院诊治,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继发性高血压",先后行"双侧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右侧股动脉血管瘤切除及旁路移植术",术后长期不规律服用泼尼松及免疫抑制药.术后血压仍然波动较大,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及氢氯噻嗪等,双上臂血压不易测出.因"大动脉炎"间断口服泼尼松治疗.5年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多于快走及上楼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当地医院心电图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心尖部及室间隔中下段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左心房扩大,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住院后结合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给予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控释片、αβ受体阻滞药卡维地洛、硝酸酯类药物硝酸异山梨酯控释片联合控制血压;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抗凝血、抗栓,定期监测华法林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希望今后能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控制住免疫病、多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进展,控制住血栓形成的趋势,控制住血压,最终控制住重要脏器损害的不可逆进展的步伐。
-
-
姚侃敏
- 《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原因之一为肾动脉狭窄.了解有无RAS及其狭窄程度对临床高血压病的诊治至关重要.目前RAS的影像诊断方法包括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又可分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和其他传统的血管成像技术如DSA、CTA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认可,但都需要使用含有碘或钆的对比剂,对肾功能不良及对比剂过敏患者具有一定的危害性.NCE-MRA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无需对比剂等优点,可以保护患者的肾功能。近年来,NCE-MRA技术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个部位的新成像序列不断涌现,但其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索。rn 方法:使用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NCE-MRA技术来评估肾动脉狭窄,研究NCE-MRA技术的临床准确性和有效性,对NCE-MRA的临床效果和使用特性提出一定的评价和总结。rn 结果:选取30例怀疑肾动脉狭窄患者,在联影1.5T磁共振设备上同时使用NCE-MRA和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ment MRA,CE-MRA)两种技术进行肾动脉成像。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技术肾动脉显影效果都符合临床高血压科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评价。rn 结论: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NCE-MRA技术,主要包括TOF和PC两种方法。其中TOF(时间飞跃法)利用血流的流入增强效应,主要用于头颈部动静脉成像;而PC(相位对比法)利用流动产生的磁共振相位变化,主要用于颅脑静脉的检查。通过此次研究验证,NCE-MRA技术除了在脑部或颈部血管的应用之外,在腹部肾动脉应用也能满足临床需求。
-
-
-
-
-
-
-
-
-
-
- 苏州虞美景盛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19
-
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的中间体侧链醇新合成工艺方法。本发明以二苯甲醇、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2‑苯甲酰丙二酸二乙酯(中间体Ⅰ)、3,3‑二苯丙酸乙酯(中间体Ⅱ)、N‑甲基‑3,3‑二苯丙酰胺(中间体Ⅲ),反应得到N‑甲基‑3,3‑二苯基丙胺,即乐卡地平的中间体侧链醇。此合成方法路线步骤简洁,耗能少,环保高效,收率高。为乐卡地平的工业化全合成提供一种可行的中间体侧链醇合成线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