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8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35425篇;相关期刊342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等;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文献由117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华、刘志军、郭姣等。

糖代谢紊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8 占比:1.58%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5425 占比:98.35%

总计:36021篇

糖代谢紊乱—发文趋势图

糖代谢紊乱

-研究学者

  • 王建华
  • 刘志军
  • 郭姣
  • 陈河如
  • 凯文·拉夫
  • 李勇
  • 唐银莹
  • 喻明
  • 寇卫政
  • 常立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晗; 胡欣欣; 林世德; HU H; HU X; TIAN C
    • 摘要: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原因包括急性炎症反应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及严重肝功能损伤引起的肝源性糖尿病。目前关于ACLF患者糖代谢紊乱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Hu等前瞻性地对该院感染科2017年—2020年收治的96例HBV相关ACLF患者进行了OGTT试验,探讨其糖代谢紊乱指标与3个月内预后的相关性。
    • 彭志茹
    •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未干预的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并且通常会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达到降压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 王佳健
    • 摘要: 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检测指标是实验诊断的重要技术措施,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相结合能对糖尿病进行诊断。高血糖和低血糖都是比较严重的糖代谢紊乱性疾病,需要及时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来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但是由于血糖水平非常容易波动,所以应当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患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监测血糖,包括临床实验室检测血糖、血糖调节物、糖化蛋白以及并发症相关的其他代谢产物等.
    • 熊江红; 姜淑珍
    • 摘要: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氯氮平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精神病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长期服用氯氮平导致糖代谢紊乱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GB)、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高血糖素];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结果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GB、2?hPG、HbAlc、FINS、HOMA-IR、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HOMA-β水平与MMSE各项维度得分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氯氮平所致糖代谢紊乱的精神病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异常,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认知水平.
    • 焦佳琪; 肖春; 吴清平; 谢意珍; 陈雪峰; 雍天乔; 张瑞芳; 邵威铭
    • 摘要: 目前以糖尿病为代表的糖代谢紊乱疾病愈演愈烈,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食药用菌多糖因其具有良好的调节糖代谢作用而被关注,但其调节糖代谢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很好地综述.本文从关键基因、蛋白、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了食药用菌活性多糖的降血糖机制,包括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糖代谢和抑制糖异生、抗氧化和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然而,糖代谢紊乱不只是关键基因突变或靶点功能异常所致,而是整体代谢的多重异常共同导致的结果.代谢组学因其可以反映整体代谢变化的独特优势成为探究食药用菌多糖降糖机制的新型手段.采用代谢组学,研究人员发现食药用菌多糖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改善糖异生和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缓解细胞脂毒性和氧化应激并对抗炎症,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维持血脂平衡和调节肠道菌群以及通过调节核苷酸代谢改善肾脏病变.若能将整体调控机制与关键位点结合探究,将加快多糖类新药开发的脚步.
    • 吴东蛟; 翁思颖; 洪渌; 周建扬
    • 摘要: 从中医学"脾痹"理论入手,探讨风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及辨治法则,提出"脾素虚于内、痹不愈于外、内舍于脾、脾痹致消"为主要的病机传变规律,"益气健脾化浊,消癥通畅脾络,祛风疏通表里"为治法要点,旨在为风湿病糖代谢紊乱提供新的辨证论治思路.
    • 吕瑶瑶; 王莹; 焦海妮; 冀海侠; 王伟娟
    • 摘要: 目的 研究糖代谢紊乱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157例,按病情分为肺炎组(89例)及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组(68例).合并症组再分为轻度脓毒症亚组42例,严重脓毒症亚组12例,脓毒症休克亚组14例,以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情况分为存活亚组49例与死亡亚组19例.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空腹血糖、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合并症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均高于肺炎组(χ2/P=4.239/0.040、4.248/0.039),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变异系数均高于肺炎组(t/P=8.715/0.000、9.238/0.000、14.497/0.000、5.437/0.000、17.927/0.000、15.262/0.000),而低血糖低于肺炎组(t/P=12.049/0.000).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比较,脓毒症休克亚组>严重脓毒症亚组>轻度脓毒症亚组,低血糖比较,轻度脓毒症亚组>严重脓毒症亚组>脓毒症休克亚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14.764/0.000、13.836/0.000、47.133/0.000、44.936/0.000、18.489/0.000、16.334/0.000).死亡亚组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t/P=5.274/0.000、5.173/0.000、13.133/0.000、8.753/0.000、7.583/0.000、4.635/0.000),而死亡亚组患者低血糖明显低于存活亚组(t/P=6.799/0.000).高血糖、低血糖、血糖差值、血糖平均值、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变异系数均是影响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275(1.008~1.613)、1.516(1.198~1.917)、1.483(1.054~2.086)、1.756(1.215~2.538)、2.097(1.381~3.184)、1.936(1.210~3.099)].结论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空腹血糖、高血糖、血糖差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变异系数越高,低血糖越低,糖代谢紊乱相关指标与患者预后有关.
    • 易嘉岱; 常向云
    • 摘要: 目的:为探讨糖代谢紊乱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纳入2018年3月~2019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诊断的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根据既往病史及OGTT糖耐量实验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血糖正常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组(病例对照组)、糖代谢紊乱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组(D总组),并据血糖结果进一步分为D-1组[糖耐量异常和(或)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D-2组(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与分别比较不同组之间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与糖代谢紊乱相关关系。结果:①较病例对照组,血糖升高各组的BMI、AHI、LDL、D-D、UA、SBP升高,HD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水平的D-D、AHI、BMI,低水平的HDL是OSAHS患者合并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合并有D-D、AHI、BMI水平升高和(或)HDL水平下降,其合并糖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
    • 安仙蓉; 管俊欢; 杨秀丽; 吴先进; 梁冰
    • 摘要: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25~1000μmol/Lα-硫辛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α-硫辛酸给药浓度.实验设阴性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组(1×10-7 mol/L胰岛素)、联合抵抗组(30μmol/L亚砷酸钠+1×10-8 mol/L胰岛素)和α-硫辛酸低、中、高浓度组.按分组加入α-硫辛酸作用HepG2细胞12 h后,再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亚砷酸钠或/和胰岛素继续培养24 h.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葡萄消耗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蒽酮法检测细胞糖原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结果:25、50、100μmol/L的α-硫辛酸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且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6%,故将其作为后续研究的低、中、高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联合抵抗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糖原含量、GLUT4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p-Akt/Akt和p-GSK3β/GSK3β比值均显著降低,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联合抵抗组比较,α-硫辛酸各浓度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α-硫辛酸低浓度组除外)、己糖激酶(α-硫辛酸低、中浓度组除外)和丙酮酸激酶(α-硫辛酸低、中浓度组除外)活性、糖原含量、GLUT4(α-硫辛酸低浓度组除外)、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α-硫辛酸低、中浓度组除外)、p-GSK3β/GSK3β(α-硫辛酸低浓度组除外)比值均显著升高,GSK3β(α-硫辛酸低、中浓度组除外)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α-硫辛酸高浓度组细胞糖原含量、GLUT4蛋白表达水平、p-GSK3β/GSK3β比值和α-硫辛酸中、高浓度组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α-硫辛酸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糖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葡萄糖消耗,增强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糖原含量,上调Akt、GSK3β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和GLUT4、p-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GSK3β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周颖; 赵菲菲; 姚媛莉; 台甜甜
    •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与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69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69名健康受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胰岛素抵抗、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检测.观察研究组患者糖耐量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胰岛功能指标[餐后2 h胰岛素(2 hIN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并分析TSH、FT3、FT4与HbA1c、HOMA-β、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有38例(55.07%)发生糖耐量异常,19例(27.54%)达到糖尿病标准.研究组TSH(0.22±0.12)μIU/mL较对照组(2.50±0.35)μIU/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87,P<0.001),FT3、FT4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08、14.221,P<0.01).研究组2 hPG、FPG、HbA1c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5、8.629、15.244,P<0.001).研究组2 hINS、HOMA-IR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58、15.867,P<0.001),HOMA-β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4,P<0.001).研究组FT3与HbA1c与HOMA-IR呈正相关(r=0.458、0.588,P=0.015、0.025),与HOMA-β呈负相关(r=-2.050,P=0.032);FT4与HbA1c与HOMA-IR呈正相关(r=0.252、0.352,P=0.012、0.010),与HOMA-β呈负相关(r=-3.523,P=0.020);TSH与HbA1c与HOMA-IR呈负相关(r=-2.523、-2.032,P=0.028、0.030),与HOMA-β呈正相关(r=0.523,P=0.023).结论 甲亢能够导致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