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高
血压偏高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053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健康、健康人生、健康生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等;血压偏高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姚继霞、季成叶、王彩等。
血压偏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053篇
占比:98.60%
总计:16281篇
血压偏高
-研究学者
- 姚继霞
- 季成叶
- 王彩
- 陈昭
- 余光明
- 佟伟军
- 刘燕荣
- 夏秋玲
- 孙清廉
- 宋逸
- 张丽
- 方理本
- 李红
- 杨帆
- 栾文英
- 聂如琼
- 董彦会
- 邱美芝
- 霍寿喜
- 马军
- 丁宁
- 万左红
- 严孟德
- 于兰
- 于建乐
- 付作昌
- 付朝旭
- 任书香
- 任增辉(指导专家)
- 任群
- 伊红波
- 何育生
- 佟冬青
- 侯丽娜
- 公永太1
- 冯跃
- 冷静
- 刘云飞
- 刘会然
- 刘伟
- 刘冰
- 刘占元
- 刘占文
- 刘国树
- 刘宏
- 刘巧玲
- 刘晓燕
- 刘梅
- 刘永生
- 刘永跃
-
-
郑金美
-
-
摘要:
年近半百的林先生,有7年的高血压病史,2个月前,因头晕、乏力去医院就医。检查后发现,林先生不光血压偏高,还发展成高血压肾病。原来,林先生平时并无测量血压的习惯,降压药也不能按时服用,总是想起来或家人提醒时才吃。现在,林先生被查出血肌酐升高,尿蛋白++。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
-
-
-
摘要: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事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全球人□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中风和49%的心肌梗死是由高血压引起的。由于高血压发病缓慢,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和特殊的不适,有时只有轻微的头晕、头痛和其他症状,所以经常被忽视。降压并不是最终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
-
朱维维;
姚庆兵;
杨帆;
金武
-
-
摘要:
目的调查2020年扬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现状,探讨超重和肥胖对其影响及相关关系,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扬州市1个城区和1个郊县13所学校共3744名学生开展调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5.25%,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学段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正常组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6.53%,27.9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学段是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结论扬州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仍处于较高水平,需特别关注初中生的血压现状,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有效控制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发生、发展的关键举措。
-
-
段正庭;
陈东男;
叶森林;
冯跃
-
-
摘要:
颈源性高血压(CHBP)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因颈椎骨关节错位、椎曲紊乱,刺激或压迫颈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以致基底动脉缺血、脑供血障碍而出现血压偏高的病症[1]。目前研究认为颈椎退变诱发的交感神经兴奋、椎动脉血管重塑硬化是CHBP发生的病理基础[2]。
-
-
陈素芬;
张亚倩;
单玲玲;
张岩;
陶雨春;
王佳;
张慧颖
-
-
摘要: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偏高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与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关系,为早期预防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哈尔滨市抽取6所学校的三年级至高三的4 764名在校学生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采用χ^(2)检验、t检验、二阶聚类分析法、二元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24.99%。男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高于女生(χ^(2)=8.340,P<0.05),城区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高于乡镇学生(χ^(2)=8.019,P<0.05)。初二至初三阶段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偏高检出率最高(χ^(2)=69.073,P<0.05)。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是否血压偏高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22.346,P<0.001)。在控制年级、性别、城乡、BMI的基础上,对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及童年期虐待经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暴力暴露是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OR=1.326,P<0.05)。结论 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形势严峻。童年期虐待经历中的暴力暴露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减少暴力暴露,对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
张征
-
-
摘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次看到体检报告单,都觉得自己可能会“英年早逝”。先不说心律不齐、血压偏高等,自打开始体检起,很多人的报告单上每年都会出现同一个诊断结果--甲状腺结节。很多人说,甲状腺结节会癌变,总觉得脖子上长了个不定时炸弹。那么,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要不要手术切除?被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到底应该怎么办?
-
-
-
-
摘要:
以前,我们总以为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然而这两年,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发现,青少年群体中患高血压的情况居高不下。据报道,美国和日本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4.1%和13.3%。而我国北京儿童医院近几年对5000名6~18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血压普查时,发现血压偏高者占9.36%。
-
-
-
-
摘要:
对于高血压患者或有患上高血压风险的人来说,拉伸降低血压的效果要优旳速步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研究团队将40名年龄较大的男性和女性(中位年龄为64岁)分为两组,在8周内,一组人每天做30分钟全身性的拉伸运动,一周5天;另一组人快步走,时间和频率相同。在研究之初,所有参与者的血压偏高(1级高血压)。研究前后,研究人员用便携式监护仪测量了参与者坐着、躺着和24小时以上的血压,这种方法被广泛视为精确测量血压的金标准。
-
-
周红亮;
荣晓夙;
李虎
-
-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阿克苏地区2个县(市)13所学校4 043名学生综合健康状况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学历学生的超重、肥胖、营养不良、龋齿、血压偏高、脊柱弯曲异常和近视7种常见病的发生率.结果 4 043名学生中,超重288例,发生率为7.12%;肥胖20例,发生率为0.49%;营养不良392例,发生率为9.70%;龋齿819例,发生率为20.26%;血压偏高152例,发生率为3.76%;脊柱弯曲异常66例,发生率为1.63%;近视1 148例,发生率为28.39%.城区学生超重、肥胖、血压偏高、脊柱弯曲异常和近视发生率分别为8.52%、0.79%、4.84%、2.89%和33.80%,均高于郊县学生的5.54%、0.16%、2.53%、0.21%和22.27% (P< 0.05);城区学生营养不良和龋齿发生率分别为7.68%和16.57%,均低于郊县学生的11.98%和24.43% (P< 0.05).男生超重发生率为9.97%,高于女生的4.29%(P<0.05);男生近视和龋齿发生率分别为24.16%和15.18%,均低于女生的32.61%和25.31% (P< 0.05).不同学历学生营养不良、龋齿、血压偏高、脊柱弯曲异常和近视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近视学生分别为685例、375例和88例,占16.94%、9.28%和2.18%;近视程度随学历提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阿克苏地区学生超重、肥胖、龋齿、脊柱弯曲异常和近视发生率相对较低,营养不良发生率相对较高,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问题共存,且近视程度随学历提升而加深.
-
-
-
-
摘要:
很多老人在检查身体时会发现不少指标都“超标”了,心中难免不安和担忧,但老年人的身体跟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有自己的生理指标。1.血压以前的标准是超过120/80mmHg就认为是血压偏高,但老年人跟年轻人的血压标准不一样,老年人的高压不超过150mmHg,低压不超过90mmHg,生活中血压稳定且不出现头晕等症状。
-
-
张垚
- 《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乡村中小学生血压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本地区乡村儿童青少年期高血压提供相应资料.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通州区乡村6所调研点校7-17岁、汉族、本市户籍在校学生,准确测量各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调查对象共计1091名.(1)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4.2%,其中男生为15.8%,女生为12.6%,男女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37).(2)以BMI为评价标准: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2.6%,其中男生为15.2%,女生为10.1%;总体肥胖检出率为13.3%,其中男生为17.4%,女生为9.2%,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男生高于女生(P0.01).(3)以WC为评价标准:总体腹型肥胖检出率为28.8%,男生为31.4%,女生为26.2%,男女生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9).(4)以腰围身高比(WHtR)为评价标准:总体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3.2%,其中男生为37.6%,女生为28.8%,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P0.05).(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与BMI、WC及WHtR均呈正相关(P0.001),各评价指标与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偏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BMI、WC、WHtR;按男女生分组后,除女生组舒张压WC大于BMI外,其他趋势保持不变. 结论:通州区乡村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
-
万左红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目的 了解东城区近两年初三毕业生血压偏高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立柱式血压计对全区初二毕业生19409名进行血压检测,将血压超过140/90-mmHg者列为血压偏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血压偏高共计323名,总检出率为1.66﹪.2002与2003年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62﹪、1.71﹪;男女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28﹪、1.01﹪;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血压偏高检出率为3.68﹪、0.92﹪.结论 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P>0.001),有家族史者血压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P<0.001);血压偏高者中,肥胖占绝大多数;青少年血压偏高应高度重视,其发生男多于女,遗传及肥胖是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