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2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6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1948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心脑医学大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文献由19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南方、王卫庆、宁光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6 占比:2.40%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1948 占比:97.52%

总计:32760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发文趋势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研究学者

  • 李南方
  • 王卫庆
  • 宁光
  • 张炜
  • 李启富
  • 汤正义
  • 骆秦
  • 张德莲
  • 曾正陪
  • 母义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靳银欣; 李再昭; 袁凌青; 费冬雪; 汪惠; 蒋坤芳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长卧位及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PA的患者103例,分别测定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血浆肾素活性、血浆醛固酮水平,计算ARR。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PA组(44例)和非PA组(59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RR诊断PA的价值。结果PA组与非PA组比较,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的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A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卧位4 h与卧位2 h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A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立位2 h ARR、卧位4 h ARR、卧位2 h ARR诊断P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79、0.787。结论立位2 h、卧位4 h和卧位2 h ARR在PA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准确性,卧位2 h可提高不能久卧患者的试验执行率。
    • 蓝家富; 梁烨; 李近都; 韦宝敏; 赖腾芳; 李天资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超声声像回声强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均行肾上腺超声检查。根据肾上腺病变区超声声像回声强度将患者分为强回声组69例与低回声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以及血脂、空腹血糖、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超声声像回声强度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强回声组比较,低回声组患者的立位醛固酮水平和立卧位醛固酮水平差更高,卧位醛固酮水平和TNF-α水平更低(均P<0.05)。卧位醛固酮水平、立位醛固酮水平和TNF-α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病灶超声回声强度相关(均P<0.05)。其中TNF-α水平升高者、卧位醛固酮水平升高者、立位醛固酮水平降低者肾上腺病灶呈强回声或等回声的概率更高。结论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肾上腺病灶的超声回声声像特征与醛固酮水平、部分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根据超声特征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类型进行鉴别,为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吴锡; 赵炼玲; 任艳; 田浩明; 陈涛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中的甘草次酸(GA)以评估无明确甘草制剂摄入史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筛查时的甘草沾染率。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进行PA筛查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9例,以丙酸睾酮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GA。结果4例患者的血浆中检测出GA,甘草沾染率为1.91%,其95%可信区间为(0.0,3.8%)。4例患者中,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阳性2例,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结果提示1例为PA,1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结论甘草沾染可能导致PA筛查的假阳性,但进行PA筛查的高血压患者无意识摄入甘草类制剂是小概率事件,临床上可根据病史的询问以排除甘草制剂对筛查试验的影响。
    • 吴霞; 徐瑞
    •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6型,不同亚型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分型诊断是PA诊断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分型诊断方法。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其存在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目前尚未普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对PA进行初步分型诊断,但在微腺瘤、结节样增生等区分上价值有限;核医学检查要求高、花费大,只在特定条件下适用;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诊断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预测模型、临床试验、生化指标等方法简单便捷,但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不具有普适性;病理诊断无法诊断患者术前的分型,只能作为术后辅助诊断。各类分型诊断方法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及局限性,需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医疗。
    • 胡鸿; 邱世香; 廖运国; 唐梓瑜; 李超; 乔彦; 钟立明
    • 摘要: 目的探索C臂CT技术在辅助肾上腺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并行肾上腺静脉采血(AVS)的患者,将其分为传统组17例与观察组21例。传统组操作流程:插管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确定导管在位后采血,再行左侧AVS,最后行下腔静脉采血。观察组AVS操作流程:插管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确定导管可能在位,行C臂CT扫描进一步明确导管在位后采血,再行左侧AVS,最后行下腔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造影剂用量、射线剂量、操作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口学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为58.82%,左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为88.23%;观察组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为95.24%,左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射线剂量、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臂CT技术能显著提高右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成功率,而且未增加造影剂用量、射线剂量、手术操作时间,在AVS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于蕾; 胡滨; 吴洁; 李倩倩; 陈宝荣
    •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将200μL血浆和温育液在37°C温育3 h后,加入同位素内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各激素。通过LCMS/MS分析AngⅠ、AngⅡ和Aldo,最终用标准曲线定量。结果AngⅠ、AngⅡ和Aldo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0.0、0.002~0.500、0.02~5.00 ng/mL,定量限(LOQ)为0.2、0.002、0.02 ng/mL。3种分析物的回收率在91%~103%之间。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变异系数(CV)分别为1.4%~4.6%(AngⅠ)、2.1%~5.1%(AngⅡ)、2.4%~5.2%(Aldo)。健康人血浆中AngⅠ、AngⅡ、Aldo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4~11.8、0.003~0.016、0.02~0.20 ng/mL。方法无明显基质效应和携带污染。结论建立了一种可同时准确、快速测定血浆AngⅠ、AngⅡ和Aldo的LC-MS/MS方法。
    • 阮玉凤; 祝婷婷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确诊高血压20余年,控制不佳1个月”于2020年3月11日至我中心门诊就诊。患者20余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0/100 mm Hg,确诊为高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无吸烟、酗酒史,规律运动2~3次/周,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45分钟,既往长期于药店购买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近期出现血压波动,反复测血压偏高,无头晕、脑部胀痛等不适。
    • 张天红; 袁浚超
    •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简称原醛症)常可引起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近年来发现其患病率逐渐上升,但临床也常有漏诊误诊的情况。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身系统均可累积,但主要累积心血管系统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预知的死亡。原醛症合并马方综合征病例罕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因怀疑原醛症入院后确诊MFS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并讨论了两种病变之间的可能联系。
    • 石梦瑶; 孙桂荣
    • 摘要: 患者男,60岁,因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憋气半年余,伴有心慌、头晕、头痛收住我院心血管内科,既往高血压病史13年,规律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最高为200/100 mmHg,“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10年,“右眼视网膜脱离”病史半年。否认吸烟饮酒史、心血管疾病及早发性高血压病家族史。入院检查心率65次/分,血压155/99 mmHg,一般情况及常规查体阴性,检验检查结果示血钾1.6 mmol/L,血钠147.8 mmol/L,尿液分析示PH 6.0,血浆醛固酮水平立位511 pg/mL、卧位655 pg/mL均升高,血浆肾素活性立位0 ng/mL/hr、卧位0 ng/mL/hr均降低,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立位51.1、卧位65.5均升高,肾上腺CT动态增强扫描示双侧肾上腺见低密度结节影,考虑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然后转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2周随访血浆醛固酮、血钾、血钠等生化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血压正常。
    • 周卫平; 王小萍
    • 摘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心、脑、血管等靶器官的危害性被逐渐重视。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renin ratio,ARR)作为筛查指标以来,PA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ARR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年龄、性别、药物、体位、血钾、种族等都能影响筛查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筛查阳性率,本文主要总结ARR筛查效能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上PA的筛查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