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u(Ⅱ)

Cu(Ⅱ)

Cu(Ⅱ)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845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128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等;Cu(Ⅱ)的相关文献由16338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淑华、王勇、黄剑锋等。

Cu(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 占比:3.8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8128 占比:96.13%

总计:8455篇

Cu(Ⅱ)—发文趋势图

Cu(Ⅱ)

-研究学者

  • 梁淑华
  • 王勇
  • 黄剑锋
  • 曹丽云
  • 冯勇
  • 唐新峰
  • 林泽民
  • 聂祚仁
  • 张平祥
  • 邹军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秀芸; 王刚; 雷雨昕; 徐敏; 张永平
    • 摘要: 采用巯基乙酸改性玉米秸秆(MACS)为吸附剂,研究不同影响条件下其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振荡速率为250r/min、吸附温度为40°C、吸附时间为60min、水样初始pH值为6.0时,吸附去除效果最佳,Cu(Ⅱ)去除率可达97.94%.准二级动力学可准确描述MACS对Cu(Ⅱ)的吸附过程,在吸附温度为45°C时R2可达0.9994,吸附在60min后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低温25~35°C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属非自发且放热过程;在高温40~60°C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属自发且吸热过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吸附Cu(Ⅱ)后的MACS孔隙和通道被大量填充,且能谱分析检测出Cu元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后的S—H振动峰和氢键减弱.MACS对Cu(Ⅱ)的主要吸附机制为MACS表面的含氧、含硫官能团与Cu(Ⅱ)发生化学配位作用,同时伴随物理作用和静电作用.
    • 张思怡; 陈晨; 蒋茹
    • 摘要: 以磁性γ-Fe2O3、多壁碳纳米管、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了磁性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球,并对其进行了SEM和EDX表征,再通过吸附实验考察其对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C,磁性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球投加量为8.25 g/L,溶液初始浓度为400 mg/L时,经过240 min达到吸附平衡,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6.65%,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单层吸附等温线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经过解吸和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海藻酸钠复合凝胶球可以被重复利用。
    • 袁杰; 娄方丽; 何荣芳
    • 摘要: 研究了用盐酸改性花生壳并用以从废水中吸附Cu(Ⅱ),考察了Cu(Ⅱ)初始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对改性花生壳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等温吸附特性及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改性花生壳吸附Cu(Ⅱ)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吸附过程,Cu(Ⅱ)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2.0786 mg/g(30°C)。改性花生壳可用于从溶液中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
    • 王忠凯; 季军荣; 汤睿; 陆彩妹; 余思珊; 李冬冬; 童张法; 张寒冰; 閤明勇
    • 摘要: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和壳聚糖(CS)通过席夫碱反应形成的复合物(SCMC/CS)对磁性膨润土(MB)进行改性,制备SCMC/CS修饰的磁性膨润土(SC/MB),研究改性膨润土吸附Cu(Ⅱ)和Zn(Ⅱ)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C/MB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容量分别为483和123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孔扩散模型。SCMC/CS中的─COOH、─NH_(2)和─OH提高了材料的磁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包括络合、离子交换、微孔固定和静电吸引作用。总之,SC/MB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废水重金属吸附材料。
    • 罗军; 陈晓蓓; 陈望琼; 陈恩莲; 颜聿鸿; 李丁
    • 摘要: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Mn(Ⅱ)氧化细菌Providencia sp.LLDRA6,制备和纯化生物锰氧化物。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HRTEM-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测定(SSA)等手段,对生物锰氧化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生物锰氧化物是弱结晶的方铁锰矿(Mn_(2)O_(3)),比表面积为5.740 m^(2)/g;生物源Mn_(2)O_(3)对Cu(Ⅱ)和Zn(Ⅱ)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最适pH均为6,吸附容量分别为89.889 mg/g和70.595 mg/g;生物源Mn_(2)O_(3)吸附Cu(Ⅱ)和Zn(Ⅱ)的动力行为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生物源Mn_(2)O_(3)吸附Cu(Ⅱ)和Zn(Ⅱ)的速率受化学吸附的控制;生物源Mn_(2)O_(3)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吸附类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 隋睿; 刘晓娜; 杨改强; 霍丽娟; 丁庆伟
    • 摘要: 钛酸纳米材料具有均一的结构、组成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水处理重金属领域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铌酸盐负载钛酸纳米片(Nb/TiNFs),并研究了Pb(Ⅱ)和Cu(Ⅱ)在其上的单组分以及复合体系中竞争吸附。XRD、TEM和SEM等证实材料为纳米片状结构,主要晶相为三钛酸盐。Nb/TiNFs对Pb(Ⅱ)和Cu(Ⅱ)显示出快速的吸附动力学和高吸附容量,具体机制为金属阳离子与层间-ONa/H基团的离子交换。吸附等温符合Langmuir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Pb(Ⅱ)(2.474 mmol·g^(-1))>Cu(Ⅱ)(1.876 mmol·g^(-1)).在两种金属离子共存的体系中,金属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竞争能力Pb(Ⅱ)>Cu(Ⅱ),主要由于为Pb(Ⅱ)的水合能较小,容易解离为自由离子在Nb/TiNFs上进行离子交换。由于Nb/TiNFs具有高效去除复杂体系污水中金属阳离子且合成简易等优点,为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废水领域提供了可选途径。
    • 王佳琪; 邹成龙; 官坤; 徐志威; 李春兰; 龚友
    • 摘要: 为了提高稻谷壳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制备的稻谷壳炭上负载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复合改性,开发出羟基磷灰石炭化稻谷壳(HAP@BC)。构建了Cu(Ⅱ)吸附实验,分析了改性材料的吸附性能,探索了最佳使用条件。基于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模型及吸附热力学,分析了吸附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35°C、初始pH为5.0条件下,采用1.0 g/L HAP@BC吸附初始浓度为50 mg/L的Cu(Ⅱ)模拟废水,Cu(Ⅱ)残余浓度和去除率分别达到1.60 mg/L和96.80%。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等温模型,为自发吸热的过程且偏向于化学吸附作用控制。
    • 刘宇琪; 段怡欣; 周乐陶; 蒋海燕; 李好; 段毅
    • 摘要: 采用戊二醛交联海藻酸钠固定化的羟乙基纤维素,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羟乙基纤维素复合膜(GHS),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u(Ⅱ).研究了Na+离子、二价金属离子对GHS吸附Cu(Ⅱ)效果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探讨了相关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GHS吸附剂保留了较多原材料的活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吸附容量;GHS吸附Cu(Ⅱ)的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二价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GHS优先吸附水合离子半径小的二价重金属离子.
    • 狄婧; 刘海霞; 姜永强; 郭金鑫; 赵国虎
    • 摘要: 以聚吡咯(PPy)和壳聚糖(CS)为原料,制备PPy/CS复合膜,通过红外、孔径分析、热分析和S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PPy/CS复合膜对Cu(Ⅱ)和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吸附机制,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溶液起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浓度对吸附率影响最大;在pH=3.5、温度为333 K及速率为100 r.min-1下震荡吸附50 min,20 mg的PPy/CS复合膜吸附6 mg·L-1的Cu(Ⅱ)和Cr(Ⅵ)混合液时,PPy/CS复合膜对Cu(Ⅱ)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吸附量达2.715mg·g-1;通过对PPy/CS复合膜和CS膜的吸附性能比较,PPy/CS复合膜对Cu(Ⅱ)的吸附率增加至94.14%;采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对吸附Cu(Ⅱ)和Cr(Ⅵ)的PPy/CS复合膜进行脱附再生,循环15次后,其吸附量变化很小,可以多次使用.研究表明,PPy/CS复合膜对Cu(Ⅱ)和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
    • 李海斌; 张克华; 陈庆典; 董伟伟; 李国莲; 杨雨婷; 谢发之
    • 摘要: 为阐明氨基磷酸螯合树脂(D418)在水体中高效去除Cu(Ⅱ)的作用机制,通过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D418树脂去除Cu(Ⅱ)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和位点能量分布理论分析其去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u(Ⅱ)溶液初始pH=9.00时,Cu(Ⅱ)最大去除率达到97.20%,且Zeta电位变化对Cu(Ⅱ)去除率影响符合Boltzmann模型.离子强度在0~0.10 mol/L增加,有利于促进D418树脂去除Cu(Ⅱ).根据线性相关系数大小比较,D418树脂吸附Cu(Ⅱ)过程最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和Sips模型.以Sips模型计算热力学参数和吸附位点能量分布,D418树脂对Cu(Ⅱ)的去除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Cu(Ⅱ)先占据D418树脂高能量位点,再占据低能量位点.基于XPS和FTIR数据分析,D418树脂去除Cu(Ⅱ)的机制主要是静电吸引、化学沉淀和内层络合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