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附模型

吸附模型

吸附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16050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宜春学院学报、洁净煤技术、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7年全国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产学研高峰论坛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吸附模型的相关文献由87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青榕、郭平、张鹏等。

吸附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6050 占比:99.89%

总计:216297篇

吸附模型—发文趋势图

吸附模型

-研究学者

  • 郑青榕
  • 郭平
  • 张鹏
  • 李明
  • 李杰
  • 李莉
  • 梁杰
  • 欧阳健明
  • 汪周华
  • 温小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秀芸; 王刚; 雷雨昕; 徐敏; 张永平
    • 摘要: 采用巯基乙酸改性玉米秸秆(MACS)为吸附剂,研究不同影响条件下其对Cu(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振荡速率为250r/min、吸附温度为40°C、吸附时间为60min、水样初始pH值为6.0时,吸附去除效果最佳,Cu(Ⅱ)去除率可达97.94%.准二级动力学可准确描述MACS对Cu(Ⅱ)的吸附过程,在吸附温度为45°C时R2可达0.9994,吸附在60min后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低温25~35°C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属非自发且放热过程;在高温40~60°C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属自发且吸热过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吸附Cu(Ⅱ)后的MACS孔隙和通道被大量填充,且能谱分析检测出Cu元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后的S—H振动峰和氢键减弱.MACS对Cu(Ⅱ)的主要吸附机制为MACS表面的含氧、含硫官能团与Cu(Ⅱ)发生化学配位作用,同时伴随物理作用和静电作用.
    • 耿琳柯; 段硕
    • 摘要: 为了分析含水量对页岩吸附性能的影响,在其它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含水量对页岩甲烷吸附性能以及页岩孔隙的影响,介绍了考虑含水因素的6种吸附模型及适用条件,阐述含水页岩甲烷吸附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对含水页岩甲烷吸附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通过总结分析发现水不仅降低页岩的CH_(4)最大饱和吸附量及等量吸附热,同时也使页岩内部CH_(4)分子的吸附和扩散速率下降,含水页岩的CH_(4)吸附/解吸滞后效应更为显著,水作用后页岩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以及微孔面积均出现增大的现象。
    • 王礼; 杨光; 杨波; 闫慧敏
    • 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海藻酸钠微球的吸附容量和脱色率。方法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共混聚乙烯醇、沸石制备得到一种海藻酸钠微球,在此基础上进行KCl改性,制备得到海藻酸钠微球吸附剂KSPZ(KCl−SA−PVA−zeolite Microsphere)。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吸附条件,对吸附前、后样品进行表征,并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得到KSPZ的最佳吸附条件,即pH值为9,吸附剂添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 h,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此时吸附容量为426.63 mg/g,脱色率为85.3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MB被成功吸附在KSPZ表面,其傅里叶红外光谱说明KSPZ与MB之间存在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型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为物理扩散,并伴随着化学吸附。结论KSPZ是一种稳定性好、脱色率高的吸附剂,为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骆欣; 刘瑞森; 徐东耀; 叶锦莎
    • 摘要: 以热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采用固定床吸附装置,探究了床层高度、流量、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动态吸附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模型的研究,分别研究了Thomas、Yoon-Nelson和Adams-Bohart三种吸附模型。同时也探讨了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MFA对Cu^(2+)的动态吸附效果。结果表明,Cu^(2+)的穿透时间随初始离子浓度和流量的增加而缩短,随床层高度的增加而延长。MFA吸附Cu^(2+)的动态行为符合Thomas和Yoon-Nelson模型。降低床层高度、增加初始浓度和流量可以提高Cu^(2+)的吸附速率。根据MFA吸附Cu^(2+)前后的表征,吸附主要机理包括含氧官能团与Cu^(2+)的络合和Na+等阳离子与Cu^(2+)的离子交换。在双组分污染物体系中,溶液中的Zn^(2+)、Pb^(2+)对MFA的Cu^(2+)吸附均产生抑制作用,其影响大小为Pb^(2+)>Zn^(2+)。
    • 吴亮; 杨英; 李卫华; 程志龙; 周语桐; 张田田
    • 摘要: 随着铅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铅污染废水的处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吸附法是一种去除铅离子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方法。论文综述了在去除铅离子方面应用较广的四类吸附剂(碳材料,矿物材料,新型材料,生物材料)以及它们最新的改性处理,比较了改性后吸附剂的吸附模型和吸附机理并论述了四类吸附剂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吸附法去除废水中Pb(Ⅱ)的研究重点,为今后废水中Pb(Ⅱ)的去除提供研究思路。
    • 王凯; 李森; 吕英
    • 摘要: 采用原位HF部分蚀刻MAX(Ti_(3)AlC_(2))制备了层状MXene/MAX(Ti_(3)C_(2)T_(x)/Ti_(3)AlC_(2))复合相,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3种染料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和吖啶黄素(AF)进行吸附性能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对样品物相、晶体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和溶液pH对Ti_(3)C_(2)T_(x)/Ti_(3)AlC_(2)复合相吸附MB、MG、AF这3种染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Ti_(3)C_(2)T_(x)/Ti_(3)AlC_(2)复合相对MB、MG、AF这3种染料的最大去除效率分别为99.56%、99.86%和79.3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35、95.74、12.12 mg/g,均优于商用活性炭。同时,发现Ti_(3)C_(2)T_(x)/Ti_(3)AlC_(2)复合相对MB和MG的吸附效果对pH没有依赖性,对AF的吸附在酸性条件下效果更优。3种染料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归因于Ti_(3)C_(2)T_(x)/Ti_(3)AlC_(2)复合相表面官能团参与的化学吸附以及静电作用共同控制。
    • 陈保江; 高丽娟; 张洪菲; 王荣; 卜祥云; 杨家威
    • 摘要: 低成本高效活性炭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再生的树枝是制备高效吸附剂的“零”成本原料。以刺槐树枝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槐树活性炭,并优化活性炭吸附废水重金属离子Pb^(2+)的工艺。结果表明:3 cm×10 cm左右槐树枝段,在110°C下干燥3天后在500°C恒温炭化30 min的槐木炭,再在650°C下恒温活化80 min,水蒸气流量为30 g·h^(-1),制备的槐木活性炭对废水中的Pb^(2+)有着较好的吸附能力和去除能力,最大吸附量202.0 mg·g^(-1),最大净化率大于95%。通过单因素实验获得活性炭对Pb^(2+)吸附最佳的工艺参数:Pb^(2+)初始质量浓度为0.5 mg·mL^(-1),吸附时间60 min,吸附温度20°C。Pb^(2+)在槐木活性炭上的吸附更适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在低于70°C时,吸附是放热过程,槐树活性炭对Pb^(2+)的吸附能力大于对溶剂的吸附,吸附是自发过程。
    • 王志强; 张俊杰; 刘相成; 金梧凤
    • 摘要: 碱改性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和数据中心净化室内吸附二氧化硫的高效材料,但是鲜有针对符合真实建筑环境的低浓度二氧化硫吸附实验及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氧化铜-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CuO-KOH@AC)、氢氧化钾改性活性炭(KOH@AC)、氢氧化镁改性活性炭[Mg(OH)_(2)@AC]等3种碱改性活性炭在温度为25°C、相对湿度(RH)为50%、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612 mg/L条件下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碱改性活性炭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受碱负荷量的影响更多。然后测定了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13400 mg/L的吸附等温曲线实验值,验证了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Dubin-Radushkevich(D-R)模型的有效性,其中Freundlich模型在低二氧化硫浓度条件(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522 mg/L,误差为-12.18%)下拟合效果最好。CuO-KOH@AC在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2612 mg/L、不同RH(1%、50%、75%)条件下的吸附实验表明,RH增加能够促进二氧化硫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表明,吸附剂表面的吸附物种为—SO_(3)(或SO_(4)^(2-))和—SO_(2)。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CuO-KOH@AC吸附二氧化硫后的分析结果显示,吸附剂表面S^(6+)形态占80%~90%,其比例随着RH的增加而增加。CuO-KOH@AC最终以SO_(4)^(2-)形式吸附气态二氧化硫,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 李爱芬; 韩文成; 孙海; ASADULLAH Memon
    • 摘要: 甲烷在页岩中的吸附同时受页岩本体物理性质和外部储存条件的综合影响,为了建立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页岩气吸附模型,以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不同总有机碳含量(TOC含量)的页岩在多个不同温度、不同含水率下对甲烷的吸附实验,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了饱和吸附量及Langmuir压力分别与温度、TOC含量及含水率的定量关系,最终建立了考虑温度、压力、TOC含量及含水率综合影响的多因素页岩气吸附模型,并通过与实测吸附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 表明:Langmuir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在不同特定条件下的吸附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介于0.972 8~0.998 2.饱和吸附量与TOC含量呈正线性相关,与温度及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Langmuir压力与TOC含量呈线性负相关,与温度及含水率呈线性正相关.30°C下TOC含量为4.17%的页岩干样吸附量比TOC含量为2.95%的页岩干样吸附量高约39%.当温度由30°C增至80°C时,TOC含量为4.17%的页岩干样其饱和吸附量降低约30.6%.对于TOC含量为3.66%的含水页岩,当含水率由0增至4.2%时,30°C和60°C下页岩气的饱和吸附量分别降低了23.1%和11.4%.基于Lang-muir模型建立的考虑多因素的吸附模型能准确的计算不同TOC含量、不同温度及不同含水情况下的页岩气吸附量.经与2组实测吸附数据对比验证,整个实验压力范围内的相对误差均小于6%,平均误差分别为3.67%和2.48%.经采用其他文献中不同物性的页岩吸附数据验证,表明多因素吸附模型对不同页岩有很好的适用性.
    • 张小平
    • 摘要: 本文通过在120°C条件下在DMF中回流用ZrCl4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iO-66-NH2,再在氮气保护下在乙醇中回流用3,4-二羟基苯甲醛对UiO-66-NH2进行了功能化修饰,获得了UiO-66-OHBA。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证明了3,4-二羟基苯甲醛成功修饰了UiO-66-NH2,且修饰后获得的UiO-66-OHBA骨架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以UiO-66-NH2和UiO-66-OHBA为吸附剂吸附U(Ⅵ)并研究了pH、固液比、反应温度、离子强度、平衡时间等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iO-66-NH2和UiO-66-OHBA均对U(Ⅵ)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吸附能力,并且经修饰后的吸附剂吸附性能得到了提升。pH值对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两者均在pH为4.5处吸附速率最大。温度对UiO-66-OHBA吸附性能的影响要小于UiO-66-NH2,它们的吸附模型与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吻合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