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59760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等;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相关文献由375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泽法、于常利、冯江等。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97605篇
占比:100.00%
总计:4597723篇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研究学者
- 万泽法
- 于常利
- 冯江
- 夏红伟
- 姜欣辰
- 孙秀霞
- 宗长富
- 岳宏
- 左晨熠
- 张喜海
- 张慧
- 张桀睿
- 张泰峰
- 杨亚非
- 杨方
- 梁国才
- 楼旭阳
- 武俊峰
- 王仲民
- 王佳伟
- 王保华
- 王常虹
- 王新民
- 申涛
- 聂钦博
- 肖飞
- 蔡硕
- 袁长清
- 赵慧勇
- 赵秋山
- 钱玉恒
- 阮晓钢
- 马广程
- 鲁伟
- A.H.Mazinan
- DU Wan-tong
- DUAN HaiBin
- GE Ping–xin
- Majid Oveisi3
- Mehdi Mahmoodi-k2
- SUN ChangHao
- WANG De–jun
- WANG Zhong-wei
- XIE Dao-cheng
- Yaghoub Pourasad1
- ZHANG Wei-hua
- 丁律
- 万滢
- 严卫生
- 严帅
-
-
冯江;
张慧;
张喜海;
杨方
-
-
摘要:
针对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时易受环境及模型参数影响,提出一种反步滑模姿态控制算法,分别在无故障干扰与有故障干扰情况下,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法(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滑模法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积分反步法控制(Integrator backstepping controller,IBC)开展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故障干扰下3种算法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稳状态,在有加性故障干扰时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法控制无法快速达到平衡状态,滑模控制有抖动,积分反步法震荡较大。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反步法设计位置姿态控制律对植保无人机闭环控制回路作补偿,构造滑模观测器实时观测执行器故障情况;设计基于反步滑模控制(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BSM)容错控制器,并开展仿真与物理试验。可知,反步滑模控制物理实现简单、响应时间短、容错控制性强、鲁棒性好,植保作业更加精准高效。
-
-
冯江;
张慧;
张喜海;
杨方
-
-
摘要:
针对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时易受环境及模型参数影响,提出一种反步滑模姿态控制算法,分别在无故障干扰与有故障干扰情况下,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法(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滑模法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积分反步法控制(Integrator backstepping controller,IBC)开展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无故障干扰下3种算法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稳状态,在有加性故障干扰时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法控制无法快速达到平衡状态,滑模控制有抖动,积分反步法震荡较大。为解决此问题,基于反步法设计位置姿态控制律对植保无人机闭环控制回路作补偿,构造滑模观测器实时观测执行器故障情况;设计基于反步滑模控制(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BSM)容错控制器,并开展仿真与物理试验。可知,反步滑模控制物理实现简单、响应时间短、容错控制性强、鲁棒性好,植保作业更加精准高效。
-
-
刘金龙;
张泽旭;
徐田来;
邓涵之
-
-
摘要:
针对传统无人机集群飞行控制需要规划过多飞行路径的问题,设计一种结合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与机间防撞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器,不需要为集群设计相对构型,只需给定一条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的飞行路径,集群就可沿路径飞行。该控制器通过设计自适应通信拓扑来稳定加入机间防撞机制带来的抖振效应,并使集群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布式控制器可以实现规划一条路径下无人机集群无机间碰撞的稳定飞行。
-
-
彭炳顺;
张成涛
-
-
摘要:
为了研究智能汽车横向轨迹跟踪控制,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算法对汽车横向控制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二自由度动力学LQR控制器和带有前馈项的LQR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搭建了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在多种速度的双移线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恶劣工况下,前馈LQR控制具有比LQR控制更好的跟踪优势,对外部环境干扰和车辆内部的因素干扰有着良好的适应性,确保车辆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跟踪轨迹。
-
-
王琳;
张庆杰;
陈宏伟
-
-
摘要:
针对群系统编队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满足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性能指标的优化控制方法。建立编队跟踪问题的数学描述和设计编队跟踪控制协议。给出群系统实现编队跟踪的充要条件,借助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控制协议能够最小化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性能指标的拓扑条件,设计了编队跟踪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
党陈晨;
郑凯东
-
-
摘要:
针对传统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器精确度不够高、模拟仿真结果验证过程不够准确逼真的问题,基于AirSim仿真平台,通过对四旋翼无人机跟踪圆形期望轨迹进行仿真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rm,GA)、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和加速度补偿的轨迹跟踪优化策略。在使用加速度控制无人机飞圆形轨迹并使用LQR控制器对其轨迹跟踪的技术前提下,首先,计算出无人机的期望加速度并添加加速度补偿,可提高无人机做变加速运动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参数Q矩阵,可提高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器的精确度。仿真分析结果亦表明,优化调整后的LQR控制器使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结果与期望的圆形轨迹重合度更高,且在AirSim仿真平台的仿真结果直观可视,对四旋翼无人机的飞控算法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
-
施文征;
田华;
张武超;
徐威
-
-
摘要:
为了提升新能源车辆的驾乘品质,文章研究了基于状态观测器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主动阻尼控制策略。首先对某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系进行动态建模,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观测器。为了实现最优的控制效果,采用了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对车辆进行主动阻尼控制。最后,通过实车试验的方法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车辆原地tip in的过程中,车辆的冲击度与加速踏板开度强相关,加速踏板开度越大,整车的冲击度越大。采用主动阻尼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车辆的抖动,降低整车冲击度,提升车辆的平顺性,其效果在中等加速踏板开度时更为显著。
-
-
隋官昇;
王昊斌;
周草草;
吕俊成
-
-
摘要:
针对汽车转向几何学和运动学模型适合低速轨迹跟踪、精度低等特点,利用简化后的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和预瞄误差模型,建立了预瞄式轨迹跟踪模型.结合最优控制理论,设计LQR控制器计算期望的车轮转角并增加前馈控制器消除稳态误差,实现车辆跟随期望路径.通过Car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验证了横向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
-
刘永春;
王李管;
吴家希
-
-
摘要:
现代控制理论是实现地下铲运机路径跟踪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控制算法应用的难点在于参数的选取和整定.为解决控制参数整定问题,提出应用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对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LQR)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实现对地下铲运机精准、稳定的路径跟踪控制.状态反馈控制器基于铲运机的误差动力学模型得出,优化后的路径跟踪控制最大横向位置偏差低于0.23 m.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算法优化的路径跟踪控制器的最大横向位置偏差减小53.4%,优化效果更好、成功率更高.
-
-
周龙辉;
石沛林;
蒋军锡;
张亮;
梁明磊;
侯建伟
-
-
摘要:
以四轮独立制动且前轮转向的车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跟踪五次多项式避撞轨迹,同时运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方法确定期望附加横摆力矩,进而运用轮胎力优化分配方法对制动力进行分配,最终实现避撞轨迹跟踪过程的汽车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较低附着系数路面,增加汽车横摆力矩控制有效提升了车辆在避撞轨迹跟踪过程中的稳定性,并缩短轨迹跟踪调整时间,使车辆能够更快地到达期望轨迹.
-
-
楼旭阳;
崔宝同
- 《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PID的控制方法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问题中的应用,针对控制工程中的无限时间LQR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PID控制整定方法,从而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适应寻优.同时,考虑了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问题.最后,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
-
WANG De–jun;
王德军;
GE Ping–xin;
葛平鑫;
DU Wan-tong;
杜婉彤
- 《2016年第27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在行车安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稳定控制系统的横摆控制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上层为控制器设计,先采用反馈线性化思想将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再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进行优化控制器设计,以产生期望的力(矩);下层采用最优控制算法进行制动力分配,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将稳定性控制力(矩)最优的分配到各车轮的执行器上,以满足车辆稳定性行驶的要求.在matlab中搭建整车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以上方法的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能很好的跟踪上期望的纵向速度、横向速度以及横摆角速度.
-
-
王仲民;
河北工业大学;
孙建军;
何永利;
岳宏
- 《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针对直线型倒立摆系统,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理论设计了系统最优控制器.针对LQR中加权矩阵Q和R难以确定的问题,从控制效果出发,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其进行全局优化,不仅满足了控制指标要求,而且实现了摆杆摆角和小车位移的良好控制效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