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布式控制

分布式控制

分布式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63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9篇、会议论文118篇、专利文献3785291篇;相关期刊539种,包括自动化仪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2017年电站热工自动化技术交流会、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等;分布式控制的相关文献由3825位作者贡献,包括Q·沃赫拉、杨学友、潘慕绚等。

分布式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85291 占比:99.97%

总计:3786468篇

分布式控制—发文趋势图

分布式控制

-研究学者

  • Q·沃赫拉
  • 杨学友
  • 潘慕绚
  • 陈霞
  • 韦巍
  • 彭勇刚
  • 石梦璇
  • 陆宇平
  • 黄金泉
  • 周建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成元; 桂前进; 江千军; 徐文法; 黄昊; 郭力; 王中冠
    • 摘要: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接入引起的电压越限和网损升高问题给主动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巨大挑战。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中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模型参数精确性有限,将影响传统基于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集群分布式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基于集群海量运行数据采集,通过Koopman方法对非线性潮流方程进行高维线性等值,获取不依赖于集群模型参数的高精度无功-电压灵敏度数值。随后,基于数据驱动获取的灵敏度修正分布式次梯度迭代方向,实现新能源发电集群点对点分布式高效迭代电压控制。最后,采用改进的新能源发电集群算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效果,在模型不精确场景下,方法在迭代收敛速度和电压控制结果方面相比传统基于模型参数的分布式优化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 王慧锋
    • 摘要: 由于新时代新技术的各种应用,使得励磁系统设备多样化,满足了各种类型发电机的配置,但励磁系统整体设计的可靠性和功能全面性仍需逐步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布式励磁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将其应用于托克托电厂的发电机组,为励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 杨小莲; 卞蓓蕾; 张烨华; 赵连强; 许泰峰; 沈兵兵
    • 摘要: 新型配电网大量接入分布式能源,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战场。传统配电网的竖井式通信架构,及其101/104通信协议已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网的云-边、边-边通信需求,亟需提升配电网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与汇聚、边缘计算、即插即用能力,并寻求满足新型配电网通信需求的通信方案,为新型配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底层技术架构支撑。为此提出了新型配电系统智能终端分布式控制通信方案。首先提出更高效的、允许分布式智能节点相互交互的分布式协调控制架构;其次使用IEC 61850建模技术对智能终端建模,并遵循IEC 62361标准,解决CIM模型与IEC 61850模型融合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物联网通信协议DDS来实现模型在协议上的映射。基于所提出的通信方案,智能终端具备即插即用能力,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通,可就地分享重要信息。通过智能终端的入网配置流程用例,基于所提通信方案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用例,验证了即插即用功能和分布式控制的效果。
    • 张小莲; 石春晖; 郝思鹏; 殷明慧; 张俊芳; 陈冲
    • 摘要: 微电网在孤岛模式运行时,由于线路存在阻抗效应,传统下垂控制无法精准分配输出的无功功率,而且通讯网络复杂,容易造成系统崩溃。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一致性算法的无功功率分布式二级控制策略,通过设计二级控制规律,将下垂控制和分布式二级控制相结合,在本地下垂控制器中,引入比例-积分控制器,对下垂特性曲线的参考电压进行自适应调节,实现了无功功率与线路阻抗和下垂系数的解耦;通过动态一致性算法实现分布式控制,构建稀疏的通信网络,由本地控制器进行自身决策。仿真分析及结果验证,当负荷突变和通信故障时,与离散平均一致性的分布式控制策略相比,文章所提策略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 王嘉文
    • 摘要: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新能源技术。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电力系统,因此,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分布式控制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分布式控制系统基本性质着手,对其在光伏发电技术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 刘英; 邵凯; 徐浩; 李春林; 卓敏
    • 摘要: 火箭贮箱增压及连接器脱落控制是保障火箭正常发射的重要环节,对火箭发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动力控制系统不具备独立的控制执行能力,存在功能模块零散、数据判读困难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设计了全新的火箭贮箱增压及连接器脱落动力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布式控制架构和热备冗余工作机制,实现了远程控制模式,并增加了单点和急停控制功能。新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为动力控制系统无人值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赵润茂; 卞贤炳; 陈建能; 董春旺; 武传宇; 贾江鸣; 毛明; 熊永森
    • 摘要: 为提高茶鲜叶采摘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以及采摘完整率,降低采茶机系统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本研究提出了机采茶蓬面割刀自动仿形方法和分布式快速控制原型机低成本开发方法,研制了仿形采茶样机,并开展室内和田间试验。仿形采茶机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感知往复式割刀与茶树蓬面间的距离信息,通过丝杆实现仿形传动;利用Hampel滤波和低通滤波算法对距离信息在线预处理,剔除叶间空缺和割刀振动对茶蓬面真实高度估计的影响。为避免PD控制中数字差分对信号噪声的放大,设计了基于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的仿形控制律PNTD。基于CAN总线网络和代码生成技术,实现多执行单元的分布式快速控制原型机并开展试验,室内多次阶跃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响应最大峰值时间为0.14 s,最大超调量为3.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割刀覆盖区嫩梢平均采收率92.01%,芽叶完整率82.6%,杂质率6.4%,一芽三叶及以下嫩梢占87.91%。研制的分布式控制仿形采茶原型机作业有效,所采茶鲜叶满足大宗茶机采技术标准和后续加工工艺要求。
    • 刘胜
    • 摘要: 电压和电流平衡对于保证直流微电网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电压、电流控制方法,实现了直流微电网的均流和均压调节。所考虑的直流微电网由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DGU)通过阻性输电线互连而成,每个DGU包括一个通用电源,通过DC-DC Buck变换器提供负载电流。所提出的分布式控制方案独立于受控微电网的初始条件,实现了均流和平均电压调节,此外所提出的方案只需要测量电网产生的电流,并且与微电网参数和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无关。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研究结果可为直流微电网控制提供参考。
    • 李文星; 吴云华; 朱翼; 许心怡; 陈志明; 华冰; 于丹
    • 摘要: 为了满足未来航天器在轨服务部件升级、替换以及航天器大规模快速制造等任务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智能部件的航天器GNC系统架构,实现无缆化和去中心化。该架构航天器各智能部件间采用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和融合,实现姿态确定与控制。由于无线网络信息传输存在时延问题,分布式智能执行机构所计算的输出力矩也会有一定差异,从而导致航天器姿态控制精度降低。本文利用一致性控制理论,考虑各执行机构之间存在数据传输时延、航天器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存在干扰力矩等问题,研究基于分布式智能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协同控制问题,设计一种自适应递阶饱和分布式协同姿态控制律,并通过数学仿真和半物理仿真本文提出的航天器架构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考虑网络传输时延等不确定性情况下,所提出的姿态协同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姿态控制精度,可实现分布式智能执行机构协同工作。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基于分布式部件的新型架构航天器应用奠定基础。
    • 刘金龙; 张泽旭; 徐田来; 邓涵之
    • 摘要: 针对传统无人机集群飞行控制需要规划过多飞行路径的问题,设计一种结合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与机间防撞的分布式协同控制器,不需要为集群设计相对构型,只需给定一条满足无人机动力学约束的飞行路径,集群就可沿路径飞行。该控制器通过设计自适应通信拓扑来稳定加入机间防撞机制带来的抖振效应,并使集群具有良好可扩展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布式控制器可以实现规划一条路径下无人机集群无机间碰撞的稳定飞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