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适应遗传算法

自适应遗传算法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2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152377篇;相关期刊489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第十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测试技术学组2016年学术会议等;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相关文献由2815位作者贡献,包括潘伟、赵曙光、邓祥辉等。

自适应遗传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2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52377 占比:99.36%

总计:153366篇

自适应遗传算法—发文趋势图

自适应遗传算法

-研究学者

  • 潘伟
  • 赵曙光
  • 邓祥辉
  • 焦李成
  • 刘芳璇
  • 张焕春
  • 王宇平
  • 程武山
  • 经亚枝
  • 刘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程; 李烨
    • 摘要: 当前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的用户配对和功率分配通常作为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未考虑接收端不能完美执行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的限制。鉴于此,提出一种不完美SIC下NOMA系统用户配对和功率分配联合优化(Joint User Pairing and Power Allocation,JUPPA)方法。给定功率分配方案,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用户配对问题,并结合哈希表结构设计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给定用户配对方案,利用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对目标函数下界进行松弛,构造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并基于梯度下降法对功率分配问题进行优化。上述两个过程迭代直至收敛。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优化用户配对或功率分配,JUPPA具有更高的系统和速率。
    • 张宏; 汤小红; 龚永健; 任垒垒
    • 摘要: 针对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运动耗时长,稳定性系数低,避障精度差的问题,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来搜索任务空间中轨迹的最优解。以ABB IRB 120焊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机器人D-H运动学模型,采用位姿分离的方法进行逆运动学分析;然后,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对焊接机器人进行避障优化,使其能够快速地找到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运动过程中的最优路径;同时,采用五次多项式插值法逼近任务空间中的轨迹行程。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遗传算法相比,自适应遗传算法通过自适应调节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的值,能更好地产生新的个体摆脱局部极值,快速地搜索到全局最优解,获得平稳且连续变化的机器人末端点运动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敛速度与求解精度。
    • 轩华; 樊银格; 李冰
    • 摘要: 研究从炼钢等生产过程提炼出的含忽略工序和不相关并行机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结合全局搜索、自适应遗传算法和候鸟优化的遗传候鸟优化算法以求解该模型。在算法中采用与处理时间相关的全局搜索和随机程序以获得初始种群,提出自适应交叉和变异操作改进遗传算法解,在迭代进程中,引入基于工件、机器和工序位3种邻域搜索结构的候鸟优化算法更新最佳解。仿真实验中将遗传候鸟优化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几种启发式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 赵小松; 陈肯; 刘娜; 樊锐
    • 摘要: 针对工人作业状态影响生产系统效率与质量的问题,考虑了操作者的心理压力和体力消耗约束,并基于操作者空闲率和作业姿势对约束进行了修正,以最小化有效工作站数量、装配线平衡指数为目标,建立了考虑人因约束的混流装配线平衡优化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利用基于整体退火机制的选择操作,并结合自适应算子与灾变机制,改善了遗传算法的种群早熟和后期收敛速度的问题。通过两种规模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算法的求解性能。算例结果表明,考虑人因因素能够在保证装配线平衡的同时,进一步均衡工作站的人体负荷,更好地满足操作者的心理与生理需求,进而提高操作者的作业稳定性和作业效率。
    • 潘瑞媛; 唐忠; 史晨豪; 魏敏捷; 李安; 戴尉阳
    •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微电网协同运行,微网与微网间、微网与配网间电能交互过程愈发复杂,同时也影响着微网运营商及配网运营商的投资利益。为了探索两者间联合投资的最佳规划策略,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多主体投资多微网系统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在多微网系统模型基础上,构建考虑多微电网运营商运行成本、经济收益,以及配电网运营商投资微电网成本、延缓配电网升级及售购电收益的函数模型。然后,分别以多微网系统支付函数最小和配网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主从博弈模型,并提出自适应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算法,求解多微网系统分布式电源最优配置。最后,通过4组方案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规划方法能更好地平衡多微网运营商和配网运营商间的收益。
    • 肖权益; 池茂儒; 梁树林
    • 摘要: 为提高主动径向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阐述了主动径向的导向原理和控制策略,建立主动径向转向架地铁车辆的联合仿真模型,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车辆的稳定性、平稳性和安全性进行多目标多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转向架相比,地铁车辆采用主动径向转向架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降低轮轨作用力和减小磨耗,优化后车辆各项动力学指标皆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 章红梅; 胡帆; 段元锋
    • 摘要: Bouc-Wen模型是一种可表征结构及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等的一种多功能非线性光滑滞回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滞回行为的描述。Bouc-Wen模型参数是决定结构构件滞回模型力学特征的关键,由于该模型参数众多且物理意义不明确,往往只能从滞回数据得到近似解。为适应该类模型参数高效识别的需求,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自适应遗传算法,并通过4片不同配筋和加载条件的RC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Bouc-Wen模型参数识别的效果进行了验证。模型参数识别得到的滞回曲线和算法效率与标准遗传算法识别的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显著提升了Bouc-Wen模型的识别精度与效率。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可用来进行结构滞回模型的识别并用所识别的模型进行结构的非线性行为模拟。
    • 尹旷; 王红斌; 莫文雄; 张铁; 方健; 林李波
    • 摘要: 为了解决伺服系统连续模型参数辨识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间接的连续模型辨识算法,建立了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首先使用最小二乘法(LS算法)来辨识出系统的离散模型参数,其次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算法)对离散参数进行Z-S变换,获得连续系统模型参数。根据LS-AGA辨识算法设计了辨识实验,采用扫频正弦模拟量电压作为输入信号对系统中的连续参数模型进行辨识,并对所获得的连续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辨识模型的预测输出与实际实验输出匹配度较高,该连续模型能够反映伺服系统的特性。
    • 王豪; 赵学军; 袁修久
    • 摘要: 传统的遗传算法由于具有收敛速度较慢、局部搜索能力差等缺点,在解决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时所得解的质量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规划效果,将路径的长度和拐点数量同时作为适应度评估指标,并对轮盘赌选择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自适应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栅格环境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某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平均最短路径分别缩短了9.90%和5.37%,路径的拐点数量和算法收敛的迭代次数更少,验证了优化的效果。
    • 杨世忠; 李善伟; 孙崇国
    • 摘要: 变风量空调系统本身存在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等问题,基本遗传算法很难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实际控制过程中。针对基本遗传算法的缺陷,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弥补,主要从种群分析、个体适应度值缩放方法、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自适应调整,保留优良个体这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和收敛速度。最后将基本遗传算法和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分别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冷冻水流量-送风温度、风机频率-风管静压、房间VAVOX风阀开度-房间温度这三个控制回路的PID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前馈补偿解耦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的PID控制器能够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性能,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