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石墨
纳米石墨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4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12507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2010海峡两岸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等;纳米石墨的相关文献由2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新、文潮、张强等。
纳米石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2507篇
占比:99.96%
总计:312632篇
纳米石墨
-研究学者
- 刘晓新
- 文潮
- 张强
- 李迅
- 骆华军
- 魏飞
- 丁立
- 张仲才
- 连金杯
- 戴彩丽
- 林英睿
- 范壮军
- 赵光
- 魏彤
- 关锦清
- 康武丽
- 金闯
- 刘芳德
- 刘键
- 叶斌
- 唐仕英
- 孟国军
- 张密林
- 张磊
- 李清文
- 李胜南
- 涂江平
- 王伟
- 由庆
- 莫尊理
- 谷成林
- 闫俊
- 冯志军
- 吴刚
- 孙德玉
- 张春
- 张瑞军
- 施利毅
- 李辉
- 杨长江
- 翟大成
- 金志浩
- 韩志东
- 黄军同
- 丁海燕
- 付宏刚
- 何斌
- 侯小龙
- 俞健
- 刘吉悦
-
-
张敏(编译)
-
-
摘要:
多年来众所周知,可用炭黑(CB)对聚合物基体进行补强,但实现最佳补强需要CB的用量较大.近年来,在聚合物基体中用较低用量的纳米填料获得较好的补强.纳米填料的粒径至少有一维低于100nm,可以单个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这些碳纳米填料可能是0维(OD)的,如富勒烯,1D的如碳纳米管(CNT),2D的如石墨烯(GR),或3D的如几层石墨烯(FLG)或纳米石墨.
-
-
张云峰;
兰志兴;
张璐;
刘鹏
-
-
摘要:
以石蜡为芯材,聚砜为壳材,纳米石墨为改性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纳米石墨改性石蜡相变微胶囊。通过SEM、FT-IR、DSC、TGA等对相变微胶囊进行表征,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纳米石墨对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相变特性、热稳定性以及包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石墨添加量为1.5%时,微胶囊的整体性能最好,平均粒径为326.6μm,熔化温度和熔化焓为29.87°C和94.00 J/g,结晶温度和结晶焓为23.61°C和92.95 J/g,微胶囊的包裹率为61.4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
周凝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碳材料制备工艺的成熟,碳基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润滑剂研究中。纳米效应和碳材料本身的性能为润滑剂提供了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同时碳基纳米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性,避免了传统添加剂含硫、磷、氯等问题,其在润滑剂中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常见碳基纳米材料在润滑剂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其抗磨减摩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和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碳基纳米材料在润滑剂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势。
-
-
张磊;
鞠海涛
-
-
摘要:
用纳米石墨(Nano⁃graphite,简称NanoG)薄片和聚苯胺(Polyaniline,简称PANI)对环氧树脂(Epoxy Resin,简称EP)进行改性,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电力接地网用导电防腐涂料。通过体积电阻率测试、抗划伤测试和塔菲尔极化曲线测试分析涂层的导电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该涂料具有优异的防腐、抗划伤和耐雷电冲击性能,可满足电力系统接地网使用要求。
-
-
杜红哲;
胡泽健;
黄雪峰;
李盛姬
-
-
摘要:
使用纳米石墨作为固相添加剂,经典替代燃料正癸烷为基液燃料,合成石墨正癸烷纳米流体燃料,试验研究了纳米石墨浓度对该固液两相悬浮液稳定性、密度、粘性与表面张力等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大,石墨正癸烷纳米流体燃料的悬浮稳定性减弱,密度呈线性增大,粘性呈现出3次多项式拟合规律,表面张力系数先线性减小后呈4次多项式拟合规律.
-
-
张星
-
-
摘要:
美国怀俄明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铜箔、玻璃容器和传统的家用微波炉,证明可以将煤粉转化为高价值的纳米石墨。当前正值公众担忧气候变化,煤炭发电需求正在下降的时刻,这一发现是怀俄明州的粉河盆地煤炭寻找替代用途的努力取得了又一个进步。
-
-
吴克鹏;
文薄程;
周广武
-
-
摘要:
采用溶液共混母胶法制备了纳米石墨/氢化丁腈橡胶(HNBR)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硫化性能、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并将其与采用传统机械共混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液共混母胶法可使纳米石墨更加均匀地分散在HNBR基体中;与传统机械共混法相比,用溶液共混母胶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硫化性能和力学性能更优,最大综合扭矩、弹性模量、交联程度、硫化速率分别提高了35%,44%,32%,46%,但该工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耐磨性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
-
王英梅;
牛爱丽;
张兆慧;
展静;
张学民
-
-
摘要:
气体水合物具有很多优点,却没有大规模的工业化利用,最主要的问题是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速率缓慢,阻碍了水合物法技术的应用,因此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生成速率是气体水合物技术得以成功应用的关键.最常见快速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的方法是加入促进剂,而不同种类和浓度的促进剂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速率的作用效果不同.故本文主要概述二氧化碳水合物快速生成的方法,从动力学促进剂、纳米流体以及离子促进剂进行分析,分别总结了它们对水合物的生成机理.分析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纳米石墨、氯化钠三者单独作用时及三者和不同促进剂复配时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的诱导成核时间、生成速率、相平衡、表面张力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单一的促进剂都存在最佳浓度,但其会随着不同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以及不同种类的促进剂复配时存在协同作用且生成效果比单一的好,揭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时最适宜的单一促进剂对水合物生成影响的规律及找出最适宜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的促进剂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各种单一的及复配的促进剂对水合物的生成影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
-
-
-
张大帅;
邬宏婷;
苟凤琳;
林晓雪;
张妍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NIPS法制备纳米石墨-PVDF-PVC复合膜,研究添加剂纳米石墨的浓度对复合膜的结构和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接触角分析仪测定复合膜的接触角,扫描电镜测定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纳米石墨-PVDF-PVC复合膜中,随着添加剂纳米石墨浓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接触角先增加后降低,在纳米石墨浓度为1wt%时,复合膜接触角最大,其值为137°左右;通过扫描电镜对掺杂不同浓度的纳米石墨的复合膜进行SEM测试,观察纳米石墨-PVDF-PVC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可以观察到,在铸膜液浓度为12wt%的PVDF-PVC(PVC∶PVDF=15∶85)制备的复合膜中添加疏水性的纳米石墨,可以加速复合膜的相变过程,诱导复合膜表面出现不规则颗粒,改变复合膜表面的粗糙程度,使纳米石墨-PVDF-PVC复合膜表面具有海绵多孔特征,进而提高复合膜的疏水性.
-
-
张大帅;
邬宏婷;
蔡金;
张妍;
张小朋;
王向辉;
史载锋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优良的膜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无毒,耐磨损,广泛用于废水净化和海水净化.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海剂对石墨掺杂PVC的疏水性影响,在这里我们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两种溶剂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纳米石墨(石墨)制备PVC膜.结果表明,当DMF,DMAc为溶剂时,在PVC膜中加入纳米石墨,都会使接触角增加,疏水性增强.
-
-
黄健;
周新聪;
牛万莹;
周潇然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探讨了不同石墨及添加量对橡塑水润滑尾轴承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载荷一定时,纳米石墨橡塑轴承材料与微米石墨橡塑轴承材料的摩擦系数均随转速的增大而下降,前者的摩擦系数曲线整体低于后者,纳米石墨对橡塑材料摩擦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普通石墨.且纳米石墨添加量为6phr时,其摩擦系数相对较低;当转速一定时,两种石墨橡塑材料的摩擦系数都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纳米石墨橡塑材料的载荷特性整体优于微米石墨橡塑材料,纳米石墨对橡塑材料摩擦性能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当纳米石墨添加量为8phr时,其平均质量磨损率达到最小值.
-
-
王那;
于秀娟
-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uO2/纳米石墨复合阴极材料,并将纳米石墨和RuO2/纳米石墨作为阴极应用于苯酚的电催化降解.通过对苯酚的降解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生成浓度的测定比较了纳米石墨和RuO2/纳米石墨两种复合阴极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38 mA/cm2,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1 mol/L时,RuO2/纳米石墨和纳米石墨两种阴极对苯酚的降解率分别为94.3%和83.9%.表明RuO2/纳米石墨阴极与纳米石墨阴极相比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更好。
-
-
-
于秀娟;
强沥文
- 《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以不同粒径的鳞片石墨为原料制备出膨胀容积不同的膨胀石墨,通过超声分散、离心分离得到纳米石墨薄片;扫描电镜(SEM)显示出纳米石墨薄片的片层长度为0.8μm~24μm,片层厚度为10nm~30 nm;XRD显示出纳米石墨薄片在2θ=26.5°处有特征衍射峰,衍射峰强度依次为80目>50目>120目;将纳米石墨薄片制成电极在三电极体系中进行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性能与导电性能的优良顺序为80 目>50 目>120目.
-
-
胡良全;
薛忠民;
李铁虎
- 《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采用TG/TGA方法,研究了纳米石墨对炭基体先驱体的后固化、热解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纳米石墨,基体的完全固化温度提高,纳米石墨改性酚醛/沥青体系的热解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均最高,纳米石墨能有效降低沥青基体的热解温度,同时能有效降低沥青基体、沥青/酚醛基体的热解反应活化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