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体水合物

气体水合物

气体水合物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07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3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036023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兰州理工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制冷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等;气体水合物的相关文献由1311位作者贡献,包括樊栓狮、梁德青、王树立等。

气体水合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3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36023 占比:99.96%

总计:1036441篇

气体水合物—发文趋势图

气体水合物

-研究学者

  • 樊栓狮
  • 梁德青
  • 王树立
  • 郭开华
  • 周诗岽
  • 刘道平
  • 陈光进
  • 李小森
  • 李刚
  • 饶永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武晓敏; 贾丽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笼状化合物,水合物中的客体分子不同,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为了分析烃类水合物中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乙烷、乙烯、乙炔这3种客体分子占据Ⅰ型水合物T笼时的结构、相互作用能及C—C键伸缩振动频率进行研究,讨论了客体分子在水笼中的赋存形态,揭示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占据T笼后,与占据前相比,T笼会发生微小的膨胀或收缩,客体分子的原子间距减小;通过能量分析,发现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能(ΔE_(host-guest))的大小顺序为:ΔE_(T笼)-乙烯<ΔE_(T笼)-乙烷<ΔE_(T笼-乙炔),色散矫正的加入使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大;能量分解结果显示C原子的杂化方式对水合物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着客体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由sp^(3)→sp^(2)→sp杂化,客体分子与水笼间的相互作用中静电作用先略微减弱、然后增强,色散作用逐渐减弱;与未占据T笼相比,乙烷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增加了6.79 cm^(-1),乙烯和乙炔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分别减小了5.86 cm^(-1)和15.87 cm^(-1)。
    • 陈玉凤; 胡榕华; 李强
    • 摘要: 采用原位拉曼光谱研究了TBAB·38H_(2)O水合物和冰粉分别在 2 MPa、278.00 K和 2 MPa、271.70 K条件下对CO_(2)的吸附过程,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研究了吸附前后样品的晶体结构。原位拉曼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水合物相中CO_(2)特征峰峰强度的增长过程均经历了快速吸附和缓慢吸附两个阶段,其中TBAB·38H_(2)O经历快速吸附阶段所需的时间更短,能够更快达到CO_(2)吸附饱和。PXRD表征结果表明,TBAB·38H_(2)O水合物在吸附CO_(2)后形成了n CO_(2)·TBAB·38H_(2)O水合物,晶体结构空间群由Pmma转变为Imma;冰粉中的水分子与气相中的CO_(2)分子形成了CO_(2)水合物,晶体结构空间群由P63mmc转变为Pm3n。研究结果验证了半笼型水合物能够以固体形态直接吸附CO_(2),同时可为新型水合物法CO_(2)捕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 付娟; 莫家媚; 余益松; 张青宗; 陈晓丽; 陈佩丽; 张少鸿; 苏秋成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蕴含着巨大能源潜力的非常规能源,2017年和2020年两次我国南海探索性试采的成功,加快了天然气水合物项目的进展。二氧化碳置换开采法,既能开发CH_(4),又能封存CO_(2)。同时水合物法分离烟气中CO_(2)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CO_(2)在气体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和特性尚不明确,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未知影响。为了考察其特性,利用^(13)C固体核磁技术(NMR)和拉曼光谱(Raman)进行CO_(2)置换CH_(4)水合物、合成^(13)CO_(2)-H_(2)-CP混合水合物实验表征,讨论CO_(2)在水合物中的定量问题,研究CO_(2)分子在笼型结构中的分布,探讨CO_(2)分子在气体水合物中的结构类型和特性。结果表明:(1)利用Raman费米低频共振1277.5 cm^(-1)峰积分得到CO_(2)在I型大笼(5^(12)6^(2)笼)的占有率为0.9782,CH_(4)在Ⅰ型小笼(5^(12)笼)和大笼(5^(12)6^(2)笼)的占有率为0.0593和0.0095,水合数7.61,Raman费米高频共振1381.3 m^(-1)峰积分得到CO_(2)在5^(12)6^(2)笼的占有率为0.9843,CH_(4)在5^(12)笼和5^(12)6^(2)笼的占有率为0.0237和0.0033,水合数7.70,CO_(2)几乎占满了大笼,CO_(2)气体的加入会导致水合物中,CH_(4)的大、小笼占有率均大幅度降低,置换后水合数略低于纯甲烷水合物,未标记的CO_(2)水合物在核磁中较难测出信号,CO_(2)气体置换后CH_(4)在小笼的占有率仅0.0975,大笼占有率为0.3172,两种方法差异主要原因为核磁的CO_(2)未出峰。(2)利用拉曼费米低频共振1273.4 cm^(-1)峰积分得到H_(2)、CO_(2)在5^(12)笼、CP在5^(12)6^(2)的占有率分别为0.1248,0.3042和0.9978,水合数9.16;Raman费米高频共振1380.6 cm^(-1)峰积分得到H_(2)、CO_(2)在5^(12)笼、CP在5^(12)6^(2)的占有率分别为0.1236,0.5771和0.9851,水合数7.12。13 C标记CO_(2)分子在水合物中达到较好的固体核磁分辨率,首次确认CO_(2)在Ⅱ型小笼中的化学位移为124.8 ppm,计算得到CO_(2)的小笼占有率为0.7831,CP的大笼占有率为0.9718,水合数6.70,Raman高频频费米共振峰(1380.6 cm^(-1))定量计算与^(13)C NMR结果更接近。(3)对CO_(2)的^(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并结合Raman与^(13)C NMR的对比分析,为CO_(2)水合物的^(13)C NMR研究和拉曼定量提供参考。
    • 向雪妮; 黄亮; 周文; 邹杰; 张卓雅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但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尚未实现商业开采,其微观结构特征和储气机理亟待明确。基于SI、SII和SH型气体水合物的骨架和客体分子信息,构建并优化了3种典型水合物的分子模型。通过结构表征,明确了水合物的氢键数目、氢键长度、孔隙度、孔隙组成和孔径分布等结构特征,对比分析了3种典型水合物的微观结构差异。基于水合物骨架结构,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行为,结合气体吸附量和吸附热阐明了3种水合物的储气特性及差异。结果表明,SII型水合物中平均氢键长度最大且数量最多,但其孔隙连通性最差;高压有利于提升水合物对气体的储气量,低温可增加水合物中气体吸附的稳定性;二氧化碳储存量虽小于甲烷,但二氧化碳吸附稳定性更强;气体在SII型水合物中的吸附量最大,在SI型水合物中的吸附热最大。
    • 摘要: 可燃冰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发现的一大新型能源。因其优越的燃烧性能和清洁燃烧产物,被称作“属于未来的能源”,但可燃冰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又叫做“天然气水合物”,也称作气体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它是由天然气、水在高压(大于10 MPa)和低温(0-10°C)条件下合成的一种固态类冰状结晶物质。
    • 焦丽君
    • 摘要: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和客体分子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的包络状晶体,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其在能源、环境、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而广受关注,二氧化碳水合物可以用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置换开采,以及空调蓄冷、碳捕集、海水淡化等工程领域,研究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气体水合物的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相平衡条件的测定、热力学促进剂及抑制剂对相平衡偏移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当前阶段国内外对于二氧化碳水合物合成的热力学特性研究.提出寻找更加合适的热力学促进剂,通过分子模拟与实验手段相结合来探究促进机理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尹晓霞; 焦丽君; 李元超; 华泽珍; 李裕斌
    • 摘要: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包络状晶体,在能源勘探、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海水淡化及空调蓄冷等领域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稳定性研究能够确定水合物稳定存在的热力学区间,方便水合物在各个领域内应用.然而,通过宏观实验研究很难精确的控制和分析水合物的稳定性及分解特性.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微观角度研究了构型不同、客体分子不同的情况下,气体水合物稳定性的差异,从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F3序参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发现对于CO2气体水合物,Ⅰ型结构更加稳定;CO2和环戊烷二元水合物的稳定性优于CO2水合物,为水合物的宏观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积累了理论基础.
    • 覃雨璐; 朱贝尔; 袁铎; 覃英伦
    • 摘要: 青海省乌丽地区经过复杂的构造运动,形成天然冻土层,对气体水合物形成和保存极为有利.为了研究该地区气体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从构造特征、赋存条件、钻井和地震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乌丽地区上二叠统那益雄组存在生烃的煤系地层;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和溶蚀孔隙有效贯通生烃层和储集层;多年冻土层和致密安山岩的有效封盖,使该地区具备形成气体水合物的条件.
    • 张学民; 张梦军; 杨惠结; 李银辉; 李金平; 王英梅
    • 摘要: 青藏高原冻土区储存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CO2置换开采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开采和温室气体CO2的地层封存.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是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置换开采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全面综述了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体系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的形成机理及其生成特性;详述了冰生成水合物机理及其冰粉/多孔介质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分析了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气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尚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最后本文指出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是由传热、传质等多种因素所控制,揭示不同过程的主导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对冰点以下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生成特性及机理的认识尚未成熟,仍需深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