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
中轴线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025篇;相关期刊687种,包括风景名胜、房地产导刊、旅游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第八届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3年度学术交流会等;中轴线的相关文献由143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吴宝春、李建平等。
中轴线
-研究学者
- 李敏
- 吴宝春
- 李建平
- 许爽
- 邓迎生
- 郑蕊蕊
- 胡燕
- 牛文杰
- 王铭珍
- 英豪
- 赵淇东
- 陈康
- 侯仁之
- 张磊
- 彭健钧
- 李吉平
- 王军
- 刘赫
- 巫世晶
- 张晶
- 徐国慧
- 徐飞
- 李文儒
- 杨乃运
- 林景峰
- 王晓笋
- 韩增禄
- 黄诺帝
- 俞家勇
- 吴爱丹
- 周茂伦
- 张宝秀
- 张广霖
- 李彦一
- 王子林
- 王宏
- 田茂义
- 赵君尧
- 陈小雕
- D·尼勒
- 乔帆
- 于建勇
- 于连杰
- 任林豪
- 任致远
- 传杰
- 传焱
- 何露露
- 余庆飞
- 冯宪
-
-
蔡晓璇;
周琪珊
-
-
摘要:
本文为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拓展练习。来到故宫,穿梭在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琉璃瓦组成的一间间承载着历史的房屋里,踏在历经历史变迁的汉白玉石阶上,就像穿梭在600多年的时光隧道里。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主要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位于整座皇宫的中轴线上,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建在高约5米的汉白玉台基上。
-
-
周超;
楼洪忆(摄影)
-
-
摘要:
1项目概况与定位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京北区域医疗中心。该项目承担着西城区的旧城保护及人口疏解的民生服务保障重任,是恢复北京市中轴线——银锭观山景观通廊的疏解项目,被市委、市政府评价为“疏解典范”,也是北京冬奥会的定点救治医院。
-
-
谢奕
-
-
摘要:
历史的遗存物、现今的实用物,都蕴含着人们最原本的生活希望。本文在梳理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壮美序列的基础上,探讨明清时期的设计艺术思想。明中晚期,手工业和城市经济迅速发达起来,对外贸易频繁。清代设计的特色,清代的装饰水平较之前代有长足的发展,其装饰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是任何一个前朝都难以比拟的。以景山与故宫规划形成的北京城市布局,是古人选择最佳生存环境的科学体现。中轴线的建筑以中为尊,左祖右社,左右对称,设计巧妙,形式多样,共同组建了中轴线的壮丽秩序,也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魅力,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表达出质朴的设计艺术理念。
-
-
张翼然
-
-
摘要: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中轴线作为古都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利用先进的测绘和地理信息技术提供了中轴线精细、立体的三维数据,不断推进中轴线申遗和遗产保护等工作。在外业扫描时设计了分区、分级的方案,按照场景内容、扫描及建设要求精度、数据获取难易程度等进行划分。
-
-
林清源
-
-
摘要:
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和宣传文化。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古代皇权中正思想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其文化重要性尤为突出。以中轴线文创设计为研究主体,探究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创设计中的路径与不足,有利于增强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文创产品的附加价值,弘扬民族自信。将北京中轴线的文创设计为出发点,结合艺术文化价值,从建筑、人文思想、吉祥图案等代表性文化入手,引申到情感化设计的本能、行为、反思三个维度进行探讨。当前处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申请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营造良好申遗氛围,从而促进公众积极参与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
-
李勇;
佘佩健;
欧其罐;
刘苑喆
-
-
摘要:
为实现不规则形状超薄热管宽度测量自动化,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中轴线梯度角逐像素宽度测量算法。首先采用Canny算法获取像素边缘,并进一步使用改进二次插值法提取亚像素边缘;然后利用细化算法提取边缘内封闭区域中轴线并适当裁剪;接着使用形态学膨胀与高斯滤波构造中轴线区域边缘,计算梯度角,并借助双侧均值滤波逼近真实梯度角的光滑变化;最后沿梯度角两侧搜索亚像素边缘点,边缘点对距离即为所测宽度。文中算法解决了常规测量算法无法确定不规则形变轮廓对应宽度测量点和高次过渡曲线区域无法测量的问题,实现了在轴线方向密集测量宽度,最大程度逼近真实边缘宽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对象宽度在10 mm以内时,文中算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26 mm,能很好地适应超薄热管的不规则外形,实现稳定可靠、高精度的自动化测量。
-
-
张永林(摄影)
-
-
摘要:
横跨南沙蕉门水道的凤翔桥,既是“南沙客厅”的中轴线,也是夜色中的焦点。其照明设计凸显桥身与系杆拱架的虚实关系:桥体以白色珠光串联,坚固流畅的线条宛如凤身;蓝紫光带环绕外倾式非对称系杆,勾勒出两片挺拔有力的拱轴,宛如彩凤张开的双翼,将引领这片新区腾空而起。
-
-
雍容
-
-
摘要:
飞鸿“延年”瓦当,秦瓦当,直径14.5cm,灰陶模制,为圆当有窄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当面有一减地浮雕的鸿雁,伸颈展翅尾呈剪刀状,头颈挺直为中轴线,将篆体隶书“延年”二字隔于两侧,是秦代的典型特征,有意将画面一分为二,用乳钉补白,在对称中求变化,均衡自然,富于生气。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美感。用鸿雁搭配“延年”二字来装饰瓦当、表示秦朝统治者的壮志凌云及江山宝座代代相传永不衰败。
-
-
郑永华
-
-
摘要:
天桥是北京深具文化内涵的城市地标,曾经矗立于天桥两旁的乾隆御制“双碑”,尤其为古都南中轴线上极富特色的历史文物。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持续推进,对相关古迹与文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近年来,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市文物局的委托下,再次启动天桥原址定位探究工作,并通过调取此前的普查档案、利用卫星定位等新的测绘技术,将天桥原址的位置确认为现复建天桥景观以北约40米处。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古都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同时大大促进了广大市民与学者对“天桥双碑”的兴趣与探讨。而最新发现的清宫秘档,则不仅可以弥补长期以来“天桥双碑”缺少档案佐证的遗憾,也将有助于恢复天桥文化景观的原貌。
-
-
肖金林
-
-
摘要:
一、试题设计材料一 Y市拟建音乐小镇,规划面积约1400亩,小镇所在区域为丘陵山地地貌,小镇内保留山体和水塘结构。项目位于Y市道路骨架中轴线的东南侧,北侧与快速路相邻,南侧与已建钢琴乐器总装厂相隔。材料二 图1为Y市音乐小镇总城规划模型示意图。
-
-
王京红
- 《2020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当前,北京城市中轴线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中.如何从城市色彩角度挖掘其价值是本文的初衷.实现审美理想、直指城市精神是城市色彩的目标.本文选取中轴线明清时期这一历史断面,从美感切入分析城市色彩.中轴线从南至北分为五段,各区段的美感不同,“芙蓉出水”与“错彩镂金”交替出现,阴柔与阳刚不断交融,完成了中轴线的壮美秩序.这壮美的秩序从自然的淡远、空寂,到世俗的繁华、喧嚣,又至皇家的庄严、肃穆,最后回归雅士的逸品、神思;这壮美秩序的主角不断更替,从至高的“天”,到世俗的“人”,在“天子”的威严中达到高潮,在“人化的天”钟鼓声中结束.本文将描述与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应,希望对城市整治提升的实践有所助益.
-
-
-
李克让
- 《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中轴线作为古都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灵魂和脊梁,在古城的城市布局和时空秩序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古城的规划建设自古至今都依照着这条中轴线布置和展开,未来的大北京格局也将由其(延长线)统领.中轴线是由标志性建筑构成的,在中轴线上及其两侧分布着古城最重要的建筑物和建筑群.它们作为重要的标志性节点建筑,有着特定的功能定位、时空涵义及景观效应.它们通过高低起伏、对称分布、前后呼应、开敞围合、烘托拱扶等手法,以一种无声的建筑物语及气势宏伟的多维向度,构成了中轴线并形成了中轴线时空一体强大的信息场环境.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善之都,中轴线已不仅仅只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论题,其建筑文化意义已深刻地延伸并影响到北京乃至国家政治文化与社会历史的几乎所有重要领域.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中轴线重要的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挖掘和发展了深藏其间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
-
李克让
- 《首届海峡两岸人居环境与闽南古建筑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中轴线,本是一个建筑规划术语,特指城市规划、建筑或建筑群的中轴定位.有了中轴线,建筑或城市建设便依此展开,北京中轴线就是传统城市建设规划中轴定位的范例.但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上延伸出去,北京中轴线的意义就远比中轴定位的本意要深远宽广得多.以建筑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轴线,其文化内涵几乎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与社会历史的所有重要领域.规划、保护、开发、利用好北京中轴线,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就是挖掘和发挥了其深藏的巨大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首先,要以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加深对北京中轴线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北京中轴线是以《易经》阴阳核心理论,按先天八卦天南地北,天地定位了紫禁城,进而外发,成为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北京中轴线核心部分的绝大多数处在东城辖区内,属于保护利用的范围.南城属离火,主文化、文明,重点开发南城的文化产业,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
-
-
-
罗秋媛;
姚远
-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中轴线景观现状及发展需求,研究中轴线与水元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自然、文化两方面分析韩国首尔、中国北京两座城市中轴线水景优秀案例,并以广州市南中轴线大塘涌景观提升改造规划为例,提出结合城市原有自然水域,建设独具地域人文特色的城市中轴线水景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同时总结得出景观建设过程中,中轴、文化与自然三者相互依赖、相融共生的紧密关系,以期对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
-
-
尹文瑜;
吴奇霖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文化基因,明中都作为明代第一座以都城标准营建的城池,其轴线在大尺度空间视野下有着更广泛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山川定位的理论分析中都的相关轴线得出,感知性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山川崇拜文化,以及观象授时的空间原型;超大尺度的概念性轴线则反映了中都"天下之中"的政治文化内涵;中都—皇陵的特殊轴线则反映了敬天法祖的文化内涵,因此保护传承中轴线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延续历史城市文脉.基于本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的策略:要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保护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山川环境;严控视线高度,保持视线通透;适地适时传承沿用历史城市的中轴线布局.
-
-
-
厉奇宇;
柳文傲;
王思琪;
高洁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济南北湖片区位于城市中轴北段,是轴线上仅存的关键潜力地.本文从区域层面着眼,运用多源大数据综合分析,针对性剖析了功能效益低、空间活力差、风貌特色缺失、交通配套不完善等系统性问题.本文提出该片区不宜沿用一次性土地出售为主的开发旧式,而应谋求可持续发展新路,将片区发展定位为文化与技术交流融合的"文化创新综合产业区",明确五大更新策略:"聚焦文化、创新引领;立轴确势、特色彰显;产城融合、混合弹性;人居北湖、小网围合;区域统筹、完善配套",从而促进整条轴线的复兴.本文致力于探讨在城市发展新增长点背景下,中轴上重要空间的产业定位与空间特色、职住平衡与功能混合的弹性开发模式以及风貌形象塑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