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瓦当

瓦当

瓦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建筑科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管子学刊、人文杂志、考古与文物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年第十五届(南京)国际墙体屋面材料生产技术交流大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等;瓦当的相关文献由452位作者贡献,包括钟镝、吴磬军、雍容等。

瓦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5 占比:96.8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12 占比:2.67%

总计:449篇

瓦当—发文趋势图

瓦当

-研究学者

  • 钟镝
  • 吴磬军
  • 雍容
  • 刘德彪
  • 陈洁
  • 贺云翱
  • 鹿习健
  • 刘铁峰
  • 张清华
  • 张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雍容
    • 摘要: 陶白虎纹瓦当,汉,直径19.3cm。白虎是主管西方的神灵,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组成四神(也称四灵)。此瓦当泥质灰陶,圆形当面,外廓较宽,当心为一突起的大乳钉,面模印白虎纹图案,白虎依据圆瓦而呈弧形,作奔走状,张口怒目,凶猛威慑,蕴含气势,动感强烈,,突出了老虎的威严。整体设计匀称,富于美感。
    • 张源长; 詹霖(图)
    • 摘要: 近日,一篇名为《鸥眼瞰昆明》的网文引起了昆明市民的关注。文章以拟人的手法,借分布在翠湖、环西桥、海埂大坝、大观楼、滇池几处的红嘴鸥之口“现身说法”,对昆明的环境气候、文物古建、市井风情、历史人文等展开介绍,读起来亲切生动,打动了不少“老昆明”。文章作者詹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本土历史文化研究,先后撰写出版了多部关于云南的历史人文专著。
    • 雍容
    • 摘要: 青龙纹是瓦当中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直径18.5cm,出土于陕西,是主管东方的神灵,瓦当外缘宽厚圆,当有宽廊,龙躯以乳丁为中心,青龙眼睛圆睁、屈颈、张口、双翼飘动、翘尾,腿爪奋力蹬踏,做行进状,整个瓦当构图匀称均衡,设计巧妙新颖。它通常与白虎、朱雀、玄武共同组成为四神,也称四灵。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雨,主宰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
    • 雍容
    • 摘要: 西汉记事类用瓦。圆形,直径15.2cm,单线十字格界,每格一字,篆书。字体端庄,笔画浑厚,“四夷尽服”:四夷,是古代华真民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成赖。”孔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尽:即全。服:用也。
    • 雍容
    • 摘要: 青灰色胎,胎质坚致。当面模印半浮雕式兽面,瞪眼竖目,长眉接耳,双角峙立,仰鼻凸颧,阔嘴獠牙,吐舌衔环,外绕两周弦纹和联珠纹。表面施高温青釉。用兽面纹来装饰器物由来已久,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让人有一种神秘、威严的感觉,也可彰显王权的威严。南汉国使用了不少双凤纹瓦当,象征王权。凤鸟是古代器物上常见的装饰题材。
    • 朱悦箫; 窦莉君
    • 摘要: 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构件,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使用史。瓦当除了其建筑上的功能外,还发展出了装饰作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纹饰,如图案纹、图像纹、文字纹等。文章就图像纹瓦当中动物纹瓦当的发展进行梳理与讨论,分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地域的动物纹瓦当形态发展演变及造型特点,阐明其背后所反映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装饰的影响。
    • 雍容
    • 摘要: 卫字瓦当,直径15cm,边轮宽1.2cm,传世很多,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字外有一周网纹。整个当面就写着一个厚重而醒目的“卫”字,字形就像一个拿着武器,穿着盗甲的卫士一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可侵犯之势。这种威严的瓦当的背后其实是王权的威严,是汉代封建中央集权大一统政治的体现,也是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表现。
    • 张珍
    • 摘要: 西北大学博物馆是一所高校博物馆,以高校文化背景、科研成果为优势,虽综合条件不如行业博物馆,但在高校博物馆中也算是佼佼者。以其收藏的具有研究意义的秦汉时期建筑构件为例,为西大学子补充了教学资源,可供社会公众赏析。
    • 赵桂杰
    • 摘要: 瓦当即是瓦的头端,用于屋檐的最低端,既可以保护屋檐,方便屋顶水漏下,也起到装饰的作用。一些考古数据表明,汉代的“四神”瓦当发掘量是空前绝后的,随着而来的是对这种现象的疑惑,本文旨结合具体的历史资料在从思想文化角度探究为什么汉代会存在“四神”纹饰瓦当,以及“四神”纹饰为什么会在汉代被青睐。
    • 马洪连; 吴荭
    • 摘要: 泾州古城佛教遗址是甘肃省境内近年发掘的重要的佛教遗址之一,出土瓦当数量大,种类丰富,纹饰多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莲花纹瓦当和兽面纹瓦当数量最多,这与其所属的建筑性质一致,总体风格与河南、陕西同时期瓦当有诸多相似之处,体现了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传播与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