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精神心理障碍

精神心理障碍

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6640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医药与保健、人人健康(医学导刊)、医药与保健: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2014中国便秘高峰论坛等;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向东、杨玉刚、丁荣晶等。

精神心理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6640 占比:99.48%

总计:26778篇

精神心理障碍—发文趋势图

精神心理障碍

-研究学者

  • 杨向东
  • 杨玉刚
  • 丁荣晶
  • 亢万虎
  • 凌宾芳
  • 刘彬
  • 吴建中
  • 张晓菊
  • 张淑荣
  • 施荣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火荣; 陈伟民; 曹树琦; 吕莉君
    •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及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脑卒中发生率不断升高,有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有1500万左右,并且以每年200万的数量增加[1]。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应激性、继发性精神心理障碍,其中重度抑郁约占15%。脑卒中后抑郁(PSD)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睡眠紊乱、自罪自责、情绪低落等精神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加重家庭负担[2-3]。既往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抗抑郁等药物治疗,但西药的安全性并不理想,且停药后易复发。因此,找到一种有效可靠的PSD治疗方法十分必要。本文自拟养血醒脑解郁方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PSD41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赵亚刚; 韩伟; 王景杰; 赵曙光
    • 摘要: 随着人们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功能性肠病(FBD)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缺乏有效的治疗的措施。随着消化心身临床实践的不断推进,精神心理因素在FBD发病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验证,心身同治的观念也逐渐被消化科医生接受。精神心理因素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的运动、感知、内脏敏感性、免疫功能、分泌、黏膜屏障、肠道菌群等,进而导致FBD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和腹胀等一系列症状。为更好理解精神心理因素在FBD发病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其参与FBD发病的可能机制及针对该因素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FBD的临床处置提供参考。
    • 杜敏; 王怡茹; 冯骁腾; 刘萍
    • 摘要: 现代医学对女性双心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有神经内分泌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障碍、雌激素撤退假说等,临床主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或抗精神药物治疗。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为气血失调,脏腑失衡,基于“双心理论”并结合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重视从“心”而论,五脏相关,多脏同治,辨证运用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滋养肝肾、交通心肾等治则,采取外治疗法、运动疗法、情志相胜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应提高临床医生对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多脏同治,多法并举,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参考文献35篇。
    • 张健; 杨雄; 张晓鸣
    • 摘要: 前不久,安徽安庆一名12岁女孩因月考成绩拿了全年级第一,遭到班主任质疑并安排补考,一天之后女孩在池塘中溺亡。事件曝光后,无数人唏嘘不已。然而,更让人警惕的是,类似事件一直在不断上演。谈及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愈加凸显的问题时,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教授用了“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他认为,此类悲剧的发生,既与普遍存在的社会焦虑有关,也与我国儿童青少年缺乏相应的教育密切相关。
    • 肖梓栋; 谢培文; 杨曙晖; 翁焕
    •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心理障碍对Graves病(GD)药物治疗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予抗甲亢药物(ATD)治疗的127例初发GD甲亢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无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并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病例组患者停药时根据SAS、SDS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任一量表标准分≥50分的患者,28例)和非焦虑抑郁组(2个量表评分均<50分的患者,9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正常的时间、停药1年内复发率.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的SAS评分(38.51±6.11)分、SDS评分(37.90±5.39)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5.14±4.63)、(44.30±6.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组基线TRAb水平、TSH恢复正常时间及停药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心理障碍影响G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停药时存在焦虑抑郁倾向的GD患者更容易复发.
    • 管健
    • 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心理障碍于综合医院全科医疗门诊中的患病率及诊疗情况。方法于就诊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全科医疗门诊患者中选取900例开展研究,使用第二版《基层医疗国际分类》(ICPC-2)方法分析患者的就诊缘由、患病率及诊疗状况。结果经全科医疗门诊诊治后,900例研究对象中有125例患者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疾病,其在全部就诊患者中占比13.89%;125例精神心理障碍疾病患者以抑郁患者较多,其次是焦虑、失眠、双相抑郁、阶段性障碍;125例患者中有36例为初诊患者,就诊缘由共计86个,所用次数最多者为疲劳、失眠、有焦虑抑郁感、腹部疼痛及胸闷;患者诊治过程中,共使用了86个药品,其中抗抑郁药品使用次数较多,其次苯二氮?类药品;并为75例患者实行了健康意见疗法,心理疏导治疗了36例患者,转诊患者14例。结论综合医院全科医疗门诊中,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的患病率相对偏高。对全科医疗门诊的医师进行适当培训后,其医疗专业水平有明显上升,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有无精神心理障碍疾病,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措施。
    • 韩士举; 林强; 韩伟; 孟宪博; 王景杰
    •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易反复发作且发病机制多样的消化道慢性疾病,在症状发作的同时常伴有精神心理障碍.GERD与精神心理障碍心身共病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微生态紊乱、内脏高敏感、自主神经紊乱及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及何种机制在GERD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中发挥主要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且共病患者在临床采用单一针对症状的治疗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是加用精神类药物也不能有效缓解患者不适.因此,多层次探索发病机制并从中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已成为GERD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研究热点.
    • 周菡; 李冠军; 李春波; 朱卓影
    • 摘要: 情绪调节与多种精神心理障碍密切相关,而此关系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现总结对比东西方文化中适应性和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精神心理障碍的关系.在西方文化中,适应性策略常与多种精神心理障碍显著负相关,而非适应性策略则与多种精神心理障碍显著正相关;东方研究则有不同的发现,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非适应"的表达抑制和反刍策略上,二者与精神心理障碍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探讨这些异同,总结情绪调节观念、人际关系、表达形式和思维模式四个视角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情绪调节与精神心理障碍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田乐
    • 摘要: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精神心理及认知障碍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后期开展癫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病例样本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本院门诊及住院共计96例癫痫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至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研究组患者填写癫痫病情及治疗情况调查表,研究分析癫痫患者精神心理及认知障碍发生及影响因素。结果评估组间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Mo-CA认知量表等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系统分析,癫痫病患者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癫痫发作频率与次数、癫痫药物使用种类及数量与精神心理及认知障碍发生有关。结论癫痫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障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及药物因素,为此需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