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程序
立案程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8829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法治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等;立案程序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傅郁林、刘根菊、刘继国等。
立案程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8829篇
占比:99.87%
总计:88945篇
立案程序
-研究学者
- 傅郁林
- 刘根菊
- 刘继国
- 胡裕岭
- 陈怀安
- 曹云清
- 曹沛杰
- 狄峻青
- 王峥
- 许昆
- 郑双玲
- 郭建
- 丁凤华
- 严新龙
- 乔辉
- 何睿
- 侯思辰
- 冯旭峰
- 冯英
- 刘家璞
- 刘归阳
- 刘红新
- 刘艳秋
- 刘青松
- 单森
- 史耀平
- 向前
- 向德才
- 吕中蜀
- 吕广斌
- 吕敏
- 吕晓刚
- 吕萍
- 吴天敏
- 吴小英
- 吴德标
- 周国均
- 喻建英
- 孙世萍
- 孙升铎
- 孙晓晖
- 孙磊
- 安帅奇
- 尹世路
- 崔存军
- 崔毅
- 张品泽
- 张宝马
- 张异
- 张晓薇
-
-
王菲
-
-
摘要:
立法者对于《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构想大不相同,监察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职权不同,因此《监察法》的立法目的和性质不同于《刑事诉讼法》。但是,由此所带来的两部法律的衔接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可以从考察两法的位阶、监察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之间的关系、监察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的属性等方面,消弭两部法律之间的差异间隙,进而建立“程序二元、证据一体”的证据规则,使得在衔接过程中,两部法律能够在实现自我特殊的程序价值的同时,解决两部法律在证据转换、立案程序、补充侦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方面的衔接问题。
-
-
崔毅;
单森
-
-
摘要:
为进一步深化精准执法,徐州经开区应急管理局多次与检察院就行政处罚案件线索、调查取证、立案程序及行政处罚具体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程序规范性审查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查、管、办分离”制度,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新模式。更专业:一支专家队伍服务经开区应急管理局按照“专家+执法”的管理模式,施行专家招聘外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4名安全生产专家(其中省级2名,地市级12名),成立应急管理专家指导服务中心,根据专家研究方向和各行业领域安全检查的实际需要,统筹调度专家资源,实行统一指导和服务。
-
-
刘家璞
-
-
摘要:
“检察官就是为困难而生”,我辈自当“苟利公益殚精以,岂因艰难避趋之”,哪有遇到困难就退却的道理?信心已立,心境大变,问题不再是问题,如何破解问题才是问题。2021年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情况启动公益诉讼检察立案程序。经过一年的督促推动,相关违法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生态环境受损情况明显好转。今年4月19日,案件已结,作为本案的直接参与者,疲惫之余,抖擞精神,试用拙笔记录其中的点点滴滴,供同人指正,亦作日后留念。
-
-
安帅奇
-
-
摘要:
我国立案程序审查原告起诉的诉讼标的,不仅得到了一部分学者的支持,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常态.而在当今立案登记改革的背景下,对民事立案程序中诉讼标的的审查与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起诉条件中的诉讼请求与诉讼标的不应做同一概念理解,起诉理由亦非起诉条件不可或缺的事项.立案程序的应然改革方向是立案程序仅对原告的起诉做形式审查,诉讼标的等诉讼要件应被纳入诉讼程序当中审理.立案程序的实然改革方向是在立法上厘清诉讼请求与诉讼标的的概念,并对现有的起诉条件进行改良,此外对旧实体法说诉讼标的理论的改良亦是可选择的方向之一.
-
-
刘青松;
吕敏
-
-
摘要:
为充分激活先行调解制度,从实践中发展出了以调解速裁团队统一组织先行调解的形式,其成效显著,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先行调解启动泛化,先行调解与现行财产保全制度存在冲突,增加当事人讼累,浪费司法资源,调解时限被虚置等.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先行调解规定过于模糊,未明确启动要件,同时将先行调解界定为立案前的调解.除弊兴利的关键就在于明确先行调解的启动条件以及将先行调解界定为立案后分配审判承办法官前的调解.
-
-
-
何睿;
田晓宇
-
-
摘要:
疫情期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各地法院立案庭顺利完成立案工作的各项部署,实行网上立案、微信立案、立案咨询热线等多项措施,鼓励当事人足不出户完成立案程序,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受疫情影响。立案工作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是人民群众行使诉权、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各级法院立案庭通过建立完善的“智慧立案”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事项专人专责,确保立案效率和效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立案服务。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一中院、北京三中院、上海二中院立案庭,感受到了一幕幕寻常又令人心暖的场景。
-
-
邬小丽
-
-
摘要:
德、日、法三国的民事初次送达与立案程序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合法、有效的初次送达既是原告之"诉"转化为法院可审案件的起诉要件之一,也是判定诉讼系属开启的重要标准.各国拟制送达方式的适用皆受到严格的程序限制.德、日两国法律对起诉状中当事人一项的"明确性"要求有别于传统程序当事人之标准,初次送达不能的不利后果原则上由原告承受.法国的民事初次送达程序统摄于对审原则、司法执达员垄断初次送达的实施、受送达人得因初次送达程序的形式瑕疵随时提出程序抗辩,皆体现出大陆法系国家对受送达人程序利益的特别关注.通过对民事初次送达程序的司法阶段定位、初次送达与诉讼系属的关联性及其折射出的各诉讼主体在诉讼启动环节中法律关系模式,以及初次送达与立案程序在功能与结构上的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大陆法系国家固有的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的特征和对程序正义理念的追求.
-
-
张异;
李戈
-
-
摘要:
伴随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出台,职务违法犯罪案件调查程序在新时期呈现出全新的制度特征.监察机关立案程序有别于传统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程序,新时期监察机关立案调查阶段的工作直接影响着职务犯罪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进入诉讼程序阶段.探究监察机关立案程序规范化运行是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监察调查衔接刑事诉讼程序的关键.
-
-
-
-
陈怀安;
刘继国
-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刑事立案是我国侦查权启动和刑事诉讼开始的重要标志.完善职务犯罪立案制度,正确行使立案权,是职务犯罪侦查权合理配置与运行的重要内容.相对于一般刑事犯罪立案问题而言,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对职务犯罪立案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而从检察实践情况看,职务犯罪立案,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这关系到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立案侦查权的合理配置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以及法律监督功能和反腐败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前,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刑事诉讼法修改,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的法治背景下,加强对职务犯罪立案问题的探讨,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高炜;
徐庆峰
- 《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据消防局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重大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实践中,有些消防监督人员对哪些火灾隐患应定性为重大火灾隐患概念不清,如何检查、如何认定、如何整改还把握不准.笔者以案说法,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整改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论述.
-
-
高炜;
徐庆峰
- 《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据消防局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重大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实践中,有些消防监督人员对哪些火灾隐患应定性为重大火灾隐患概念不清,如何检查、如何认定、如何整改还把握不准.笔者以案说法,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整改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论述.
-
-
高炜;
徐庆峰
- 《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据消防局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重大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实践中,有些消防监督人员对哪些火灾隐患应定性为重大火灾隐患概念不清,如何检查、如何认定、如何整改还把握不准.笔者以案说法,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整改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论述.
-
-
高炜;
徐庆峰
- 《2016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据消防局有关资料显示,全国重大火灾隐患突出,重特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实践中,有些消防监督人员对哪些火灾隐患应定性为重大火灾隐患概念不清,如何检查、如何认定、如何整改还把握不准.笔者以案说法,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整改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论述.
-
-
乔辉;
彭洛克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从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
乔辉;
彭洛克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从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
乔辉;
彭洛克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从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
乔辉;
彭洛克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从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消防刑事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我国消防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保障机制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