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68780篇;相关期刊371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科技和产业、华东经济管理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三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等;空间计量模型的相关文献由138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家楠、谷国锋、徐旭初等。

空间计量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6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8780 占比:99.73%

总计:269502篇

空间计量模型—发文趋势图

空间计量模型

-研究学者

  • 徐家楠
  • 谷国锋
  • 徐旭初
  • 吴群
  • 姚丽
  • 邓峰
  • 任阳军
  • 张文靖
  • 彭山桂
  • 王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海鹰; 岳欢
    • 摘要: 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4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近20年的面板数据,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和碳排放结合在一起,分析长三角地区碳排放空间特征,采用空间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联系.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2)从直接效应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本地区碳排放量的增长,但会增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3)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碳排放量.
    • 刘琼; 郭俊华
    • 摘要: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创新地理学理论,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 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耦合协调性视角理解科技政策组合,分析科技政策组合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减弱的"梯形"分布特征;R&D资金和R&D人员对于本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科技政策组合正向调节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此,国家应制定适宜的区域创新战略,地方政府应探索差异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并提升科技政策组合的耦合协调性.
    • 王霞
    • 摘要: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Moran's I指数对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均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东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中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水平相对较低,西部消费升级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出下降过程;消费升级过程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特征,并且本地社会环境的改善对邻近地区消费增长存在着正向溢出,数字经济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本地效应与空间效应并存的特征,并且空间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要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数字化,同时要加强对数字化服务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区域间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的协调发展.
    • 潘林伟; 林子雄
    • 摘要: 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3—2019年的时空面板数据,在4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实证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②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可能与区域内存在“中部塌陷”现象有关。③在新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都很突出,更符合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因此,应深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联,充分发挥成渝双核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改善“中部塌陷”现象为抓手,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与协调发展。
    • 潘林伟; 林子雄
    • 摘要: 基于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2003—2019年的时空面板数据,在4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实证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空间自相关性。②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这可能与区域内存在“中部塌陷”现象有关。③在新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都很突出,更符合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因此,应深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联,充分发挥成渝双核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改善“中部塌陷”现象为抓手,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与协调发展。
    • 刘亦文; 欧阳莹; 丁攀
    • 摘要: 基于正规金融满足推算法科学测算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规模,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法(ESDA)以及σ收敛与β收敛法揭示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不高,2008-2018年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为1219-4557亿元之间,具有全局自相关显著而局部自相关不显著的特点,各地区存在逆向的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条件β收敛的速度为西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与东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的迹象;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自然灾害、农村人均产值、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农村家庭基尼系数等因素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 聂昌腾; 张帆
    • 摘要: 基于2006—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典型特征分析、Dagum基尼系数探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二是观测期内,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十三五”期间差异上升明显,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三是外商投资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外向程度和道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最后,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
    • 郭瑞利; 黄正东
    • 摘要: 轨道站点客流及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是轨道交通规划的关键问题。论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多模式接驳方式划定轨道站点多级影响区,从建成环境、外部连通性和多模式交通3个方面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级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岗位数量、办公建筑面积、土地利用混合度、学校数量、公交线路数量、站点到市中心的距离是轨道客流的显著影响因素;多级影响区内轨道客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不同,且作用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 孙振清; 谷文姗; 成晓斐
    • 摘要: 采用马尔奎斯特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溢出能力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当前阶段创新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磨合耦合、基本协调阶段,表明创新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联性较强,但整体协调度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从空间回归结果来看,创新溢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对本区域TFP增长效应不显著,对邻近区域起消极作用;城市化进程推动本区域TFP增长,人力资本抑制本区域TFP增长,二者对邻近区域影响不显著。
    • 程玲娟; 邹伟
    • 摘要: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是落实藏粮于地,筑牢粮食根基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8年江苏省金湖县567户种粮类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契约稳定性对家庭农场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家庭农场之间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示范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农场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在地理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契约稳定性对家庭农场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呈正向显著影响,且影响测土配方施肥与土地整理的因素有所差异。第三,契约稳定性通过提高家庭农场贷款金额获得促进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所以,建议在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制定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依赖性,规范农地流转市场、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和培育耕地质量保护的重点传播对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