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11-21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了将理性预期或者前瞻预期引入空间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中,探讨基于个体的理性预期行为的假设对空间经济模型的主要结论的影响的部分文献.阐述了如何将理性预期引入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以及这一更接近现实的假设是如何影响基于个体短视的空间经济学模型的有关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了这一理论上的拓展对经济发展的启示,文章指出,主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假设个体是短视的,利用特别动态方法对均衡状态进行稳定性分析,从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上受到了挑战。将个体的理性预期引入NEG的分析框架中,尽管在技术层面上是困难的,但是地理经济学家们仍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可以看到,具有个体理性的NEG模型揭示了一些不同于主流NEG模型的结论。在理论上,它修改了主流NEG模型在微观基础假设上存在的缺陷和矛盾;在方法论上,它部分的摆脱了特别动态方法;在模型结论上,使主流NEG模型的结论从局部稳定命题过渡到全局稳定命题,对经济长期稳定均衡的实现阐明了选择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政策启示上,它允许预期削弱甚至改变由于历史原因在某个地区形成的优势锁定效应,这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政府在主流NEG模型中的几乎束手无策的境地。相较于基于短视个体假设的NEG模型的令人炫目的发展,基于理性预期的NEG模型则略显暗淡,这主要是受到技术层面的制约。但是,基于理性预期的NEG模型仍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 摘要:根据1993~2011年省级层面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发现:大致在2004年、2005年前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已经出现转折,近年来沿海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占全国的制造业份额在持续下降,但天津明显例外,其制造业份额一直持续上升.天津制造业的持续集聚与全国制造业分布的宏观格局变化可以由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核心—边缘关系在多种空间尺度上的存在和转化得到解释.随后使用2006~2011年天津21个两位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区位商分析,指出近期天津制造业不同行业的若干集聚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天津制造业各行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食品制造业的表现堪称“黑马”,与金属和石油相关的几个行业其集聚的基础和优势强劲,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处于较好的成长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迅速衰落,区位商高于或接近1的医药制造业和设备制造类的其他几个行业其集聚的优势正在减弱;其他行业则规模较小,区位商值较低或很低,缺乏可圈可点之处,提出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揭示的制造业集聚和转移的循环因果机制,在宏观上适时动态关注制造业数据,分析全国和各个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多种核心一边缘关系,理解相应的循环因果机制主导下解制造业集聚和转移的方向和路径,顺应规律而制定相关政策,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扶持政策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时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和转移(扩散)的战略规划并适时调整,天津当前应及时扶持食品制造业的崛起;继续巩固与金属和石油相关的若干行业的集聚优势;培育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成长为主导产业之一;对区位商迅速持续下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等建议。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两市场一体化又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评价该区域一体化的整合状况,以1994~2011年18年间京津冀三省市八大类商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本数据,采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构建市场一体化指数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市场整合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8年间,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呈现出"先起伏,后平稳"的阶段性特征,总体上看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趋于提高.21世纪以前,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区域市场分割严重;进入21世纪后,市场逐步趋于整合,市场一体化发展较快,程度较高.
  • 摘要: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建立3地区的产业空间演进模型,并设定地区间差异化的工资以及贸易自由度,以考察在开放条件下产业如何在地区之间做区位选择及变换.在本文模型中,企业在考虑是否选择某一地区作为生产区位时总是会面临运费与要素成本之间的权衡,要素成本低的地区往往有着相对较高的运费;运费较低的地区则有着较高的要素成本.本文得出产业空间演进结论:企业是否进行空间优化取决于空间优化带来的收益与成本能否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影响该收益与成本的关键因素则是贸易自由度、地区内的要素成本等区位因素.
  • 摘要: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技术,以1991~2012年大长三角25城市和大珠三角21城市面板数据,对比检验了FDI溢出与城市生产率间的基本关系.发现:FDI对本地城市增长正效应显著存在并随时间增强,其空间溢出显著但在两地区行为相反;空间依赖在城市生产率增长中有增强趋势,但在两地区方向相异;FDI提高了两地区城市增长的条件收敛速度;空间溢出在两地区的核心和外围都存在但表现各异并有不同演变.上述结论对于两地区引进FDI和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 摘要:本文构建了江苏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机器人模型,对江苏64个县市金融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先通过构建当期模型和跨期模型进行截面数据的估计,再去除截面数据中的距离变量进行面板数据的估计,发现经济、制度变量在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对金融集聚促进作用明显;对外开放、科技水平变量在截面数据的分析中作用明显,但在面板数据分析中作用不强;截面数据的空间效应不如面板数据,说明金融集聚需要要强调时间累积.
  • 摘要:本文总结了2013年中国空间经济学年会中各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发展的观点,指出“四化同步发展”之中,城镇化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既需要从理论上把握城镇化的内在机理和基本机制,又需要在当前的国情特征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摘要:人口的城镇化远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制度的松动使人口迁移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重点.本文以Krugman(1991b)CP模型为基础,深入地解析了"核心—边缘"的知识资本与产业聚集的相互关系,并引入新的因素"知识资本累积效率",来重新考查知识资本影响农村流动人口聚集的机制.最终经过数值模拟证明;报酬递增带来的产业、知识资本聚集有利于劳动人口间知识的传递与累积,传递与累积效率高的地区的人口聚集力远大于没有效率的地区,尤其对农村劳动人口的聚集有决定性的作用,并提高了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的质量.
  • 摘要:每个城市都存在着最优的规模,也就是最有效率的规模,由经济活动空间集中所带来的利益与引起的成本间的一个均衡所决定.本文利用单中心城市模型结合规模报酬递增的城市总生产函数,讨论最优城市规模并阐述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最优城市规模随着运输成本的下降而上升,随着城市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上升而上升.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着最优城市规模,但它因时因地而变化,表现出最优规模的动态性.1986~2011年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促进人均实际GDP迅速上升,即使像南京这种特大城市,其城市规模仍有提高潜力.
  • 摘要:城市体系中的规模边界一致是学界的重要研究问题,迄今还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实践中,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需要厘清中国城市的规模边界.本文将尝试从城市地方税率、便利性、征地成本等视角切入,探讨地方税率与城市人口规模的机制,并拓展城市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城市人口扩展过程中,城市最优税率存在"U"形曲线变化特征,征地成本会同步提高城市中心地价水平.
  •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城市体系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各种结果,把城市体系划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影响条件变化的核心参数的历史演化趋势,本文用历史事实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并预测了城市体系的未来演化趋势.研究认为,历史上城市体系经历了至少三个演化阶段,即全局城乡非专业化型、局部城乡非专业化型和城乡专业化不稳定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体系将趋于稳定.任何外生推动城市兴亡的行为都会越来越困难.
  • 摘要:本文就将利用双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基于政策实施前后12期(12个月)两地二手房房屋平均价格和二手房成交情况数据对新“国五条”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计量模型结果发现,北京新“国五条”对二手房挂牌价格有10%左右的提升效应,而对于二手房交易量几乎没有影响。这样的结论显示,北京新“国五条”政策稳定房价和打击投机性交易的政策动机并未很好的实现。在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特别是二手房政策制定中,应当考虑替代性的市场手段,通过降低房屋建造、购买阶段成本等方法来实现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
  • 摘要:经济增长效率长期取决于技术进步与创新水平,短期取决于存量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调整和现有技术的应用范围;企业效率异质性源于效率垄断和非效率垄断特征对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效率垄断特征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企业特征,非效率垄断特征通过扭曲市场阻碍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和抑制现有技术的普及性应用;长期来看,"非效率垄断特征收益"诱导企业技术进步偏离生产要素的市场供给结构,通过消除企业非效率垄断特征来纠正市场扭曲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关键.运用2001~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统计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非效率垄断的企业主体特征是企业所有制,国有企业是通过非效率垄断的方式扭曲了市场,降低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企业异质性特征所引发的"非效率垄断"是技术进步偏向型效率损失的根源.
  • 摘要:本文从多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在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地理产业空间演化中的多重均衡机理,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必然都表现为棒棒均衡的结果,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导致对称结构的稳定性在减弱,这也会最终将导致市场拥挤效应的消失.如果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时,不管是什么样的贸易自由度,市场拥挤效应都将不复存在,形成现代工业部门集聚的"黑洞"状态;突破点始终小于持续点,当贸易自由度介于二者之间时,除了两种中心—外围结构,任意非对称结构是稳定的.在贸易自由度取某一值条件下,既定的均衡是稳定的,从而推动产业空间演化的根本力量在于物质基础,而不是心理基础.
  • 摘要:本文以D—S框架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自贸区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模拟了影响建立自贸区的因素以及建立自贸区对不同国家工业份额和福利改进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规模、比较优势、自贸区内国家与区外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度以及自贸区内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度是影响自贸区内国家产业份额与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当经济组织内的贸易自由度较低时,市场规模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当经济组织内的贸易自由度较大时,比较优势是影响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中日韩建立自贸区,则三个国家的福利水平都是得到改进,因此三国建立自贸区是可行的.
  • 摘要: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两步法检验集聚外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短期影响.第一步是使用Olley和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测算制造业企业TFP,并利用动态OP方法对总体TFP变化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企业自身TFP增长是制造业总体TFP增长的主要来源.第二步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广义矩估计法(GMM)估计集聚经济模型.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制造业企业TFP增长主要受益于地区其他行业就业的增长(雅格布斯外部性),而马歇尔外部性增强对企业TFP的促进作用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行业内企业竞争程度提高不利于企业TFP水平的提升,但这种不利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上述发现在不同行业、空间尺度下是基本稳健的.
  • 摘要: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建立了"要素—空间—制度"的三维分析框架,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贸易自由度对文化产业集聚的作用.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人口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在中部具有良好的发展土壤.利用中部地区81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中部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的水平和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文化产业在省域层面上分布相对均衡,空间基尼系数都小于0.1:城市层面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差异较大,区位熵最高相差10倍;知识溢出、贸易自由度、市场容量和城市区位因素均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吸引外资较多的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较低.
  • 摘要:本文采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地理邻近和非地理邻近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实证考察了协同创新与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科技资助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的联结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结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间地理距离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制度距离相近均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而劳动者素质接近的影响却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其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造成的;无论是采用静态还是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上述结果均具有稳定性.本文结论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策启示.
  • 摘要:本研究基于2011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新疆县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忽视空间效应将造成模型设定的偏差,与经济发展现实不符;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北疆地区,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县域则分布在南疆地区,南北疆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显著;人力资本、资本投入、城市化与工业化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需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大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 摘要:可达性是交通地理学的研究核心.轨道交通是大城市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以往对于轨道交通可达性的研究大多从网络结构和换乘次数等角度着手.本文以候车时间、运行时间、换乘时间组成单程通达时间,进而构建包含7个基于通达时间概念的评价指标,提出一套对轨道交通站点、线路和网络整体可达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北京2013年6月的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通过ArcGIS软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在网络、线路和空间分布3个方面分别得到了评价结果.从方法本身、评价结果和与实际客流量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可认为应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是可靠的,并且具有直观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对于今后北京市乃至其他类似发展阶段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如何阐释地方政府在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高企的房价为什么未能阻挡流动人口快速进入城镇的步伐?本文从城乡二元土地结构背景下、将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干预行为理解为制度性的土地管制,建立了适合解释中国城镇动态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理论与实证发现:1)土地管制推动了城市人口、工资与房价的上升,2)外部生产率冲击推动的管制水平高的城市房价上涨速度快于管制水平低的城市,但是没有强力的证据显示外部生产率冲击对不同管制水平城市间工资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上述发现有别于西方传统空间均衡模型所揭示的结论与发现,同时为理解中国近十多年来快速城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
  • 摘要:从全国及省(市)两个层面探讨了城镇化是否带动了居民消费增长.从1985~2012年全国城镇化和居民消费支出的互动关系来看,城镇化同消费支出变化及平均消费倾向变化并无直接关联;从31省(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来看,目前居民消费增长的主因仍在于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长对扩大消费也具有显著正影响,但城镇化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高实际上并没有带动居民消费增长.不确定的未来预期、分割性户籍制度、缺位的社会保障以及相对牢固的习惯习俗,阻断了城镇化同居民消费增长的联系.
  • 摘要:产业集群与城市集群发展都属于集聚经济,城市群与产业集聚相辅相成.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含有异质性企业的三地区模型,提出城市群的形成能够增加城市群内各城市企业数量的假说.随后,本文采用1998~2008年全国28省份面板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的形成对地区企业数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对产业分布影响最为明显.为防止尺度变化引起的估计结果有偏,文中进一步采用全国五省一市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辽中南城市群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城市群的形成能够增加城市群内各城市企业数量.因此,加强中西部城市群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摘要:基于2002~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双向固定模型的方法对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住房价格相对较高或者较低的城市在空间上趋于集群,空间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房价的作用,并且这种空间交互作用还显著地影响着邻近城市的住房价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及城市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制度设计下的地方竞争对地方政府推高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由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社会服务水平以及现代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的城市公共服务与房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联系,房地产市场发展进程之中的区域性背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失衡.
  • 摘要:本文基于技术创新是否可以破解"资源诅咒"的思考,构建了一个附加技术创新的两地区三要素模型,通过理论推理证明了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资源型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发展差距,而只有当技术创新率大于资源衰减率时资源型城市才可能最终破解"资源诅咒".接着本文利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地级城市层面不存在显著的"资源诅咒"现象,但是经济增长依然具有明显的投资推动与资源依赖特征;资源丰裕程度对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家活力存在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流失与资源丰裕度下降的双重作用使得"资源诅咒"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由于技术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作用不明显,资源型城市缺乏动力进行发展方式转型,因而从长期看潜伏着出现"资源诅咒"的威胁.
  • 摘要:目前,中国地区间工资收入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已然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紧要问题.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认为产业关联不仅包括由市场接入(Market Access)和供给接入(Supplier Access)构成的"垂直关联",还包括"水平关联",通过模型的构建尝试从理论上解释异质性的产业关联对于地区间工资收入的共同影响,分析地区间工资收入差异形成的微观机制,以及从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的视角提出缩小地区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可能途径.本文认为:①市场接入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市场接入程度越高,工资水平越高,而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可以降低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接入,从而缩小东西部工资水平差距.②供给接入和水平关联同样对地区工资水平具有正向作用,通过加强中西部地区产业内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可以分别提高该地区的供给接入程度和水平关联程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从而实现东西部工资收入水平差距的收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