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05-12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采用考虑结构断点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我国1991年至2004年间的经济增长、银行发展和股市发展的季度指标是具有单位根的非平稳还是围绕着多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进行了检验,并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分段趋势平稳的模型指标进行了消除趋势的处理,进而采用Near-VAR模型以及脉冲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以下的内容是这样构成的:第二部分对数据来源和模型指标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第三部分对模型指标是否具有单位根进行了检验;第四部分在Near-VAR模型框架下并借助于脉冲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消除趋势后的分段趋势平稳模型指标间的各种关系;第五部分为总结全文。
  • 摘要:股利分配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和投资者研究与关注的焦点问题。不过鉴于其复杂性,Black将股利政策称为"股利之谜",Brealey和Stewart(1988)则将股利政策列为公司财务的十大难题之一。基于股利无关理论和股利相关理论,Jensen提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本文选取1999-2003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假设,试图具体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大股东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因我国股市“同股同权不同价”的特殊现象所导致的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Tunneling)"。
  • 摘要:近些年来,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银行体系规模和结构是衡量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的重要指标。然而,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银行业结构)究竟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否有作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关于金融体系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接着分析了金融体系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对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如果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
  • 摘要: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公司治理改革,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监管部门期望通过逐步将非流通股转变为可流通的股份来改善上市公司的微观治理结构,同时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来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治理环境下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尚无法确知.尽管诸多文献表明,国有股权的比例与公司价值大致负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减少国有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就能提高公司业绩,两者之间的细微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相关文献回顾;第三部分引入一个数学模型来揭示控股比例与剥夺行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刻画控股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第四部分是样本选择与变量说明;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及其结果说明;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 摘要:作为金融安全网重要组成部分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防止银行倒闭、保护中小存款者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道德风险问题,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达成平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重大难题。应该说,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最优保险费率的选择和最适保险范围的设定,经济学者就最优保险费率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的关系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但是对最优保险范围的设定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的关系的研究却相对匮乏。本文通过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保险范围总量最优模型,尝试在权衡道德风险和银行挤兑风险的条件下,分析最优保险范围总量的确定方式,并用模型结论校验了美国存款保险调整的合理性,并进而提出了我国若实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需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 摘要:2004年6月26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公布,标志着操作风险管理时代的来临,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国际上一些大银行在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上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度量方法比较简单,尚未形成成熟的理念和管理工具,商业银行违规、欺诈等各种操作风险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巨额损失.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南海华光"事件造成银行资金损失20多亿元,中国银行"高山案"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农行包头两支行骗贷1亿元,建行吉林分行两起大案总案值3亿余元.本文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模型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各种高级度量模型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尤其是历史损失数据,这方面数据积累的不足,可能会造成度量结果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其次,开发和实施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模型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投入。最后,不同的度量方法之间存在不同的优势与缺陷,单一使用一种度量方法的效果未必理想。
  • 摘要:笔者考察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及其补充更正公告的总体行为。仔细阅读了这984份补充更正公告的内容,对其内容按照补充更正的原因、事项、更正造成的影响(比如是否影响净利润等)进行归类,以便分析定期报告的质量到底如何。考察投资者对补充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投资者对补充更正公告的反应,以说明我国投资者是如何看待这种“打补丁”行为的,看他们能否正确理解和判断这种信息,探讨了监管者的功能并给出政策建议。
  • 摘要:相互制保险企业作为保险企业组织的原始形态,至今仍在很多国家发挥重要作用。股份制保险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在保险组织领域的具体化,正在发挥其对私有产权的最佳诠释功能.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断蔓延,保险集团化经营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保险业的兼并狂潮说明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保险集团正在快速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保险企业的组织形态,属于企业之间关系的范畴,因此本文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研究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保险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实质上是保险交易成本随着产权结构、风险内涵、公司治理的发展而变化的过程,本文认为交易成本是引起保险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保险企业的交易成本来影响组织形式的。
  • 摘要: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的发展。大量经济学文献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深一层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国家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而有的国家则没有?虽然有的学者从法律制度、地理禀赋以及文化信用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有力的解释,但是他们往往忽视了金融发展的政治基础,特别是利益集团的力量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跨国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而稳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运用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要实现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削弱既得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构建合理的产权制度。
  •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我国,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银行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受到空前的关注。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稳定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银行改革的现实取向与金融服务改进的客观要求开始出现严重的背离。实际上,近年来,银行体系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缺乏全面规划和整体协调,仅仅囿于原有体制轨迹的趋势外延,整体上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在对既有的传统的国有银行改革理论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视与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新视角—功能范式,并基于我国1981-2003年的宏观数据对中国国有银行的功能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测算,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摘要:货币的价格是利率,利率平价论在短期(多为3个月到12个月期限)内仍然广泛用于汇率的预测.国内外大量前期研究(主要是实证经验分析)围绕着抛补的利率平价论(CIP)和不抛补的利率平价论(UIP)的预测适用性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效率很高,也就是具有信息高度透明性和不存在任何扭曲的情况下,两种利率平价论才会相等(即:CIP=UIP)。本文研究的对象以人民币为主,同时测算新台币和韩元对利率平价的适用性,用于比较。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同期世界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而其中尤以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张最为明显,并对全球经济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更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经济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推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十年来大规模短期国际资本的涌入已经威胁着中国经济的稳健运行。本文对流入中国大陆的短期国际资本及其动机进行规范的实证进行了研究。
  • 摘要:本文概述了会议概况与专家学术报告,就金融体制运行与前沿理论开展了研究。本届年会人选论文大都基于重要的基础研究命题和现实函待解决的课题,无论从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是研究队伍的扩大方面都有较大改观。会议不仅对我国金融体制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揭示,也采用了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从截面数据、面板数据的分析,到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VAR模型和GARCH族模型的使用,再到数据校正与模拟被广泛采用,体现了研究技术手段的提升和研究方法的改进。理论逻辑的完善性和实证支持并重成为本次年会人选论文共同的特点,对于数理技术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研究同国外研究接轨的步伐。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金融学界的学术交流,也在学科建设和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必将对促进学界的学术研究和下一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 摘要:我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通货紧缩现象,尽管中央银行采取了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但居民储蓄存款仍然持续高增长,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不足,货币政策效应下降.即使在2003~2004年经济出现了投资拉动的需求膨胀,导致经济的局部过热,但并未出现以前经济过热时出现的居民消费需求膨胀.居民的消费投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不再受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要回答这些问题,显然需要对居民的消费投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特征出发,采用动态优化模拟方法,从居民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角度,模拟分析我国居民个人生命周期消费投资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
  •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银行事件或危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出现了一系列因一家或多家银行倒闭而在整个银行体系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危机的事件。这些系统性风险事件不同于一般的个别银行风险事件,呈现出独特的机理并形成极大的外部溢出性和社会成本。本文就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估测、预警和监管问题进行了分析,该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高度重视的一个前沿课题。
  •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在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方面的政策内涵,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解释了四个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公众投资者支持率的差异.理论探讨表明,《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没有支持公众投资者的历史诉求,几乎没有保护他们免受改革带来的流通股供给冲击的权益;只是保护了他们免受改革在公司层面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支持了流通股股东通过谈判与非流通股股东分享改革产生的利益.本文主要理论结果得到了事件研究的支持.尽管对公众投资者来说,清华同方的方案在四个试点公司中几乎是最优的,但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这反映了零售投资者强烈的历史诉求.
  • 摘要: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通过充分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综合运用金融和市场营销的原理加强与投资界(Investor Communities)的沟通,促进投资界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建立与投资者良好的关系,提高投资者满意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忠诚度,并最终实现提高股价、降低资本成本等目标。本文研究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由南京大学和《证券市场周刊》联合开展的2004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中国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并就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进行相关实证研究,丰富投资者关系理论研究。此外,通过构建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并探讨该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既可为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决策时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理性投资者和非理性投资者在面对金融市场不确定时的不同反应,从而得到了一个关于两种投资者参与市场情况的具有强烈实证含义的理论结果。本文的模型表明,有限参与和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相反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当前的资本市场是这两种作用的结合体:数量、质量相对少的机构投资者可以视为有限参与的一种证据,而大量的分散的个体投资者可视为过度自信的一种证据,两种力量的相互制衡维持了市场的均衡状态。
  • 摘要:本文探讨了天文学中的"黑洞"、"白洞"与"虫洞";理性股市中的“大道定理”以及理性股市中的“黑洞”、“白洞”与“虫洞”三方面问题。
  • 摘要: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精确估计与预测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以货币总量为政策中介目标的国家而言,这点尤为重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存量持续增长,并显著地高于名义GDP(记为NGDP)的增长。这种货币渗漏(monetary leakage)现象在发达国家是前所未见的。本文的目的正是要实证估计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货币需求量进行充分利用信息前提下的预测,本文的意义在于实证方法的创新,对类似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参考,本文应用与误差修正模型类似但不同的方法,来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估计与预测。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稳健银行体系的重要性并直接促使了银行治理的兴起,这不仅直接推动了公司治理理论在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领域的应用而大大拓展了公司治理的外延,重要的是更加强化了从公司治理视角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成因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倾向。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金融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也赋予了银行治理新的内涵,亚洲开发银行(2001)将银行治理目标界定在减少市场系统风险和保障金融体系稳定的战略高度就是很好的例证。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对银行治理及其对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以确立银行治理作用于风险控制的理论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 摘要:每个国家都会面临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而且仍将是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国家的政府也会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与国外经济的关联性等因素的具体特征,来选择不同的、适用于自己国家的汇率制度。本文提出了一篮子货币汇率制下的具体篮子货币,包括:美元(USD)、日元(JPY),欧元(EUR)、港元(HKD)、韩元(KRW)、新台币(TWD)、英镑(GBP)以及澳元(AUD)八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汇率制的基本模型,并且利用样本数据得到一篮子货币汇率制的年度及月度模拟值。根据这些模型以及模拟值,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一篮子货币汇率制考虑了篮子里所有币种相互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而不仅仅考虑美元一个币种,因此,一篮子汇率的变动幅度相应地比单一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的名义汇率要大。其次,采用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后,人民币对除美元外其他币种的汇率波动幅度比目前的名义汇率小得多。最后,需要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所选的样本是基于目前的情况。其二,本文对模型权重的处理采用了单一的贸易权重。
  • 摘要: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问题关系到我国汇率政策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汇率回滞问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进行了拓展.在理论上建立了供求分析框架,尝试更系统地分析汇率回滞对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在实证上应用了SUR模型,运用多国数据分两阶段间接检验人民币是否存在回滞.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回滞,这表明2005年7月21日后的人民币小幅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存在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贸易结构调整和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