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强度
目标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水产、渔业、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8442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渔业科学进展、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水下噪声学组成立三十周年第十五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等;目标强度的相关文献由458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军、汤勇、孔令民等。
目标强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4420篇
占比:99.91%
总计:184593篇
目标强度
-研究学者
- 范军
- 汤勇
- 孔令民
- 冯雪磊
- 张俊
- 汤云峰
- 王斌
- 陈国宝
- 李威
- 祝捍皓
- 赵立雨
- 郑红
- 周富霖
- 张波
- 朱文斌
- 李晓伟
- 李锦
- 杨日杰
- 汤渭霖
- 王新宁
- 王朔中
- 王荣庆
- 罗祎
- 赵宪勇
- 邱永松
- 陈作志
- 韩静
- 马忠成
- 万亚民
- 万琳
- 冯玉田
- 刘文章
- 吴静静
- 孙乃葳
- 孙扬
- 宋淑娟
- 张均平
- 张鹏
- 彭子龙
- 文钢
- 李建辰
- 杨坤德
- 毕福洋
- 玄兆林
- 陈南若
- 雷波
- 马力
- 马远良
- 黎洁
- 乔晔
-
-
王琦;
范军;
王斌
-
-
摘要:
闭式蛙人穿戴潜水服、眼镜、头盔和脚蹼,同时携带水下闭路呼吸器等在水下工作。本文通过理论建模和试验,研究水下闭式蛙人回声特性。将非刚性表面高频条件下目标回声特性预报的板块元方法算法进行局部修正,以适应考虑遮挡情况下不同属性材料组合目标回声特性预报计算。建立闭式蛙人潜水装备的分层介质反射系数模型,结合其几何外形的三维精确建模,计算闭式蛙人回声特性。给出了游泳姿态的0°~360°目标强度、回波时域角度谱、蛙人表面亮点分布等细致的计算图像。开展了真实闭式蛙人的湖上试验,理论计算与试验测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气瓶、潜水服是主要的回波贡献,闭式蛙人目标强度概率分布区间在频率为50、70 kHz时为-20~-13 dB,在频率为80 kHz时为-23~-17 dB。
-
-
汤智胤;
李想;
邹海龙;
沈惠杰;
张吉健
-
-
摘要:
综合考虑海战场对抗环境,计算了水下球形壳体目标的声散射特性和在壳体外敷设黏弹性材料阻尼层后的声散射特性.利用被敌发现概率评估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给出了一种基于舰艇声呐探测的水下航行器水声对抗特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敷设黏弹性阻尼层后目标强度在大半部分分析频段上均有降低,特别是低频段的水下目标声对抗特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敷设黏弹性阻尼层可以降低水下目标声散射强度,改善水下目标的声隐身性能.
-
-
谢涛涛;
罗祎;
肖大为
-
-
摘要:
水下角反射器具有较强的远场声散射特性,由于存在生产装配误差,标准正交金属角反射器无法满足各板面绝对垂直,因此生产误差是对角反射器声散射特性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文中研究非正交角反射器的声散射特性,利用夹逼定理思想改变标准角反射器平板之间的夹角为90°、85°和80°,并进行定性分析;采用结构建模软件ANSYS依次对非正交二面角、三面角反射器进行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再利用声学仿真软件SYSNOISE根据结构有限元+流体边界元的方法对其远场声散射特性进行仿真,并与标准正交角反射器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与声场条件下的声散射特性进行对比,得到声波不同入射角度下的目标声散射强度以及目标强度随入射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正交角反射器声散射特性优于非正交角反射器,正交二面角反射器优于三面角反射器,二面角反射器生产误差在2°以内不会对声散射特性造成实质性影响。
-
-
张雅婧;
张鸿博;
王铭浩;
莫润阳
-
-
摘要:
毫米或微米尺度散射体的超声定量是工业和医学诊疗领域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毫米级球形弹性散射子为目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其背散射波形态函数f_(∞)(π)和目标强度T_(s),分析了球体材料、半径a等参数的影响。由于散射波干涉会造成T_(s)与a存在多值问题,笔者提出利用差频叠加方法对散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以减弱或消除干涉,实现散射子半径定量。结果表明,在一定带宽范围内,对散射波信号进行差频叠加可有效减弱干涉。试验结果也证实采用目标强度可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对毫米级球形散射子半径进行定量。
-
-
汤智胤;
沈惠杰;
邹海龙;
李想;
张吉健
-
-
摘要:
基于敌方潜艇使用艇载声呐探测我水下航行器时的假想情况,综合考虑海战场对抗环境,计算水下球形壳体目标的声散射特性和在壳体外敷设粘弹性材料阻尼层后的声散射特性。进一步,利用被敌发现概率评估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给出一种海战场环境中水下航行器水声对抗特性评价方法。计算发现,敷设粘弹性阻尼层后目标强度在大半部分分析频段上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特别是低频段的水下目标声对抗特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敷设粘弹性阻尼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下目标声散射强度,改善水下目标的声隐身性能。
-
-
付媛媛;
汤勇;
王珊;
孟威;
王帅;
刘笑麟
-
-
摘要:
大量水母涌入核电站取水口会对核电冷源取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把握夏季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的密度和基本运动规律,分别于2017年7、8、9月在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使用同时搭载科学探鱼仪(120、200 kHz)和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调查船,沿垂直等深线方向进行25 h、10 n mile长垂直断面往复走航水母资源声学调查和潮流观测,并在次日昼间使用多锚张网进行水母样本采集;利用频差处理技术分离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沙蛰Nemopilema nomurai及浮游动物的叠加声学散射信号,使用回波积分法推定沙蛰和海月水母密度,并结合潮流数据计算水母通过调查断面的通量.结果表明:2017年7、8、9月份潮流流速最大值分别为0.80、0.70、0.65 m/s,流速随涨潮和落潮周期逐渐增大和减小;海月水母的平均密度高于沙蛰,二者7月分别为9.79、2.30 ind./m2,8月分别为11.05、1.51 ind./m2,9月分别为0.82、0.32 ind./m2;海月水母在7、8、9月份涨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5.85、3.53、0.40 ind./(s·m2),落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2.84、-6.07、-0.36 ind./(s·m2),沙蜇在7、8、9月份涨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1.45、0.44、0.17 ind./(s·m2),落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0.86、-0.76、-0.13 ind./(s·m2).研究表明:水母通量与涨落潮流速变化具有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水母的移动趋势,并可作为核电站冷源生物监测预警的重要指标;水母在取水口外侧海域具有随机分布的特性,适合声学浮标监测.
-
-
孙扬;
汤勇;
邢彬彬;
李泓泉;
毕福洋;
马壮
-
-
摘要:
为了实现用目标强度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赛里木湖高白鲑Coregonus peled的资源量进行评估,于2017年6月和2018年7月从赛里木湖全湖水域的定置网中共采集19尾高白鲑作为样本,使用基尔霍夫射线模型在常用渔业声学调查频率70、120、200 kHz下进行了高白鲑目标强度的测定,并根据姿态倾角概率密度分布,建立了不同频率下高白鲑目标强度与体长、体长平方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高白鲑目标强度姿态倾角的指向性图案与一般有鳔鱼类具有相似的频率特征,即在较低频段主瓣明显且旁瓣较少,高频段主瓣不明显且旁瓣较多;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姿态倾角为-3°~-5°之间,与鱼鳔与鱼体之间夹角(平均值2.8°)基本吻合;在高白鲑姿态倾角高斯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5° ±10°)时,70、120、200 kHz 3种频率下高白鲑平均目标强度与体长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16.4 lgL-59.2、TS=21.3 lgL-64.3和TS=23.7 lgL-65.3,与体长平方(即体长平方的常用对数值)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20 lgL-63.6、TS=20 lg L-62.6和TS=20 lgL-60.7.研究表明,高白鲑的平均目标强度比一般单室闭鳔鱼类大3~5 dB,且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与以往其他白鲑属鱼类目标强度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
-
-
付媛媛;
汤勇;
王珊;
孟威;
王帅;
刘笑麟
-
-
摘要:
大量水母涌入核电站取水口会对核电冷源取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把握夏季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水母的密度和基本运动规律,分别于2017年7、8、9月在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使用同时搭载科学探鱼仪(120、200 kHz)和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调查船,沿垂直等深线方向进行25 h、10 n mile长垂直断面往复走航水母资源声学调查和潮流观测,并在次日昼间使用多锚张网进行水母样本采集;利用频差处理技术分离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沙蛰Nemopilema nomurai及浮游动物的叠加声学散射信号,使用回波积分法推定沙蛰和海月水母密度,并结合潮流数据计算水母通过调查断面的通量。结果表明:2017年7、8、9月份潮流流速最大值分别为0.80、0.70、0.65 m/s,流速随涨潮和落潮周期逐渐增大和减小;海月水母的平均密度高于沙蛰,二者7月分别为9.79、2.30 ind./m^(2),8月分别为11.05、1.51 ind./m^(2),9月分别为0.82、0.32 ind./m^(2);海月水母在7、8、9月份涨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5.85、3.53、0.40 ind./(s·m^(2)),落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2.84、-6.07、-0.36 ind./(s·m^(2)),沙蜇在7、8、9月份涨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1.45、0.44、0.17 ind./(s·m^(2)),落潮时平均通量分别为-0.86、-0.76、-0.13 ind./(s·m^(2))。研究表明:水母通量与涨落潮流速变化具有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水母的移动趋势,并可作为核电站冷源生物监测预警的重要指标;水母在取水口外侧海域具有随机分布的特性,适合声学浮标监测。
-
-
孙扬;
汤勇;
邢彬彬;
李泓泉;
毕福洋;
马壮
-
-
摘要:
为了实现用目标强度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赛里木湖高白鲑Coregonus peled的资源量进行评估,于2017年6月和2018年7月从赛里木湖全湖水域的定置网中共采集19尾高白鲑作为样本,使用基尔霍夫射线模型在常用渔业声学调查频率70、120、200 kHz下进行了高白鲑目标强度的测定,并根据姿态倾角概率密度分布,建立了不同频率下高白鲑目标强度与体长、体长平方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高白鲑目标强度姿态倾角的指向性图案与一般有鳔鱼类具有相似的频率特征,即在较低频段主瓣明显且旁瓣较少,高频段主瓣不明显且旁瓣较多;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姿态倾角为-3°~-5°之间,与鱼鳔与鱼体之间夹角(平均值2.8°)基本吻合;在高白鲑姿态倾角高斯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5°±10°)时,70、120、200 kHz 3种频率下高白鲑平均目标强度与体长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16.4 lgL-59.2、TS=21.3 lgL-64.3和TS=23.7 lgL-65.3,与体长平方(即体长平方的常用对数值)的拟合方程分别为TS=20 lgL-63.6、TS=20 lg L-62.6和TS=20 lgL-60.7。研究表明,高白鲑的平均目标强度比一般单室闭鳔鱼类大3~5 dB,且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与以往其他白鲑属鱼类目标强度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
-
-
鞠建波;
郁红波;
单志超;
杨少伟
-
-
摘要:
针对双基地声呐有效作用区域分析过程中模型较为简单的问题,提出了在目标强度不均匀情况下双基地覆盖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了盲区和双基地最优配置的结论.仿真计算发现,双基地覆盖面积随潜艇航向的改变呈蝶形变化,并且双基地在工作时只有在特定区域内才会比单个等效合置基地有优势,通常称该区域为优势区域,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优势区域内存在盲区的基线距离.潜艇被发现后,通常在一定的概略角内进行逃逸,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双基地具有距离优势和面积优势,但二者不可兼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可为现阶段双基地的使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
-
-
张晓宇;
陈美霞;
魏建辉
- 《第十四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
| 2013年
-
摘要:
研究敷设橡胶双壳体的目标强度特性.利用ANSYS建立双壳体模型,利用传递函数得到模型敷设橡胶前后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根据非刚性板块元方法计算得到双壳体的目标强度.研究表明,敷设橡胶的双壳体比单壳体目标强度值更低;双壳体敷设橡胶前后,目标强度值有明显下降;中间水层越厚,壳体TS曲线的谐振峰值越多,但幅值变化不明显,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
-
LIN Dan-qing;
蔺丹清;
SHI Wei-gang;
施炜纲;
TANG Yong;
汤勇
- 《2010水产科技论坛》
| 2010年
-
摘要:
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中,单体鱼的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简称TS)是评估资源密度的关键参数.一般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声学散射模型计算获得.由于在实际测量中受到可测种类、频率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理论模型法被用来进行一般规律研究以及实测结果的检验.本研究选择单室鳔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和两室鳔的鲢、鳙鱼类作为样品鱼来使用理论模型进行TS测量.通过X光照片获得其内部构造,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定样品鱼的体长、鳔长以及空间坐标等相关参数,将鱼体模型化.利用回转椭圆(PSMS)模型计算了许氏平鲉、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TS;利用基尔霍夫近似(KRM)模型计算了许氏平鲉、花鲈、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TS,并讨论其随频率和鱼体俯角的变化特性.分析了两模型对于单室鳔和两室鳔鱼类TS测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SMS模型更加适合单室鳔鱼类,而两室鳔鱼类可以使用KRM模型进行计算.
-
-
-
马黎黎;
王仁乾;
李迎春
- 《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论证波导中被点源激发的目标散射场受海洋环境的影响;给出剥离海洋波导对目标强度预报的影响和声纳方程有效性的判据;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别计算不锈钢球、球锥顶柱在无限空间和波导中三维散射近场分布,用格林函数方法将其外推到远场,求目标散射场的空间指向性;通过无限空间和波导中目标强度指向性的对比,已证明浅海波导对目标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从FDTD计算的结果和解析解对比的结果,已印证本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计算三维空间中复杂形状目标散射场的可行性。
-
-
姜卫;
范军;
胡碰
- 《2007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目前具有水下生物体监测、识别和定位、甚至驱赶和杀伤功能的新型监测声纳是一个重要的研发对象.因此要对水下蛙人,海洋鱼类和大型哺乳动物的水下声散射特性研究具有基础的意义。国内对于蛙人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声散射特性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物理理论机理和试验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对于人体组织的超声频段.论文在声纳工作频段内对水下生物体的散射目标强度进行了基础的实验研究,采用水声测量的比较法精确得到了水下动物体肺部组织在20K-40K频段范围内的目标强度,为水下目标的建模和监测声纳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基础实验支撑.
-
-
胡泊;
曾革委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水下噪声学组成立三十周年第十五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
| 2015年
-
摘要:
基于板块元方法计算了刚性benchmark潜艇和子结构的目标强度特征,分析了子结构在不同入射角度及频率下对整艇目标强度的贡献:指挥台、艉舵在大部分入射角度范围内都是主要的回波来源,且随频率增加目标强度贡献增大.随着子结构数目增加,干涉效应更加显著,代数相加后的目标强度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增大.基于该偏差计算子结构间的回波相位差,相位差余弦值随角度曲线关系类似变周期调频波,艏艉方向入射时周期较大,转向正横方向入射时周期变小.整艇目标强度起伏显著的区域,子结构目标强度的叠加具有一定的非线性.
-
-
-
郭新毅;
马力;
吴国清
- 《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根据地声界面波的相关理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浅海沉积层中界面波传播模型.以沉积层中掩埋小目标为例,计算界面波对空腔掩埋物和实心掩埋物的不同作用结果.根据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采用中心差分网格建立声场的有限差分模型,计算了声场瞬态情况和质点振动的时间序列结果,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了地声界面波对掩埋目标的作用.根据浅海沉积层的性质计算了界面波的传播损失和对掩埋物体的目标强度,由于界面波传播衰减主要由沉积层的能量耗散引起,其规律接近横波的传播衰减,在高频情况下界面波在沉积层中传播的距离不远.文章试图建立一种对浅海沉积层中掩埋小尺度目标的探测新方法.通过一些典型模型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证明地声界面波对目标探测的可行性.
-
-
卜考英;
范军
- 《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对标准(Benchmark)潜艇进行了回波特性计算,首先根据国外文献中提供的标准(Benchmark)潜艇的技术参数,建立了相应的精确几何模型,并采用我们所建立的板块元方法进行了目标强度计算,比较了板块元计算结果和国外BASIS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出了两种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精度相当的结论.
-
-
-
-
-
-
-
-
-
-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0-30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量值驱动自适应估计新生目标强度的多目标跟踪方法,步骤1:初始化强度函数v0(x);步骤2:预测存活目标的强度vs,k|k‑1(x);步骤3:预测新生目标的强度vγ,k|k‑1(x);步骤4:对测量值集合Zk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存活目标测量值集合Zs,k、新生目标测量值集合Zγ,k和杂波测量值集合Zc,k;步骤5:根据步骤4分出的存活目标测量值集合Zs,k和新生目标测量值集合Zγ,k对步骤2中预测的存活目标强度vs,k|k‑1(x)和步骤3中预测的新生目标强度vγ,k|k‑1(x)进行更新;步骤6:利用剪枝阈值Tth及合并阈值U对步骤5中的更新结果进行剪枝与合并;步骤7:设定目标状态提取阈值wth,并提取步骤6中的结果。本发明解决GM‑PHD滤波器在新生目标强度未知的情况下跟踪性能下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