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荷密度

电荷密度

电荷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491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52354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运城学院学报、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电荷密度的相关文献由1100位作者贡献,包括G·J·刘易斯、李义鹏、谢莉等。

电荷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0 占比:0.59%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52354 占比:99.33%

总计:52705篇

电荷密度—发文趋势图

电荷密度

-研究学者

  • G·J·刘易斯
  • 李义鹏
  • 谢莉
  • 陆家榆
  • 杨晓洪
  • 袁海文
  • 鞠勇
  • 刘全桢
  • 吕建勋
  • 孙立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茜; 于诚; 李贞; 马卫; 刘欢
    • 摘要: 采用激光光散射法对聚羧酸减水剂(PCE)在纯水环境下的溶液行为进行研究,对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的3种PCE分子的溶液行为初步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胶体滴定法对PCE在一定条件下的本征电荷密度进行测试,结合电荷密度数据初步表征PCE分子的溶液构象。结果表明:在纯水环境中PCE分子展示为柔顺链性结构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胶体电荷密度法对PCE的本征电荷密度进行准确测定,将所得本征电荷密度与对应PCE分子的溶液构象进行比对分析,可为PCE的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周群益; 周丽丽; 莫云飞; 侯兆阳
    • 摘要: 本文指出了一篇文献中有限长带电直线导体的电荷分布线密度公式的错误,用多种方法证明了带电线段的电荷分布是均匀的.推导了均匀带电线段的等势线方程和电场方程,证明带电线段就是等势线,电场线与线段垂直.证明了线段外的电势满足三维拉普拉斯方程,从而证明均匀带电线段是导体.
    • 邹江; 汪鑫海; 王立峰; 贺娟; 吴波; 谢泉
    • 摘要: 使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方法,计算了外延关系为CoSi(001)∥MgO(001)的薄膜生长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矩,以及分析了其电荷密度与差分电荷密度。结果发现当CoSi晶体的晶格常数a,b设定为0.84224 nm,c=0.28135 nm时,体系的能量最低,达到最稳定的平衡态。由自旋极化能带图、总电子态密度以及分态密度可知,该CoSi外延薄膜的导带底与价带顶发生明显的交叠从而表现出金属性同时在费米能级附近产生了明显的自旋裂化现象;价带顶主要是由Co的3d^(7)态电子构成,而导带底主要由Si的3p态电子构成,同时由态密度可知其产生了赝能隙现象,Co-3d态电子不仅主要贡献了态密度,也是薄膜产生磁性的主要因素。由计算结果的密里根电荷以及电荷密度可知,电子由Si转移到Co,Co作为电子受主,Co之间形成反键态,Co、Si之间形成共价键结构。经计算该外延关系下的CoSi具有铁磁性,总磁矩为0.52μB。
    • 马秋菊; 童路; 汪丽莉; 宓一鸣; 赵新新
    •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P2⁃Na_(x) CoO_(2)材料的Ca掺杂性质,结果表明,掺杂Ca倾向位于氧原子与氧原子形成的三棱柱中心,此三棱柱与周围的CoO_(6)八面体共边。Ca通过电子转移与周围的氧发生较强的化学相互作用,削弱了相邻的Co⁃O键。Ca⁃CoO_(2)的相互作用强于Na⁃CoO_(2)的相互作用,Ca的嵌入能约为7.90 eV,几乎是Na的两倍(~4.25 eV)。借助两个Na以及一个Na和一个Ca在CoO_(2)层间形成的稳定结构研究了Ca⁃Na和Na⁃Na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a⁃Na的作用使Na难以接近Ca,从而减少了Na在Ca周围的分布。分子动力学研究表明,Ca⁃Na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Na在不同位置的分布随Na含量的剧烈变化。在P2⁃Na_(x) CoO_(2)中通过Ca掺杂提高电池的性能主要归因于Ca⁃CoO_(2)和Ca⁃Na的强相互作用,这两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结构变化,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刘冠男; 胡淼; 杜晓倩; 谢凤英; 齐宝坤; 李杨
    • 摘要: 通过加入琥珀酸酐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进行改性,探究琥珀酰化调控SPI电荷密度引起的构象改变和乳化性改善之间的关系。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不同酰化程度SPI的构象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位、表面疏水性、分子柔性及乳化性等手段表征琥珀酰化对SPI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琥珀酰化反应发生,琥珀酰基基团成功接枝于SPI上,SPI等电点下降,电负性增强;SPI微观结构产生变化,光滑无规则片状结构的表面出现小孔穴,分子质量增加;电荷密度的增加导致SPI三级结构展开,色氨酸暴露,酪氨酸被包裹,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出现红移现象,证明酰化后的SPI处于更亲水的环境中;SPI游离氨基与琥珀酰基基团反应使得其中N—H键变为C—N键,导致酰胺III带改变;酰化后的SPI表面疏水性下降,分子柔性增加,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得到改善。该研究证实,琥珀酰化SPI电荷密度的增加可以影响SPI的空间构象从而使乳化性明显改善。
    • 刘芙蓉; 王雨生; 李鹏; 房子蔚; 陈海华
    • 摘要: 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光学微流变仪、圆二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及扫描电镜探究WPC凝胶形成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微观结构,并研究热诱导温度(60、85°C)和pH值(2.0、4.5、7.0、9.0)对WPC凝胶性质和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pH值通过改变电荷密度影响WPC的凝胶结构;热诱导温度为85°C时,蛋白质分子展开更充分,α-螺旋结构含量较低,内源荧光的最大荧光强度波长处红移明显,形成的WPC凝胶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凝胶的弹性因子和宏观黏度指数较高,固液平衡值较低;相互作用力分析结果说明较高的热诱导温度能促进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与二硫键的形成,从而改善WPC凝胶的性质和结构。
    • 王坤; 乔英杰; 张晓红; 王晓东; 郑婷; 白成英; 张一鸣; 都时禹
    • 摘要: 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U_(3)Si_(2)作为可代替UO_(2)的核燃料被预测为重要的耐事故燃料.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U_(3)Si_(2)作为耐事故燃料的候选材料,其在微观尺度上进行的模拟还不够深入.在宏观尺度上不足以建立燃料数据库和模型来有效预测U_(3)Si_(2)的一些性能.因此,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U_(3)Si_(2)核燃料的一些物理化学数据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拉伸/剪切实验(FPCTT/FPCST)的方法预测了U_(3)Si_(2)在几个低指数晶面/晶向上的理想强度.然而,并未对U_(3)Si_(2)的断裂行为进行过多的解释.因此,本论文通过论述理想拉伸/剪切应变对U_(3)Si_(2)化学键键长及电荷密度分布影响,分析了U_(3)Si_(2)在这几个低指数晶面/晶向上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U_(3)Si_(2)在理想拉伸应变的作用下,晶体的破坏主要受化学键变化的影响,而在剪切应变的作用下应变能或应力的突然下降,可能与U_(3)Si_(2)的应变诱导结构相变有关.
    • 郭昌鑫; 万颖蕾; 张彩银; 陈公兴; 周卫星
    • 摘要: 清洁能源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使用有限不可再生的陆地能源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产生温室效应,而且其产生的废气会危害人体健康.针对未来的海洋可再生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替代能源问题,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海洋波浪能收集系统.系统主要以垂直接触-分离工作模式进行发电,采用双球形和弹簧支持分离两种摩擦发电结构,外加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情况由单片机来实时检测,并将发电数据由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接收端.经测试,系统功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杨民安; 陈宁; 王博; 张乾; 陈敬沛; 赵海雷; 李福燊
    • 摘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要有较大的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循环寿命,循环寿命与其脱锂前后的结构变化有直接关系.但是,影响循环寿命的原子层次因素是什么,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探究和优化正极材料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寻找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这里不仅需要用到大数据统计,也需要对比分析脱锂前后的结构变化特征参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了18种典型正极体系的体积和弹性模量的变化,分析发现不同正极材料体系都对应了一个反映收缩能力的压强值,它主要由体积变化率与弹性模量的乘积决定,体现了不同材料脱锂后的稳定性差异.对于含Co/Ni/Mn/Fe等过渡族金属的正极材料,这个参数与循环稳定性呈一定的线性关系,收缩压强大的体系有更优秀的循环性能.同时,电子结构层次中的电荷密度也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本征因素之一.本研究探索也表明,大数据配合理论计算是寻找材料规律的有效方法,得到的基本规律对于优化和改善循环寿命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郭昌鑫; 万颖蕾; 张彩银; 陈公兴(指导); 周卫星
    • 摘要: 清洁能源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使用有限不可再生的陆地能源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产生温室效应,而且其产生的废气会危害人体健康。针对未来的海洋可再生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替代能源问题,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海洋波浪能收集系统。系统主要以垂直接触-分离工作模式进行发电,采用双球形和弹簧支持分离两种摩擦发电结构,外加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情况由单片机来实时检测,并将发电数据由无线通信模块传送到接收端。经测试,系统功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