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波浪能

波浪能

波浪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0071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6篇、会议论文117篇、专利文献9308篇;相关期刊311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技术、海洋开发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第四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第五届全国海洋能学术讨论会、第三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等;波浪能的相关文献由15479位作者贡献,包括盛松伟、史宏达、孙秀军等。

波浪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6 占比:6.41%

会议论文>

论文:117 占比:1.16%

专利文献>

论文:9308 占比:92.42%

总计:10071篇

波浪能—发文趋势图

波浪能

-研究学者

  • 盛松伟
  • 史宏达
  • 孙秀军
  • 游亚戈
  • 彭宝安
  • 桑宏强
  • 彭伟
  • 李伟
  • 王世明
  • 何宏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小振; 常恒; 赵岩; 王宇; 郝振富
    • 摘要: 为了解决振动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收集多向波浪问题,本文设计了半球形多向聚合波道振荡水柱气室结构,以适合远海单点波浪能采集和发电.在规则波正向入射条件下,基于流体仿真分析软件(FLUENT)、流体动力学连续性假设和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的运动方程(Navier-Stokes方程)建立半球形振荡气室和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增设气室后壁,合理设计波道开口角度实现多向迎波捕获波浪能,优化前壁形状可降低波浪触底反射带来的能量耗散,同时提高了气室内空气压强和出气口速度,有效提升波浪能俘获效率,为后续发电的二次能量转换提供高效的空气动力.
    • 吴明东; 盛松伟; 张亚群; 张芙铭
    • 摘要: 为解决浮标的能源供给问题,文章综合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技术和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技术,设计了一种四浮子周向均布的、多维的、双俘获方式的波浪能供电浮标,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浮标的俘获宽度比和水动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技术在规则波下的最高俘获宽度比可达40%,而振荡水柱波浪能发电技术在规则波下的最高俘获宽度比仅为7%。根据试验结果,优化了浮标的结构、俘获系统、能量转换系统和锚泊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参数。基于重力相似准则,结合预投放海域的海况,开展了实海况样机的俘获系统及能量转换系统的设计。
    • 郭权势; 邓争志; 万占鸿
    • 摘要: 为实现建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将振荡水柱(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简称OWC)波能转换装置与现有海工结构集成耦合,已成为目前海洋波浪能转换利用的热点问题。以集成于方箱防波堤的双气室OWC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开源代码平台OpenFOAM和造/消波工具箱waves2Foam,采用流体体积法(VOF)捕捉自由面和6自由度(6DOF)动网格求解器模拟垂荡运动响应,对在不同规则波作用下,中墙相对宽度、中墙相对吃水对装置波能转换效率及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中墙相对宽度能够增强装置的波能转换效率(ξ_(total)(max)=73%)、降低结构物的相对垂荡位移并对装置前后气室内水柱的振荡幅度与压强变化产生影响;增加中墙相对吃水能显著提高气室在中高频波段波能提取效率(ξ_(total)(max)=78%),并显著拓宽气室的高效频率带宽(0.9≤ω^(2)h/g≤2.2)。
    • 吴明东; 盛松伟; 张亚群; 姜家强
    • 摘要: 针对波浪运动的随机性和分散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四鹰头周向均布波浪能浮标模型,利用重力式蓄能器将俘获的波浪能转换为重力势能。在造波水池内对试验装置在不同波况下的出力、能量转换效率、姿态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波况和负载的规则波、不规则波试验中,模型的最大俘获效率分别高达46%、28%,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为下一步基于该模型试验数据推导计算实海况装置关键参数和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 林思源; 张振伟; 刘必劲; 袁和平
    • 摘要: 为长期、有效地治理近岸海域海漂垃圾,解决人工收集近岸海漂垃圾效率低的问题,研制出以波浪能/太阳能为动力,由V字型浮围栏和垃圾收集系统两部分组成的近岸海漂垃圾自驱动收集装备。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布放此装置后,海滩海洋垃圾的单位面积数量由原来的每平方米0.53个降为0.17个,单位面积质量由37 g·m^(-2)降为12 g·m^(-2),海滩环境质量由较差/差上升为中等。表明该装备可实现近岸海漂垃圾的自动、长期、有效治理。
    • 唐成虹; 余良辉; 孙树敏; 于芃; 赵紫璇; 秦川
    •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波浪、潮流等海洋可再生能源,针对海洋能资源丰富的海岛电网,文中提出了以消纳率最优为目标的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采用高斯混合模型(GMM)描述海洋能发电的随机波动性,并生成出力场景;其次,以海洋能消纳率最优为目标构建了海岛电网的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然后,对渗透率、消纳率及源荷匹配度3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最优配置方案;最后,基于实际海岛负荷、波浪和潮流数据构建了海洋能发电资源优化配置算例,并重点分析了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渗透率约束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渗透率约束下,源荷匹配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最优渗透率约束取值范围内,GMM出力场景与实测数据场景的优化配置结果相差不大且趋势一致,验证了GMM生成海洋能出力场景的有效性。
    • 王婷玉; 周辉雄; 陈均涛; 童军杰
    • 摘要: 设计了基于往复式运动的悬浮波浪能发电装置,系统装置采用单向齿轮组系统,单向驱动负载,反向空转,将浮体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成发电机转轴的单向旋转,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系统采用悬浮结构装配,节省了系泊费用;同时,针对浅水波区域的波浪函数模型,进行了解析计算.此外,对波浪能发电装置样机进行定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波浪能发电发电装置样机可成功驱动20 W灯泡点亮.
    • 董可杰; 刘爱荣; 唐浩; 杨智诚
    • 摘要: 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迫使人们在环境中寻求清洁能源。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拱式能量采集器,能有效利用波浪的振动能量。从拱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能量采集的可行性,采用Comsol建立了拱式能量采集器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周期荷载作用幅值、激励频率、负载电阻、压电片位置和基础层材料等参数对能量采集器压电性能的影响,确定采集器的最优设计参数。
    • 常皓; 王项南; 张金凤; 夏海南
    • 摘要: 本文应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模型,构建出中国南海大万山岛海域的数值波浪场,驱动风场则采用由CCMP大气模式提供的当地卫星风场数据,对“长山号”波浪能发电装置海试期间的有效波高、平均周期等海浪要素进行数值模拟。此外,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波浪参数与仪器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SWAN模式中底摩阻、波浪破碎、风能输入与白浪耗散等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终得到了适合该海域数值模型的最佳参数配置,并将优化后模型提取的波浪参数带入波浪能公式计算了装置输入的波浪功率。研究成果可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波浪能发电装置的输入能量提供参考。
    • 吴幸泽; 张学俊; 苗家明
    • 摘要: 针对目前东海海域的各种海洋牧场现代化养殖推进过程中无法连续有效地采集环境参数,导致浅海物联网难以保持持续稳定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浪能的传感设备自充电装置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结合了东海浅海海域养殖环境、养殖方式的特点,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