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道德

环境道德

环境道德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社会与环境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27008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求实、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七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2008年北京第二届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国际论坛等;环境道德的相关文献由408位作者贡献,包括邝福光、周晚田、蔡守秋等。

环境道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5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7008 占比:99.72%

总计:127361篇

环境道德—发文趋势图

环境道德

-研究学者

  • 邝福光
  • 周晚田
  • 蔡守秋
  • 刘玉玺
  • 李晓菊
  • 杨士军
  • 潘晶芳
  • 肖巍
  • 于广河
  • 伍金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汇文
    • 摘要: 作为城市标志物的环境陶艺,在进入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生活,为人们营造良好生态氛围的进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首当其冲的责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道德方面决策依赖于观念”。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汽车首先想到的是它所导致的空气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
    • 包丹
    • 摘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对中学教育提出了改革措施,但是长期存在的重视成绩,忽略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非一时可变,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强,这种现状造成的社会压力导致中学阶段重视成绩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边缘化。就生态文明建设这问题,一方面家长认为这一问题是国家层面在主要推进的工作,与正在就读中学的学生来讲太远,有些家长本身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问题都未能正确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为中学生做到言传身教,这对中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成绩的重视依然存在,对生态价值观或环境道德的培育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对生态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流于表面,没有意识到生态价值观或环境道德的重要性,忽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 谢中起; 索建华; 刘欢
    • 摘要: 环境道德具有突出的利他性特征,环境道德的养成过程是一种由认知向情感、由利己向利他、由被动接受向自觉行动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也因道德主体的不同而在目标、标准以及路径等方面有所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民阶层中具有较高素质的特殊群体,有着较高的环境意识,应担负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该群体环境道德的养成应以生产实践为基本载体,以政策引导、教育驱动、社区治理以及道德实践等作为基本手段,使其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公民.
    • 李佳琦
    • 摘要: 现代哲学家在追溯自然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之推于宗教的教义与理性的迷信: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是上帝在世间指派的管理者,自然地将环境变成自己的所有物;科技的强力又让人对自身理性与能力的信心不断膨胀。但人不应该全然忘记的是,"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应对特定阶段的生存需要。当然,这些观念中也蕴含着人类在不同阶段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水平。所以,对历史上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征服行为采取极端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应该客观地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正视人类在不同时代做出的不同选择,如此便会发现其中"道德"的发展状态。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与现代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拯救在道德上并不属于同一程度和同一层面。对自然的征服欲也不全然是恶的或不道德的,无论征服欲是人的一种本性抑或是历史留存在来的文化基因,在以保护自然为道德行为的现代社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探讨如何改变人类所征服的对象或征服的行为方式、结果等,以挖掘其中有助于当下环境保护的要素,扭转人类的传统认知,将"征服自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征服欲望、超越精神等思维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道德教化与环保实践之中。
    • 李佳琦
    • 摘要: 现代哲学家在追溯自然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之推于宗教的教义与理性的迷信: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是上帝在世间指派的管理者,自然地将环境变成自己的所有物;科技的强力又让人对自身理性与能力的信心不断膨胀.但人不应该全然忘记的是,“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应对特定阶段的生存需要.当然,这些观念中也蕴含着人类在不同阶段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水平.所以,对历史上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征服行为采取极端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应该客观地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正视人类在不同时代做出的不同选择,如此便会发现其中“道德”的发展状态.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与现代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拯救在道德上并不属于同一程度和同一层面.对自然的征服欲也不全然是恶的或不道德的,无论征服欲是人的一种本性抑或是历史留存在来的文化基因,在以保护自然为道德行为的现代社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探讨如何改变人类所征服的对象或征服的行为方式、结果等,以挖掘其中有助于当下环境保护的要素,扭转人类的传统认知,将“征服自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征服欲望、超越精神等思维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道德教化与环保实践之中.
    • 秦书生; 叶妍
    • 摘要: 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机制包括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两个方面,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是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统一.加强公民环境道德修养,要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公民环境道德内化机制包括创造性接纳机制和心理因素提升机制.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创造性接纳就是其自身要加强环境道德修养,不断地按照社会规范审查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逐渐使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公民心理因素提升机制包括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环境道德行为四个阶段逻辑顺序的发展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化机制包括社会氛围润育机制、教育培育机制和制度他律机制.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氛围润育机制需要借助社会舆论等力量营造出能够推动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社会氛围.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环境道德的教育过程.制度他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提供制度支持.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实现还需要建立起内化与外化的协同机制,共同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
    • 尚云峰; 徐艾菂; 李萍
    • 摘要: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极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正在积极努力引导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开展公民环境道德教育活动已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如果只是单一依靠政府部门进行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将很难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环保目标,因此必须要有社会公民的参与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基于这一情况,公民环境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主要就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养成路径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社会公民的环境道德素养,使其能够积极努力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当中,进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 潘晶芳; 王普力
    • 摘要: 在实现生态文明协同治理这一宏伟战略的过程中,环境道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的态度及行为问题,探究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视域下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问题,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