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95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与环境、环境保护管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9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27083篇;相关期刊69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民主与法制、新华文摘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2014第三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 、安徽省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等;环境危机的相关文献由94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凤珍、王松岩、卢风等。

环境危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9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7083 占比:99.25%

总计:128041篇

环境危机—发文趋势图

环境危机

-研究学者

  • 王凤珍
  • 王松岩
  • 卢风
  • 张贝
  • 贾康
  • 施月峰
  • 本刊编辑部
  • 李立周
  • 潘岳
  • Chris Jorda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向俊蓉
    • 摘要: 当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作品《纽约2140》是气候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揭示了22世纪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给纽约市居民带来的各种生存危机。本文将从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危机、精神危机和伦理危机三个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警示世人增强气候危机意识和社会正义意识。
    • 钟毓书
    • 摘要: 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勾勒了自然存在物的因缘整体性,揭示了万物相互关联的原理,指出人类的使命不是成为存在者的主人,而是成为存在者显现自身价值的“疏明域”。海德格尔论证了人类必须为环境负责,因为人与动物有着根本的不同。人类能出于自身意志以开放的方式破坏自然环境,这与动物出于生存本能而破坏自然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在世”学说意味着人类要意识到自身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休戚与共,因而人类应以“非主宰性”的视角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相遇。
    • 连少甫; 李月颖
    • 摘要: 白洋淀素有“华北明珠”“华北之肾”之称,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支撑。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白洋淀遭受到水体污染、水源短缺、泥沙淤积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白洋淀的存续。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通过采取有效举措使白洋淀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得到恢复和好转。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也走了不少弯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环境保护史上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财富。
    • 韩启群
    • 摘要: 将21世纪环境危机语境视为现实源点和逻辑起点来理解21世纪生态批评“物转向”的生发和衍进趋势,认为环境危机现实不但催生了当前生态文学研究选题的新趋势,也推动了生态批评话语的迭代更新。从转向食物、植物、能源等选题趋势来看,“物转向”研究不但有效揭示了文学作品中环境危机书写的审美异质性,也生成了若干以凸显“非人类”物质环境为特征、具有不同研究旨趣的新的生态文学研究空间;就生态批评话语的“物转向”而言,物质生态批评、后人类生态批评等理论话语在拓展传统生态批评边界的同时,构筑了环境危机书写研究的多重视角。
    • 蒋艺
    • 摘要: 尼采认为责任是一种敦促人做出行为的强制性感觉.当代艺术设计的"思"与"行"强调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设计伦理学的重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社会、设计与消费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认识到职业行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艺术设计是使人类在技术空前发达的刺激下的物欲或被异化的"创意",必须被人类的道德、伦理与自然生态所约束①.中德工作坊通过一次多元并存的教学实验,探讨了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新的"生产方式",体现了师生在矛盾中对艺术设计关联性要素的重构.中德工作坊的师生通过教学展现出有关设计伦理的建设性思考.
    • 薛进军
    • 摘要: 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增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风险越来越大。本文从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引起的环境污染、美国得克萨斯州暴风雪引起的大面积停电和能源供应链断裂、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而产生的能源短缺等事件入手,分析由极端天气等引发的环境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探讨后疫情时期如何应对气候危机和突发事件,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系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结构调整。本文的主要观点:应当加强对气候风险和突发事件对环境影响和能源安全的研究,特别是对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安全性的研究,强化能源系统应对气候风险与突发事件的能力;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渗透率的提高,由此引起电网波动风险增大,应当加强尽早研究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轨及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和电力数字化,灵活应对和减缓突发事件对能源供应链的冲击;中国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必将把能源结构从煤炭为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应当充分认识这次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并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源转型路线图。
    • 吕君枝
    •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经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种转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类财富,但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使得人类不得不反思自然环境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西方学界最早开始进行生态现代化理论研究,总结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加速期,也同样面临着生态资源有限性的束缚.探析我国生态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因地制宜,坚持共生共享的发展理念,使推进生态现代化发展,让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好更多的惠及全体人民.
    • 王馨伟
    •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危机问题被再一次作为关键性问题提出.由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资本扩张,导致其思想和对生态环境而造成的现实的弊端已经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生态环境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理,这将变得刻不容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跨越国界和现实障碍,为建成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生态共同体,为世界各国进行深刻有效的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