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越精神

超越精神

超越精神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专利文献7658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中国哲学史、美与时代(下旬刊)、学理论等; 超越精神的相关文献由141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树东、丁为祥、任波等。

超越精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1.81%

专利文献>

论文:7658 占比:98.19%

总计:7799篇

超越精神—发文趋势图

超越精神

-研究学者

  • 汪树东
  • 丁为祥
  • 任波
  • 何涛
  • 刘芳
  • 张允熠
  • 李佳琦
  • 李晓鸥
  • 艾素平
  • Lily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黎勇
    • 摘要: “超越性”是儒家礼乐的重要思想特征和价值内涵,“超越性”问题亦是礼乐哲学、美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殷商巫礼中的“上帝”信仰孕育了礼乐超越精神的发生机制,但“帝”的至上权威和圣俗浑融的存在性态无法使殷人的超越性意识真正显现出来。西周时期,“德”观念的发生与流行以及“天”作为一种新的精神信仰的出现使礼乐的天人两极、圣俗两端得以挺立,西周礼乐的超越精神亦通过新的天人关系获得确立。这也构成了孔子面对春秋“礼崩乐坏”的政道困局而意图通过化礼归仁的践证方式开启“内在超越”思想突破的问题背景和文化前提。
    • 贺仲明; 祁春风; 珍妮(整理)
    • 摘要: 一文学精神品质的重视祁春风:感谢贺老师接受这次访谈。我想从您的评论集《重建我们的文学信仰》谈起。在当前社会语境中,仍有许多人对文学葆有崇敬之情,但把文学提升为一种独特的“信仰”,却比较罕见。此书同名文章中,您明确地主张“寻求文学的理想主义方向和超越精神”。那么,您的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对文学有如此高的评价和期待?
    • 孙茂文; 陈宇松
    • 摘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超越式教学研究》课题,为打造学校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我校开展超越式教学法实践探究,历时四个月,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学生追求更好,展现超越精神;教师迎难而上,弘扬超越精神;学校目标高远,彰显超越精神
    • 赵睿才; 赵金涛; 夏荣林
    • 摘要: 儒家人伦思想以博爱为基干。君子之道始于夫妻之爱,杜甫的夫妻之爱至为深淳;继而产生父子之爱,杜甫的父子之爱最是慈孝;推广夫妇、父子之爱,杜甫对弟妹的爱终身不衰;推广家庭骨肉手足之爱,杜甫对君主的忠爱发自真性情,醇恳诚挚。他以狂热而坚韧的生命力与爱心,塑成了千古不朽的仁者风范、君子人格。这是儒家精神似现实而极超越的结果,近乎“尽善尽美”。
    • 赵淑英
    • 摘要: 比较分析元杂剧《赵氏孤儿》和古希腊悲剧《奥瑞斯提亚》发现,中西方文学在悲剧精神方面呈现出四大要素:永恒正义、抗争行动、崇高人格、超越精神。然而,元杂剧《赵氏孤儿》和古希腊悲剧《奥瑞斯提亚》在悲剧精神各要素的具体展开以及最终指向上却截然不同: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悲剧精神凸显出对中国传统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的自觉认同;古希腊悲剧《奥瑞斯提亚》突出人的独立价值、理性立法以及民主制度的重要性。中西文学悲剧精神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二者分属于中西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古代社会重伦理教化,而古希腊社会重理性法则。
    • 谭玉龙
    • 摘要: 唐代诗人发现了“醉”对舞蹈艺术的价值,倡导以“醉”起舞,舞中显“醉”。前者是舞蹈创作的工夫,后者是舞蹈所要彰显的境界。工夫之“醉”让人的情感更加浓烈,使人超越艺术技法的束缚,获得“无法之法”,从而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舞蹈创作。境界之“醉”是舞者人生境界在舞蹈艺术中的折射,它是一种超越功名利禄、善恶美丑的本体之境,是天然本性的展现、生命本真的彰显,是“天人合一”精神在舞蹈艺术中的落实。唐代诗人所称道的“醉舞”正是以工夫之“醉”实现境界之“醉”的舞蹈,它深受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彰显出中华舞蹈美学之超越精神
    • 吴璐汐
    • 摘要: 庄子的美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忘我精神、天地精神、内圣精神以及超越精神,古往今来,任一精神对艺术的影响都可用恢宏来形容.本选题主要从庄子美学思想中的超越精神入手,以"外物""外世""外天下"为框架,层层递进,探讨其超越精神给中国绘画带来的影响.
    • 汪树东
    • 摘要: 史铁生确立了超越精神立场,执着地探讨人性的有限性,关注人的生存困境、生存悖论,发掘人的超越可能,批判革命现代性的阶级论、身份论、理想主义和权力意志的合谋,对启蒙现代性的科学崇拜、理性崇拜、欲望化、主体论、进步论等核心因素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反现代性倾向.这种立足于超越精神的反现代性书写,对于拆解开现代性迷思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李佳琦
    • 摘要: 现代哲学家在追溯自然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时,往往将之推于宗教的教义与理性的迷信:如在基督教教义中,人是上帝在世间指派的管理者,自然地将环境变成自己的所有物;科技的强力又让人对自身理性与能力的信心不断膨胀。但人不应该全然忘记的是,"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一样,都是人类为了应对特定阶段的生存需要。当然,这些观念中也蕴含着人类在不同阶段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水平。所以,对历史上人类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征服行为采取极端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应该客观地分析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正视人类在不同时代做出的不同选择,如此便会发现其中"道德"的发展状态。原始社会与农业社会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与现代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和拯救在道德上并不属于同一程度和同一层面。对自然的征服欲也不全然是恶的或不道德的,无论征服欲是人的一种本性抑或是历史留存在来的文化基因,在以保护自然为道德行为的现代社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并探讨如何改变人类所征服的对象或征服的行为方式、结果等,以挖掘其中有助于当下环境保护的要素,扭转人类的传统认知,将"征服自然"中蕴含的合理因素——征服欲望、超越精神等思维意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道德教化与环保实践之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