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3年内共计293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一般性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13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797564篇;相关期刊778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经济、山西农经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六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第34届全国农业高校科研管理研究协作组会议、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等;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文献由3912位作者贡献,包括吕莉敏、吴易雄、张亮等。

新型职业农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13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97564 占比:99.63%

总计:800500篇

新型职业农民—发文趋势图

新型职业农民

-研究学者

  • 吕莉敏
  • 吴易雄
  • 张亮
  • 康红芹
  • 马建富
  • 李朋
  • 吴兆明
  • 周瑾
  • 闫志利
  • 陈春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宪明; 杨思羽
    • 摘要: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存在覆盖范围较窄、培训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且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从培训目标、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服务、培训方法、培训效果评估等七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实然分析与应然建构。
    • 黄波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做好农村工作重要抓手,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人才保障。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虽取得很多经验,但也存在教育对象差异明显、组织教育培训难等问题。 社区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实现途径,具有的教育对象庶民性、教育资源整合性等优势,能够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社区教育视角下,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良好的社区职业农民培训条件,并依托社区学院,构建职业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等方式做好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建设。
    • 殷慧雅; 陶军明
    • 摘要: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精神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折射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职业精神培育机构薄弱及农民自我培育能力不足等消极问题。职业精神是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职业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责任精神、敬业和勤业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精神培育应突出职业理性与价值,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兴趣,融合中华传统美德、农业文化,优化新型职业农民积极人格培养以及集合地方、学校和企业三方力量,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精神培育的网络。
    • 陈美中
    •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工智能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内在要求。经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岳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前存在培训组织协调性不强、培训政策支持不力、培训缺少计划性和系统性、培训师资和教学资源有待完善、培训技术缺少平台支撑、培训专技孵化基地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需从构建组织保障体系、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培训规划体系、强化培训师资团队建设、开发学员学习服务平台和优化创业孵化基地等路径来实现高质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 马一鸣; 李冉; 郭兆杰; 杜浦
    • 摘要: 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运行场景,需要推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路径研究。目前,我国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以数字经济视域为背景,阐述自发转化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探究农民过渡到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 桑宁霞; 李京
    • 摘要: 农民一直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理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的嬗变历程,系统分析其阶段特点,深入总结其基本经验,反思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农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大有裨益。
    • 鲍金红; 黄尚晴; 孙梦瑶
    • 摘要: 农民作为农业的人力资本和经营主体,其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2012年以来,中央发文持续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选取了湖北省黄梅县北、中、南3个典型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研,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线上培训普及度及培训内容等是当地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影响农业大户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因素主要是利益需求驱动和政府扶持政策。为此,提出了从增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体系化和长期化等方面推进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 文丰安
    •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新时代,实现农业现代化治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治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如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落后于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二是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创新力不足;三是重产轻质问题突出;四是工作职能边界不够清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投入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相对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在农村教育方面,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小农户难以嵌入现代化农业进程,主要源于:一是经营规模小;二是资金短缺且借贷困难;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制约了农业发展,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作物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高;二是年老的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且精力有限,导致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非常不理想;三是农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面对以上突出现状,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大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治理需要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一要提升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二要健全管理体系,三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四要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上,一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强公共服务的相关设备设施、场地等建设,三要创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在推进农业科技应用方面,一要重视科研体系构建,二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三要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要加强制度保障,二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一要抓牢教育环节,二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机制,三要构建优秀人才回流的动力机制。
    • 姜龙; 于海燕; 李新江; 杨波
    •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的自身素质与专业技术需要得到极大的提升。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农业强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吉林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阐述了吉林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
    • 潘丽芹; 韦海忠; 王云冰; 张浩
    • 摘要: 农业职业培训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分析了农业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涉农高职院校开展农业职业培训的实施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构建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设计多样化的培训项目,不断丰富职业培训内容;培育多层次师资团队,构建结构化培训师资队伍;优化培训教学手段,搭建农业职业培训多元课堂;通过校政企联动,建立就业创业服务共享平台,打通农业职业培训与就业信息通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