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爆裂性骨折

爆裂性骨折

爆裂性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眼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2192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中国保健、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等;爆裂性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06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瑞君、李刚、杨庆国等。

爆裂性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0 占比:3.1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192 占比:96.80%

总计:12595篇

爆裂性骨折—发文趋势图

爆裂性骨折

-研究学者

  • 张瑞君
  • 李刚
  • 杨庆国
  • 蔡亮
  • 傅永艳
  • 唐存均
  • 宋维贤
  • 张银顺
  • 王晓明
  • 吴苏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磊; 刘晓勇
    • 摘要: 目的:观察赤参壮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L_(3)~L_(5)段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所致L_(3)~L_(5)段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患者76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一医生采用腰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手术期内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于围手术期内给予赤参壮骨方(赤参、枸杞子、怀牛膝、黄芪、熟地黄、补骨脂、续断、山药、淫羊藿、仙茅),1 d 1剂,加水熬煮药汁至300 mL,分2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5个月。结果:治疗组A级2例,B级4例,C级9例,D级10例,E级13例;对照组A级10例,B级6例,C级5例,D级8例,E级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伤椎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骨密度值、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5个月后,治疗组骨痂形成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赤参壮骨方用于骨质疏松症所致L_(3)~L_(5)段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椎功能,提高骨密度值,加快术后骨痂形成,减轻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 刘仲荣; 刘敏; 曾艳; 张小华; 刘愉勤; 李恬; 易雪冰; 邓朝明; 张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MSCT扫描检查,依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将术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1例)和预后差组(37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扫描检查在椎体骨折数目、伤椎分布和骨折分型等方面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术前椎体高度比和椎管狭窄率,分析MSC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骨折总体检出率为98.16%,附件骨折检出率为98.76%,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28,x^(2)=2.013;P>0.05)。M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伤椎椎体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4.38%,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分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11%、82.61%和86.88%。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比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患者椎管狭窄率和ODI评分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67,t=123.093,t=102.478;P<0.05);预后优良组术前椎体高度比显著高于预后差组,椎管狭窄率明显低于预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31,t=7.888;P<0.05);术前椎体高度比和椎管狭窄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特异度为85.0%,对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结论:M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数目、骨折椎管分度及骨折分型的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或可作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前评估及术后预后判断的有效方案。
    • 陈炽森; 萧施健
    • 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与X线片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方法 将我院收治80例患者纳入研究,均行多层螺旋CT与X线片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X线片对患者椎管分度、椎体骨折及附件骨折的诊断准确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椎管分度准确度、椎体骨折检出率、附件骨折检出率上,多层螺旋CT比X线片高,MPR比CT平扫高,VRT比CT平扫、MPR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X线片相比,多层螺旋CT在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准确度更高,特别是CT后处理技术MPR,其在椎管分度与骨折情况分析方面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彭宏
    • 摘要: 目的 基于临床及影像学指标,探讨植骨融合后取出椎弓根螺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2018年3月行后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长节段内固定+短节段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其中45例待植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钉棒,作为观察组;另按照1:1的匹配比例纳入45例植骨融合后未取出内固定钉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观察组患者内植物取出时、取出后1年和2年时,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节段活动度、后凸Cobb角和脊柱矢状轴(sagittal vertebral axis,SVA)等影像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内植物取出时间平均为(18.3±17.6)个月;据此,对照组以内固定术后18个月作为观察组的"内植物取出时"相对应观察截点.观察组患者内植物取出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取出后1、2年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植骨融合成功后,取出椎弓根钉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背痛和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节段间活动度有所恢复有关.
    • 赵锐; 郑志巍; 刘军; 程扬; 单军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TLIF)或单纯后外侧植骨(PLF)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TLIF组(A组)31例和PLF组(B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结果: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术后1年,A组前缘高度比大于B组(P<0.05),Cobb角小于B组(P<0.05).A组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变化均小于B组(P<0.05).A组30例存在骨性融合,融合率96.8%;B组19例存在骨性融合,融合率70.4%.结论:对于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TLIF与PLF相比,能通过一次手术恢复脊柱三柱稳定性,对于防止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及Cobb角丢失有明显优势,并且拥有更高的植骨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戴赛君; 戴洋洋
    •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外伤爆裂性骨折手术中是否置钉对术后远期神经功能复原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腰椎外伤爆裂性骨折且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分析.结果:实验组44例,对照组36例干预后神经功能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测定和比较情况可见试验组患者NSE、H2S以及NG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神经功能恢复更佳.且置钉组在几何图形识别、图形重叠识别、物品一致性识别及图片中的空间关系得分提升的程度比非置钉组更明显.结论:腰椎外伤爆裂性骨折手术中置钉的患者术后远期神经功能复原情况相对较好,但术中是否置钉需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进一步考虑.
    • 李莉; 吴群芳; 姚丽
    • 摘要: 目的 评估基于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的综合疼痛护理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疼痛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术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ERAS综合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别于术前、术后6 h及术后出院时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前VRS分级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疼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的综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 陈美英; 王芹燕; 盖茂杨; 郭新田; 成伟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68例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采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合并症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差异性以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隐性失血量的相关性,并经多元逐步回归性分析调查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68例患者隐性失血量为(490.52±74.80)mL;不同年龄、是否有吸烟史、合并高血脂、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伤椎高度恢复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术后隐性失血量成正相关关系(P<0.05),受伤至手术时间与术后隐性失血量成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率、合并高血脂、吸烟史、年龄是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量较大的情况较普遍,手术时机、伤椎高度恢复、合并高血脂、吸烟史、年龄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