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骨融合

植骨融合

植骨融合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9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5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95251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第九届全国颈肩腰腿痛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等;植骨融合的相关文献由2726位作者贡献,包括邹德威、张宏其、郝定均等。

植骨融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5 占比:0.92%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95251 占比:99.01%

总计:96202篇

植骨融合—发文趋势图

植骨融合

-研究学者

  • 邹德威
  • 张宏其
  • 郝定均
  • 盛伟斌
  • 张强
  • 王凯
  • 贺宝荣
  • 唐明星
  • 李勇
  • 李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军; 杨群; 张锐; 姜畅
    • 摘要: 背景:腰椎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骨质破坏明显、神经症状显著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应用于腰椎结核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18例患者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37-71岁,平均55.2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另外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椎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8个月;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下降,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不同随访期间影像学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在术后6个月左右逐渐稳定,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等;④提示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可用于腰椎结核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手术节段植骨融合,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杨军; 杨群; 张锐; 姜畅
    • 摘要: 背景:腰椎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骨质破坏明显、神经症状显著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应用于腰椎结核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18例患者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37-71岁,平均55.2岁。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另外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椎间高度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6-18个月;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下降,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不同随访期间影像学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高度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在术后6个月左右逐渐稳定,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等;④提示新型可滑动椎弓根钉棒系统可用于腰椎结核内固定治疗,可有效促进手术节段植骨融合,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陈民; 姚仕奋; 谢惠缄
    •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78例)和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7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高度百分比、矢状位Cobb角、椎管面积。采用改良Prolo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固定相比,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同样满意的疗效。
    • 李慧宁
    • 摘要: 目的:比较减压后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短节段组49例和长节段组51例。两组均予以后路减压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短节段组对术前椎体压缩率最大的椎体进行固定,长节段组对上、下端椎,顶椎,以及因减压失稳的椎体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Cobb角、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短节段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长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长节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后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DS患者各有优劣,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Cobb角与脊柱功能,临床应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
    • 李林峰; 马文书; 胡坤然
    • 摘要: 研究腰后路椎间植骨中应用不同植骨材料的临床效果。依据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髂骨块组、同种异体骨组,分析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情况、螺钉位置不良、内固定失败情况、融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丢失高度、椎间高度、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表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内固定失败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融合时间短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丢失高度少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植骨后,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椎间高度、JOA评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ODI评分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对药物与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低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积极感受、总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平均总分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自体髂骨块组患者的满意度88.00%高于同种异体骨组64.00%(P<0.05)。
    • 柴浩; 李永成; 孙承瞰; 王宇; 车远方; 刘道生
    • 摘要: 目的比较单枚椎间融合器加单边和双边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2017年12月36例单节段腰椎退变并接受单枚椎间融合器加单边和双边椎弓根内固定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单边组(19例,单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和双边组(17例,双边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费用,运用Oswestry指数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单边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内置物费用明显少于双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边组内固定术后3次ODI指数(18.21±4.02)分、(15.21±3.13)分、(14.71±0.42)分均优于双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6、4.169、14.296,P<0.05)。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加单边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显著缩减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出血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方钧; 杨培伟; 余炳田; 龚冰南
    • 摘要: 多数下颈椎结核手术目的在于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矫正畸形等[1]。本研究对脓肿较大、病灶内死骨、空洞、合并脊髓损伤等具有手术指征的下颈椎结核患者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8例下颈椎结核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37~69岁,平均(58.12±4.81)岁;合并脊髓损伤16例;原发性结核疾病:肺结核20例,消化道结核6例,淋巴结核2例;病变节段:C 3-C 43例,C 4-C 54例,C 5-C 610例,C 6-C 74例,C 3-C 54例,C 4-C 63例。纳入标准:存在椎体破坏,较大脓肿;病灶内存在死骨或空洞;窦道经久不愈;脊髓压迫;颈椎不稳;病变主要累及椎体前、中柱。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心脏等功能障碍;抗结核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未下降者;合并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有颈椎创伤史或手术史;ASIA分级A级。
    • 黄林彪; 王琪; 王徐龙; 王瀚章
    • 摘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植骨融合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78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钢板内固定术与植骨融合联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疼痛与恢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关节面塌陷、平台增宽、成角畸形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7 d、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比对照组的20.51%低(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HS)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板内固定术与植骨融合联合方案用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可提升复位、术后恢复效果,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 高林; 高翔成; 刘继军; 昌震; 王晓东; 郝定均; 都金鹏; 赵志刚; 闫亮; 杨小斌; 惠华; 贺宝荣; 黄云飞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ULIF治疗的2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收集随访资料包括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时评定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评分,以评估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79.15±42.0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7±41.92)mL,平均卧床时间为(1.51±0.42)d,平均住院时间为(4.82±1.13)d。术后1周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均P<0.0001),且在后续随访中进一步降低。术后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满意率达86.4%,术后6个月满意率为95.4%。术后1周及术后6月时临床疗效显著的比例分别为18.2%和63.6%。结论ULIF手术具有短期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及中期临床疗效佳等特点,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供脊柱外科医师选择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 王晓海; 张付祥; 丁欢
    •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不同植骨方式对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2例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研究组行后路短节段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伤椎前缘高度矫正率更高(P<0.05).结论:轻、中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的创伤性小,疗效优于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