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风
燃尽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24617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洁净煤技术、锅炉技术、锅炉制造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全国脱硫脱硝(氮)、汞、颗粒物及除尘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热工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2015年年会、第五届发电厂锅炉优化改造与配煤掺烧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等;燃尽风的相关文献由7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争起、陈智超、李明等。
燃尽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4617篇
占比:99.89%
总计:124748篇
燃尽风
-研究学者
- 李争起
- 陈智超
- 李明
- 曾令艳
- 孙绍增
- 孙树翁
- 岑可法
- 朱群益
- 周俊虎
- 孙锐
- 张建文
- 范卫东
- 任枫
- 况敏
- 张晓辉
- 张超群
- 惠世恩
- 杨章宁
- 林淑胜
- 王智化
- 谢佳
- 赖金平
- 严蓉
- 但家瑜
- 刘建忠
- 刘鹏飞
- 姚斌
- 姬亚
- 孙保民
- 崔星源
- 杨建国
- 沈跃良
- 王勇
- 甄晓伟
- 白涛
- 秦明
- 赵虹
- 郭永红
- 陈灿
- 刘欣
- 刘泰生
- 吴庆龙
- 周怀春
- 周棋
- 孔维光
- 张文振
- 张浩
- 徐志斌
- 方庆艳
- 李保亮
-
-
张方明;
彭以超;
唐建华;
楼玉民;
赵炜炜
-
-
摘要:
针对某电厂8号炉垂直水冷壁管与燃尽风喷口弯管交界区域发生频繁、有规律的泄漏的问题,从机组结构、运行参数、理化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讨论,分析认为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存在热疲劳和局部的结构应力;造成热疲劳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较低温度的燃尽风与高温烟气交替洗刷管壁造成冷热交变;b)水冷壁相邻管温度梯度过大或壁温波动较大;c)吹灰器过热度不足或吹灰带水;d)垂直水冷壁管与燃尽风弯管区膨胀状态不一致。
-
-
邱凤华;
赵安琪;
焦龙洋
-
-
摘要:
以某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П型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基础理论分析得到了在不考虑锅炉燃尽风作用时的高温再热器屏间壁温理论分布特性。通过实际运行调整并定义不同场景得到了各场景下高温再热器屏间壁温的实际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燃尽风水平摆角和风门开度组合方式对高温再热器屏间壁温实际分布特性的影响,形成了改善高温再热器屏间壁温分布的调整思路并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机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的目的,对同类型机组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
-
-
-
项岱军;
王煜伟;
王小华;
俞胜捷;
丁奕文
-
-
摘要:
切圆燃烧锅炉不同配风方式对锅炉热效率和NOx排放浓度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其对炉内整个燃烧区域高温腐蚀的影响特性的报道较少.以某66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试,研究了不同配风方式对NOx 排放浓度和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特性,并给予了炉内水冷壁高温腐蚀运行防控方面的指导.额定负荷运行工况下,建议AA托底风风门挡板开大,有利于控制冷渣斗区域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开大周界风门挡板以及关小紧凑燃尽风(CCOFA)和分离燃尽风(SOFA)风门挡板,将缓解主燃烧器与燃尽风之间区域水冷壁、主燃烧器区域水冷壁和冷渣斗区域水冷壁的高温腐蚀,这将为同类型机组运行提供指导和借鉴.
-
-
张健;
刘毅成;
刘薇;
马倩慧;
白昊;
张忠孝
-
-
摘要:
针对某75 t/h四角切圆煤粉电站锅炉采用深度空气分级脱硝后带来的CO浓度提升问题,提出了高风速燃尽风射流对NOx与CO协同控制的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对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传统空气分级,燃尽风风率从20%增加到40%时,锅炉出口NOx质量浓度从450 mg/m3降低到263 mg/m3,同时折烟角处CO质量浓度从15.5 mg/m3增加到428.3 mg/m3;②采用高速燃尽风,燃尽风风率为40%,风速提高至82 m/s,可以保证NOx与CO同时有效控制;③高风速对CO燃尽的原因,归因于在炉内形成一个大回流区,此处有氧浓度高、停留时间长、湍流强度高等特点,这些都促进了CO燃尽,模拟也表明高风速燃尽风喷射不影响炉内煤粉燃烧过程.该新工艺的提出与数值模拟研究,对深度空气分级脱硝与CO同时控制的工业应用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
-
严杏初;
马仑;
陈鑫科;
张成;
夏季
-
-
摘要:
针对存在汽温偏差的某660 MW四角切圆锅炉,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法研究了墙式燃尽风水平摆角以及风量偏置对烟温偏差及燃烧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左右墙燃尽风均等垂直送入炉内时,左侧烟气温度高于右侧,存在明显烟温偏差,现场实际运行中也表明存在明显汽温偏差.燃尽风顺时针与主气流反切送入炉内减弱了烟气残余旋转,有利于减少左右侧烟温及汽温偏差、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左墙燃尽风风量、减少右墙燃尽风风量后,左右侧区域烟气流量均匀性得到改善,烟温及汽温偏差减小;下炉膛未燃尽碳、CO与燃尽风混合强度增强,其燃烧剧烈程度增加,提高了燃烧效率.在实际运行中,建议燃尽风与主气流反切送入炉内,或者适当增加左墙燃尽风开度,既可以降低烟温/汽温偏差,又可以提高燃烧经济性.
-
-
姬海民;
胡介旭;
韩会亮;
徐梦茜;
张知翔;
薛宁;
徐党旗;
吴博
-
-
摘要:
目前工业所用四角切圆燃气锅炉由于其炉膛截面积小、火焰伸展距离较短且有部分重叠,造成局部高温区域较大、热力型NOx生成量高居不下.对此,本文借助燃煤锅炉降氮原理,通过低氮燃烧器+燃尽风(OFA)+烟气再循环(FGR)技术路线来控制热力型NOx生成,同时利用Fluent商用软件模拟及在75 t/h四角切圆燃气锅炉进行实炉试验.结果表明:低氮燃烧器能降低25%~30%的NOx生成量;燃尽风系统能降低20%~25%的NOx生成量;烟气再循环系统能降低60%~70%的NOx生成量.采用该技术路线能将四角切圆燃气锅炉NOx生成量从400 mg/m3控制在80 mg/m3以下,减排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NOx生成量偏高的燃气锅炉提供了技术借鉴.
-
-
徐兵;
丛日成;
赵阳
-
-
摘要:
以某电厂350 MW机组为例,研究褐煤掺烧比例30%、40%、50%时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在220 MW、265 MW、350 MW负荷时,研究燃尽风门全关以及开度50%时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得到不同燃尽风量的锅炉热效率随电负荷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参考.
-
-
李文华
- 《第五届发电厂锅炉优化改造与配煤掺烧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燃煤机组普遍采用空气分级低NOx燃烧技术和尾部加装SCR的组合进行NOx排放浓度的控制。对于既定的燃烧设备,燃烧控制参数的设定(包括燃尽风率、燃尽风投运方式、氧量等)对燃烧NOx浓度、飞灰含碳量、结渣倾向性等具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因此燃烧NOx浓度与飞灰含碳量、结渣倾向性存在一个协调控制的关系。另外,不同的煤种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从而对燃烧NOx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都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将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煤种、不同燃尽风率及其配置方式对燃烧NOx浓度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探索协调优化的控制策略。低氮燃烧是燃煤机组脱硝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一台330MW机组上,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煤种、不同燃尽风投运方式对锅炉燃烧NOx浓度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动24较优混有显著的低NOx特性和运行经济性;可能受设备特性影响,开两层到四层燃尽风对燃烧NOx浓度影响不大,但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较大,开两层燃尽风时飞灰含碳量下降可影响炉效0.42个百分点;在试验煤种下燃尽风投运高度的变化对燃烧NOx浓度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幅度都不大.
-
-
-
刘帅;
孙路石;
李楠;
曲庆功;
赵鹏;
向军;
胡松;
苏胜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根据对象锅炉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燃尽风布置方式,并对燃尽风风率对不同布置方式下炉内燃烧和NOx 排放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燃尽风风率为30%左右时,三种布置方式下锅炉各参数都表现出合理的水平,并且能够满足NOx 排放要求;两段送风的深度空气分级方式在煤粉的燃烧和燃尽,降低NOx 的排放量方面效果较好,且燃尽风喷口的控制较为灵活,对增强锅炉的适应性较为有利,更为适合目标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的结论.
-
-
-
-
-
-
李会飞
- 《2015全国脱硫脱硝(氮)、汞、颗粒物及除尘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华润登封电厂#3、4炉投产后,锅炉SCR入口NOX经多方试验调整,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较设计排放值偏高,#3炉通过对燃尽风的技改和发电部实行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使得目前#3炉的SCR入口NOX排放值大幅降低,降低了喷氨量,有效的防止了空预器堵塞,同时也为地方环保做出了贡献.本文介绍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燃尽风技改前后和发电部实行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前后的比对,总结出了对于600MW超临界直流炉SCR入口NOX排放值高的技改建议和运行调整建议.指出华润登封电厂#3机组通过燃尽风的成功技术改造和运行值际竞赛指标的优化,使得#3炉SCR入口NOX排放降低100mg/Nm3左右,从而减少了氨的用量、减缓了空预器堵塞的可能,更加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
-
-
Debo Li;
李德波;
Qisheng Xu;
徐齐胜;
Yueliang Shen;
沈跃良;
Yaming Liu;
刘亚明;
Zhiyong Wen;
温智勇
- 《第十八届全国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汞污染防治技术暨细颗粒物(PM2.5)治理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某电厂660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由于NOx排放高,进行了增加SOFA风的低氮改造.本文利用ANSYS FLUENT 14.0软件进行了低氮改造后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比较好,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主要研究了炉膛速度场、温度场、组分场和污染物分布的规律,尤其是研究了不同SOFA风门开度下,燃烧器区域以及沿着炉膛高度方向NOx变化的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低氮改造后增加SOFA风温度分布较均匀,切圆形成比较好,没有出现火焰贴墙现象;(2)燃烧区域最高温度由30%开度(SOFA风门)的1803 K降低到100%开度(SOFA风门)的1684K,风门开度变化70%,最高温度降低了118.8K;(3)燃烧器区域最高NOx浓度由30%开度(SOFA风门)的388mg/Nm3(6% O2)降低到100%开度(SOFA风门)的259mg/Nm3(6% O2),最高NOx浓度降低了129mg/Nm3; (4)炉膛出口NOx浓度由30%开度(SOFA风门)的487.9mg/Nm3 (6% O2)降低到100%开度(SOFA风门)的307.4mg/Nm3,降低了180.Smg/Nn3 (6% O2).通过增加SOFA风低氮改造后,调节SOFA风开度是一种有效的降低炉膛出口NOx浓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