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点火延迟

点火延迟

点火延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航空、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4257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煤炭学报、爆炸与冲击、火工品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四届冲压发动机学术会议、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火箭发动机专业委员会2010年推进技术学术年会等;点火延迟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永刚、周长省、汤成龙等。

点火延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4257 占比:99.77%

总计:34337篇

点火延迟—发文趋势图

点火延迟

-研究学者

  • 余永刚
  • 周长省
  • 汤成龙
  • 王宁飞
  • 翁欣妍
  • 马喜梅
  • 黄佐华
  • M·P·乌尔邦
  • P·A·纽曼
  • 乐嘉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永杰; 豆松松; 赵娜; 胡杰; 李志飞; 章旺
    • 摘要: 目的 推进密实随行装药技术工程化应用的进程,提出一种带中心孔的密实随行装药结构方案。方法针对该方案建立相应的内弹道模型,计算得到不同装药量、不同点火延迟时间条件下随行装药内弹道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受燃尽性约束,端面燃烧型随行装药药柱设计高度有限,内弹道性能提升较小。在随行药柱燃速不变的条件下,带中心孔的随行装药可有效提高随行装药量,从而显著提高内弹道性能。结论 带中心孔的随行装药的点火延迟时间控制精度应为0.01 ms级,对缓燃包覆层设计、加工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 魏伦; 于慧芳; 姚月娟; 李梓超; 马方生; 刘波
    • 摘要: 为了减小身管武器发射烟雾,制备了含硝酸钡的发射药包覆层样品,通过密闭爆发器、静态烟雾测试装置、点火装置等,研究了硝酸钡对发射药包覆层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钡含量的增加(0~20%),包覆层配方氧平衡最大可提高近2倍,燃烧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显著增加,爆热减小约8%;烟雾及残渣方面,烟雾静态光透过率先增大后减小,热分解残渣和燃烧残渣先减小后增加;当硝酸钡与钝感剂质量配比为3时,包覆层综合性能和应用前景最佳。
    • 李海涛; 陈晓坤; 邓军; 胡湘渝; 王秋红; 翟小伟
    • 摘要: 半密闭空间内煤尘云爆炸火焰传播过程及传播机制更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爆炸过程中存在火焰、湍流与压力的相互耦合作用.为揭示开放管道内煤尘云形成机制及爆炸火焰行为动态演化特征,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燃烧学及数值传热学等理论,以开口的哈特曼管道为对象,分别对管道内煤尘扩散特征和爆炸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物理实验验证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煤尘在开口管道内的分散、悬浮及沉降特征,获取了粉尘扩散过程中流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到了煤尘云爆炸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获取了爆炸过程中火焰动态行为及火焰高度、火焰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煤粉粒径及点火延时对火焰高度及火焰速度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开放管道内煤粉云爆炸火焰传播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①煤尘颗粒经过快速注入、减速分散、自由扩散和沉降阶段并最终形成粉尘云;②在爆炸的不同阶段,影响火焰形态的因素不同;整个爆炸过程中,火焰阵面演化趋势为:"非球形—飞火及点状火—蘑菇状";③随着爆炸的发展,火焰高度呈现Logistic函数特征,火焰速度呈现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④湍流对均相燃烧及非均相燃烧的耦合影响造成了火焰锋面的不稳定性,火焰阵面热气流对管道口外侧冷气流的卷吸是形成"蘑菇状"火焰的主要原因.
    • 刘高亮; 吴浩然; 王月丽; 王斌; 许进升
    • 摘要: 为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极端环境下执行任务的需求,对低温低压下火箭发动机改性双基推进剂点火燃烧过程的研究显得重要和迫切.采用激光点火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环境气体压强和环境温度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点火过程与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低压环境下点火时,环境压强影响了推进剂热解气体的扩散,造成了推进剂初始火焰形状和明亮度的差异.环境压强越低,火焰高度越小,亮度越差;当环境压强降低至0.06 MPa时现象更加明显,环境压强进一步降低至真空难以点燃推进剂.随着推进剂初温的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略有增加,初温对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远小于压强对推进剂的影响.
    • 刘高亮; 吴浩然; 王月丽; 王斌; 许进升
    • 摘要: 为满足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极端环境下执行任务的需求,对低温低压下火箭发动机改性双基推进剂点火燃烧过程的研究显得重要和迫切。采用激光点火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环境气体压强和环境温度对改性双基推进剂点火过程与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基推进剂在低压环境下点火时,环境压强影响了推进剂热解气体的扩散,造成了推进剂初始火焰形状和明亮度的差异。环境压强越低,火焰高度越小,亮度越差;当环境压强降低至0.06 MPa时现象更加明显,环境压强进一步降低至真空难以点燃推进剂。随着推进剂初温的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略有增加,初温对推进剂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远小于压强对推进剂的影响。
    • 刘明夏; 谈宁馨; 王静波
    • 摘要: 针对航空煤油典型裂解工况的裂解产物, 本文提出了以2.99%氢气、45.05%甲烷、36.96%乙烯、0.76%环己烯、8.89%甲苯和5.35%正十二烷 (摩尔分数) 的六组分煤油裂解产物替代模型, 构建了包含323个物种, 1544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机理.使用Chemkin-pro程序进行宽温度范围裂解产物的动力学模拟, 点火延迟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点火延迟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HO2+OH=H2O+O2是机理中的关键反应, 同时燃烧中间产物与氧气、HO2和OH自由基的反应也对点火影响较大.该机理模拟精度较高, 能够较好的再现航空煤油裂解产物的燃烧特性.%For the cracked products of aviation kerosene under typical pyrolysis condition, a six-component surrogate model comprising 2.99%hydrogen, 45.05%methane, 36.96%ethylene, 0.76%cyclohexene, 8.89%toluene and 5.35%n-dodecane (mole fraction) was proposed, and then a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for the combustion of the cracked products that consists of 323 species and 1544 elementary reactions has been developed.The proposed mechanism has been validated by the kinetic simulation of ignition delay time with Chemkin-pro package.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Moreover, sensitivity analysis reveals that HO2+OH=H2O+O2 is the key reaction and the reactions between intermediates and O2, HO2 and OH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ignition behavior.This mechanism can reproduc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ed aviation kerosene with high accuracy.
    • 翁欣妍; 杜宗罡; 于君; 童尚庆; 李建玲; 张庆华; 汤成龙; 黄佐华
    • 摘要: 采用长焦显微高速摄影技术和滴落法实验装置测试8种新合成的含[BH3(CN)BH2(CN)]-阴离子的离子液体(I.L.1~I.L.8)分别与白烟硝酸和红烟硝酸的反应.结果表明:每次实验均获得稳定的自着火反应,并且观察到两种不同的火焰发展过程.I.L.8与白烟硝酸接触后发生微爆,短时间内出现自着火;而I.L.8与红烟硝酸接触后发生二次液滴飞溅,由于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影响,反应后的泡沫状液滴反弹并出现短促燃烧反应,较长时间后发生自着火.对于杂环核心相同的离子液体,侧链上含有烯丙基的离子液体点火延迟时间最短,其次是含有乙基的离子液体,而含有丁基的离子液体与白烟硝酸反应的点火延迟时间最长;对于侧链相同的离子液体,含有吡啶杂环的离子液体点火延迟时间最长,其次是含有咪唑杂环的离子液体,而含有四氢吡咯的离子液体与白烟硝酸反应的点火延迟时间最长.生成焓越高的离子液体,点火延迟时间越短.
    • 鄂秀天凤; 张磊; 谢君健; 张香文; 徐胜利; 邹吉军
    • 摘要: 为了探究含金属颗粒悬浮燃料的点火和燃烧特性,制备了含5%纳米铝颗粒(Al NPs)的HD-01和四环庚烷(QC)的高密度悬浮燃料,采用雾化激波管测试了两种悬浮燃料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点火延时,通过拟合计算得到了表观点火活化能,分析了悬浮燃料的点火燃烧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点火燃烧的流场图像.结果表明,悬浮燃料静置4周后无颗粒聚沉现象;在0.05 MPa和0.1 MPa下、1450 K和1750 K内,Al NPs可使HD-01和QC燃料的点火延时缩短约50%,表观点火活化能由161.4 kJ·mol-1和120.3 kJ·mol-1分别降低至156.5 kJ·mol-1和112.8 kJ·mol-1;推测燃烧机理为铝原子优先与O2反应生成O自由基,进而加速燃烧反应.此外,Al NPs能够完全燃烧并促进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释放.%To study 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fuel containing metal particles,two kinds of high-density suspension fuels of HD-01 and quadricyclane(QC) with 5% aluminum nanoparticles(Al NPs) were prepared.The ignition delay of two kinds of suspended fuels at different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was measured by atomization shock tube.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ignition was obtained by fitting and calculating.The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mechanism of the suspension fuel were analyzed.The flow field images of ignition and combustion were recorded by high-speed camera.Results show that the suspended fuel can stand after 4 weeks without particle aggregation phenomenon;in the range of 0.05 MPa and 0.1 MPa,1450 K and 1750 K,Al NPs can make the ignition delay of HD-01 and QC fuel shorten by about 50% and the apparent ignition activation energy reduce from 161.4 kJ · mol-1 and 120.3 kJ · mol-1 to 156.5 kJ · mol-1 and 112.8 kJ · mol-1,respectively;Inferring that the combustion mechanism as that aluminum atoms preferentially react with O2 to produce O radicals,thereby accelerating the combustion reaction.In addition,Al NPs can completely burn and promote the energy release during fuel combustion.
    • 李海涛; 陈晓坤; 邓军; 文虎; 罗振敏; 王秋红; 张嬿妮; 翟小伟
    • 摘要: 为揭示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湍流特征及爆炸火焰传播过程,构建了竖直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扩散及爆炸物理数学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理论,对管道内甲烷-煤尘扩散特征和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划分了管道内气固两相扩散特征阶段,分析了初始真空度和进气压力对扩散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煤尘粒径、浓度及甲烷浓度对爆炸最大压力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特征;揭示了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特征及爆炸机制.结果表明:煤尘颗粒在竖直管道罐内扩散可分为快速注入、减速分散、稳定和沉降4个连续阶段,初始真空度及进气压力对湍流强度均有影响;爆炸过程中,不同时刻下管道整体爆炸压力场基本均匀分布.甲烷浓度、煤尘浓度及粒径与最大爆炸压力Pmax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时刻下爆炸火焰结构及火焰高度、火焰传播速度的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火焰结构呈现“月牙-S-下凹月牙-指尖”传播至爆炸结束.温度分布不均,高温区集中在管道上部和中下部.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后期呈现震荡性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