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发射药

发射药

发射药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武器工业、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0篇、会议论文112篇、专利文献118288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兵工学报、火工品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2012年弹药自动装药技术交流研讨会、2010年火炸药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发射药的相关文献由167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泽山、张江波、严文荣等。

发射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0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18288 占比:99.27%

总计:119160篇

发射药—发文趋势图

发射药

-研究学者

  • 王泽山
  • 张江波
  • 严文荣
  • 肖忠良
  • 刘少武
  • 闫光虎
  • 江劲勇
  • 王琼林
  • 张玉成
  • 路桂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肖忠良; 丁亚军; 李世影; 赵先正
    • 摘要: 针对传统钝感、包覆发射药设计方法存在的固有局限,基于硝化纤维素分子特点和能量释放过程控制方法,提出了发射药表层分子(基团)裁剪方法的概念与实现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发射药称之为梯度硝基发射药(nitro gradiently distributed propellant,NGDP)。该类发射药是将表层中的硝酸酯基梯度水解脱除,实现发射药表层硝(酸酯)基梯度增加,从而使得发射药燃速渐进增加,与钝感发射药和包覆发射药通过增加“惰性”组分实现燃速的渐进增加的方法相比具有本质区别。最后,进一步介绍了梯度硝基发射药在武器应用中所具有的优越贮存稳定性、内弹道性能和低发射有害现象的特征,证明了所提出新方法的先进性。
    • 苟永亮; 刘波; 李梓超; 魏伦; 马方生; 姚月娟; 于慧芳; 李强
    • 摘要: 提出一种适用于5/7改性单基发射药的快速预测钝感剂浓度分布情况的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神经网络模型,然后使用已有的5/7改性单基发射药钝感剂浓度分布试验数据训练模型。结果发现,经过训练后模型输出的钝感剂浓度分布曲线和试验测定的钝感剂浓度分布曲线二者之间的复相关系数R高达0.93。这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快速预测出给定工艺参数条件下5/7改性单基发射药钝感剂浓度分布曲线,相较于传统的测试方法,具有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优势,证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基于此模型还可以反向应用,根据需要的钝感剂浓度分布曲线来预测所需要的钝感发射药制备存贮工艺条件。
    • 宋力骞; 钱华; 刘大斌; 李洋; 杜其轩
    • 摘要: 目的获得某三基发射药老化后性能的退化规律,确定其失效模式,预估贮存及使用寿命。方法根据某三基发射药实际使用环境及方式,采用温度-湿度双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模拟装药条件,获得老化样品。以安定剂含量、抗压强度、燃烧性能和机械感度为监测指标,对老化后样品进行测试,探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明确失效模式。通过Berthelot方程,建立典型失效模式下的寿命预估方程。结果通过测试获得了某三基发射药性能退化数据。其中,机械感度无明显变化;燃烧热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略有下降;安定剂相对含量、最大抗压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出现了较大衰减。通过对数据的拟合与计算,得到了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寿命预估方程。结论预估某三基发射药寿命时,不能片面考虑单一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其应用平台、评估判据,合理选择失效模式,预估其安全寿命,以免造成弹药过早销毁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推迟更换导致的严重后果。
    • 韩冰; 魏伦; 于慧芳; 刘少武; 姚月娟; 马方生; 王锋
    • 摘要: 为了降低发射药的敏感性,以Bu-NENA为增塑剂,FOX-7和RDX作为填充物研制了一种新型硝化棉(NC)基发射药(GD-3发射药),对其装药进行了低易损性能测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GD-3发射装药在慢速烤燃和快速烤燃、子弹撞击刺激源下发生了V类燃烧反应,在特定的空心装药射流刺激下发生了III类爆炸反应。GD-3发射药在刺激源下易损性响应剧烈程度弱于硝基胍发射药和单基发射药,该新型装药符合低易损性弹药的性能评定要求。
    • 余永刚
    • 摘要: 含能材料,指能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物质,其特点是具有爆炸性、爆燃性或经过特定激发条件会高速率、高输出释放大量能量。兵器科学领域常见的含能材料有:炸药、发射药、推进剂、火工品等,这些含能材料及其弹药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受到热激励作用,如:弹药贮存过程中因散热不良引起环境温度升高;油料、化学物品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热辐射;车辆、舰船等运载工具发生火灾时使弹药受到火焰直接烘烤等典型热环境。在上述条件下,弹药受到热载荷作用,引起弹药温度升高,最终发生燃烧乃至爆炸反应,将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 付佳维; 李延泽; 陈诗雨; 王昊宇
    • 摘要: 概述了身管内壁损伤的“热–力–化学”影响及其耦合特性,提出了身管损伤的主要机制,介绍了损伤机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这些损伤机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身管寿命的3类技术措施,即抗燃气化学烧蚀、抗弹带摩擦磨损、既抗烧蚀又抗磨损,并分别对每一类措施中的典型方法进行了介绍。具体来说,包括高能低爆温发射药技术、缓蚀添加剂技术、高热强炮钢技术、弹炮匹配设计技术、身管内壁抗烧蚀涂层技术等。文中研究结果可为火炮身管寿命基础理论和寿命提升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 马健行; 王彦君; 陈华东; 徐建勇; 黄寅生; 毛立
    • 摘要: 选用桥丝(BW)与金属薄膜(MF)两种镍铬合金换能元,以及Pb(SCN)_(2)/KClO_(3)与Zr/Pb_(3)O_(4)两种点火药剂,分别制备了4种不同的点火元件。点火元件与5.8系发射药制成药包,并在密闭爆发器中点燃,获得相应的压力-时间曲线,以此探讨不同点火药与典型换能元的匹配情况。其中,涂覆有4.8 mg Pb(SCN)_(2)/KClO_(3)的金属薄膜点火头增压速率为80.84 MPa/s,而涂有相同质量药剂的桥丝点火头增压速率仅为68.15 MPa/s。结合高速摄影图像与理论分析认为:换能元的电热转换效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点火药剂的发火状态;金属薄膜换能元由于具有较为集中的发火区域,因此点火能力相较于桥丝换能元更加稳定;Pb(SCN)_(2)/KClO_(3)药剂的发火状态也比Zr/Pb_(3)O_(4)药剂稳定。
    • 摘要: 含能材料是一类含有爆炸性基团或含有氧化剂和可燃物、能独立进行化学反应并输出能量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是军用炸药、发射药和火箭推进剂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含能材料制备的绿色原子经济性及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与资源化成为发展趋势。本专题面向节能减排和双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候知健
    • 摘要: 在拿破仑战争到日俄战争的100年中,火炮迎来脱胎换骨的发展。今天最先进火炮的基本设计思路和雏形,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得以成熟,并彻底改变了战争和人类历史的走向,它们涉及从发射药到身管,从炸药到引信。
    • 张江波; 肖霞; 赵煜华; 梁磊
    • 摘要: 为了研究铜丝、钛丝电爆炸对硝胺发射药的点火作用机理,搭建了金属丝电爆炸点火试验平台,采用不同直径的铜丝、钛丝对硝胺发射药进行了电爆炸点火试验,并对电爆炸产物及样品进行了形貌分析。结果表明:铜丝、钛丝电爆炸总的燃烧持续时间分别约为38.1ms、25.1ms;随着铜丝直径的增加,电爆炸后铜颗粒的直径增大,发射药表面烧蚀坑的数量增加、直径增大,最大分布数量的烧蚀坑直径均约为7μm;钛丝电爆炸的颗粒产物形态较难控制,发射药表面出现了大量的相互重叠与嵌套的烧蚀坑,改变钛丝直径不能有效地调节颗粒的大小和数密度的分布;金属丝电爆炸等离子体对硝胺发射药的点火过程符合五阶段点火机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