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激波管

激波管

激波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648篇,主要集中在力学、航空、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1篇、会议论文145篇、专利文献1182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爆炸与冲击、内燃机学报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夏季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交流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机气动燃烧学学术会议等;激波管的相关文献由2724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尚明、施红辉、徐毅等。

激波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1 占比:19.48%

会议论文>

论文:145 占比:8.80%

专利文献>

论文:1182 占比:71.72%

总计:1648篇

激波管—发文趋势图

激波管

-研究学者

  • 梁尚明
  • 施红辉
  • 徐毅
  • 陈飞宇
  • 范秉诚
  • 章利特
  • 姜宗林
  • 陈星
  • 李华
  • 俞鸿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喜胜; 司廷
    • 摘要: 激波是指传播速度大于声速的扰动波波面前后流场速度、温度、压力等物理量呈现强间断.激波及其诱导的复杂流动广泛存在于核聚变能源、航空发动机、国防尖端武器等重大工程应用中已成为高速流动领域的重要前沿研究方向在高速空气动力学、涡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湍流生成演化机理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目前我国学科前沿研究和国家空天科技领域的重大需求带给激波和激波管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个新的机遇.然而由于在实际工程中存在极端环境条件已有实验数据非常有限缺乏深刻的物理机理认识深入开展与之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至关重要.
    • 马荣华; 贾波; 杨丽; 任晓鹏; 刘宇锋; 陈智刚
    • 摘要: 为研究坑道截面形状对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设计了4种截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坑道结构,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5 kg TNT球形裸装药在坑道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圆形坑道内冲击波的传播规律以及不同截面形状对冲击波参数的影响规律。圆形坑道内冲击波超压峰值和比冲量的初始值最大,衰减最快;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冲击波的比冲量趋近于线性衰减,在距离爆心2 m后,方形坑道内比冲量整体大于直墙圆拱形坑道,半圆拱形次之,圆形坑道内的比冲量最小;炸药在圆形和方形坑道内爆炸较直墙圆拱形和半圆拱形内更容易形成稳定的平面波。研究结果能够对地下空间结构和激波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 何东; 丁艳军; 彭志敏
    • 摘要: 反射激波后的压力随时间推移往往呈现不稳定状态.该现象会对燃料的反应进程产生影响,是造成激波管测量数据和模拟结果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激波管流动理论,计算了非反应气体反射激波后的压力演变过程,计算结果和压力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为了分析中、高压条件下压力渐升过程对燃料反应进程的影响,利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正庚烷氧化过程中温度和CO摩尔分数的演变过程;测量结果快于基于定容、定热力学能假设和定压、定焓假设的机理预测结果,说明压力渐升过程明显促进燃料反应;采用测量压力作为输入信号进行模拟,模拟过程更接近实际,可减少实验和模拟之间偏差造成的影响.
    • 曹军; 张鑫; 洪聪结; 孙五川; 周雄; 康玉东; 康松; 邓远灏; 黄佐华; 张英佳
    • 摘要: 为了探究大分子直链烷烃模型低温反应类速率规则的有效性,对现有模型及O_(2)QOOH异构化重要反应类进行了速率规则优化和实验验证。本文以正癸烷为研究对象,利用激波管反射激波方法测量了不同温度(650~1550 K)、不同压力(0.1 MPa、0.5 MPa、2.0 MPa)、两种当量比(0.5和1.0)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期;结合统计学方法推导出该反应类的理论计算值,并对其构建了新速率规则。实验结果表明,0.1 MPa工况下,由于反应竞争加剧,目标燃料两个当量比的点火延迟期存在交叉点;0.5 MPa和2.0 MPa下,正癸烷点火延迟时间均出现负温度系数(NTC)行为。对比发现,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模型和蔡黎明(CAI)模型预测偏差主要集中在NTC区域,LLNL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偏差达11059μs。速率分析表明,在O_(2)QOOH异构化反应类1,4-H、1,5-H以及1,7-H氢原子迁移过程中,LLNL模型使用的速率系数与速率规则限值最大差异达3.5个数量级,说明直接类比RO_(2)异构化方法获得目标异构化反应速率存在较大偏差。耦合更新速率规则后,LLNL优化模型在660~1050 K温度区间内对点火延迟期预测变快;CAI优化模型在800 K温度以下的预测略微加快,高压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该研究发展的速率规则可为大分子直链烷烃低温O_(2)QOOH异构化过程的动力学描述提供新的参考。
    • 李冈; 蔡萌; 袁春兴; 徐冰川; 胡滨; 刘川
    • 摘要: 弹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对人员造成致命伤害,必须提高测试与评估人员损伤能力。根据国内外有关原发性肺冲击损伤试验测试研究文献,综述致伤装置测试平台技术现状,阐述了生物体与非生物体2种不同形式的测试装置,梳理了非生物体替代装置的技术研究现状,对国内原发性肺冲击损伤试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促进原发性肺冲击损伤的测试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汪正洪; 杨光; 王飞; 宋天涛; 徐世林; 刘亚
    • 摘要: 核电厂在安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可能发生的爆炸情况,所有相关设施必须能够抵御冲击波的作用,抗冲击波阀作为厂房与外界空气流通的重要设备,应兼顾通风及抵抗冲击波的功能。本文针对一新型抗冲击波阀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高压空气系统激波管实现了设计荷载,并考察抗冲击波阀样机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关闭时间、阀体变形以及后续使用功能。结合实验观测数据,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抗冲击波阀模型的各项响应参数。结果表明:该抗冲击波阀能够抵御设计冲击波荷载,试验样机测试后无变形,且能够保证使用功能:数值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证明该模拟方法精确度较高可以作为该类抗冲击波阀设计时的依据。
    • 郭俊飞; 吴立仁
    • 摘要: 针对目前高速列车发射试验台对隧道微压波现象进行研究时存在的两个问题:运维成本高和数据生产率低,设计了一种基于气动电磁阀的新型隧道压缩波模拟装置。首先,研究了隧道压缩波产生的原理,并分析了其典型波形;其次,给出了由小型气动电磁阀、压力腔、压缩机、供电系统和隧道模型组成的模拟装置设计方法,并采用了多个气动电磁阀并联结构从而克服了小型高速电磁阀质量流量不足的问题;最后,该装置通过调节腔压和电压的方式来控制所生产压缩波的升压和波长,并提出了一个估算压缩波升压与腔压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装置可以有效地模拟列车进站产生的隧道压缩波,且建造、操作和维护成本更低。与传统高速列车发射试验台相比,每产生一次压缩波所需的时间减少了80%,从而提供足够的数据来制定针对传播和发射阶段的相关措施。
    • 马志豪; 吕恩雨; 董永超; 王鑫; 刘成; 刘瑜娜
    • 摘要: 利用激波管对碳氢燃料正庚烷和异辛烷在温度为1200~2100K、压力为0.22~0.28 MPa条件下进行了裂解试验,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几种热解产物进行了检测和定量.选择了不同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模拟相同试验条件下的燃料热解过程.结果表明:CH_(4)、C_(2)H_(2)、C_(2)H_(4)和C_(3)H_(6)是正庚烷和异辛烷热解过程中的主要产物.灵敏度和产率分析表明,烯烃是燃料热解过程中最主要的产物,燃料的主要分解途径是夺氢反应和C—C键的断裂反应.在正庚烷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分解途径是H/CH3自由基的夺氢反应,乙烯是主要的烯烃产物.在异辛烷的热解中,其主要通过C—C键的直接断裂消耗,异丁烯是主要的烯烃产物.正庚烷和异辛烷热解特性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分子结构造成的.
    • 张军; 黄含军; 王军评; 毛勇建; 王鹏; 彭湃; 岳晓红
    • 摘要: 目的 建立管道内冲击波参数工程预示方法,指导炸药驱动式爆炸管载荷设计和试验调试.方法 建立炸药爆炸的多介质流动数值模型,研究圆形管道内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给出冲击波参数与炸药量、传播距离之间的变化关系,基于已有的坑道内冲击波超压预示公式,建立表征模型.结果 冲击波在管道中经过一定距离的传播后,会逐渐形成平面冲击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平面冲击波的超压峰值逐渐降低,正压持续时间逐渐增大.增大炸药量可以在相同距离下获得更高超压峰值的平面冲击波,已有坑道冲击波超压预示公式同样适用于圆形管道.结论 该冲击波参数预示模型可应用于爆炸激波管载荷设计和试验调试.
    • 解北京; 丁浩; 陈冬新; 杨宇
    • 摘要: 在设计改造实验室台式激波管的基础上,搭建激波动压冲击作用下煤样损伤破坏测试实验系统,开展不同驱动气体条件下激波阶跃压力特性和不同压力、有无层理结构、不同层理结构煤样的冲击损伤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CO2与空气在相同气压下煤样内部损伤效果明显且破坏程度相近;在不同激波入射压力下,无层理结构的型煤损伤破坏程度随着入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相比无层理结构型煤煤样受冲击后强度及煤样内部致密结构受破坏程度变化剧烈,任意层理结构原煤煤样破坏程度变化较小;垂直层理与平行层理原煤煤样,在中高速射压力冲击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在低速时平行层理承受抗压能力较垂直层理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