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游于艺

游于艺

游于艺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专利文献4540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今日中国:中文版、文史杂志等; 游于艺的相关文献由214位作者贡献,包括邵大箴、洪琼、老克等。

游于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4.86%

专利文献>

论文:4540 占比:95.14%

总计:4772篇

游于艺—发文趋势图

游于艺

-研究学者

  • 邵大箴
  • 洪琼
  • 老克
  • 刘春燕
  • 孙连杰
  • 怀一
  • 杨经建
  • 王久辛
  • 王祥夫
  • 薛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艺术是什么?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又是怎样的?艺术其实就是生活本身:一片树叶、一声鸟鸣、一个舞台、一架钢琴、一次朗读、一方涂鸦、一帧剪影、一张笑脸、一尊泥塑、一次实验、一场游戏、一个美梦……都是孩子们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和体验到的,"艺术就是生活的本身"。以基于儿童立场的艺术教育,来孵化儿童与生俱来的美感。
    • 陈平原
    • 摘要: 学问为何需要“养”人才需要养育,这不仅是治学方法,更包括人生境界。唐人韩愈《答李翊书》中的名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侯其实。”所谓“养其根”,让我想到的是孔子的“游于艺”。朱熹《四书集注》称:“游者,玩物适情之谓。”也就是说,优游其中,涵咏性情,如同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其乐无穷。学无止境,一味强调苦读不行,必须自得其乐,方能持之以恒。
    • 于晓雪
    • 摘要: "游"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被提及.理解"游于艺"的审美境界应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中,"游于艺"是一种超越物质与精神直达性天的生命境界.若到此境界则需工夫次第,即"志于道"的理想树立,"据于德"的觉性显现,"依于仁"的心之本体,最终达到"游于艺"的自由自在,实现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回溯先秦孔子"游于艺"的审美境界,有益于指导、解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现实心理问题,以便寻找新的实践出路.
    • 摘要: 郭剑,陕西省政协委员、省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省书画院院士、于右任书法协会理事、省各界书画院研究员。习书四十余年,游于艺海,甘于沉寂。力奉“与古人对话,向大师看齐,和自然亲近”。本刊特选数帧作品,供大家欣赏。
    • 李川
    • 摘要: 笔墨问题通常被置入古今、中西的现代性逻辑范式中予以理解,围绕笔墨之内在性及其外部的现代性语境之间的话语构建,无疑对于现代书画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墨如何成其为问题?笔墨代表了怎样的传统精神?问题的钤键在于,如何阐明笔墨的本源意义。欲明了笔墨的本源意义,不妨先引入一衔接古今的画论观念"写生"。笔墨是判断国画家的标志,系画家的心性体现。若论本源,原只是心法而已。心法所在者,道统也。只有回溯到华夏文脉所由起的斯文传统,对笔墨的理解才能更为深切。我们应当特别关注古人的文教传统、关注古人"游于艺"的教诲。"游于艺"正是华夏道脉中艺术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生生不息之谓道"的体现,笔墨作为"艺"之一端,正是"游于艺"的精神哲嗣。笔墨观念作为中国书画学的核心观念,恰恰是从中国人体道处事的方法中自然衍生而来。
    • 李方红
    • 摘要: 宋代皇帝历来重视宗室教育,鼓励宗室子弟进行文艺学习与创作,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具体实施。宋代宗室在诗文和书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宗室弟子大多热衷诗文、书画、哲学等方面的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推动了宋代文学、书画、思想、哲学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宋徽宗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接受宗室文化的教育,备受宗室艺术氛围的熏陶和鼓励。
    • 张崇琛
    • 摘要: 《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教导学生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即“六艺”。《调礼·地官》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可见,早在周代,“六艺”就已成为古代学子的必修科目,其中的“五射”即射箭的五种技法。而它之所以被列为必修课,又与古时的一种礼仪即“射礼”有关。
    • 摘要: 襟怀散淡游于艺,大道至简墨中行。其画作,画意清绝,得形神之妙。一幅幅画犹然成诗,无论是雕琢精巧、栩栩如生的禽虫小兽,还是幽放一隅的奇花异草,亦或绝尘风雅、妙得生意的牡丹,皆窈深幽约,气韵生动。砚云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挥写,强调文人画风气,画者画心。砚云认为,笔墨随心、随性、随意,才是真正的画者。
    • 陈平
    • 摘要: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作品则传递了艺术家的情怀,我庆幸从事艺术事业。我硕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工美)绘画系。入学之初,导师杜大恺便让我们每天练习写毛笔字。当时,工美的线描基础教学是教学生直接拿毛笔在宣纸上勾勒,不起草稿。
    • 裴超; 孟楠
    • 摘要: 体育是一个广袤的世界。从发源上看,体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基础,同时也是跨越了普遍性暴力却能给人以"暴力"想象的"战争"。从《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君子六艺之说,到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的体育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反抗社会机器的一种方式,直至以西欧体育竞技项目为基础和代表的现代体育出现,不可否认,体育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契约——"人类第一个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愿接受的法律是体育规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