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体权利

个体权利

个体权利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778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法学、政治与法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第24届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大会、2007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警学研讨会等;个体权利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侯素芳、李先敏、郭道晖等。

个体权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3.4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778 占比:96.45%

总计:3917篇

个体权利—发文趋势图

个体权利

-研究学者

  • 侯素芳
  • 李先敏
  • 郭道晖
  • 周文
  • 孙向晨
  • 张新国
  • 张海敏
  • 李敏
  • 李晔
  • 李琬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储朝晖
    • 摘要: 家国视野式的家庭教育,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它将家置于与国同一链式结构与秩序中的不同环节,更多考虑的是依据国的需要对家庭功能及其教育加以设置。在历史上,家国视野遵从家国同构原理,长期以管子提出的“礼义廉耻”四维为原则,以“三纲五常”以及“忠孝节义”为规范,目标是建设一家亲的民族大家庭,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凝心聚力。然而,由于它自身的等级性、忽视个体天性与基本权利等多种因素,造成一些个体基本权利受到伤害,甚至酿成社会灾难。进入现代社会,从家庭教育更好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客观、理性认识和分析家国视野在家庭教育传承中的利弊,既要了解其历史背景,也应立足客观实际,界定其适用范围,用其利而避其害。当今家庭教育发展中不能一味强化家国视野的作用,而需要理性看到家与国之间权责主体不同,在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之间、在个体权利与家庭和社会责任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适当的结合与平衡。
    • 李慧英
    • 摘要: 我国集体成员资格认定面临着路径的重新选择,即由村民自治转向依法治理。从1998年以来,我国集体组织一直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认定外嫁女成员资格,将其纳入村民自治范畴,形成处理集体成员权纠纷的依赖路径。由此,导致外嫁女成员权受损,集体收益分配不公加剧,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依据各地司法部门、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组织另辟蹊径、积极探索依法认定成员资格的成功经验,建议在全国人大正在酝酿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中认定成员资格,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强化政府的责任与集体组织的执行力,从根本上化解外嫁女成员资格认定的难题。
    • 李蕊; 牛月
    • 摘要: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作为新时期国家三大安全战略的首位,是国家与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石。粮食安全保障涉及粮食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等众多环节,粮食生产者、粮食加工企业、粮食销售者、粮储企业、普通消费者、市场监管职能部门等诸多主体。据此,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需要前述所有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保障粮食安全;政府要充分发挥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保障粮食市场稳定运行;中央统筹领导并协调地方工作,中央与地方相互配合,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基础上,打通国内国外“双循环”通道,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 马铁红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如果存在侵犯个体的隐私或商业秘密、危害人身或财产权及信息安全、算法歧视、人工智能主体身份不清等风险,将干扰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健全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定相关单行法律,加强对人工智能的依法规范。首先应在人工智能类侵权案件中引入惩罚性赔偿、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建立集体诉讼机制。其次,应采取多种措施将“道德嵌入技术中”,防范人工智能的道德风险。同时,政府应当制定人工智能产品行业标准,并制定相应措施,规范算法的运用、规范数据管理。
    • 许天问
    • 摘要: 在通行的理解中,德沃金的宪法道德解读理论注重将宪法条文视为政治道德原则的表达,并以此类原则为宪法解释与实践的根据。但从德性伦理的角度看,道德解读还可进一步扩展出“德性”的维度:从经典德性概念中梳理出的诸项德性伦理要素,皆可在道德解读中识别而出。具言之,德沃金基于个体生命伦理而为宪法个体权利给出的证立,指明了宪法实践在道德解读处是一内在善的实践。其有关共同体人格化与整全性的讨论,则显示了道德解读对共同体德性的塑造。而道德解读所奠基的“建构性解释”,则与整全性一道为道德解读确定了目的论的实践构架。这一“德性”的维度将扩充宪法道德解读的理论内涵,并显示宪法个体权利在道义论与后果论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形态。
    • 刘京京; 付延
    • 摘要: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构建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西南联大的内部治理框架中,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和协商共治的治理理念共同构成了内部治理的价值体系;常委会议、教授会议和师生员工及相应的规则制度共同构成了内部治理的制度体系;学术权力中枢与行政权力中枢、组织权力与个体权利多种形式的有效互动,则是行动体系的具体体现.在西南联大内部治理体系中,组织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行政权力的配合下,学术权力得以充分彰显.同时在组织权力的运动中,个体权利有着各自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
    • 高全喜
    • 摘要: 未来虚拟世界的法律不是外部强加的规制,而是自我生成的规范,它们是在一个复杂的多维时空中的算法,算法就是虚拟世界的法律化显示。由此,虚拟世界的法则就不是利用的功能关系,既不是功利主义的"人是衡量尺度"的利益关系,也不是基于个体权利之上的群己权界关系,而是自由的本真性关系。
    • 郭江兰
    •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下个体正在经历从“肉身人”向“数字人”转变,个人信息开发应用随之激增,加速了个人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商业化。期间,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难以避免发生纠葛与冲突,完全满足个人利益会阻碍企业利益、公共利益的达成,同时企业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会使个人利益难以周全,故有必要引入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以规范化的手段将利益冲突限定在合理范围内。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然而,以个体权利为导向的个人信息保护理念根深蒂固,容易误判各主体间正常的利益冲突,陷入过度保护个人利益的泥淖,忽视其他主体围绕个人信息的利益诉求,反而加深各主体间的利益冲突。鉴于此,为了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张力,有效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自由流通、合理利用的目标,需要通过利益衡平的方法论,超越个人权利思维的禁锢,对各利益主体的权利结构进行“平等武装”,以适度限定个体权利空间、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者规定为路径来实现三方制衡,以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 赵立庆
    • 摘要: 一、个体:儒学现代化转型的基点。1.个体;权利和价值的“独化”。个体在价值上必然是自足的,否则就会导致主奴关系。个体是现代性的核心,现代性的基本价值无不奠基在个体之上。个体既然是权利和价值的天然所有者,权利和价值的实现就是每个人的权能。现代社会肇始于个体权利意识和白治意识的觉醒,启蒙的本义是自我启蒙。因此,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逻辑拐点就在于个体。通常的观点认为儒家思想中缺乏个体,属于集体主义。这是拿现代社会成熟的个体概念去评判传统,显然没有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原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