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争议
消费争议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66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党建研究(北京)、人民司法、民主与法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经济法治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暨“十一五规划与中国经济法”学术研讨会等;消费争议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奕、阿计、于晓红等。
消费争议
-研究学者
- 张小奕
- 阿计
- 于晓红
- 于永昂
- 于海洋
- 伍纯聪
- 余佳音
- 侯坤
- 凌学东
- 刘俊海
- 刘春梅
- 刘浏1
- 刘湛
- 叶林
- 周海
- 唐新茗
- 孙向齐
- 孙瑞玺
- 安嘉仪
- 崔砺金
- 崔红
- 广州市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课题组
- 张亚亚
- 张学军
- 张宝山
- 张崇明
- 张锐
- 彭丽明1
- 徐建中
- 徐敏韬
- 徐瑛
- 徐霄燕
- 文德才
- 曹天玷
- 服务
- 李华理
- 李永贞
- 李莹
- 李迅雷1
- 杨利敏
- 杨璐娜
- 梅春发
- 江林
- 沈雁
- 王健
- 王新春
- 王晓楠
- 王欣新
- 王璐
- 王秀屏
-
-
王郡岩;
王健;
马庆来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上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争议也日渐增多。消费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维权事件层出不穷,时不时占据热门话题,产生较大舆论影响。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投诉数据统计与分析,辅助驾驶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智能网联系统等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投诉、争议较为集中的领域。
-
-
余佳音
-
-
摘要: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咨询76万余件,同比增长75%。其中,受理消费投诉38万余件,同比增长44%;受理消费举报32万余件,同比增加1.6倍。面对投诉上升趋势,该市市场监管部门牢牢把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主线,着力加强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化解消费争议。
-
-
肖亚庆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根本遵循.
-
-
齐树洁
-
-
摘要: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消费城市,本地人口只有68万(2019年),而每年的人境旅客多达3261万人次(2017年)。澳门特区消费争议主要通过非诉讼和诉讼两种途径解决,包括消费者委员会的调解、消费争议仲裁中心的仲裁和民事诉讼等方式。―、消费者委员会对消费争议的调解澳门特区政府消费者委员会是根据1988年颁布的《消费者的保护》法律,于1990年成立。
-
-
张锐
-
-
摘要:
存钱与取款、转账与支付、投资与理财、借款与欠贷……,现实中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成为了金融消费者,由此衍生出了需要保障与维护的相应金融消费者权益。对此,央行日前发布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从金融机构行为规范、金融信息保护、消费争议解决、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多维立体层面进行了明晰规定,由此构筑起了环绕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宽广"护城河"。
-
-
-
-
摘要:
科学准确公正优质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88年,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并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中心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茶叶及茶叶制品检验(包括监督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消费争议检验和发证检验等),茶叶标准制修订,茶叶检测技术研究,茶叶感官品质、理化检测、茶园管理、生产许可等方面的培训,以及为广大茶叶企业提供茶叶标准化、茶叶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中心主要承检项目包括茶叶及茶叶制品的感官品质、农药残留、理化品质成分、元素及污染物、微生物、色素、真菌毒素、香气成分等。
-
-
-
-
刘浏1
-
-
摘要:
为了加强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提高农村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推动消费维权法制建设,陕西省消协于3月8日赴富平县曹村镇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乡村“3·15”宣传活动,这是陕西省消协近年来首次组织的省市县三级联动“3·15”宣传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年主题,以法律援助作为工作切入点,以乡村作为主阵地,开展消费维权法律宣传咨询活动。
-
-
-
王欣新;
孙向齐
- 《中国经济法治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暨“十一五规划与中国经济法”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妥善解决消费争议尤其是小额消费争议,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是贯彻“十一五”规划,实现以人为本,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法制内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争议解决途径对消费争议的定位不够准确,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小额消费争议的顺利解决.本文从小额消费争议具有的社会性、公益性等特征出发,提出了强化企业责任和政府责任,引进小额诉讼、集团诉讼等现代诉讼制度,改革审判程序,全方位解决小额消费争议的思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