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洋气象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气象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大气科学(气象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5645篇;相关期刊32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应用气象学报、山东气象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二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年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交流会等;海洋气象学的相关文献由259位作者贡献,包括蔡榕硕、齐庆华、何小宁等。

海洋气象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2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5645 占比:99.72%

总计:45775篇

海洋气象学—发文趋势图

海洋气象学

-研究学者

  • 蔡榕硕
  • 齐庆华
  • 何小宁
  • 柯小青
  • 王红光
  • 王锋
  • 米欣悦
  • 覃昌柳
  • 谭红建
  • 黎惠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瑞; 高帆; 尹承美; 胡鹏; 褚颖佳
    • 摘要: 利用新一代GPM IMERG卫星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产品以及NCEP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海(陆)-气界面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对超强台风“利奇马”(1909)强度变化和降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19年8月4日14:00至9日02:00,显著减弱的环境垂直风切变、SST为29.6~30.4°C的海域为“利奇马”提供的感热和大量潜热以及“利奇马”环流东侧极为强盛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向其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使“利奇马”强度呈显著增强的趋势。2019年8月9日08:00至13日08:00,随着“利奇马”逐渐靠近陆地并登陆,显著增强的垂直风切变、“利奇马”从海洋(陆地)获得的潜热显著减小并且同时失去感热、“利奇马”环流东侧偏南风低空急流的显著减弱、对流层中低层干冷空气侵入“利奇马”环流以及“利奇马”登陆后受到陆面摩擦,使“利奇马”强度显著减弱。②当“利奇马”处于中等强度以上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移速<5 m/s),还是移动快速(移速≥5 m/s),垂直风切变对其内(距台风中心100 km半径范围)、外雨带(距台风中心100~300 km半径范围)上的降水分布起决定性作用,“利奇马”内、外雨带上的强降水均位于顺垂直风切变方向及其左侧。当“利奇马”处于较弱的垂直风切变环境中时(垂直风切变<5 m/s),无论其移动缓慢,还是移动快速,内雨带上的降水分布由垂直风切变和“利奇马”移动共同决定,强降水分别出现在顺垂直风切变方向及其左侧以及移动的前方,而外雨带上的降水分布由垂直风切变起主导作用,即强降水位于顺垂直风切变方向。总的来看,与“利奇马”移动速度和方向相比,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利奇马”内、外雨带上降水非对称分布的影响要重要得多。
    • 周美兰
    • 摘要: 说起天气和气候,大多数人只会联想到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实际上,海洋覆盖了地球约70%的面积,它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子,也是气候变化的关键角色。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信息,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 方杏芹
    • 摘要: 在揭示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问题和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学科内涵和外延的综合分析,厘清了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海洋气象学归属于大气科学比归属于海洋科学更适合其发展。厘清海洋气象学学科归属的关键是理解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多尺度特征。未来海洋气象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海上高科技探测技术、实地和遥感观测的综合应用、中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理论、多层次大气—海洋耦合模式,由此需要加强更小尺度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分析结果可供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科研、教学、业务、管理人员参考。
    • 刘书伟; 王燕; 张田田
    • 摘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创新人才尤显缺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而构建劣构性问题空间是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海洋气象学课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富含劣构性因子,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设境、设疑、良构转劣构和“因材施教”等手段能较好地构建劣构性问题空间,从而培养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摘要: 一、《海洋气象学报》是由山东省气象局主管、山东气象学会和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及研究进展综述等。
    • 王磊; 甘秋莹; 彭旭钢
    • 摘要: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如何实施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介绍了海洋科学专业课程开展的具有海洋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并着重结合"海洋气象学"课程阐述了具有海洋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海洋科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在课程教学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经典语录、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丰硕成果、国防建设与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交融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科学家与科研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做人品格和生活态度等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积极建设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遵循专业课程"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专业知识学习中自然地融入价值观层面的海洋精神指引.
    • 郑凤琴; 罗小莉; 钟利华; 韦晶晶
    • 摘要: 利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湾浮标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北部湾海雾的特点。结果表明,2016年北部湾出现海雾37 d,2017年为19 d;3月海雾日数最多,4月次之,2016年12月和2017年6—10月未出现海雾;一天中出现雾的峰值时间为03:00—05:00,雾消散的峰值时间为08:00—10:00;雾的维持时间绝大部分在3 h以内。浮标站与北海站、涠洲岛站的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对比分析表明,在海雾日,涠洲岛站的平均大气能见度、平均相对湿度更接近浮标站,涠洲岛站平均大气能见度比浮标站大0.7~3.3 km,平均相对湿度比浮标站小1.6%~2.4%。不同的海雾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海上和陆地上雾的持续时间、大气能见度有所不同,当西南暖低压、高压后部影响造成大雾时,涠洲岛站的大气能见度与浮标站更接近,北海站的大气能见度与浮标站相差较大;而均压场造成海雾时,3个观测站的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凌晨到上午有雾,中午到下午雾消散。
    • 邱王泽禾; 章蓝文
    • 摘要: 通过分析浙江省区域自动站加密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 1°×1°和0.25°×0.25°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TBB(Black Body Temperature)资料,研究2019年第17号台风“塔巴”影响期间,浙江沿海风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以寻找台风影响时浙江沿海风场预报的着眼点。此次台风大风具有影响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和大风强度强的特点。台风环流与浙江沿海地面弱冷空气之间形成一定气压梯度的堆积,以及后续随着台风环流的发展加强,两者之间气压梯度进一步增大,是导致此次台风大风提早出现的原因之一。垂直环流有利于水平的动量输送和高层动量下传,导致此次台风大风范围大、强度强。冷空气在这次台风大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台风外围环流与冷空气距离拉近,部分干冷空气侵入台风环流,冷、暖气团之间θse等值线密集,环流附近风速增强。由于干冷空气的继续侵入,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累积并释放斜压能。同时台风低层的暖心结构被冷空气占据,高层暖心结构上抬,形成上暖下冷的中心结构,导致台风开始变性减弱。地形的辐合、阻挡和摩擦作用对风场的再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 摘要: 一、《海洋气象学报》是由山东省气象局主管、山东气象学会和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及研究进展综述等。二、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证严谨,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 宿海良; 袁雷武; 王猛; 东高红; 费晓臣
    • 摘要: 利用1949—2019年中国台风网资料,对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了其主要气候特征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近71年来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共生成热带气旋2333个,其中登陆我国的有636个,占生成总数的27.3%;平均每年生成热带气旋33个,在我国登陆的有9个,登陆数量的年际差异明显,最多年份达15个,最少的年份仅为4个,近71年来登陆热带气旋呈逐年减少趋势;按年代统计分析,20世纪50、60年代最多,均为97个;90年代以后陆续减少,2010年以来达到最低,仅80个;21世纪以来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虽然下降趋势明显,但活跃时间段在延长:近71年来最早登陆和最晚登陆热带气旋均出现在21世纪;登陆时段趋于集中,高频期出现在7—9月,其中8月份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28.5%;登陆地点趋于集中,首次登陆点集中在广东、海南、台湾地区,其中广东最多,占登陆总数的34.6%;大风、暴雨、风暴潮是热带气旋灾害的主要因子,若遇天文大潮,则潮灾不容忽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