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会议文集:第二届气象科技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雨水又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对于农业的重视,使得人们非常关注雨水的情况.至少自秦汉时期开始就出现了地方向中央上报雨泽的制度,唐宋时期便有了雨量概念的出现和雨量器的发明.但由于雨泽上报制度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不同的雨量标准的存在,以及传统文化对于雨水的认识,使雨量器及其所代表的科学技术在古代中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落后于原本向其学习的邻国.本文介绍了雨量器发明的历史考证,宋朝己经使用水在盆盎中的水位来计算时间,并且在盆盎上标有刻度。田漏等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宋朝还将雨量器的原理用于测水。宋朝在各地的渠道、河道、破塘及平原地区普遍设置水尺,用以观测水位92,其所用的方法和水位计量标准,均与雨量器有相似之处。雨量器在古代中国之命运,中国自秦汉开始就有雨泽上报制度,至少从唐朝开始雨量由尺、寸、分来表示,且自宋以后标准雨量器的概念也己形成,距标准雨量器的运用也只有一步之遥,但由国家制定并推广的标准雨量器在中国似乎并没有出现,更没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国性的观测网点,各州县只是以“天池”中所承接的雨水上报朝廷,而且使用的标准也没有统一。雨泽上报中所存在的弊端,即便上报雨泽制度在一个朝代里或某一时期得到较好的执标也会随着改朝换代而走样,乃至寝废。问题的根源在于朝廷。上方只是要求下面如期上报,但上报之后,如何处置各地上报上来的材料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本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前处理各地上报来的数据甚至认为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虚报出于某种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上报雨泽所依据的标准没有统一也是影响雨量器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中国古代对雨水的认识不足。当雨水成为政治斗争和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雨水的计量必须服务于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需要,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雨量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底下失去了作用,计量雨水的器具也就变得可有可无,更失去了进一步改进的动力。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天人感应这样一个基本的信仰之上的。这就是雨量没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 摘要:根据日出日入方位来测时节,是先民最早掌握的简单易行的观象授时方法,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人们对日出日入方位授时已不甚了解,考古发现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此外还有斗柄、中星和晨见昏伏等星象授时.西周以后通行晷影法,《夏历》把晷影和漏刻联系起来,使节气测定更加准确,为后世历法所遵循.虽然“授时”与观天象有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日月星辰天象都能直接用来测定季节或节气,一般都是在已知节气日的前提下,把节气日与当天某一时刻发生的天象固定地联系起来,等到一年之后同一时刻的相同天象再次发生时,就可以间接地通过天象来判定相应节气是否到来。根据天象来确定节气以及根据节气来联系天象的作法,都被称为“观象授时”。有很多考古发现的实物、遗迹以及出土文献可以证明,上古先民最早掌握日出入方位授时原理来测定二分二至等节气。《大戴礼记》的《夏小正》经文记载了17个星象:其中有“见”星四条,“伏”星两条。按《夏小正》记述天象的方式,凡言“则见”者谓旦见东方;凡言“则伏”者谓昏见西方;当见、伏星与月份(节气)相联系时,就是见伏星授时。中星观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观测经过中天的星体。“斗转星移”是季节变换的标志,在固定的晨昏朦影时刻观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可以准确地判断四季的交替与节气的变换。文献记载商周以下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常用立竿测影的方法,依据正午时暑影的长度来划分季节。漏刻法直接测量昼夜长短,以昼极长、夜极短为夏至,以昼极短、夜极长为冬至,昼夜平分为春、秋分。
  • 摘要:在保存至今的敦煌壁画中,记录有不少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古人对气象的观察、认识乃至应用的场景.本文从"风"的角度出发,初步勾勒了敦煌壁画中关于风的观测、风灾场景和对风的利用等三个方面的图景,借此重新认识敦煌壁画这一宝贵的图象史料对研究我国古代气象科技文化的重要价值.“五两”是我国古代一种简易的测风仪。“五两”一般是用五两或八两重的羽毛捆结在一起,挂在高处,通过观察其飘动的状态来观测风。风灾中描绘了狂风来时,一群惊慌的外道们卷裹着帐幕,借以躲避风寒。就在这时,还有一些人正奋力施救、抗御狂风。红色肤色的外道向后倾倒身体,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双手奋力牵住固定“劳度叉”宝帐的白色绳索,回头看着另一个外道在打桩。白色肤色的外道则挥起黑色大锤敲击锚定绳索的黑色木桩。两人身体紧绷,怒目圆睁,显得紧张又专注。古人对自然风和人造风加以开发利用,谷物清选就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面。古人根据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等风力条件下,被风吹落距离不同的原理,借助风把粮食与杂物分选开来。这种谷物清选方法在敦煌壁画的“扬场”图中有详细的描绘。
  • 摘要:《中国丛报》是中国境内早期出版发行的报刊中最有影响力的刊物,它较详细地记录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挑选《中国丛报》中有关气象观测的三篇文章予以介绍,揭示了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气象活动,对广州、舟山、上海等地的早期气象观测进行了回溯.1833年4月出版的《中国丛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广州和澳门的气候”的文章,以列表形式给出了1831年广州和澳门逐月的气温、气压,以及广州多年平均的月降水日数和风向频率,原文中温度的单位是华氏度,气压是英寸汞柱,降水量是英寸。文中没有给出广州的气象观测人员和观测地点,考虑到当时清政府对西方人活动的严格限制,长期居住在广州的传教士或商人在十三行外国商馆内开展气象观测的可能性最大。题为“1840年9月至1841年2月在舟山岛上的气象观测”一文刊登在1841年7月出版的《中国丛报》。文章显示了舟山的气象观测项目相当齐全,观测的气象要素有气温、湿度、气压、辐射、降水、风向、风力和天气现象。《中国丛报》在1849年10月份刊登的题为“中国的教会医院”中给出了上海1848年温度观测的逐月统计数据,在1850年6月份刊登的“医务传道会报告”中给出了1849年的上海温度资料,通过表格对气象观测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摘要:本文以《老子》、《庄子》的环境哲学思想为题,讨论了《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治人事天莫若啬"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庄子》以道观分、"道通为一"、"无以人灭天"、"不以人助天"、以及"以己养养鸟"与"以鸟养养鸟"的论述;由是观之,中国哲人曾经拥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去面对现实问题的思路,老庄环境哲学思想颇具现代意义.
  • 摘要:所谓气象传播是指人类传受气象及其相关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指涉及气象及其相关领域的信息的传受过程,中国气象传播始于何时?一般认为,中国气象传播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孕育、诞生。研究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依靠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一是中国古代石刻、壁画等遗存。传说时代,又称传疑时代,是指依靠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是中国地区古代传说和神话的一部份,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口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到后来才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我们依靠现存的文字记录,大致可以推断传说时代的气象传播状况。大致可以定义这一时代的气象传播为神话气象传播,就是表现为利用神话传说的载体来传播气象信息,包括洪水神话,干旱神话,战争神话。夏及夏商之交的气象传播,包括夏代前期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与气象传播,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狩猎岩画与气象传播。殷商时期的气象传播包括,甲骨文保留了大量天气现象的记录,公元前1217年3月20日的卜辞开启了文字气象传播的先河等。中国气象传播孕育时期的特点包括气象传播在图腾中写实,气象传播在巫术中光大,气象传播在游戏中传承。
  • 摘要:中国拥有浩大的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为古代至近现代气象史研究提供了连续、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呼唤下,对气象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以及信息挖掘,将为气象史研究的纵向深入研究提供支持,令现有史料焕发新的生命力.气象史研究系统分为三个方面,即大气自然史、气象科技史、气象社会史,在研究不断进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这三方面高度的关联与集成,各类史料的综合整理和信息关联发掘,才能更好地解答气象史研究中的综合问题.本文通过对气象史研究史料数据库的建设情况进行回顾,构想了气象史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方法,通过对民国时期气象台站档案的数据库建设尝试,分析了标签索引的建立方式、信息提取规则和内容设置,对气象历史文献的数据化和信息挖掘进行了探讨.
  • 摘要:19世纪中叶起,通过气象仪器引进和科技书籍翻译两种主要途径,西方近代气象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为本土气象学创立奠定了思想、人才和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列强在中国建立的气象观测机构以及一系列气象活动,可视为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的铺陈和奠基.从民国成立至1941年,中国从气象观测网络、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着手,基本实现了气象事业的近代化和本土化.
  • 摘要:中国气象学会是由中国气象工作人员组成的团体,是民国以来最早成立的十多个全国性自然科学学会之一,从1924年在青岛胶澳商埠观象台成立至今已有九十一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发掘中国气象学会档案资料,还原学会成立缘起和经过,首次披露学会《发起中国气象学会旨趣书》、成立大会纪略和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高鲁先生为庆祝学会成立所撰写的《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以前之感想》,并梳理和考证出学会创立会员.
  • 摘要:明成化年间,山西发生了区域性特大旱灾.文章从旱情、灾情、灾害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应对措施等方面对这场特大旱灾开展了个案研究.基本认识如下:(1)干旱中心位于平阳府一带,长时间、大范围降雨偏少是这场特大旱灾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此次特大旱灾涉及46个州县,灾区面积约5.6万km2,约占全省面积的35%.(3)特大旱灾对社会造成严重冲击,灾区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发生饥民暴乱,甚至出现人相食的社会道德失范行为.重灾区多灾并发,灾区环境恶化,加剧了灾情.(4)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灾害初期制定应急方案,以及灾后的恢复重建中将灾害划分为不同等级,依据灾情严重程度与否确定相应的救助办法,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今日的防灾减灾,也有着参考借鉴.
  • 摘要:本文详述了距今4300年山西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形成地理气候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构建了巨大一个天文气象观测系统,通过观测一年中太阳的变化,准确测定冬至、夏至日出方位,确定季节,制定历法,并将其运用到原始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中国古代先民早期的天文气象学观测系统.古人目测天象时,其天象长度和取象比类描述记录分析:陶寺古观象台地面目测天象半径,形成古人观测天象一套独特系统,它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思维方法—“取象比类”方法,展示事物性质,具体在天象(太阳,黑子,星体等)的描述中,说明它们视直径,视大小,或者亮度等。中国天文气象学四季思想己经基本成型,天文历法雏形已基本形成: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一般都带有天文历法功能,陶寺遗址其夯土柱中间看到12条狭缝,第2条对应冬至,第7条对应春秋分,第12条对应夏至。中国古代先民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古观象台:距今4300年前山西陶寺古天文台遗址有明确的观测点,它的发现拟补了商周以前中国古天文气象学发达水平知之甚少,它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文明进步程度,陶寺古观象台遗址,构建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古观象台。
  • 摘要:数值天气预报是大气科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近代大气科学成为一门精细和定量化科学的一个标志.这个重要过程主要发生在20世纪.本文对其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特别指出了20世纪数值天气预报演进中几次重大的原始创新成就.本文也通过阐述数值预报的演进和历史,说明其他交叉学科成果对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使20世纪数值天气预报成为复杂的多学科交融的学科,并进一步演变成更复杂的气候模式系统,其中基础科学与地球观测系统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集合预报就是承认天气预报存在极限的情况下,研究如何延长“寿命”的手段。反映了气象学家对于数值预报初始值重要性和大气科学本质的进一步认识。集合预报的出现,表明在大气科学领域,“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而且没有合作就没有进步。在这个阶段,数值天气预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 摘要:海洋气象学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它的起源来自航海需要,它的发展得益于理论研究和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未来取决于人类防灾减灾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需求.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理论源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因此本文从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和海洋气象业务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海洋气象学进行了历史回顾与现状介绍,并对海洋气象学的未来发展做简要展望.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海洋防灾减灾对海洋气象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围绕2i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海洋国防的保障需要,多尺度海洋气象的研究与业务服务能力的提高是根本。目前在台风、海雾、海冰等灾害天气的观测、研究、模拟和预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观测能力提高方面,除了加密的常规气象观测,沿岸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风自动站、波浪潮位站、风塔风廓线仪、GPS/MET水汽监测站、温盐流等观测设备极大丰富了海洋气象观测体系。
  • 摘要:王鹏飞作为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在气象史领域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历史气候、气象机构演变、古代气象原理、古代气象探测、传统气象史观点考证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王鹏飞的上述研究为气象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尤其是以其为首的气象学家们创建的气象史志研究会,为我国气象史研究培养了专业性的人才。
  • 摘要:最近思考我国人对天气学之的贡献,觉得被历史忘记的韦中达值得特别提出.原青海省气象局总工尹道声曾经说,韦中达曾是青海的气象人员.他在50年代后期发表在天气月刊上的关于我国的气压订正的文章,促使亚洲地面天气图上的海平面气压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确实,韦中达建议的气压订正技术使地面天气图上的欧亚地面天气系统得以完整地从欧洲、亚洲西部连贯的进入我国西部进而到我国东部以致日本。可以说没有这种新的海平面气压订正技术,从西北进入亚洲的冷高压几乎在天气图上在捉迷藏。
  • 摘要: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1929年秋,地理学系正式成立,1932年更名为地学系.1945年抗战胜利,1946年清华大学北平复校后重新建设了地学系,包括地质、地理两组,另外单独组建了气象学系,李宪之任系主任。共同必修的本系课程有普通地质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气象学等。介绍了民国前期清华大学地学系气象组分年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学生就业情况。
  • 摘要:杨惟德是中国北宋时期科学家,一生在天文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贡献。文章首先对杨惟德生平进行了考订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其科学成就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他是1054年超新星的观测者和记录者,这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杨惟德还发现了地磁偏角并记下其具体数值。
  • 摘要:针对"中国自来无科学"的论新,以竺可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致力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发表大量学术论著,为中国辉煌而久远的科技发展史正名;李约瑟亦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大讨论,并以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有地批判了"西方中心论",作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编纂强有力地支持者,竺可桢有目的地为李约瑟搜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书籍资料,并通过中国科学院给予其人力、财力自助.而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计划实际上也诱发了竺可桢着手建立中国科学史研究专门机构的构想,就二十八宿起源地点与创立时期的学术争论,竺可桢坚持中国起源说,李约瑟则依违于巴比伦起源说与双方独立起源说之间。
  • 摘要:《淮南子》"羿射十日"、《诗经·鄘风》"蝃蝀在东"和《史记》"海旁娠气象楼台"是我国先民和先哲对日晕、虹霓、蜃景的最早记录,反映出他们对大气折射现象的早期认知,在世界气象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依据古代文化史和文字学,从科学史的角度分析上述文献,叙述"奕所射十日即幻日"是何丙郁先生早年的发现;讨论"白虹贯日"的真实含义;指出司马迁提出了最早的气象理论.认为:对这些历史记录做深入的科学分析,不仅对气象学史、而且对古代文化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 摘要:"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创立于1928年,为中央研究院最初设立的八个研究所之一,在竺可桢所长领导下,气象研究所对近代中国气象台站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从筹建台站、气象观测、气象仪器与书籍、气象人员、气象电报、台站基础建设等各方面对于当时全国气象台站的建设给予关怀与指导,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和近现代气象台站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界对于中研院的研究多立足于其科研职责,少有提及中研院对于当时的气象台站建设指导作用,但实际上在当时气象所“也是未冠名的全国气象行政中心”,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提出气象事业建设纲领性文件,并制定气象观测规范。2.筹备召开全国气象会议。3.积极筹建测候所。4.培养气象科技人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气象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民国时期实际承担气象行政中心的机构,在竺可祯先生领导下,在仪器设备、图书刊物、人员素质、业务范围、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等方面早己超过……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成为我国气象研究的中心和实际上的业务指导中心,也是气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奠定了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基础。
  • 摘要:文章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历史图片,对民国时期岭南大学的气象科学活动进行了回溯,指出岭南大学菲文气象观测站建于1918年,当时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位于校园中轴线北端的东侧,风速、气压、日照的观测位于马丁堂,水位的观测位于北校门外康乐码头的一侧,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在当时的农业研究和工程设计中.
  • 摘要:南宋时期的临安城(今杭州)是南宋王朝的临时首都,因其百业兴旺,有"四百一十四行"之说,这其中的"报晓人"还兼职报告天气,为临安市民提供气象服务,可谓开公众气象服务之先河.本文从已有宋代天气预报案例、预报经验理论和南宋太史局工作职责等方面入手,初步分析南宋临安开展日常天气预报的可能性,以此折射我国宋代的气象科技文化成就.
  • 摘要:本文对朝鲜总督府观测所的建立、发展及其主要工作进行了考察.对该所主要创始人和田雄治以及《朝鲜古代观测记录调查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关口鲤吉的人物生平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本文对《朝鲜古代观测记录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分别讨论了其中三个重要研究方向的得失优劣.通过对该研究所、研究人员以及《朝鲜古代观测记录调查报告》的再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朝鲜总督府观测所尽管作为殖民科研机构,但为半岛的测候技术做出了贡献.以和田雄治为代表的日本气象学家,首先发掘了朝鲜古代观象记录的现代学术价值.(2)和田雄治与关口鲤吉分别在气象和天文领域,利用古代记录研究气候变化和彗星运动规律.关口的研究不及和田的可靠、深入.(3)受各种因素影响,和田雄治与关口鲤吉之后,科技史研究在总督府观测所停滞不前.
  • 摘要:科学的发展往往受到特定世界观、价值观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大气科学的发展史中,空间观是众多社会因素中独特的一个.本文通过分析空间概念及其与时间、物质、运动的关系,从空间观念演变的视角来解析气象学发展脉络:从封闭空间观念对古代气象研究的限制,到空间距离和影响大小关系的削弱与遥相关概念的建立,再到空间唯一性与绝对性的消失与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坐标系转换,以及建立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连续时空概念基础上的数值天气预报.可以说,空间观演变是大气科学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也是客观解析气象学的一个综合视角.
  • 摘要:民国时期是中国气象事业独立建制的开始.本文从气象机构的建立、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气象人才的培养、创办相关期刊杂志情况以及参与、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情况等方面系统地追溯了民国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建制化过程,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概貌,为民国气象史研究奠定基础.气象事业与航空、航海、农林、水利、交通等各项事业密切相关,这些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气象科学事业的配合与服务。独立的气象机构的建立是经营气象事业所必需。包括中央观象台的创立,气象观测台所的建立。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包括中央观象台的天气预报工作,青岛观象台的天气预报工作等。
  •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为2000年到2015年cnki收录的896篇气象学博士学位论文,分别对其年度发文量、学科方向分类、主要学位授予单位进行统计,并使用netdraw软件,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关键词共现情况等绘制知识图谱,分析出我国目前气象学的研究热点,有助于了解气象学各领域的研究现状.
  • 摘要:本文基于对历史事件、地域文化、自然气候等的分析,认为二十四节气和《淮南子》主要在三个方面密切相关:1、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至《淮南子》臻于完善;2、二十四节气建立在道论、宇宙论和无为论之上,《淮南子》为其柱础;3、二十四节气产生于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符合著述地寿春的地理环境特征,因此认为《淮南子》著述地古寿春为二十四节气大启而宇、长发其祥之地.
  • 摘要:古代文献中的霾是一种自然异常现象,对霾的认识以及霾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历史时期霾类事件的历史记录中,通过梳理霾类事件的历史变化及其内在特征,可将霾与雾霾的关系予以比较清晰的界定;历史时期的霾是一种异常态的自然现象,雾霾仅是其中一种与天气因素相关的霾态问题.而且历史文献中雾霾事件的记录较少,见之于文献的霾类事件更多的是一种霾态问题的泛称.对霾态事件的历史关注并不在于其社会危害性,而是作为异常现象之一种并与其它灾异事件列举对比,以体现五行理论架构下的天人关系.而从雾霾的危害过程看,雾霾的古今差别重点体现在毒性机理方面,雾霾事件的历史研究对科学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 摘要:气象灾害防控系统与气候系统研究是地球表面空间,气候变化与局地灾害性天气的环境、区域大气现象、地理、地貌、水文的空间、气象观测、灾害性理论的认识,综合研究及分析制约的科学方法.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的科学理论及体制规划,需要近一步完善.气象灾害一般指干旱、台风、冰冻、局部强降水、洪涝灾害等等、造成重大人员安全、农业安全和经济损失的天气自然现象.随着人们时空知识的观念改变,灾害性天气控制理论、制约体系系统学科、综合理论基础,应运而生.相关预报、预测理论已基本应用,科学规范、为人工影响奠定基础.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不容忽视.为此人们关注和认识自然规律、探索气象知识是持之以恒.气候变化是伴随着自然规律及人类生存意义上的发展过程.基于现代气象学的精髓是要掌握,多学科交叉、用已知的信息、预知大气变化的未来、时空架构、演变过程及物理学和力学、方程组运算关系的结果和状态.总之气象减灾防灾是关键,政治家更为关注.参照通用的气象数值模式mm5--T639新一代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基础、使用数学方法、物理基础的统一模式理论及人影技术模拟模式研究,是气象时空理论上的底图系统。
  • 摘要:本文概述了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60年的发展动态,着眼过去着重介绍了国际生物气象学的创建、学科辩论以及发展历程;立足现在着重介绍了人类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包括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对健康的影响,机理研究、环境气象指数、环境与健康适应及医疗气象预报等;以着重分析我国生物气象学研究及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对生物气象学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首先侧重于天气、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机理研究,从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入手,二是应用数值模式开展天气气候与健康研究,三是开展疾病预测和预警研究,四是开展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方面研究。
  • 摘要:北方暴雨协作研究:朱善璐(北大党委书记)在2015-09-27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到"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对气象史,也应该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看待.不能只知道外国的气象史,不知道中国的气象史."75·8"河南特大暴雨1976年发起成立“75·8"暴雨会战北京组(动力学分析)。由北大谢义炳牵头,北大、吉大老师和河北、河南省气象台预报员集中在北大会战。主要采用OMEGA方程对特大暴雨过程作诊断分析。北方暴雨研究协作组主要成果,《暴雨文集》1978,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北方天气文集》1-6册,1981—1987,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谢义炳的学术思想包括,天预报的社会需求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发展之路是曲折的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等。
  • 摘要:罗伯特·菲茨罗伊(Robert FitzRoy,1805-1865)是英国海军中将和著名的气象学家.菲茨罗伊作为天气预报业务的创始人,首次开创了"天气预报"这一气象专用术语,其于1863年撰写的《the weather book(天气学手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在气象学研究方面的多年研究成果,是一本可以让大众阅读的气象学实用指南.本文简要介绍了菲茨罗伊的人生经历,并以菲茨罗伊的代表作《天气学手册》为重点,梳理了菲茨罗伊在气象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菲茨罗伊在气象仪器、全球气候特征的描述、气象预报等方面的认识,并围绕菲茨罗伊的科学研究成果浅谈了其对气象学的主要贡献,希望能够给从事气象学和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中国现代气象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经过近100年的努力,气象学已经成为一门研究领域广阔、研究方法多样、分支学科众多的学科.现代气象学在中国的引进与传播的过程,正值中国社会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中国本土经历职业化进程的现代自然科学,其研究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因此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在全面梳理20世纪20-50年代气象学学科成就综述性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两个大型科学丛书:《中国现代科学论著丛刊》和《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以这两套丛书中的气象学学科为案例,分析了两套大型丛书的学术特点和时代定位。
  • 摘要: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以风、云、雨、雷、电等气象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在定性和定量等方面说明大气的运动状态.汉译《阿含经》中有不少关于气象要素的描述,而学界以往对这些内容并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通过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后发现,汉译《阿含经》中的风、云、雨、雷、电等,除了本身作为自然现象而具有的自然属性外,同时还有哲学和宗教学方面的意义.佛经中对存在于自然界的诸多气象要素的描述,反映了佛教徒对南亚次大陆自然环境的认识程度.但这种对自然的认识在根本上则是服务于佛教教理的阐发.《阿含经》中的气象要素亦有其哲学性,主要体现为气象要素在世界构成和演化过程中的本体论意义。
  • 摘要:简要总结回顾了竺可桢先生的生平.从季风、台风、物候学、气候变化、区域气候、农业气候、中国气象史七个方面,捍卫中国气象主权、气象台站建设、气象学学科制度化、国家级气象研究所筹建、气象人才培育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竺可桢先生的气象学研究和实践。认为竺可桢先生在爱国与求是精神,底蕴、眼界与胸怀,学术研究与气象实践等方面对我国现代气象事业都有所启示。
  • 摘要:陶诗言是我国最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对我国的气象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培育了大批大气科学和气象领域的杰出人才,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教育先驱。本文结合陶诗言先生的学术成果以及我国气象学领域的发展阶段,探讨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和科学实践。通过对陶诗言先生科学品质的归纳延伸,希望为现代气象教育事业提供借鉴,强化现代气象教育服务意识并引起更多人的思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