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性检测

活性检测

活性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420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3篇、会议论文67篇、专利文献1208602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59种,包括2016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交流研讨会、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SN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与空预器堵塞技术交流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家禽学术研讨会等;活性检测的相关文献由3903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敏之、赵雨、叶霖等。

活性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08602 占比:99.97%

总计:1208962篇

活性检测—发文趋势图

活性检测

-研究学者

  • 蒋敏之
  • 赵雨
  • 叶霖
  • 李聃
  • 童强松
  • 郑丽端
  • 宋华杰
  • 张荣标
  • 王俊生
  • 王明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汪衢; 白丽梅; 马玉新; 刘杰; 陈晓龙
    • 摘要: 氧化镁是一种重要且需求很大的无机化工原料,是制备高附加值镁质产品的原材料,其来源之一就是由菱镁矿经过高温煅烧获取。通过控制菱镁矿颗粒的粒径、煅烧方式、是否掺入添加剂、菱镁矿内部组分杂质含量、新的煅烧工艺等来优化煅烧流程,最终制取高活性的氧化镁产品。另外,氧化镁的制备与活性检测是分不开的,从菱镁矿的煅烧方式,以及氧化镁活性检测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对其工艺的改进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 梁倩; 包涛涛; 鲜思美; 杨倩; 李鹏飞; 顾庆林; 郑维豪; 杜鹏; 青成欣
    • 摘要: 【目的】为快速有效评估宿主动物体内及周围环境中的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是否失活,本研究应用核酸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联合PCR扩增技术,以F1L基因为靶向检测对象,旨在建立一种针对具有感染活性OrfV的PMA-PCR检测方法。【方法】将病毒悬液经不同温度相同时间的水浴处理,通过PCR确定病毒样本最佳的热灭活温度;分别设置PMA曝光时间梯度及浓度梯度,进一步对PMA的曝光时间和工作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有效区分具有感染活性OrfV和失活OrfV的PMA最佳处理条件;对所建立PMA-PCR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验证,并通过对不同数量比例的热灭活OrfV、活OrfV混合病毒悬液样本进行检测来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OrfV样本经60°C热水浴处理10 min即可被完全灭活;PMA与失活OrfV的DNA共价结合且溶液中游离PMA光解的最佳曝光时间为15 min;热灭活OrfV基因组扩增被完全抑制的最小PMA浓度为20μmol/L,活OrfV基因组扩增不受抑制的最大PMA浓度为35μmol/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活OrfV时出现阳性条带,而口蹄疫病毒(FMDV)、绵羊痘病毒(SPPV)、山羊痘病毒(GTPV)的扩增结果均呈阴性;经PMA处理后,在不同数量比例的活、热灭活OrfV病毒悬液中检测到活OrfV的灵敏度为10^(-1.68)TCID_(50)/0.1 mL。【结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针对活OrfV的PMA-PCR检测技术,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为相关工作领域评估OrfV致病性提供技术参考。
    • 潘磊
    • 摘要: 化肥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可谓是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有效方法。为提高化肥在农业产出效率方面的作用,化肥催化剂逐渐被应用。但从安全性的角度上来看,化肥催化剂在活性检测中其高温高压环境、自动化程度高、非标准设备使用较多的特点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化肥催化剂在活性检测中的危险因素,总结检测过程中安全防范工作要点,本文根据化肥催化剂的特性重点针对高温高压环境、产生的易燃易爆气体等危险因素展开讨论,为化肥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 钱战; 许保强
    • 摘要: 化肥催化剂活性检测具有活性检测标准较高、检测时间长、高温与高压、以非标设备为主、拆装多且温度浮动大、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包含的危险化学物质较多等特征。在进行化肥催化剂活性检测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危险性,表现为原料气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高温操作产生的危险性、高压环境产生的危险性等。
    • 王博; 杨泽健; 张妙; 田碧霞; 宋少苒; 孙伟; 高小倩; 周灿; 刘培军
    • 摘要: 目的 构建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并检测Rb基因的活化和抑制水平,为多种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筛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双酶切将人工合成的Rb反应原件基因序列连接到报告基因载体pGL6-TA的多克隆位点区,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构建载体pGL6-Rb-Luc.将基因测序序列正确的pGL6-Rb-Luc质粒和对照pGL6-TA质粒分别转染人肾上皮细胞系HEK293,通过抗性基因筛选,可获得稳定表达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K293-Rb-Luc单克隆细胞株和对照细胞株,再分别通过血清刺激和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来检测报告基因检测系统HEK293-Rb-Luc的激活作用以及抑制作用.结果 分析载体的测序结果并进行比对,确定构建的载体pGL6-Rb-Luc中Rb反应元件基因序列已正确插入载体多克隆位点区.HEK293-Rb-Luc细胞株经无血清培养同步后,恢复血清培养6、12、24 h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01),对照细胞未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0 nmol/L Palbociclib组,25、50、75、100 nmol/L的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使Rb活性的抑制率分别达6.90%、40.23%、50.57%、52.07%(P<0.05).结论 已成功构建并筛选出R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HEK293-Rb-Luc且能够有效地检测Rb的活化水平.
    • 任思羽; 程新宽; 张宇辉; 庄建文; 马龙
    • 摘要: 为了实现重要医药中间体p-羟基-α-氨基酸的生物酶法合成,挖掘验证新型的L-苏氨酸醛缩酶.以pET-28a(+)作为表达载体,通过蛋白表达纯化、薄层层析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L-苏氨酸醛缩酶及其催化产物的性质.基于4-氨基-3-肼基-5-巯基-1,2,4-三氮唑(Purpald)显色试剂开发检测醛缩酶的新方法.Streptomyces coelicolor SCO1844(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 SCO1844)和Streptomyces xinghaiensis SFR7A(星海链霉菌,S.xinghaiensis SFR7A)来源的醛缩酶被证明能够成功地合成p-羟基-α-氨基酸,且均为L-苏氨酸醛缩酶,实现了以苯甲醛和甘氨酸为底物合成1-threo/erythron-苯基丝氨酸的醇醛缩合反应.开发的可视化活性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醛缩酶的快速鉴定和高通量筛选.两种新型L-苏氨酸醛缩酶的鉴定以及活性检测方法的开发,不仅丰富了生物法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的酶库,也为下一步对L-苏氨酸醛缩酶进行分子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奠定了研究基础.
    • 钱战; 许保强
    • 摘要: 化肥催化剂活性检测具有活性检测标准较高、检测时间长、高温与高压、以非标设备为主、拆装多且温度浮动大、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包含的危险化学物质较多等特征.在进行化肥催化剂活性检测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危险性,表现为原料气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高温操作产生的危险性、高压环境产生的危险性等.
    • 黄天晨; 杨建花; 唐梓静; 高乐; 张东远; 侯颖; 朱蕾蕾
    • 摘要: [目的]为研究HcLPMO的活性测定方法及其与纤维素酶的协同降解特性.[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HcLPMO异源表达,研究以AmplexTM Ultra Red为荧光底物的LPMOs活性检测条件;研究HcLPMO与纤维素酶最优配比协同降解微晶纤维素及其他多种生物质底物的能力.[结果]表达条件确定最适装液量为20%,最适诱导温度为20°C.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HcLPMO需先与铜离子结合才具有活性,电子供体抗坏血酸钠(ASC)最适浓度为10-4mol/L,并发现AmplexTM Ultra Red浓度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浓度对酶活的检测影响较小.HcLPMO与纤维素酶协同降解微晶纤维素研究确定HcLPMO与纤维素酶最优配比为2∶3,葡萄糖产量相较纤维素酶单独作用提高了99.48%.此外,针对多种生物质底物,发现该酶与纤维素酶的复配体系对汽爆玉米秸秆和微晶纤维素的协同降解效果较好,相较于单独用纤维素水解酶,葡萄糖产量分别提高了63.81%和59.43%,而对碱处理玉米芯和木薯渣降解效果次之,葡萄糖产量仅分别提高35.41%和11.06%.[结论]HcLPMO与纤维素酶复配能够有效提高酶法降解纤维素效率;而底物前处理如蒸汽爆破或碱处理对于HcLPMO与纤维素酶协同降解木质纤维素影响较大.
    • 朱建新
    • 摘要: 化肥产业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也是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化肥催化剂实验室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为把好化肥催化剂质量关、提升活性检测的整体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我国部分企业活性检测装置、设备及实验室进行了优化及更新.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并存,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化肥催化剂的活性检测周期长、检测过程需处于高温高压环境、非标设备多、自动化程度要求高、存在多种化学危险物质等特点尤为突出.基于此,文章重点梳理了化肥催化剂活性检测发展现状,重点聚焦易燃易爆性气体、高温高压环境、火源、中毒与灼伤等危险性因素,以期为化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杨家乐; 薛亮; 蔡伟程; 别小妹; 张菊梅; 吴清平
    • 摘要: 人源诺如病毒是全球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牡蛎、贻贝等贝类消化腺组织中含有诺如病毒受体类似物,可从污染水体中富集高浓度病毒,因此,生食或食用加工不当的受污染贝类极易造成诺如病毒感染.污染贝类的净化处理技术已成为诺如病毒防控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例如消杀试剂、臭氧处理工艺、新型非热消杀技术以及最近报道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益生菌等.诺如病毒活性检测对确定贝类中的病毒污染水平和评价消杀技术效果有重要作用,只有完整和具有感染力的病毒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诺如病毒活性鉴定方法、贝类产品消杀技术以及贝类养殖净化工艺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完善食源性病毒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