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62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94550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营养与食品——健康中国高级论坛、第十四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等;报告基因的相关文献由2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琦、王福、周利红等。

报告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4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4550 占比:99.55%

总计:94973篇

报告基因—发文趋势图

报告基因

-研究学者

  • 李琦
  • 王福
  • 周利红
  • 王希楠
  • 郑海锋
  • 陈思
  • 吴补领
  • 蒋敏之
  • 赵雨
  • 余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薛晓阳; 李忠豪; 赵明
    • 摘要: 目的构建人T细胞活化核因子C2(NFATc2)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NFATc2-promoter,检测其转录活性,探究二甲双胍和脂多糖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UCSC网站查找人NFATc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设计上下游引物PCR扩增人NFATc2基因启动子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质粒pGL3-basic,将人NFATc2基因启动子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质粒,重组质粒命名为pGL3-NFATc2-promoter。将pGL3-NFATc2-promoter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293F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同时构建人NFATc2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长度的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和脂多糖处理24 h后检测二甲双胍和脂多糖对NFATc2转录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突变NFATC2基因启动子上转录因子RUNX2的结合位点探究二甲双胍和脂多糖对NFATc2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研究成功构建了不同片段长度(2170、2077、1802、1651、1083、323 bp)的人NFATC2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NFATc2-promoter,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完全正确。将不同片段长度的pGL3-NFATc2-promoter转染到293F细胞,发现pGL3-1651 bp具有最高转录活性,荧光素酶活性约为pGL3-2170 bp的3.3倍(1.8433±0.1457 vs 0.5467±0.0850)。中浓度(5 mmol/L)和高浓度(10 mmol/L)的二甲双胍分别上调pGL3-1651 bp的转录活性多达2.5、3倍(1.3467±0.1601 vs 0.8867±0.0321,1.8124±0.2771 vs 0.8867±0.0321)。不同剂量的脂多糖均能上调pGL3-1651 bp的转录活性不低于1.6倍(1.4813±0.0616 vs 0.8867±0.0321)。突变pGL3-1651 bp上的RUNX2结合位点后,二甲双胍和脂多糖上调的pGL3-1651 bp转录活性均受到抑制,转录活性下降(2.1667±0.1527 vs 1.233±0.1155;2.3667±0.2887 vs 1.1333±0.3786)。结论pGL3-NFATc2-promoter在293F细胞中能被转录激活,并证实脂多糖和二甲双胍转录激活pGL3-NFATc2-promoter依赖于转录因RUNX2。
    • 刘春雨; 于传飞; 李欣; 崔永霏; 武刚; 王兰
    • 摘要: 目的:建立ActRⅡB-Fc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利用A204-CAGA12-LUC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进行ActRⅡB-Fc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根据四参数拟合分析计算样品相对效价,并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ActRⅡB-Fc融合蛋白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4-参数方程:y=(A-D)/[1+(x/C)^(B)]+D。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6批ActRⅡB-Fc融合蛋白样品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平均值在(86.74±6.44)%~(108.81±15.07)%,RSD均小于15%;2批回收率样品经3次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14.99±12.42)%和(81.19±7.35)%;8次独立测定重复性较好。结论:研究建立的ActRⅡB-Fc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精密度好,可作为ActRⅡB-Fc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 杜怡芳; 朱信超; 李贤慧; 曲宪成
    • 摘要: 为深入研究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在性别决定与分化中细胞通路之间的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黄鳝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克隆获得的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构建到PGL3-enhancer载体中,命名为pGL3-enhancer-Dmrt1,最后将pGL3-enhancer-Dmrt1和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Dmrt1基因5′端侧翼的启动活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克隆获得的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为1519 bp;利用TESS-Transcription Element Search System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线预测数据库对黄鳝Dmrt1基因5′端侧翼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存在AP-1、Oct-1、C/EBPa和GATAx等真核生物通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与性别相关基因的蛋白结合位点,如SRY、Sox3和Sox5等;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该5′端侧翼序列具有启动活性。
    • 陈丹; 王文静; 王庆雅; 曾鋆; 詹勇华
    • 摘要: 在肿瘤研究中,以小鼠和斑马鱼为主的动物模型实验作为介于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试验之间重要的中间环节,往往很受青睐。近年来,挑选一些在肿瘤细胞进程中有特殊活性的启动子,构建这类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或者将荧光素酶基因的cDNA插入到肿瘤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调控序列中,建立转基因小鼠和斑马鱼动物模型,随后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技术(BLI),可以在活体动物模型中实现肿瘤细胞进程的可视化研究,包括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免疫反应的实时监控。现综述利用BLI技术和活体动物成像模型在实现肿瘤细胞进程的可视化和确定肿瘤早期发展阶段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用于不同组织器官间活动和肿瘤治疗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 陈敏娜; 李春兰; 刘静
    • 摘要: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转录因子STAT5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鉴定其效应。方法:以乳腺癌MCF7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STAT5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将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Enhancer中,经过菌液扩增、酶切、测序等方法获得目的质粒,并通过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其功能。结果:构建的STAT5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STAT5A-pro-luc-E序列正确,且具有转录活性。在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中发现重组载体pGL3-STAT5A-pro-luc-E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约为阴性对照pGL3-Enhancer的8倍(P<0.01),而pGL3-STAT5A-pro-N-luc-E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约是阴性对照pGL3-Enhancer的6倍(P<0.01)。结论:本项目成功构建了转录因子STAT5A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为进一步研究STAT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信号通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 马正; 施越; 章金垚; 俞晓平
    • 摘要: 目的:本文概述了目前激活链霉菌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方法:基因测序技术揭示链霉菌基因组中蕴含几十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而这些基因簇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往往处于“沉默状态”,不表达或低表达,目前主要有沉默基因簇的异源表达、调控基因修饰、核糖体工程技术、基于报告基因指示等多种策略用于链霉菌中沉默基因簇的激活。结果:链霉菌中的沉默基因簇可被定向或非定向的“激活”,并实现众多新型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结论:链霉菌沉默基因簇的激活已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来源。
    • 龚青; 王相伟; 殷相平; 张杰; 毛箬青; 孙跃峰
    • 摘要: 复制缺陷型病毒不能在宿主体内复制,用其制备的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利用琥珀正交系统制备复制缺陷型病毒的新平台。首先构建携带琥珀终止密码子(TAG)和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TAG-EGFP),然后以质粒pAcBac1.tR4-MbPyl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片段(aaRS/tRNA)并克隆至不同载体中,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aaRS/tRNA。将不同组合的质粒paaRS/tRNA和pTAG-EGFP共转染BHK-21细胞,荧光检测表明氨酰tRNA合成酶及tRNA在BHK-21细胞中具有正交性和高度特异性;经G418和嘌呤霉素筛选及Western-blot验证,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稳定表达氨酰tRNA合成酶及tRNA的BHK-21细胞系,为后续拯救TAG突变复制缺陷型病毒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也为重大动物疫病复制缺陷型病毒活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 赵林(编译)
    • 摘要: 内皮细胞的特化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然而,内皮细胞何时以及如何从其他谱系中分离出来却知之甚少。在斑马鱼中,Npas4l通过诱导转录因子基因etsrp、tal1和lmo2的表达,从而对内皮细胞的特化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人员在斑马鱼npas4l中生成了一个敲入报告基因,以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胚胎中内皮祖细胞及其衍生物。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npas4l突变体中,表达npas4l报告基因的细胞对前肾小管的形成有贡献。野生型胚胎早期侧板中胚层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和活体成像确实揭示了内皮和前肾标记物的共表达,这一发现被基于creERT2的谱系追踪所证实。
    • 王飒; 屈阳; 孟春春; 仇旭升; 廖瑛; 谭磊; 宋翠萍; 刘炜玮; 孙英杰; 丁铲
    • 摘要: 先天性免疫是细胞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I型干扰素(IFN)在抗病毒先天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干扰素β(IFN-β)作为I型IFN成员,是IFN通路激活的效应蛋白和指征蛋白,IFN-β启动子活性则是通路是否激活的重要指标。Gaussia luciferase(Gluc)是近年来发现的荧光素酶家族中最小的成员,呈分泌性表达,与常规荧光素酶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为了建立一种新型、简易、稳定的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将人IFN-β基因启动子以及下游Gluc克隆至慢病毒载体中,将其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A549细胞;使用杀稻瘟菌素筛选及有限稀释法稀释培养得到单克隆细胞,经PCR初步筛选得到稳定表达IFN-β-Gluc的A549细胞株,新城疫病毒和poly(I:C)处理单克隆细胞,筛选得到能够高水平诱导Gluc的阳性细胞株。进一步通过正向诱导(转染IFN-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粒)和反向抑制实验(转染新城疫病毒V蛋白质粒)证实,并从基因及酶活性水平验证其表达IFN-β-Gluc的稳定性。该细胞系提供了检测IFN通路激活的简易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病毒诱导IFN-β的转录、调控,动态监测IFN-β启动子活性,高通量筛选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付立霞; 徐敬潇; 韩先干; 杨辉; 赖迎迢; 黄志斌; 龚建森
    • 摘要: 为构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以质粒pFLX107为骨架,通过多克隆位点替换和序列改造,构建出基于lacZ基因和pUC复制子的pFGH系列报告载体,然后以lacZ基因缺失株MC4100为宿主菌筛选背景活性最低的质粒作为最终的报告系统,并利用诱导型启动子araBAD和组成型启动子rpsM分别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所构建的pFGH系列质粒中,pFGH06的背景活性显著低于同系列其他质粒,在28°C培养条件下甚至显著低于低拷贝参考质粒pRCL的活性(P<0.01).进一步的评估测试显示,质粒pFGH06可用于诱导型启动子或组成型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测定,且在模拟应用于启动子筛选时,通过蓝白斑筛选即可实现对目标启动子的完全识别.与已报道的原核启动子报告系统相比,pFGH06具有体积小、克隆位点多、背景活性可调、对启动子筛选识别效率高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