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轴
泵轴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1335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农业工程、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38540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科技资讯、科学技术与工程、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0中国核电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第十四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质量可靠性学术研讨会、2006全国冶金动力设备技术年会等;泵轴的相关文献由26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易骁、李伟、汪慧敏等。
泵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8540篇
占比:99.92%
总计:338824篇
泵轴
-研究学者
- 李易骁
- 李伟
- 汪慧敏
- 谭在良
- 张锡淼
- 蒋龙福
- 俞礼锋
- 赵庆玉
- 吴伟忠
- 吴永旭
- 张伯涛
- 金记明
- 刘栋
- 任书强
- 余华
- 刘星
- 周为凯
- 孙恺阳
- 张微
- 张韵曾
- 徐猛
- 施红飞
- 昝映辉
- 李国良
- 汪卫平
- 王刚
- 王勇
- 王国荣
- 王文彬
- 路玉彬
- 郭丹枫
- 刘义昕
- 唐训民
- 张永泉
- 朱建华
- 李金旭
- 杜志高
- 杨立峰
- 王大成
- 程茂胜
- 聂如国
- 胡光荣
- 蒋凌超
- 蒋小平
- 贺传斌
- 赵环宇
- 陈茂军
- 颜安
- 东永华
- 仇士学
-
-
杨运忠;
孙忠志;
牛培宇;
朱可欣;
刘永生;
王略;
林大志
-
-
摘要:
本文定量分析了不同螺纹牙底圆弧半径对泵轴疲劳寿命的影响,通过对泵轴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计算,发现在材料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稳定运行工况下不同螺纹牙底圆弧半径对应的泵轴裂纹萌生区域都能通过疲劳评定;但在启停工况时,不同螺纹牙底圆弧半径对应的最大启停次数有较大差异,随着螺纹牙底圆弧半径的减小,允许启停次数明显降低。
-
-
吴新岭;
朱志鹏;
左晓军
-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螺杆泵泵轴表面处理工艺、机封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查找造成螺杆泵机封渗漏的主要原因,从泵轴表面改善和机封改进等几个方面探究治理螺杆泵机封渗漏的最佳方法,通过对机封的优化改进,现场螺杆泵渗漏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延长了泵组的寿命。
-
-
周海彦;
陈仙凤;
蒲建忠;
陈贤荣;
陈琪;
郭涛
-
-
摘要:
针对水环真空泵轴频繁发生断裂的问题,对泵轴进行了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泵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含有氯、氮等元素介质的环境下,泵轴螺纹退刀槽附近缝隙处存在Cl~-局部富集,加速了腐蚀;同时在应力集中和疲劳交变载荷的联合作用下,泵轴产生裂纹并逐渐扩展直至断裂。
-
-
祝志远;
曹蕾;
武永顶
-
-
摘要:
泥泵轴端螺纹根部有较严重的应力集中效应,使得螺纹根部局部应力较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泵轴易发生疲劳破坏,影响工程进度及经济效益。以某绞吸挖泥船舱内泵的轴端螺纹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建立泵轴端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螺纹根部的局部最大应力及相应的应力集中系数,分析了螺纹根部倒角半径、螺纹牙高、螺距和螺纹位置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系数随螺纹根部倒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螺纹牙高度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不大,可忽略;应力集中系数和螺距线性正相关;适当增大螺纹与轴肩间距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系数。本文计算所得应力集中系数可用于修正材料的S-N(应力-寿命)曲线,从而提高泵轴疲劳寿命预报的精确度,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可为泵轴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
李探军;
程佳;
杨永良;
王晨华;
赵祥
-
-
摘要:
某单级离心泵泵轴在运行了16个月后发生断裂,泵轴材质为R60705锆合金,采用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检测、金相分析、断口形貌分析等手段对泵轴断裂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60705锆合金泵轴的断裂属于疲劳断裂,键槽处的机加工缺陷和热处理工艺不当是引发疲劳断裂的直接原因,热处理工艺不当也促发了疲劳断裂的产生。
-
-
-
王绪晨
-
-
摘要:
泵轴产线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是标准化泵轴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泵轴产线的控制系统是实现产线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柔性化泵轴产线控制系统以S7-1200 PLC为主控制系统,对多单机设备和定制设备进行综合控制.研究基于多种传感器和单机开放的通信协议,匹配相应控制策略,合理分配输入输出I/O,完成了产线柔性自动化泵轴生产,克服了输入输出I/O多、通信协议不同、产线柔性化高、产品产量大以及产线运行不稳定等难题.
-
-
王磊
-
-
摘要:
通过浮船坞深井泵的安装工艺编制和现场安装配合,经过深井泵后期调试的验证,浮船坞深井泵的安装完美收官,为此特总结深井长轴泵的安装方法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要点,为后续安装类似泵组积累经验。
-
-
赵鹏
-
-
摘要:
本文对轴泵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地预防建议,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性能失效的泵轴进行分析,研究泵轴失效 的原因,对失效泵轴材料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结构组织进行检测,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造成轴泵失效由三点构成, 非金属杂质超标,金属结构组织不符合质量要求,泵轴键槽底部截面形态发生改变,造成泵轴尖端出现缺口,在泵轴不断 旋转在,致使泵轴的荷载性能发生变化,产生严重的缺口效应,产生泵轴断裂,降低泵轴的使用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