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流激振
汽流激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4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92668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中国科技投资、东方汽轮机、汽轮机技术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火力发电节能改造现状与发展趋势技术交流会、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等;汽流激振的相关文献由422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光雄、应光耀、王延博等。
汽流激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2668篇
占比:99.90%
总计:192866篇
汽流激振
-研究学者
- 宋光雄
- 应光耀
- 王延博
- 丁学俊
- 傅行军
- 刘石
- 吴文健
- 张学延
- 杨建刚
- 蔡文方
- 陆颂元
- 刘淑莲
- 刘顺
- 崔亚辉
- 张楚
- 李勇
- 李卫军
- 杨毅
- 翟俊海
- 袁永强
- 郑水英
- 郭瑞
- 高庆水
- 黄来
- 丁旭东
- 冯庭有
- 刘晓锋
- 孔建强
- 张万福
- 张俊杰
- 张延峰
- 曹浩
- 段学友
- 牟法海
- 童小忠
- 荆建平
- 赵玫
- 郝向中
- 陈凡夫
- 陈瑞克
- 顾煜炯
- 于建民
- 刘响江
- 刘景春
- 刘玉明
- 刘福东
- 卢盛阳
- 姚坤
- 孟广波
- 宋君辉
-
-
-
汪勇刚;
王忠宝;
刘金龙;
程然;
龙振华
-
-
摘要:
汽轮发电机组通常会因为进汽不均匀而产生汽流激振现象,对机组正常的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本文针对某电厂改造后的机组出现的振动现象,从振动机理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判断该振动是源于汽流激振力,并进一步设计了五种顺序阀启闭规律以削弱汽流激振对机组产生的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顺序阀启闭规律有效抑制了机组的汽流激振问题,显著降低了机组的振动水平.
-
-
-
崔亚辉
-
-
摘要:
为消除某台新建汽轮机在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采用受力分析法,对该机组在顺序阀状态下产生的汽流力进行研究.因轴承温度不高,故采用顺序阀从上部两个阀门进汽,产生汽流力把轴颈往下压,减小轴承油膜厚度,增加轴瓦对轴颈约束力,成功把轴振和轴承温度都控制在优秀值以内.计算了高压缸效率变化1%对热耗和供电煤耗的影响,对比了单阀和顺序阀状态下运行时的经济性差别,该机组从168 h试运期间被迫投运顺序阀,运行四年后未发现异常,证明该措施兼顾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解决新建机组在168 h试运前单阀状态下出现的汽流激振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
-
马勇;
马贤;
张际顺
-
-
摘要:
某600 MW汽轮机在带满负荷运行过程中高中压转子受到汽流激振影响造成轴振大,不能带至满负荷,造成168小时试运难以进行.汽轮机在逐步开大调门开度的调节方式下逐步安全地带至满负荷.带至满负荷过程中保持主蒸汽压力在较低位置不变,为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同类型机组的调试技术提供参考.
-
-
-
司和勇;
曹丽华;
郭帅;
李盼
-
-
摘要:
针对汽轮机转子偏心导致的汽流激振问题和静偏心模型在转子动力特性研究中的缺陷,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转子真实的三维涡动,在时域上对转子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转子涡动时,汽流激振力及其动力系数在时域上随位移呈三角函数变化,且径向力的方向随转子中心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变.偏心率、涡动速度、自转速度和压比均影响转子动力特性.额定工况下,偏心率每增加10%,径向力与切向力平均增加约25~35 N.随着涡动速度的增大,切向力朝负方向增加,而直接阻尼和交叉阻尼减小.随着压比的增加,径向力增大而切向力减小.在一定范围内,较大的自转速度会使最大激振力的绝对值减小.
-
-
李珍兴;
谷军生;
姚坤;
万杰
-
-
摘要:
当前,大机组通流改造是提升火力发电效能的一种传统有效方法.然而,通流改造改变了汽轮机缸体内部蒸汽的流动特性,极易产生威胁机组运行安全的汽流激振问题;甚至,实际不少机组通流改造后,为了保证汽轮机轴系运转的安全稳定性,不得不投运经济性低下的单阀调节方式.本文以2台亚临界600 MW机组为对象,为了解决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在喷嘴调节方式下出现的轴系振动失稳问题,针对高调阀组进汽模式切换组合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设计了融合加大调门重叠度与双对角的喷嘴组合进汽规律及DEH切换逻辑方案.实现应用效果显示:该方法可以防止汽流激振引发的汽轮机轴振失稳问题,并且部分负荷时的节流损失远小于单阀方式,实现了汽轮机运行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兼顾.利用该方法对2台同类型600 MW汽轮机的振动失稳问题进行处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陈卓;
熊祥辉;
汤红权
-
-
摘要:
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1号瓦振动异常是该型机组的通病.通过对某1000 MW机组1号瓦反复出现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介绍了历次缺陷处理的经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检修入手,分析造成其轴瓦振动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具体方案.为同类型机组类似问题,总结了检修方案及处理意见.
-
-
-
-
罗桂兵;
刘福东;
赵卫华;
王学华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东汽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是引进日立技术生产制造的,由于其轴系长出其他厂家机组很多(总长54.2m,其中汽轮机四根转子总长37.9m),且蒸汽参数又为超超临界(26.25MPa/600°C/600°C),机组容量大、转子长,所以转子挠度大,刚性相对较差,抗扰动能力相对较弱,汽流激振的可能性较大.本文介绍了汽流激振的形成原因、特征,结合国内若干大型机组运行实例及对策,从设计制造、现场安装以及检修、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预防控制措施.
-
-
崔亚辉;
张俊杰;
徐福海;
毕春海;
温武斌;
陈荣轩
-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11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某台汽轮机的振动明显受到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大小的影响,通过对机组的振动特征以及调门产生的汽流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调整阀门的开启顺序产生汽流力来提高轴承载荷并不能减小或消除该机组的振动,反而增大了机组的振动;原因是转子在汽缸中的径向位置发生了变化,改变了通流部分的间隙;通过采取合理的调门开启顺序和开度减小转子在汽缸中的偏移,虽然轴承偏心率减小、轴承载荷下降,但是振动水平明显降低了。由此可知,抑制汽流激振的方法有若干种,有些方法在现场实施起来可能会出现矛盾,此时首先需分析引起汽流激振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才能取满意的效果。
-
-
-
-
张黎明;
秦晓丽;
王春辉
- 《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四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某电厂高压调节阀操纵座连接机构装配缺陷造成机组带负荷波动,甚至引发汽流激振造成机组振动大跳机问题.针对阀杆端部传动螺母止转销断裂,传动螺母松动,阀杆高频振荡,阀碟上浮等缺陷成因逐步深入分析,指出厂家设计及装配存在问题.优化方案,消除高压调节阀操纵座连接机构缺陷引起的阀碟附加空行程,消除运行中阀碟上下高频振荡,阀碟上浮缺陷,解决了机组带负荷波动问题,杜绝阀碟脱落下行关闭引发汽流激振造成机组振动大跳机问题,减少了油动机活塞缸密封频繁漏油故障.通过振动大跳机案例分析,指出机组运行期间,单个高压调节阀检修前,调门单、顺序阀切换的重要性.
-
-
-
-
屈斌;
张宇;
张利;
甘智勇
- 《201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某台330MW双抽供热凝汽式汽轮机组在调试阶段就出现振动异常,运行人员通过经验将#2调门强制关闭使振动故障得到了抑制,初步推断为转子失稳振动.后对机组进行振动试验,激发振动异常测取振动数据,全面了解振动故障.发现该故障存在半频突增、发生于高负荷、可重复再现等特点.通过分析诊断确定了该机组是由于喷嘴静态蒸汽力冲击造成的转子失稳振动.经过研究制定了调整轴承载荷分配,提高#1轴承负载的检修计划.检修后继续对机组进行振动试验,振动故障未再出现,治理工作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