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教育、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4015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教育教学论坛、中国地质教育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等;水文地质学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梦熊、刘汉湖、孙文洁等。

水文地质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0153 占比:99.42%

总计:40386篇

水文地质学—发文趋势图

水文地质学

-研究学者

  • 陈梦熊
  • 刘汉湖
  • 孙文洁
  • 张人权
  • 李军
  • 杨文凯
  • 葛秀珍
  • 陈新民
  • 丁彪龙
  • 严明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露; 蒋小伟; 孙志成; 郭华明
    • 摘要: 水文地质学在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与利用以及各种工程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水文地质学科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比国际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落后了近20年。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首次接收7名水文地质学研究生。
    • 樊秀峰; 吴振祥; 简文彬
    • 摘要: 高校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注重知识拓展、专业技能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针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特点,文章充分挖掘了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中的思政资源,针对实验、野外实习、工程实践设计及课外科研活动等多个实践环节,构建了“验中学、习中练、践中悟、研中创”实践环节“四位一体”思政教育模式,并以水文地质学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该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从哲学思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文化传承及生态文明等多方面进行价值引领、情感传递与道德示范,促使学生成长为专业技术过硬,心怀家国天下的优秀人才。
    • 戴长雷; 于淼; 宋成杰; Nadezhda Pavlova; 尉意茹; 李梦玲
    • 摘要: 冻土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冻土区水分要素的时空分布和运动规律及其与冻土间的相互作用。在微观上,冻结温度、未冻水含量以及孔隙水压力等冻土层独有的水热参数决定了冻土的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同时影响了冻土层的冻融过程。而宏观上,冻土层的存在改变了常规的地表径流和水系模式,地下水的循环系统也由于冻土层的季节性冻融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冻土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系统归纳与总结国内外冻土水文地质学研究进展,并分析包括地球物理技术、水化学、冻土水文模型在内的技术方法,同时对高寒区特有的地下水溢流冰、融雪入渗和冻土保墒现象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冻土水文的发展趋势应在积累研究数据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产汇流过程机理,并建立更完善的冻土水文物理模型,定量分析冻土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
    • 陈红梅; 杨秀华; 阮新
    • 摘要: 本研究以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为载体,从目标设计、资源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着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首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梳理课程内容,构建学习路径;其次,进行课程交叉设计,串联线上和线下活动;最后,构建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学习重心。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满足该课程既定的教学目标,且在应用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获取能力。
    • 訾小妮
    • 摘要: 基于高职学生的学情,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水文地质学课程中概念理论多,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情况,借鉴OBE教育理念,对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进行探索改革,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团队合作力,逐步培养出专业技能强,适应未来工作,单位、社会认可的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才。
    • 孙文洁; 杨文凯; 董东林; 林刚; 旷达; 李军
    • 摘要: 水文地质学实验是地学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为了加强水文地质学科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机制4个方面对水文地质学实验教学工作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优秀水文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孙文洁; 杨文凯; 李军; 刘然; 白俊杰; 任晓宇
    • 摘要: 水文地质学实验是地学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深学生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大规模引入了先进的水文地质学实验仪器和设备,展开了一系列水文地质学实验教学探索与设计工作,其中以达西实验最具代表性。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掌握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水文地质学领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鲍怡; 郑建明
    • 摘要: 七同位素分析1.锶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地质学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沉积学、矿床学、层序地层学、环境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近年来,这一分析方法也开始逐步应用于瓷器的研究中[84-90]。自然界中锶(Sr)共有4个同位素,其中87Sr是放射成因.
    • 王锐; 孙杰; 赵红军; 孔俊
    • 摘要: 为了探究渗流水文过程对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能够模拟地下水流和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耦合模型.基于3种表述边坡水文过程的H SB模型开展建模对比分析,揭示边坡内非饱和渗流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通过耦合水文模型与边坡稳定极限平衡模型,比较了浅层边坡在不同水力渗流条件下,因邻近水位升降所造成稳定性系数变化的差异,探讨非饱和侧向渗流过程对浅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土体非饱和区的储水、释水能力和渗透能力影响着非饱和区域流的渗流流速大小;在浅层边坡中,非饱和侧向渗流作用可以促进水体在边坡内部的迁移而引起边坡内部水位的快速抬高,致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并导致边坡失稳时间提前.研究结果可以为临近地域水位变动区边坡工程实施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 樊燏; 刘强; 任利民
    • 摘要: 太原西山地区位于山西吕梁山-太行山中部,其构造变形特征对于深入认识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分析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太原西山东缘的晋祠-平泉一带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及相关构造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以石炭系本溪组-奥陶系峰峰组的区域不整合面为构造分界面,太原西山东缘奥陶系碳酸盐岩与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的构造样式具有明显差异性.碳酸盐岩层主要发育近S-N向箱式褶皱及断层,碎屑岩层主要发育NE-SW向宽缓褶皱,NE-SW向断层对二者进行叠加改造.上述构造样式的垂向差异性是力学性质不同的岩层在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差异性变形的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太原西山地区S-N向和NE-SW向构造形迹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的不同阶段,其区域应力场表现为早期近E-W向(或NWW-SEE向)挤压和晚期NW-SE向挤压,具有"顺时针"演化特征.将野外观测结果与水文钻孔数据相结合,初步构建研究区的构造模型.模型结果显示,近S-N向断层和NE-SW向断层为研究区内主要断裂体系,直接控制了节理等次级裂隙的产出特征,对于太原西山地区的古岩溶作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和强富水区的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