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华北克拉通

华北克拉通

华北克拉通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2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4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62800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等;华北克拉通的相关文献由1801位作者贡献,包括翟明国、万渝生、彭澎等。

华北克拉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4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62800 占比:98.85%

总计:63529篇

华北克拉通—发文趋势图

华北克拉通

-研究学者

  • 翟明国
  • 万渝生
  • 彭澎
  • 董春艳
  • 王惠初
  • 刘敦一
  • 赵太平
  • 相振群
  • 郭敬辉
  • 刘福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连光辉; 徐仲元; 任云伟; 冯帆; 薛吉祥
    • 摘要: 麻粒岩-紫苏花岗岩杂岩在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内分布较广但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对孔兹岩带东部卓资地区大什字紫苏碱长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为孔兹岩带构造演化及孔兹岩系沉积环境提供约束。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大什字紫苏碱长花岗岩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2.2Ga),并经历了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及~1.89Ga变质作用叠加改造。岩石具有铁质、钙碱性至碱钙性、准铝质至弱过铝质特征,具有较高SiO_(2)、Na_(2)O+K_(2)O、Ga、Zr含量及FeO^(T)/(FeO^(T)+MgO)值,低Al_(2)O_(3)、CaO、MgO、Sr、Cr含量及较高的全岩锆石饱和温度(835~887°C,平均860°C),与A型花岗岩指标相近。样品呈现平坦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弱的负Eu异常,富集K、Rb、Ba、Zr、Hf,亏损Sr、Nb、Ta、P、Ti。综合研究表明大什字紫苏碱长花岗岩是在弧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上涌导致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熔体可能经历了斜长石、含钛矿物相及磷灰石分离结晶作用。孔兹岩带东部在古元古代中期(~2.2Ga)可能处于弧后伸展背景,孔兹岩带是否存在古元古代中期陆内裂解事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佳林; 刘福来; 宋维民; 杨晓平; 王舫; 王丹
    • 摘要: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造山过程保存了丰富的变质-变形、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成矿作用记录,带内广泛存在的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p-T-t轨迹呈顺时针,指示胶-辽-吉带经历了俯冲-碰撞-后碰撞折返伸展造山过程,但这时期的俯冲碰撞或陆-陆碰撞与之后伸展造山作用的时代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对丹东地区大楼房古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和Lu-Hf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1873~1869 Ma,获得岩体的侵位时限为古元古代。大楼房岩体以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具有高SiO_(2)(72.39%~74.20%)、中等Al_(2)O_(3)(14.66%~15.40%)、中等CaO(1.35%~1.84%)和低MgO(0.07%~0.35%)含量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右倾型,具强烈的Eu正异常;微量元素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与Ⅰ型花岗岩类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εHf(t)值为-1.76~+1.45,锆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607~2425 Ma,代表岩浆源区不仅来自地壳物质再循环,还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物质加入到地壳中或有新生地壳的生成。不同于碰撞后伸展造山作用的花岗质岩石,丹东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特征类似,且与北邻的集安地区泥质麻粒岩变质年龄相近,暗示胶-辽-吉带在古元古代晚期可能仍然存在俯冲碰撞作用,这对探讨该造山带的造山作用及其后的碰撞后伸展作用的过程和时限提供了重要约束。
    • 万渝生; 董春艳; 李鹏川; 苗培森; 王惠初; 李建荣
    • 摘要: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土分离弱((La/Yb)_(N)=4.5~12.5),具明显负铕异常(δEu=0.37~0.62),稀土模式与太古宙后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十分类似。一个白云石英片岩样品(D004)的变质原岩中存在大量2.7 Ga、2.54~2.5 Ga、2.3 Ga和2.18 Ga碎屑锆石,最年轻锆石可能来自同时代火山岩。一个含黄铁矿白云片岩样品(W1927)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2194 Ma,被认为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研究,可把高凡群形成时代限定在<2176 Ma和2350 Ma之间,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恒山、五台、阜平、云中山、吕梁地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或更远的地区。
    • 雷天; 张成立; 白海峰; 刘欣雨; 杨欢
    • 摘要: 吕梁地区汉高山群火山沉积岩是华北克拉通中部带中部中元古代初期火山-沉积记录,其成因及形成环境研究对认识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固结后地质演化有重要意义。该群火山岩为拉斑玄武系列安山岩,SiO_(2)(54.68%~56.19%)略低,有较高的MgO(4.97%~6.16%,Mg;=49.4~53.8)及Cr(165×10^(-6)~174×10^(-6))和Ni(31.1×10^(-6)~34.2×10^(-6))含量,高TiO_(2)(1.34%~1.40%),TFeO/MgO=1.70~2.03,富集LREEs和Ba、U、K等LILEs,亏损Nb、Ta、Ti等HFSEs,与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它们的ε;(t)偏负且变化小(-4.48~-4.31),T;=2509~2520 Ma,其高的Ba/Th和低的(La/Sm);说明它们源自受板片俯冲流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地幔改造为新太古代大洋板片消减所致。结合邻区小两岭组火山岩和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群火山岩也显示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且Sr-Nd同位素组成揭示源自新太古代板片俯冲改造的岩石圈地幔,与同期基性岩墙群一道代表板内伸展环境岩浆活动的产物,而非为弧岩浆活动的记录,代表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初期转入大陆伸展拉张环境,首套火山沉积建造,是全球Columbian超大陆裂解初期在华北地块的物质记录。
    • 刘建辉
    • 摘要: 深熔作用是大陆地壳分异、元素迁移富集和混合岩化作用的主要机制和关键地质过程。吉南地区出露的太古宙基底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及深熔作用,长英质淡色体及淡色花岗岩广泛分布。吉南和龙花岗-绿岩地体出露的太古宙变质石英闪长岩及相关的长英质浅色体和含斜方辉石(角闪石)淡色伟晶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相互关系及岩相学特征指示变质石英闪长岩经历了部分熔融,熔体发生了原地分凝聚集。锆石CL图像、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显示,变质石英闪长岩与淡色伟晶花岗岩具有相同的岩浆锆石和变质重结晶锆石为主的锆石类型组成,其中后者以变质重结晶锆石为主,变质石英闪长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 535±14 Ma,二者的岩浆锆石具有统一的Hf同位素组成,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统一的U-Pb年龄,分别为2 495±22 Ma和2 491±10 Ma,统一的锆石微区Th、U含量及Th/U值,并且具有与岩浆锆石统一的Hf同位素成分,指示两者变质重结晶锆石与岩浆锆石具有形成于同一岩浆源区的初始结晶锆石,进一步指示变质石英闪长岩在约2.5 Ga经历了变质深熔作用,含斜方辉石(角闪石)淡色伟晶花岗岩源自变质石英闪长岩的原地部分熔融。结合华北克拉通及吉南地区新太古代末准同时的强烈岩浆作用和具有逆时针p-T轨迹的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可能反映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新太古代末在形成稳定克拉通过程中地幔物质上涌的热效应。
    • 吕奇奇; 罗顺社; 汪泽成; 王铜山; 张严; 官玉龙
    • 摘要: 中—新元古界的油气资源潜力业已引起国际地质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新的钻探资料证实,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发育多个克拉通内拗拉槽,且拗拉槽内发育多套优质烃源岩及生储盖组合,显示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北缘燕辽拗拉槽和南缘熊耳拗拉槽中—新元古代地层为研究对象,以6条典型基干剖面实测、9条重点辅助剖面观察、3口单井岩芯观察与描述,主要从岩石颜色、岩石组合类型、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地球化学等众多方面,对华北克拉通典型拗拉槽中—新元古界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新元古界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无障壁型海岸相、浅海陆棚相、碳酸盐台地相、生物礁相、扇三角洲相以及冰川相等7种沉积相、15种亚相及21种微相。(2)在研究区不同时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具有明显差异;中元古代,研究区由长城纪晚期海相碎屑沉积体系转变成蓟县纪海相碳酸盐沉积体系,再向待建纪早期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沉积体系共存转变;新元古代,研究区由青白口纪海相碎屑沉积体系转变到仅熊耳拗拉槽发育震旦纪冰川-碎屑岩沉积体系,且南北差异明显。
    • 王梦琦; 毛景文; 叶会寿; 王赛; 范成龙; 李洪英; 毕珉烽
    • 摘要: 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缘,是山西中条山地区胡篦型铜矿的典型代表,因严格受地层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也被认为是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这些矿床的成矿年龄仍未被精确测定,成矿时代长期存在争议。在矿床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篦子沟、南河沟铜矿内与矿化有关的蚀变黑云母开展了高精度的^(40)Ar-^(39)Ar测年。获得篦子沟铜矿床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25±13 Ma(MSWD=8.8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20±13Ma(MSWD=5.67),反等时线年龄为1820±13 Ma(MSWD=5.63);南河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861±14 Ma(MSWD=8.1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64±16 Ma(MSWD=8.31),反等时线年龄为1865±16 Ma(MSWD=8.47)。2个矿床的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胡篦型铜矿热液期矿化年龄限定在1850 Ma左右。此年龄与中部造山带约1.85 Ga峰期变质和退变质作用时间一致,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该期成矿事件与碰撞造山事件耦合。区域上,在侵入中条群的基性岩内发育含矿石英脉,对脉内与硫化物伴生的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其坪年龄1851±13 Ma(MSWD=7.47),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30),反等时线年龄为1844±19 Ma(MSWD=7.28),说明基性岩内的含矿石英脉与矿区内的热液期矿化为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印证了碰撞造山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广泛作用于区域各地质体,且影响范围广泛。
    • 牛鹏飞; 曲军峰;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 摘要: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西端,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一直存在争议。选取阿拉善地块东北缘的叠布斯格岩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探讨阿拉善地块的性质和归属及华北克拉通早期地质演化。叠布斯格岩群主要由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组成,包括高级变质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岩,并被古元古代钾质花岗岩侵入。来自叠布斯格岩群3个副片麻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叠布斯格岩群副片麻岩中碎屑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60~2.10 Ga,变质锆石的年龄显示叠布斯格岩群经历了1.98~1.90 Ga和1.90~1.79 Ga的两组峰期变质作用,指示叠布斯格岩群原岩形成于2.10~1.98 Ga。研究区未发现有太古宙岩石出露,但不排除其下部地壳中存在太古宙基底岩石的可能。碎屑锆石的Lu-Hf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叠布斯格岩群副片麻岩中碎屑锆石的εHf(t)均为负值,指示其成岩物质源于古—中太古代(3.42~2.79 Ga)古老地壳在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的重熔或再造。通过对比叠布斯格岩群和阴山地块、孔兹岩带的岩浆-变质事件及Hf同位素特征,推测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基底在古元古代可能是孔兹岩带的一部分。
    • 张晓伟; 张万益; 郭磊; 欧阳江城
    • 摘要: 内蒙古达茂旗南部北口子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块,该地区记录了两期(~2.7 Ga和~2.5 Ga)非常重要的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岩浆构造热事件。尽管地质学家对该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对~2.5 Ga时期地壳形成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地壳增生还是地壳再造?为了解决上述争议问题,对北口子地区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工作。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原岩形成年龄为2572.8 Ma,且经历了2520.6 Ma的变质作用改造。锆石Hf同位素结果显示,大部分ε_(Hf)(t)值位于球粒陨石线之上(-0.4~+3.15,平均值为+1.34),Hf同位素单阶段模式年龄(T_(DM))范围为2752~2885 Ma,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C) _(DM))介于2864~3082 Ma,表明达茂旗南部北口子地区的该期岩浆作用代表着一期地壳再造事件。结合华北克拉通Hf同位素特征,认为华北克拉通~2.5 Ga岩浆作用既有地壳增生作用也有地壳改造作用。
    • 李普涛; 辜平阳; 李永军; 何世平; 汪双双; 庄玉军; 陈锐明
    • 摘要: 华阳川铀矿位于小秦岭构造带西部,是一个以U、Nb共生为主,并伴生Pb、稀土的多金属矿床。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表明华阳川地区存在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铀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华阳川矿区及外围发现了大量含铀伟晶岩。对位于华阳川地区草坪沟一带的含铀伟晶岩进行岩相学、矿物学、锆石及独居石U-Pb年代学等研究。结果表明:含铀伟晶岩中锆石U-Pb年龄为(1 922.5±6.0)Ma,锆石与含铀矿物共生表明存在成岩期成矿现象,反映吕梁期(2.0~1.8 Ga)华北克拉通南缘基底拼接过程中的铀成矿作用;含铀伟晶岩中独居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具有总量较高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十分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Eu强烈亏损和右倾特征,显示出高度分异岩浆的晚期热液结晶成因特征;独居石U-Pb年龄((141.9±1.8)Ma)表明存在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作用对已有富铀地质体的叠加改造成矿作用。总之,华阳川地区除印支期铀成矿外,至少还存在吕梁期U预富集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叠加改造成矿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