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3-10-17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对滴定酸介质和酸度、温度、电位滴定仪参数优化,干扰元素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建立了电位滴定法测定金矿中金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金矿样品经(1+1)王水溶液密闭分解,泡沫塑料富集分离后,在溶液酸度为pH=2.5,温度为室温,不需要消除干扰元素的条件下,以铂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氢醌标准溶液为滴定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电位变化明显。将建立的电位滴定法应用于有证国家标准物质GBW(E)070020,GAu-17b,GBW07299D的分析,电位滴定法的相对误差(RE)分别为1.49%,2.29%,2.64%,精密度(RSD)分别为7.85%,0.15%,2.41%。优于手动滴定法,避免了手动滴定受终点颜色判断误差、分析者水平等因素影响的不足。配有自动进样系统的电位滴定仪,可实现分析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 摘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坡,得尔布干成矿带南段,在矿权区方圆一百公里左右范围内已经有乌努格土山大型铜钼矿床、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床、查干布拉根大型铅锌银矿床、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床在采矿中,此外还有哈拉胜、大坝、汗乌拉、达斯呼都格等矿床(点)被陆续发现.成矿背景非常优越.由于本区为草原覆盖,岩石露头少,因此地质填图和化探找矿效果均不理想,本矿区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大功率激电扫面、EH4大地电磁测深等现代勘查技术。通过总结验证剖面规律,建立综合剖面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以地质为基础,建立综合剖面是找矿勘查中的重要技术方法。EH4大地电磁测深虽然是一种间接找矿方法,但是该方法探测深度大、施工便捷、仪器稳定、数据可靠等优点,在金属矿勘查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该矿区中的第二层高阻体推测与成矿岩体有关,建议在有利部位勘查验证,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 摘要:对力马河岩体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展开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其(87Sr/86Sr)t和εNd(t)分别为0.687062~0.709298,-0.6~-4.13,部分与峨眉山玄武岩以及洋岛玄武岩的范围一致,但总体上位于上地壳和洋岛玄武岩之间。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和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苦橄岩基本一致,表明其与峨眉山玄武岩存在着成因联系,而其存在明显的Nb,Ti和Ta异常表明了岩体经过了地壳混染。其较低的Nb/U比值(<30)和较高的(La/Nb)PM和(Th/Ta)PM值(>1)则说明有混染来自上地壳物质。而且(Th/Yb)PM vs.(Ta/Th)PM图解中相对高的(Th/Yb)PM和低的(Ta/Th)PM也表现出上地壳混染的特征。Mg0与各主要氧化物的相关性以及岩相学特征表明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橄榄石以及少量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铜镍硫化物矿体是由于不混熔的硫化物熔体沿构造裂隙通道贯入的结果,而导致硫化物熔体不混熔的原因则与上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导致岩浆中的Si02含量升高或者铁含量的降低有关。
  • 摘要:利用无人机航空磁测系统在司家营-马城铁矿研究区开展了航空磁测试验,利用其采集频率决、分辨率高(O.OO5nT)的特点,获得了高精度的磁测结果。在司家营铁矿、马城铁矿两条明显的近南北向的高磁异常带中间宽缓的低磁区中,圈出了湛店子和司家营南段两个南北走向的低缓磁异常预测区。运用200米高度的航空磁测结果进行反演,得到司家营-马城铁矿深部铁矿体模型两个大型铁矿(司家营铁矿、马城铁矿)总体上是一个向斜构造,深部被两个次级褶皱构造连接。rn 向斜控矿模型突破了冀东地区传统的找矿思路,即向西倾斜的单斜控矿模型及与之对应的注重单个条带状磁异常评价,换之以寻找近平行的条带状磁异常并进行验证,对于冀东地区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逸纳厂铁铜矿长期被认为是中元古代早期昆阳裂谷海底火山喷流矿床,有的学者认为是IOCG矿床。笔者认为,原矿区划分的“迤纳厂组”地层是变质程度不同的因民组、落雪组、鹅头厂组和绿汁江组岩片组成的混杂岩,迤纳厂式铜铁矿就是产于变质程度较高因民组(石榴石黑云母片岩、石榴石石英黑云母片岩、绿泥石黑母片岩)岩片内的矿床。这一系列由断裂包围起来的昆阳群岩片,与区域上相同层位的地层岩性在变质程度上差别巨大,表明在中元古代晚期昆阳封闭时,部分昆阳群被压到地壳深部,进而发生了强烈的变质作用,此后,在逆冲断裂作用下(核桃箐断裂),以构造岩片的形式被推到地表,形成混杂岩。在这一过程中,铜、铁、稀土得以进一步富集。可以认为,迤纳厂铜铁矿是区域上正常层序因民组中鹅头厂式(铜)铁矿的一个变种。东川的稀矿山含铜磁铁矿、禄丰-武定一带的鹅头厂铁矿、温泉铁矿、核桃管铁矿等就是产在正常层序因民组中的矿床,易门狮子山铜矿、禄劝笔架山铁矿、菜园子铁矿和禄丰大美厂铜矿则是产于刺穿体构造因民组中另一种矿床类型,而迤纳厂铜铁矿则是产于混杂岩构造因民组变质岩片中的又一种类型的矿床。rn 笔者还认为,迤纳厂铁铜矿是两期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铁、铜、稀土成矿与中元古代早期基性火山-热水喷流活动有关,而金、部分铜、钼、铌、钽的富集与后期酸性侵入岩、浅色岩脉及其热液活动有关。因缺少迤纳厂矿区及周边地区酸性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资料,通过对比近年在东川铜矿区发现的博卡金矿和在澜沧老厂铅锌矿深部发现的钼矿,推测迤纳厂铁铜矿的后期的酸性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在喜山期。
  • 摘要:本文结合"河北遵化-长凝一带铁矿调查评价"项目(2010~2012年)磁测结果,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异常解释推断等各个环节对高精度磁测方法进行了总结.论文分3部分:1、数据采集.2、数据处理.3、磁异常解释推断,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磁测精度的提高有利于了解异常尤其是低值异常的细节,为分析和判断各种异常源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低缓异常不一定是矿致异常,而且随埋深加大地面异常趋于平缓而使深部矿体所反应的某些信息不明显,因此低缓异常的定性解释应采用综合方法,有利于提高解释推断的准确性。
  • 摘要:"十二五"是勘查地球物理技术创新发展的五年.特别是依托地质大调查立项的科研项目,数十项勘查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和系列物探仪器的研发项目,取得了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文中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创新发展中勘查地球物理技术进步和重要成果.包括,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与试验水平迅速提高,物探仪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明显提升,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效果显著,文中还指出了今后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研发应加快向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中国物探技术国产化品牌最终目标.
  • 摘要:在实际生产中,滩坝砂岩中坝砂或滩砂的集中段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如何识别这些有效储层是滩坝砂岩进入开发阶段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决的重要问题。针对滩坝砂岩油藏的勘探难点,确立了基础地质研究与储层描述技术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结合滩坝砂岩发育的地质规律,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对识别滩坝砂岩的有效储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滩坝砂岩受沉积背景的控制,形成了多种岩性组合特征,结合钻井总结出10种典型的地震波形特征;高精度古地形恢复技术以及波形聚类分析技术能够确定滩坝砂岩的宏观展布规律;依据滩坝砂岩的地震波形、能量、频率特征,提出了分频技术落实坝砂与滩砂集中发育区,多属性降维厚度预测到反射系数反演描述单砂体的三级多元储层预测技术序列,解决了坝砂及滩砂的有效储层预测问题。
  • 摘要:城市地质调查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城市发展战略,针对城市社会与经济可持发展面临的空间资源、安全、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等一系列问题,在充分利用、整合已有地质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钻探和信息技术与方法,查明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城市主要地质灾害及工程地质基础、水土体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状况,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及环境容量,建立三维可视化地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城市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表现,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平台.rn 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地球物理场反映地下信息的勘探技术方法,是城市地质调查中最重要的现代勘查技术方法之一。其中探地雷达法是利用地下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差异,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探查地质问题。从实际应用可以看出,探地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原位探测方法,能够现场实施剖面测量,探测剖面图像清晰,同时具有工件方法简便、灵活、直观等特点。在城市地质调查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效率。
  • 摘要:本文以新疆东准松喀尔苏铜矿区的勘查为例,综合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建立了找寻与侵入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的快速有效、经济可行的综合物探找矿模式,成功地划定了两个火山机构的位置和作用范围,建立起全区的构造体系,圈定矿化富集地段,查明了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Ⅰ、Ⅱ号石英斑岩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建立了找矿地球物理模型,结合钻探验证结果,初步认为松喀尔苏铜具斑岩成矿系统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整装勘查区地质概况、铀成矿规律,提出在深部找矿工作中,要以火山岩型铀矿为主攻类型,以整装勘查北部和西部为重点工作区,以老矿区和大、中型矿床深部及其近外围以及中小型矿床集中产出区深部为突破口,实现深部找矿快速突破;以整装勘查区找矿快速突破为目标,加强整装勘查区各类地质及勘查项目进展跟踪与成果认识汇总;及时总结研究已经开展的综合物化探测量试验有效性,筛选攻深找盲有效的综合物化探方法组合;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各类科研和找矿成果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共享程度。
  • 摘要:于都-赣县矿集区横跨南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为了揭示矿集区成矿第二找矿空间,摸清浅表地质的深部延伸构造,预测矿集区的深部地质特征与成矿环境,建立多金属矿集区深部成矿模式,由国土资源部管理、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实施了于都-赣县矿集区科学钻探示范实验区,在示范区内共开钻两口科学钻探深孔(NLSD1、NLSD-2).NLSD-1孔是南岭地区的第一口科学钻探深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银坑镇牛形坝矿区,于2011年6月顺利开钻,计划钻探深度3000m,目前该钻探已顺利完钻。NISD-1孔进行了全井段取心和测井作业,为开展矿集区地质构造和深部成矿模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为拓展深部找矿空间和评价深部矿产资源潜力奠定基础。结果表明,NLSD-1孔取得了91~1535m深度段宝贵的超声波成像测井资料,测井图像质量可靠,较好地反映了井壁地层地质特征。该钻孔地层高角度斜交缝最为发育,其次是低角度斜交缝,垂直缝和水平缝极少。不同深度的裂缝倾向存在一定差异,91~1400m裂缝倾向随深度变化分布较集中,主要分布于80~110°,仅在部分深度段裂缝倾向发生改变,分布于35°、180°、285°、350°附近,1400-1535m裂缝倾向与前述深度段不同,主要集中于110°~150°。
  • 摘要: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金属矿重点成矿带九瑞地区地震勘探数据,分别采用扩展广义互换法折射静校正,长、短波长分解折射静校正和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3种不同的静校正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并从近地表模型、静校正量计算结果和不同地表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及初至拾取质量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得出三点认识:1)风化层速度对静校正的应用效果有很大影响;2)初至时间的准确拾取是决定静校正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3)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在复杂条件下金属矿地震勘探中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摘要:位场分离是位场数据处理解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常规的位场分离方法与场源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为了加强位场分离结果与场源深度之间的联系,本文提出了基于正演系数滤波及延拓的位场分离方法.首先根据三维正演过程中的正演系数,构造相应的正演系数滤波器;然后近似得到与不同深度层相对应的位场;最后将地面的位场向下延拓,从而获得地下各深度层的顶面的位场异常.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使位场分离的结果与场源深度取得相对明显的对应关系.
  • 摘要:随着矿产勘查阶段的逐步深入,作为直接找矿信息具有很好找矿效果的宏观矿化露头及微观矿化露头越来越少,对各种难识别矿床、隐伏矿床及深部矿床的寻找成为主流.单一的以地质蚀变矿化信息为基础的成因模型和找矿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矿产资源预测的要求,地、物、化、遥等多源致矿异常信息的综合利用使准确、可靠的圈定和评价矿产资源体成为可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某地为例,对其所在地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遥感地质等多学科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提取,在GIS技术支持下,圈定找矿靶区,评价资源潜力,指导了异常区的成矿远景靶区预测。经野外调研证实,该地区见有多处金属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 摘要:"闽中裂谷"是指晚前寒武纪(1000-700Ma)发生在闽中浦城-南平、尤溪一带并以双峰式火山活动和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为主要表现的近南北向大陆雏形裂谷.由于裂谷北段浦城-南平地带燕山期继承性断陷复活,因此再现轴向近南北的建殴幔凸构造;裂谷南段潘田-马坑地带海西期裂陷复活,则出现了马坑等地所见的隶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的安山玄武岩类并伴有龙岩马坑式铁矿带形成.带形成。闽中裂谷也是稀有金属成矿的有利地段,特别是裂谷南段的南平-三明地区以伟晶岩型铌钽矿为主,而德化-永定地区则以碱长花岗(斑)岩型铌钽矿为特征。rn 南平-三明地区目前已查明500余条伟晶岩脉,发现大型铌钽矿床2处、小型铌钽矿床3处、铌钽矿点9处、铌钽矿化点23处,累计探明储量Nb205 3602吨、Ta205 4177吨。区内最主要的含矿伟晶岩是第V类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它以脉群形式出现于伟晶岩带北东部的西坑、西源头、玉帝庵、石笋坑一带,还零星见于秋竹果、桔树湾、鲤鱼洲一带;该类伟晶岩脉规模较大,脉体平行围岩片理产出,局部微斜交片理,呈不规则状、透镜状。探索寻找与深部隐伏伟晶岩仍是下步找矿方向,并有较大的找矿潜力。rn 德化-永定地区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已发现永定上下湖铌钽矿点等多处稀有、稀土矿点、矿化点。其中上下湖铌钽矿点赋存于早侏罗世碱长花岗斑岩体内,经普查-详查,已达大型铌钽矿床规模。在执行“中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项目时,在上下湖铌钽矿的外围发现了大坪铌钽铷矿,其赋矿岩石同样为早侏罗世碱长花岗斑岩体。而永定县同时代的碱长花岗斑岩体不下于5个,具较好的找矿前景。德化-永定地区早侏罗-晚侏罗世碱长花岗斑岩分布交广泛,“矿产调查评价”项目执行过程中已在德化、永春-带发现铌钽矿化点,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 摘要:勘查地球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行之有效理论体系的地学分支学科.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水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外,还发展了构造叠加晕法、热释汞法、电地球化学法、酶提取法及金属活动态测量等新方法.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勘查思路,在金属矿勘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已制定出一系列成熟的工作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方法体系.
  • 摘要:新城金矿床是胶东绿岩带型-蚀变岩型特大型金矿床.1987年、1998年、2009年22年间,李惠、禹斌等三次对新城金矿床研究-跟踪研究-预测,并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rn 1987年李惠等承担冶金部项目,第一次研究了Ⅰ号矿体原生晕,预测深部侧伏方向还有盲矿,Ⅰ号矿体下部还有叠瓦式盲矿,被矿山探明深部的Ⅴ号矿体(金金属量25.6吨)所证实;1998年承担国家攀登计划项目(B85-34)第二次跟踪,研究了Ⅰ号和Ⅴ号矿体原生叠加晕模型,向深部预测,提出了三个靶位,是矿山2007年矿山申请全国危机矿山勘查项目的重要依据;2009年新城金矿立项和危机矿山项目,又跟踪研究,由于验证靶位见矿效果显著,肯定了已建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又向深部推进预测,提出新的预测靶位,到2009年底危机矿山勘查项目在预测靶位内打35个钻孔都见矿,预测靶位内获金金属量24.5吨,共获金金属量50.1吨,取得了显著效果。
  • 摘要:镜铁山铁铜矿是西部重要的铁铜矿床,也是酒泉钢铁集团的骨干矿山.矿床赋存于蓟县系镜铁山群下岩组的一套千枚岩系中.矿体受向斜构造控制,铜矿床形成晚于铁矿,空间上形成"上铁下铜"模式.从其成矿时代、环境、围岩特征、矿物组合、控矿条件等均反映出其为同生海底喷流沉积的铁铜矿床.该类型铁矿床在祁连山西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沿镜铁山铁铜矿桦树沟矿区继续向西的勘查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在桦树沟矿区西通过深部工程打到了厚度较大的铁铜矿体,由此进一步深化了对该区铁铜矿成矿规律的认识.这一成矿带上具备该型矿床成矿要素的区域范围广、面积大,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和研究价值.重点找矿区域是蓟县系镜铁山群下组的一套低温绿片岩相地层,该套地层从镜铁山向东有很大的延伸。铜矿体原勘查结论只存在于向斜北翼,与构造及侵入岩密切相关,近年在向斜南翼也找到了铜矿体。应在具备该型矿床成矿要素的区域内进行系统的基础地质工作,特别注意对构造的研究,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找矿。
  • 摘要: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东川铁铜矿床集中区现今结构和构造特征(龚琳等,1996),南北向线形影像主要反映了元古代裂谷盆地边界断裂及内部深大断裂,这是元古代裂谷盆地一级构造,它控制了元古代裂谷盆地总体形态、地层展布、火山活动带和铁铜成矿带等,并形成中元古代裂谷盆地内部的主要构造格架.中元古代裂谷盆地带的二级构造为规模略小的南北向、东西向和北东向的同生断裂带,现今地表和浅部表现为逆冲推覆断褶带,这些断褶带主要控制了火山-岩浆活动中心和矿化集中区.东川铜矿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地块西缘,属于昆阳元古代大陆裂谷内会理—东川东西向大陆裂谷盆地东端梯形断陷盆地.rn 缘,属于昆阳元古代大陆裂谷内会理-东川东西向大陆裂谷盆地东端梯形断陷盆地。rn 研究区属近东西向会理-东川岩浆-构造带东端,位于石将军-滥泥坪铜矿区和汤丹铜矿区之间。区内碱性辉长岩、碱性辉长辉绿岩十分发育,这些碱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与铁铜矿的成岩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滥泥坪型铜矿体赋存在震旦系底部角度不整合面之上,陡山沱组含铜砂砾岩相-热水沉积成因的白云岩相中;东川型铜矿体赋存于落雪组混合潮坪相凝灰质白云岩建造中,含铜硅质岩式铜矿主要赋存在因民组三段顶部凝灰质硅质岩建造中。滥泥坪白锡腊铁(钛)氧化物铜金型矿床赋存在因民组三段凝灰岩、钠质基性火山岩、钾质粗面质凝灰岩与碱性闪长岩-辉长岩的接触带部位及同岩浆其侵入的脆韧性剪切带中,其次在外接触带中裂隙构造带内。
  • 摘要:研究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对于指导找矿、矿床评价以及改进金的提炼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探针(EPMA)具有制样简单、视域大等优点,而成为前期研究“不可见金”的重要手段。笔者选取合仁坪金矿进行研究,用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BSE)、波谱(WDS)、能谱(EDS)分析技术对黄铁矿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查明金在其中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黄铁矿是合仁坪金矿的重要载金矿物,细粒的黄铁矿的含金性要优于粗粒黄铁矿。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分两期,早期的沉积成因的粗粒自形的黄铁矿,晚期热液成因的细粒它形的黄铁矿。黄铁矿中金的赋存主要以显微-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形态为粒状、不规则状。
  • 摘要:亚洲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按照地貌、气候、水系、构造和水文地质结构的特征,从洲际尺度用系统论的观点划分成11个地下水系统和36个二级系统,在亚洲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水循环分析和地下含水系统特征的研究,采用水均衡和水文分割法,对亚洲地下水资源作出科学评估,统一采用天然补给(径流)模数(104m3/km2.a),对一级地下水系统进行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可开采资源作出了评估,平原盆地连续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量2424.65,可采资源量1697.25;断续含水层资源量1866.95,可采资源量1306.86;其他零星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量386.14,可采资源量270.29;亚洲地下水资源总量4677.74,可采资源量3274.40.根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估以及底下还随汗水类型的划分,编制了亚洲地下水资源图,反映了亚洲地下水资源宏观特征规律,为亚洲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为维系亚洲国家间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和谐提供了科学依据.
  • 摘要:随着手持GPS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地质人员在野外矿床勘探中辨明方向和确定钻孔坐标位置.但按照自带说明书操作提高定位精度较为复杂.实际操作中,只要在工作区内均匀的选取3-5个国家控制点进行校正.通过确定DX、DY、DZ等校正参数,即可提高手持GPS定位精度.调整后可使手持GPS定位误差小于10m,能够满足野外地质勘查需要.
  • 摘要:河北迁安国家地质公园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前期,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中期,系统的分步设计与实现;后期,系统的调试与交付。利用SQL Server 2005, Visual Studio 2005和SuperMap Objects组件技术,最终实现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rn 在GIS技术体系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结合地质公园的情况,地质公园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注意:首先,面向普通游客设计系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避免脱离大众基础,使得系统失去作用;其次,注意技术更新换代,结合不同类型的GIS,开发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
  • 摘要:司家营、马城、长凝等铁矿呈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简称司马长成矿带,带长20km以上,地处滦河下游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区,均被第四系所覆盖.本区铁矿床均为隐伏铁矿,矿体埋藏大,地质条件复杂.研究其地质特征及成因对邻区和其它地区类似铁矿的找矿预测将起到指导作用.本区早期受南北向的应力作用,地层发生塑性变形,在重力分异和构造牵引的作用下,含铁矿物富集,总体表现为与地层产状一致的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尤其在向形核部铁矿体增厚、加宽,常呈囊状、厚层状等,形成了本区铁矿早期矿体形态的基本格局,呈现为近东西向褶皱构造的控矿特征(常峪)。而后本区又先后经历了北东东向断裂、北北西向断裂、北北东向断裂的构造运动,且期间主体处于受近东西向应力的作用下,形成轴面西倾紧闭倒转向型褶皱构造,多数矿体形态被重新改造,显示为矿体呈近南北向展布西倾的成矿特征(马城、闺庄)。rn 成矿岩系为一套中基性至中酸性火山岩-含铁硅质建造,成矿物质主要是火山作用由深部携带而来。后期构造活动对原始含铁层进行了改造,如常峪铁矿总体以近东西向走向、北倾为主的相对宽缓的复式褶皱形态;马城铁矿则呈现总体走向近南北、西倾的单斜构造,但早期构造形迹仍有表现,从北向南明显呈波浪状起伏的构造形态。了解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对分析矿体的赋存规律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 摘要:DEM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在可视化功能的基础上能进行中小比例尺及任意范围DEM图件与地质图件的检索,并根据检索条件生成叠加DEM的三维地质图件。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查询与提取功能、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及投影变换。系统实现了数据渲染功能,可以方便提取地质制图中感兴趣的信息,既能丰富地质图件的内容,又能增强图件的立体感和可读性。系统提取DEM与矢量地质图数据匹配、叠加后生成的三维显示地质图件,表达的信息量比传统二维图有了很大的提高,立体感和层次感明显增强,十分符合读图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读图提取有用信息的时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地质要素与地形地貌等的关系表达更加贴切,更加丰富地质图件的内容。
  • 摘要:通过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尾矿用于采空区填充和塌陷区治理可得到很好的效果。尾矿不仅得到了合理利用还解决了尾矿堆放在尾矿库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解决了图古日格金矿采空区安全隐患,保护地表环境。尾矿填充可实现采空区的有效治理,保障了回采工作的安全,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可以减少矿柱的设有,其增加矿石量。对于在国内尾矿合理利用的其它方法在本矿区都不可行,主要原因矿区地势偏远运费成本过高,从经济效益来讲不合理。因此本矿区尾矿合理用于采空区填充较合理。
  • 摘要:海洋沉积物成因及其物质来源的研究,是利用沉积物反演古环境变迁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近20年来,科学家对北部湾海域水动力环境、矿物组合和稀土元素组成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北部湾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然而,当前北部湾沉积物源的研究中,大多应用表层沉积物来研究当代物源及沉积物运移的特征,很少应用柱状沉积物来反映沉积环境和物源变迁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北部湾的沉积环境在全新世期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尤其是海平面持续上升导致的海陆变迁,对北部湾地区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有着较大的影响,仅依据表层沉积物的成分变化,不可能对区内沉积环境历史进行反演,因此北部湾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源及沉积环境的变化还尚未查明.rn 研究表明,STAT22柱状沉积物其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与以往文献资料相近,其稀土模式的分布与UCC分布模式相近,指示其“陆源特征”,STATA22沉积物的稀土模式非常相近,表明研究区具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STAT22站位沉积物主要源于海南岛西部陆区,红河对区域的物源供给影响较小,另外随着琼洲海峡的打开,海峡东部海域物质随潮汐作用,被输送到北部湾内,并成为北部湾沉积物重要物源之一。
  • 摘要:前不久,论证了"在中国南部存在5个巨型地球化学省",这5个巨型地球化学省分别是:1.川滇黔Pt族、Cu、Fe族元素地球化学省;2.黔桂滇稀土、Fe族元素地球化学省;3.湘赣粤W、Au等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省;4.中国南部巨型环形Au等多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省;5.闽粤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省.这些巨型地球化学省的成因是由岩浆活动引起,元素组合的变化反应出这些地球化学省的主要异常元素自于地幔.这5的巨型地球化学省内的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形成时代代表了这些巨型地球化学省的形成时代,这些巨型地球化学省的分布位置和形成时代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的运动轨迹相吻合.由前人对峨嵋山地幔柱和华南地幔柱的论证可以推断:在中国南部存在过一个超级巨型的地幔柱"扬子地幔柱".扬子地幔柱从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晚期约150Ma期间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活动,形成了5个巨型地球化学省.第一次,发生在240Ma前后,就是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形成了川滇黔铂族等元素地球化学省;第二次,发生在约200Ma前后,形成了黔桂滇稀土等元素地球化学省;第三次,发在180Ma前后,就是华南地幔柱的活动,形成了湘赣粤钨锡金等元素地球化学省;第四次,发生在130Ma前后,在欧亚板块东南部,地壳上隆,形成规模巨大的"扬子穹隆"构造,沿穹隆边部形成了环形的金等元素地球化学省;第五次,发生在100Ma前后,形成闽粤稀有、放射性等元素地球化学省.100Ma以来, "郯庐变形运动"对扬子地幔柱第四次、第五次活动留下的证据进行了改造,扬子板块东部和"华夏地块"被拉伸变形,压扁拉长了闽粤稀有等元素地球化省,切削了中国南部环形金等元素地球化学省.研究"扬子地幔柱"的存在,使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南部的铂族、钒、钛、铜、金、钨、锡、钼、铅、锌、银等矿产的成矿理论问题;用板块运动的动态观念,研究中国南部地壳的演化问题;用全球演化的观点,研究元素的分布与迁移问题.
  • 摘要:采用稀王水封闭式水浴溶解样品,泡塑吸附溶解的金,硫脲介质中水浴解脱泡沫吸附的金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金元素.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通过改进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罗卜岭大型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东部,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也受到多期次构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卜岭铜钼矿床铜钼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其迁移规律的综合研究,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铜钼矿化围绕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矿体由深至浅,垂向上具有MoCu-MoCu(Mo)的元素分带规律。在斑岩成矿环境中,铜钼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应该受到了花岗闪长质侵入体及区域断裂构造的共同影响。
  • 摘要:利用Excel2007丰富的函数功能编制了一系列的公式集合,综合利用其图表功能,完全能适合DZ/T0 130-2006规范要求,能自动计算地质样品检测结果是否超差,自动计算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报出率、对数差(△LgC值)、相对偏差RSD%和RE%值,自动实现"四舍六人"修约.大大提高了地质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的效率,尤其对于具有大量数据的化探分析,更能节省大量时间,为化探数据的后期利用和评价提供更好的数据.
  • 摘要:红透山铜锌矿床是中国地质年代最老的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本文从矿床垂深方向(不同中段)、水平方向(不同穿脉)、以及垂直矿体群的水平方向几个方面进行采样测试研究,研究矿床的空间矿化规律,为成矿机制和找矿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rn 研究表明,金属矿化强度呈现上段较低,中段最高,下段较高的特点:-647中段较低,-707中段和-767中段金属矿物总量相近,都处于高水平上,-827中段略有减少。硫的含量,-647中段总体上矿化较弱。从-707中段—-767中段—-827中段,由30.88%—29.77%—23.99%,逐渐减少。黄铁矿含量,从-707中段→-767中段→-827中段,由45.57%→36.32%→23.31%,自上而下减少近1/2。磁黄铁矿含量,从-707中段→-767中段→-827中段,由11.52%→19.36%→21.51%,自上而下增加近1倍。说明该矿段成矿环境由浅至深,由富硫向贫硫环境转变。rn 矿床水平方向,无论是矿床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铜的含量、锌的含量比较稳定,中部更富含高硫的黄铁矿。脉石矿物,矿床东端,硅酸盐含量较高。同一水平上的多个矿体中,顶部矿体更富含铜、锌,也更富含绿岩类矿物。从同一矿体顶板至底版,锌、硫含量由高至低;矿体中部,铜含量最高。本区围岩的含矿性具有距矿体近而增高远而降低的特点。
  • 摘要:文章确立了矿样经火试金富集,利用ICP-AES测定金,铂,钯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合适的谱线和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各元素的检出限低于5ug/L,RSD为3-10%.此方法可靠,准确.
  • 摘要:月球地质图和地球地质图表示的内容不同,应用的数据资料也不同,因此探索月球地质图的表示方法、地层单元的划分标准,应用ArcGIS系统,建立地质图编制的标准、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于今后研究月球地质、进行地质图的编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这是中国首次应用探月工程的嫦娥数据进行数字地质图编制,属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各种规范和要求、技术方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修改。
  • 摘要: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工作起始于1999年,主要针对用传统方法填图完成的区调成果资料进行数字化建库.至2013年底已完成801幅,形成西北地区大型综合性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库阶段性成果,修复抢救了西北五省(区)范围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采用了统一的建库标准和可靠的数据质量监控方法,从数学基础、空间精度、拓扑一致性、属性正确性等方面保证了数据质量.该数据库信息量丰富,具备面向对象特点,数据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形成了可满足政府和社会公益需求的系列产品.目前已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摘要: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的“立体一张图”框架,扩展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的服务能力,使成矿带三维资料、三维城市地质成果、矿区三维成果以及三维填图资料等数据能在网格平台上充分展示并提供服务,实现了地球空间模式下三维空间信息高效的集成整合显示;为深部找矿与矿产管理提供了直观的决策支持,在将来矿产领域大数据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下的发布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服务机制和支撑平台,将越来越便利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 摘要:笔者选取ENVI用于遥感数据处理,选取MapGIS K9用于遥感数据等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检索等管理以及三维模型建立。并利用MapGIS K9软件提供的组件式开发功能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专门的三维地表模型展示程序,方便用户对已建立三维地表模型进行展示。
  • 摘要:二十多年来,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海域取得很多新认识,但中国海陆及邻域的大范围编图,尤其是大地构造图,并没随之更新,还存在海陆不接、海区研究程度比陆区低等问题.中国本土的大多数用于指导中国海陆及邻域大地构造编图的观点,虽逐渐与板块构造理论结合,但都着重陆区研究,少有展开洋陆对比,而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中国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中也有所局限.rn 块体构造学说,是板块构造理论在中国海陆的应用实践和再发展.其将地壳的演化历史分为陆核形成阶段、古全球构造阶段(可分为成台阶段和稳化阶段)、中间过渡阶段和新全球构造阶段.在用板块理论解释新全球构造阶段构造现象的基础上,将块体和结合带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作为板块之下的二级构造单元,用以表示古全球构造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在涵盖中国海陆的研究区内,将块体按照华北型、扬子型、华南型、冈瓦纳型和西伯利亚型5种类型进行划分,结合带依据主要形成时间按照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4种类型进行划分;缝合带依据主要形成时间按照晚中生代和新生代2种类型进行划分.共划分出了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6个板块边界构造单元,26个块体、13个结合带和10个缝合带.
  • 摘要:全球离散地理格网是基于球面的一种可以无限细分,但又不改变形状的地球拟合格网,当细分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达到模拟地球表面的目的。本文在对全球等面积四叉树离散格网建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网边变形计算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rn (1)全球等面积四叉树离散格网在纬向上采用表现为纬圈到赤道面垂直距离的线量来控制,减小了格网的变形量。rn (2)几何变形稳定。随着格网的不断细化,格网单元的最大、最小边长比越来越大,但变化速度越来越小,最终都收敛到1左右,使得其在递归剖分中,同样保持近似均匀的特性,其变形阑值的存在为精度分析和数据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摘要: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势愈发明显,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需要系统完整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支撑,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基于MapGIS IGSS 3D平台,结合GIS、数据库技术、三维地质建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搭建形成了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实现了城市地质信息由分散到集中管理、由平面到三维可视化、由单纯专业应用到多元服务的转变,辅助地质人员的专业工作,更好地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服务.
  • 摘要:ArcGIS、MapGIS两种地理信息系统操作平台各具优势,在黑龙江省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项目中,MapGIS格式数据向ArcGIS格式数据转化时,需要解决投影转换、注记转换等问题,通过研究,用VB编程可以解决两种操作平台间的注记转换问题,最终实现MapGIS数据格式与ArcGIS数据格式的统一.
  • 摘要:海洋区域地质工作具有不同于陆地的特点,工区普遍被海水覆盖,大部分地区沉积有第四纪地层.海洋中的地质图如何表达地质内容、剥皮深度或时代如何界定、海陆地质图如何海陆联编?怎样引导读者读海区地质图等等是目前面临的一些难题.作者基于中国海洋地质工作的现状,寻求并展望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求引起更多海洋地质工作者去思考并寻解.提出要合理地展示海区地质内容,保留海洋特性,借助说明书引导读者读图,与时俱进适时修改过时的规定。
  • 摘要: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图为基础,以当代板块构造-全球动力学为指导,尽量客观、全面和清晰地反映内蒙古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包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质体之性质、形成环境、时-空产况及其受控因素,进而进行构造单元划分。编图人想以“在‘写实基础’上,表现‘上层思维’之构造特征的编图思想”,确定编图方案和图例设计。rn 在简化的地质图上,赋予区域地层表中诸地层以构造内涵,并作为地质构造图的部分图例,如分出不同时代的“基底”及不同时代和不同特征的“盖层”;图面上不用“另设代号和颜色的构造层”的表示方式,以避免读图人对构造层代号、图例颜色与其所代表地层之间进行“思维上转换”。对地质构造图或大地构造图来说,十分重要的“构造层”和“构造旋回”概念,则以“大地构造旋回演化表”的附表形式列于地质构造图中。rn这样的地质构造图更适合于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rn 在简化地质图上,侵入体用“岩胜+地质时代”表示;其“底色”不用传统的“各种红色”,而用较“同时代地层色”稍深些的颜色;其“花纹”对前寒武纪岩体用红色;显生宙岩体用“较底色稍深的颜色”,以较清晰展示各时代地层和侵入体及构造层的时-空展布。
  • 摘要:2004年到2013年,是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实现稳产3000万,开始推进"二次跨越"的十年.十年里,研究院制图一路所承担的物探成图量成倍增加.制图一路制定制图规范并以现有微机、工作站制图软件和自主研程序相结合改进制图流程,开创了研究院制图新模式,完全实现数据制图.新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研究院物探制图技术水平,既做到规范成图又严格保证图形质量,使得制图效率提高了近四倍,进而缩短了物探解释成图的周期,提高了物探解释成果的质量.
  • 摘要:随着油气二次创业的深入,海相地层已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重点.下扬子沉积了巨厚的海相地层,其原型盆地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改造.通过对下扬子边界的讨论,对其进行系统的整体分析.在活动论构造历史观和盆地原型分析TSM工作程式的指导下,通过对下扬子中石炭至中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状况的分析,以及该时期沉积充填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中石炭至中三叠世下扬子原型盆地的性质为被动大陆边缘,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硅质碎屑沉积物、碳酸盐岩沉积物和三角洲沉积等方面.该时期在Ⅲ、Ⅳ区广泛分布有硅质碎屑沉积物序列,在Ⅰ、Ⅲ、Ⅳ区碳酸盐岩沉积夹杂有碎屑岩沉积,而Ⅱ区为纯灰岩区,而在苏浙皖的广大地区覆盖有龙潭组的三角洲沉积,这些均表明晚震旦至中奥陶世其为成熟的被动大陆边缘.而下扬子区盆地叠加改造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中三叠世晚期以来海相原型盆地又经历了:中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渐新世,断坳复合型伸展盆地;晚渐新世以来,反转盆地.由于这四个阶段的叠加和改造作用,导致下扬子区中石炭世-中三叠世早期残留地层中心零星分布在乐平、铜陵、句容、泰兴、勿南沙以北等地区,最大残留厚度>1200m.由此,下扬子区中石炭至中三叠世海相油气勘探方向应从叠加改造相对薄弱的地区寻找油气二次创业的突破口.
  • 摘要:本文通过大兴安岭的隆升与煤盆地构造演化关系来探讨中生代该地区的构造机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来解释这一盆山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大兴安岭以及西部的海拉尔、二连盆地的演化的动力学环境受到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两大动力学体系作用的控制。在中晚侏罗世,两大洋向欧亚大陆下的相向俯冲,汇集的部位大体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从而造成了东北地区的地壳增厚,和局部的火山活动和断陷盆地发展的初期。早白垩世,大兴安岭西部的增厚的地壳发生拆沉,而东部长距离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发生断裂,引起两侧的地幔对流,造成地幔物质上涌,造成了大兴安岭的隆起和两侧断陷盆地的发展,东部的断陷盆地较西部的断陷盆地形成时间相对晚点。
  • 摘要:地学类的科研论文,一般会插入地质图,地质图是一个地区地质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将研究区内的各种地质体(地层、岩体、矿体)及地质现象(断层、褶皱等)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以反映调查地区地壳表层的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2005).一个地区的地质特征,如果用文字表述,可能写上一二页甚至三四页也未必使读者有准确而清晰的了解,这时候,地质图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地学类科研论文中,地质图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笔者翻阅国内一些知名科技期刊,发现地质图的编辑有一些疏漏,这应该是各地学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经统计,认为主要有图例及图说、线比例尺、图面线条、地名与地名标识、图中的文字表达不规范,并导致喧宾夺主、取舍不当;地质图的方位、“图例”画蛇添足等。
  • 摘要:当前,网络科普已经成为了科技传播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社会的关注度不高,地学科普的网络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成为了地学科普网络宣传的排头兵。各级地质学会没有重视地学科普的网络宣传,没有发挥其地学科普工作的主力作用。中国地质图书馆的科普网站应吸取上述地学科普网站的特色和建设经验,注重知识性、时效性和交互性相结合,并且开展适度的网站宣传活动,扩大科普网站的社会影响力。
  • 摘要:作者通过出版《中国地质文摘》,认识到期刊文献资源只有被充分利用,并直接为读者或企业服务时,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真正发挥其传播作用;探讨了《中国地质文摘》数据库开发与利用.同时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会出现更广阔的前景.
  • 摘要:编排校一体化工作模式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市场发展对科技期刊提出的必然要求,这种工作模式有助于简化工作模式、提高编校质量,并且能减轻编辑人员的重复性劳动。编排校一体化工作模式还为科技期刊编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既能运用传统编辑手段和方法,又能使用现代编排手段快速捕捉和传播文化信息,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编辑人才。但同时这种编排校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也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不仅需要精通编辑业务,熟练掌握编辑流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技能,而且还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排版软件,绘图软件等。因此,编辑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电脑操作技能,才能适应编辑工作现代化的要求,把编辑工作干得更好,提高期刊质量。
  • 摘要:由于泉店煤矿主采二1煤层直接顶板多为中、粗粒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厚0.10~36.92m,砂岩岩体稳定性好;泥岩、砂质泥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稳定性较差,在直接顶板为砂岩与泥岩相交处,由于是砂泥岩互层,曾多次发生冒顶,冒落高度2~6m.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或细砂岩泥岩互层,岩体稳定性差,在矿压或高水压作用下易发生底鼓和突水.在井田内还存在落差较大的断层四条,在井田西北隅的灵泉水库(库容:32.5万m3)下距二1、二3煤层垂直距离300m左右,虽有新生界粘土、砂质粘土隔水层相隔,但库水仍有可能沿顶板裂隙带进入矿井而增加矿井涌水量。因此,为给矿方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仅仅通过钻孔对煤层顶底板岩性研究是不够的,利用反演技术准确分析岩性及力学参数结合地质体地震波速度的信息可以应用于解释采区内煤层厚度变化的研究、也可用于地质构造体的解释,特别是对煤层顶底板岩性趋势的变化研究,可以由点到面对全区进行岩胜分析,指导矿方安全生产。
  • 摘要:江苏省溧水县爱景山锶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一级)下扬子台坳(二级)盐城-南京台拱褶带(三级)镇江-溧水断隆(四级)溧水火山断陷(五级).本文探讨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成矿控制条件、成矿成因,提出了找矿方法和找矿方向。
  • 摘要:随着世界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及对能源安全的忧虑,锂在电池等高新技术领域方面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中国应把握此机遇,进行国内勘查找锂的同时,开展境外特别是现阶段相对易介入的拉美地区找锂。中国在开发利用拉美地区资源过程中需综合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条件,同时要充分考虑锂矿资源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等投资风险。通过对拉美地区锂矿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建议优先考虑玻利维亚与阿根廷的现代盐湖型锂矿,二者的近现代盐湖型锂矿富含钾、硼等可综合利用的资源。秘鲁也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近现代盐湖,拥有巨大的锂矿资源量,且受关注程度较低,建议今后要加强对其国家政策方面的研究,密切关注该国锂矿资源勘查开发信息,可将其作为中国后备锂资源开发目的地,应加快介入步伐。智利锂资源潜力虽好,但智利锂矿矿权不易获取,当前有利的锂矿矿区多已被美国与加拿大公司所占据,中国想从智利获得锂资源的成功可能性较小,建议只可作为企业投资性介入,勘查进入目标地的排序靠后;而在巴西,最后国当前再进入有一定难度,应密切关注追踪其锂资源勘查进展情况。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球和中国硼矿资源概况以及开发利用情况、勘查开发现状,提出中国境内优质硼矿已濒临枯竭,国内产量供应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急需进口。虽然近几年全球硼矿产品消费量有一定的上升,但总体增量有限。且由于近些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近期由于在中央“控增速,调结构”政策影响下,有一定回落,但预计年增长率也将在7-8%之间,因而中国未来硼化物年消耗量还将继续增长。综上,中国硼矿资源发展战略可简述为: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综合利用两种资源。对内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适时调整中国硼资源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同时,加大寻找、开发利用新的硼矿产地和硼铁矿资源,逐步实现矿山原料精细化,硼酸、硼砂加工大型化,精细产品多样化,建立新型先进硼矿生产和利研基地;对外积极开拓国际资源,奉行“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境外硼矿资源勘查投入力度,优先考虑拉美地区硼资源,加强对该地区国家政策方面研究,密切关注其硼资源勘查开发信息,为中国储备优质硼资源开发目的地,以适应未来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日益增长的硼化物的需求。
  • 摘要:山东省胶东地区具有良好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已发现和开采的石墨矿均产于陡崖组徐村段,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是石墨矿成矿的必要条件,褶皱构造转折端和核部是重要的成矿部位。本次划定的成矿远景区内徐村段地表出露面积共224.06 Km2,徐村段石墨岩系分布广泛,变质程度达麻粒岩相,褶皱构造发育,远景区具有必要的石墨矿成矿条件,并有已知矿床探明和开发,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 摘要:通过天山成矿带内铁磷矿地质及找矿前景的研究,对成矿带内的岩浆岩杂岩体进行了含矿性分析,划分出4个含矿杂岩带与5个矿床成因类型。成矿规律及成矿专属性研究表明:岩浆岩型铁磷矿受古地台边缘深大断裂控制;容矿岩石为主要偏碱性-铁质及铁镁质岩系列;容矿岩石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并具有岩石、矿物、元素共生组合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找矿远景区的划分,划分出9个找矿远景区。目前在卡乌留克塔格、阿斯廷布拉克、大西沟等区进行了勘查,探获(332+333)铁磷矿资源量3亿多吨。取得了北方找磷的突破。
  • 摘要:海南岛褐铁矿资源丰富,主要由新生代火山岩风化淋滤形成(张家友et al.,2013).但由于品位低、占地广、难选冶、经济效益低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开发利用,成为当地矿产资源、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部门的"一块心病"(张家友et al.,2012),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环境管护等方面的考虑,探讨矿产与土地等资源协同开发的途径.
  • 摘要:本文应用包裹体显微测温、巴尔特二长石地质温度计、斯托默二长石地质温度计及X射线粉晶衍射四种方法研究了大尹格庄金矿11号矿体热液钾长石样品,包裹体显微测温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20~280℃,后三种方法计算得出平衡温度分别为:4005℃,41530℃,422℃,为研究成矿阶段温度演化提供上限。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刺激页岩气发展和规范页岩气发展的政策环境。目前,世界各国的页岩气政策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不少国家的页岩气政策已经从简单刺激演化到规范发展的阶段.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中国、印度、波兰、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开始启动对页岩气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配套的产业政策,基本都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 摘要:采用地温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调查方法,调查工区地热的地表显示与深部地热的关系,继而推断深部地层结构、热储埋深及断裂位置,经地热钻孔验证的结果,总结地热资源勘查方法的有效性.rn 通过对研究区内深部地质构造特征,采用地温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调查方法,研究地热的地表显示与深部地热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具备地热资源形成的“热源、通道、储层、盖层”等重要条件,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热地质背景和地热资源勘查前景。rn 从深部地下水循环条件得出了区内热储层地下热水形成了多源补给、顺层径流和上升排泄相对稳定的循环系统。rn 地热勘查方法及资料分析解释技术结果表明:航空磁测、大地热流值、及区域重力方法适合于地热勘查初始阶段,对预选地热形成靶区较为有利。电磁测深方法主要是探测地下不同岩层电阻率的分布,而岩层电阻率的变化和地下水的温度及岩层破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电磁法对地下电阻率测量,能够解译勘查区地层、断裂构造分布情况,完成热储构造空间定位预测,确定地热钻孔的合理布设位置。通过钻探验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的地层和断层基本和实际情况相同,认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勘查地热田更为有利。
  • 摘要:南宁市及周边地区零星分布有6~7个已关闭停采的小型煤矿山,如何充分利用地下采空区地面土地资源,是地方政府非常困惑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已停采的砂井煤矿采空区地面(面积约2.00km2)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的研究,为其他煤矿山采空区地面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n 砂井煤矿现有采空区范围内均为地表变形不稳定地段,地面上不宜修改永久建筑物;通过对采空区进行封堵回填处理,将采空区底板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作为建筑物桩基础持力层,可避免采空区地面变形对建筑物造成危害,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摘要:本文从公路存在的常见缺陷出发,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地质雷达检测路面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就地质雷达在公路无损检测领域开展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正常道路与病害道路为对比,系统分析了公路密实不均匀、局部脱空、裂隙、塌陷的原因,总结了常见缺陷的雷达波相特征,针对不同的异常做了详细的解释,为公路检测及治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摘要:刚玉是一种纯的结晶氧化铝矿物,硬度大、高铝,常用做高级研磨材料和高级耐火节能材料,透明色艳者可作宝石.自然界刚玉矿源较少,当今人们正大量用人造刚玉替代天然刚玉.本文简要探讨了刚玉的矿物性质,地质产状及分布,矿床开采与选矿工作等内容,提出了刚玉的应用评价及可供资源现状。
  • 摘要:沉积盆地是多种矿产赋存的场所,与煤共生、伴生的矿产以及在煤中赋存的有工业价值的稀有分散元素(锗、铀等)、煤层气和富油煤等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从综合勘探与综合开发的视角,以吐哈煤盆地和伊利煤盆地为重点及青海江仓、甘肃靖远和宁夏汝箕沟等赋煤区等成煤环境及构造演化为对象,分析了西北地区与煤伴生铀资源的时空分布和资源前景(煤中铀含量均值2.32μg/g),总结了西北地区与煤伴生铀赋存规律,得出了西北地区与煤伴生铀的成因机理.认为煤中铀的品位虽然不高,但由于煤层多、厚度大、面积广,故煤中铀的远景储量可观.因此,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加大对西北地区与煤伴生的铀资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 摘要:豫西小秦岭地区东起屡园峪、西到蚂蜂峪为一石墨矿化带,其中灵宝泉家峪石墨矿具有典型性。通过分析研究矿床特征,泉家峪晶质石墨矿成矿规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含矿层受石英岩控制,透辉岩、大理岩较发育,与含矿层关系密切。②岩石中普遍含石墨,岩层中穿插的花岗伟晶岩脉、辉绿(玢)岩脉和石英岩脉是后期热液成因,后期较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对地层中石墨的局部富集成矿产生促进作用,形成石墨(混合)片麻岩和含石墨片麻岩;后期岩脉侵入和混合岩化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些特征是石墨富集成矿的有利条件,故认为是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 摘要:中国东北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合部位,前中生代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板块拼合、造山作用,中新生代板内构造作用改造,使该区域具有不同的构造指向与变形样式,地质构造复杂.为构建东北区域标准电磁的壳-幔圈层的电性结构模型,在东北地区布设经纬度4°×4°的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参数观测网,获取了高质量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开展了一、二、三维反演工作研究.通过研究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合地热流、重磁等相关资料,最终得到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主要分为盆、山两类大的电性结构类型;不同微板块块体(地块)表现出不同壳-幔电性结构类型;东北地区的岩石圈厚度表现为"东薄西厚,东西两侧厚中部薄;南北厚中部薄"的特点;研究区的南部与东缘受复杂断裂系统或缝合带、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其岩石圈层电性结构复杂多变.
  • 摘要:2008年,在中国祁连山木里地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中低纬度高原冻土区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为了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机制,2010年作者在祁连山木里地区开展了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电磁法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浅部地层具有高阻异常,为冻土层的反映,厚度一般为60~80m.下部地层呈低阻异常特征,为泥岩或断裂破碎带的反映.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与冻土层和断裂破碎带密切相关,天然气沿断裂构造运移,并受冻土层的封闭而富集,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成藏,这是中国祁连山木里地区水合物的主要成藏模式.
  • 摘要:工程地质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其风险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与地质相关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工程、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已经涉及到环境以及更多方面问题的综合效应.因此,如何进行此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如何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或规避工程地质因素带来的工程风险,使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rn 目前国内众多研究只单独的针对地铁项目或地下工程建设风险评估内容,较为片面、单一。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建设来说,缺乏一个全面、详实的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方面的探索。同样,综合性的建设项目的工程地质风险评估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评估体系尚不完善;技术规范、标准较为片面;管理办法欠缺,收费管理不明确;评估队伍不规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都应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加以逐步完善和改进。
  • 摘要:浙江纤岭硬质高岭土矿床位于昌化上溪玉岩山北西侧,与著名的昌化鸡血石有相同的赋矿层位,形成于晚侏罗世,是浙江省内最新发现规模较大的高岭土矿床,并伴有少量鸡血石.研究纤岭硬质高岭土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既有利于探索矿石应用途径,也有益于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高岭土矿床。研究表明,矿区高岭土矿体赋存在侏罗系下统劳村组第四段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规模较大。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具高硅低铝的特点,有害组分FeiO3 , TiO2含量较低。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本区高岭土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结晶度较高的有序高岭石。扫描电镜下可见高岭石单晶为六方板状,片径主要为10~15μm,石英颗粒粒径2~10μm,黄铁矿粒径15~20μm。矿石的矿物组分以石英和高岭石为主,次为少量黄铁矿。本区硬质高岭土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劳村组第四段的中酸性晶屑玻屑凝灰岩,部分为后期深部上来的热水溶液,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
  • 摘要:为配合化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为今后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依据.根据(任纪舜,1998,)大地构造观点和(陈毓川,1999)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结合化工矿产的成矿特征,将中国主要化工矿产成矿区带划分为8个成矿区,26个成矿带,89个成矿远景区,并对成矿区带找矿远景进行分析.8个成矿区分别为:华北地台硫、磷、硼、金红石成矿区;扬子地台磷、天青石、重晶石成矿区;塔里木地台磷、钾成矿区;毕南褶皱带萤石、硫成矿区;天山褶皱系沉积磷矿成矿区;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硫、萤石成矿带;柴达木拗陷西北部陆相沉积型天青石成矿带;秦岭褶皱系东段金红石成矿带。
  • 摘要:井中瞬变电磁法为瞬变电磁法的一种特殊装置,其测量方式是将发射回线布置在井孔上方或其附近地面上,用井下探头在钻孔中逐点测量,又称为地-井瞬变电磁法.地-并TEM野外数据采集中,由于探头位置接近导电矿体,因此能获得比地面方法更强的TEM异常响应信号,且探头在井中受导电覆盖层和外部电磁干扰小.为此,地-井TEM法在深部找矿中利用可用之钻孔,以寻找井旁、井底盲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实现了基于等效涡流的地-井TEM异常反演。通过反演,可以获取异常体的空间尺度、倾角、中心位置等重要参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反演。结合地-井TEM异常定量解释系统中的异常体提取技术和三分量交会技术,对实测地-井TEM数据进行反演,获取了异常体的倾角和空间尺度参数,在解释技术上,较之以前的定性和半定量方法取得巨大进步。
  • 摘要:在90年代初期,由江苏省地矿局区调大队发现的透闪石岩矿床位于江苏省溧阳县小梅岭村的东南部,从而使中国的软玉产地由原来的2个扩大为3个,即新疆、青海和江苏.该矿床产于燕山期庙西花岗岩与古生代镁质碳酸盐岩相接触的外带中,地层出露有志留泥盆系、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石炭系中、上统黄龙船山组、二叠系、三叠系、晚侏罗系及第四系,区内褶皱构造简单.透闪石岩矿体出露的二叠系岩层三面被花岗岩侵吞,岩层与花岗岩接触处常见有蚀变的断裂破碎带和角砾岩带(钟华邦,1990).小梅岭软玉矿体产于花岗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带的透闪石岩或矽卡岩中,呈脉状、网状或不规则状产出.rn 偏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为碳酸盐矿物、磷灰石。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其晶胞参数与白玉和标准透闪石非常接近。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化学成分与新疆软玉中的相似。
  • 摘要:南岭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钨、锡多金属及铀、稀土和稀有元素矿产资源成矿区.于都-赣县矿集区是南岭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重要的黑钨矿、锡多金属矿产地之一.本研究对盘古山示范区1:20万的平面重、磁资料,1:2.5万的剖面重、磁资料及其相关的物性、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相关的重、磁数据处理方法技术推断研究区内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分布,如磁异常化极处理方法、重磁异常的垂向导数计算方法、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_THDR)计算方法及重、磁、电、震资料的联合反演技术,上述技术为有效、准确获取本研究区花岗岩边界位置和断裂位置提供了技术保障;其次,根据上述处理方法技术,编制了研究区不同比例尺重磁力异常资料的基础图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盘古山示范区的地质问题奠定了基础,并根据基础图件,确定了示范区利用重磁资料推断花岗岩(断裂)分布的技术方案;最后利用该技术方案研究了盘古山示范区花岗岩和断裂的分布,并对典型剖面进行了重、磁、电、震的联合反演研究工作。rn 通过对上述示范区重磁资料的精细处理,得到了盘古山示范区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分布,经钻孔验证,在盘古山地区深部已找到花岗岩体,且与推断结果吻合度较高。可见利用重、磁数据结合地质资料及其它物探资料可以为深部探矿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 摘要:航磁异常代表实测磁场总强度之差,突出了区域异常的分布特征,是大陆地壳磁性体的物理响应.在航磁异常图中,宽缓变化的强磁异常区一般反映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地区,杂乱的正磁异常区一般为火成岩区的表现,负磁异常区一般为无磁性的基底或弱磁性的基底,线性航磁异常条带一般为岩浆活动带或者是蛇绿岩带.航磁图上的梯度带一般对应于磁性块体的边界以及块体之间的接触带、构造破碎带。航磁图中异常特征的走向一般反映了构造块体的走向。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研究和解释航磁异常之前,对航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便为开展大地构造、区域构造、深部构造和地质找矿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信息。rn 本文从分析三元函数的特征出发,认为在研究航磁异常特征时,应分析异常的幅值特征、垂向特征和水平特征,并将该方法运用到中国西部地区的航磁特征分析中,能够有效地得出整个中国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NW向、NWW向、近EW向的条带状异常特征,异常的幅值变化大,垂向梯度和水平梯度变化剧烈,因此,也说明了该分析方法合理、可行,对航磁异常特征分析的效果显著。
  • 摘要:常规的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大多基于平面,然而实际的位场观测面大多是曲面,因此研究曲面上的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之一,该方法将频率域快速Fourier变换技术与空间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相结合,形成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处理和转换方法,王万银等(2009)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rn 本文就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进行研究,运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试验研究,包括观测面和实际场源这两个客观因素,偶层面位置和计算量这两个主观因素。观测面有规则网和非规则网、平面和曲面(不同坡度)、连续和间断、空白和重叠等;实际场源包括深度、组合、大小等;偶层面位置包括不同深度、偶层面与观测面一致以及不一致等情况;计算量包括不同数据量对应的计算量大小等。
  • 摘要:综合应用大功率时域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不接地磁激电方法技术,在甘肃某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了有效性试验应用.取得了视极化率、视电阻率、磁电阻率、磁频散率等参数,获得的测量信息丰富.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分析了该区综合电法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获取的电法多参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推断解释的可信度.
  • 摘要:受地形因素影响,在测区中部山区飞行测量超高地段较多,但航磁、航电在该测区的普查找矿效果还是得到了充分的贴现。通过对已知矿点的地质特征分心确立了该地区的主要找矿方向,并对铁、铜多金属矿产的地质成矿特征、物性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相应的找矿标志。证明航磁、航电在该区普查寻找铁、铜多金属矿的地质效果明显,对间接扩大已知矿化点的找矿远景能够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航电异常分类是航电异常编录的重要环节,也是频率域航电找矿成果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讨论了航电异常编录的方法,然后结合航电异常编录要素,总结了矿产勘查中航电异常的分类标志,主要包括航电异常特征、航磁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概况.
  • 摘要:研制了适用于井间和坑道工作的大透距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数据采集系统科研样机;研发了与其配套的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并通过室内与野外测试实验,形成了大透距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工作方法;所取得的成果经生产实践检验,井间探测距离达数百米,应用效果良好.研发的大透距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国深部找矿、危机矿山找矿等工作提供了高分辨率技术设备和方法技术.
  • 摘要:单个溶洞的探查及定位是地质勘探很物探的难题,目前,大量工程在西部展开,穿过喀斯特发育区的工程甚多,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给出单个溶洞的位置以便作工程处理.突波这一难点是工程物探的责任.陆地声纳法是“陆上极小偏移距超宽频带弹性波反射单点连续剖面法”的简称。其特点是:他是零震-检距的弹性波反射法,可避开直达波、折射波、面波的干扰,入射波和反射波几乎是垂直界面,基本上不存在转换波,而且大大增大了反射波的能量,使其用4磅锤可激震得到150m以上深的反射波。工作时可以不固定检波器,大大提高了现场采集效率。激发采集5Hz~4000Hz的超宽频带,可充分发挥和应用频谱的特点。在探查溶洞方面,他的优势还在于:陆地声纳是零震一检距的方法,溶洞等有限大小物体的反射同相轴为双曲线,易识别。0.5~3m直径的溶洞和顶部凹凸不平的暗河的最佳反射频率是1000~3000Hz,这正是陆地声纳法的最佳使用频段。城市闹市区的振动噪声在250Hz以下,陆地声纳法的最佳使用频在5OOHz~3500Hz,可避开城市振动噪声而在闹市区正常工作。
  • 摘要:满丈岗金矿区大地构造位于西域板块(Ⅰ)宗务隆山-青海南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陷槽(I6)宗务隆山-兴海拗拉槽(I6-1).成矿区划属青藏北特堤期成矿域布喀大板-青海南山成矿省鄂拉山华力西-印支期铜、铅、锌、锡、金、银(钨、铋)及铁成矿带.该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北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三组,一般以高角度压扭性断裂为主,表现为压扭性和挤压带发育为其特征,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以中酸性、酸性岩类为主,分布于满丈岗金矿以东,严格受区内北西向断裂控制.rn 在构造和岩浆活动作用下,岩石发生了强烈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蚀变,金元素也发生活化、迁移、富集,局部地段富集形成金矿体,尤其是断裂部位是金运移、富集的有利空间和场所。成矿物质则主要来源于酸性火山岩地层中的凝灰岩,前期以高丰度、高背景形式分布,为火山沉积金富集期;经后期构造动力作用迁移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应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主要成矿时代为印支期。
  • 摘要:分析了重磁三维约束反演的必要性、研究现状,对约束条件进行了分类与说明,提出以人机交互方式建模可实现约束条件的提取、植入,介绍了定量、定性不同约束条件的控制方法.分析了交叉梯度、人机交互、参数绝对值、参数相对值、模型参数取值范围的约束反演方法特点.为了弥补单独一种反演方法的局限性、提高反演的效率与可靠性,探讨了采用交叉梯度、人机交互约束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参数互约束的反演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国产HDY系列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在中国河北、甘肃、吉林、辽宁等地开展的浅层地下水资源调查、土壤盐渍化探测、海水入侵探测、环境地质探测、成土母质和土壤密度探测等为地质目的的测量工作实例,分析了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在水工环等领域应用效果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瞬变电磁法对隐伏铀及多金属找矿效果较好,尤其是航空瞬变电磁法,能克服地面瞬变电磁法在山区(或地形切割剧烈地区)测量时难度大,效率低的不足。航空瞬变电磁法速度快,测量效率高,是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方法。
  • 摘要:论文利用实验平台对选定的岩心进行了多种工况的流动电位室内测试实验。研究大量室内实验的结果和小规模野外注水实验的结果,可以认为地层中流体流动电位的变化是地下流体进行压力分配的直接表现,在地面采集地下流体流动电位变化的数据,结合实验分析和数据的解析处理可以了解流动电位变化的规律。科学利用地下流体由于压力变化产生流动电位这一现象,就可以对地下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流动电位法为中国的油藏测井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监测地下流体流态方面应用前景广泛。
  • 摘要:红石岩煤矿位于黄陵矿区中东部,曾发生5次突水淹井事故,给煤矿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也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威胁.研究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对矿井的主要水害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红石岩煤矿水文地质长期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的高度计算结果以及现场调研,得出了矿井直主要充水水源是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主要充水通道为导水裂隙带和老窑废弃巷道等结论,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矿井防治水措施.
  • 摘要:"桂牧1号"杂交象草是广西畜牧研究所近年采用美洲杂交狼尾草为母本、优质矮象草为父本培育成功的禾本科牧草新品种,2000年通过了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部分岩溶地区已引种了桂牧1号杂交象草,初步研究了其产量变化与施肥效应以及营养成分、羊的适口性与补饲效果。然而,对于岩溶环境来说,它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如高钙、镁,低有效磷、钾、硼和有毒重金属元素镉偏高等,桂牧1号杂交象草能否适应?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基于大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重金属有毒元素、营养品质、抗营养因子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岩溶区适应性。
  • 摘要:本文在完成山区生态地学要素野外调查与分布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山区生态地学要素空间分布数据库系统与信息平台,完成了山区重点植物生态适用性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山区植物生态地学要素适用性及配套种植管理技术可视化管理系统,建立了植物适种区域与生态地学要素关联模型与信息管理系统,绘制了系列山区植物适用区分布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生态系统为单元开展了生态地学要素组合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研究。
  • 摘要:在济宁市城区对近地表大气降尘及不同污染端元样品进行采集,系统分析了大气降尘和污染端元元素含量特征,并对降尘空间分布及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端元中元素含量差别明显,燃煤尘中As、Cd、Cu、F、Pb、S、Se等多数元素含量最高,且明显高于降尘,对环境影响较大;汽车尾气尘中Hg、Cr、Zn含量最高;而建筑尘中各种氧化物和Mn元素含量最高.济宁市近地表大气尘中Cd、Pb、Se、Zn、Hg、CaO受到不同程度人为活动影响,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d、Pb、Se、Zn主要来源于企业燃煤,贡献率26.32%,这些元素高含量区与燃煤污染源空间分布相吻合;CaO可能与交通污染有关,贡献率10.06%,Hg主要源于汽车尾气排放,贡献率8.12%;而降尘中As、Cr、F、Ni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来源于土壤粉尘的沉降(自然源),贡献率30%,这4种污染源是济宁市大气降尘的主要来源.自然来源的As、Cr、F、Ni具有较小的富集系数,且相关性较好;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Cd、Pb、Se、Hg等元素具有较大富集系数或变异系数,在空间分布上与污染源较为一致.
  • 摘要:高标准基本农田和万顷良田建设都是以土地整理为载体,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集中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居住集中,农地连片,达到增量提质的效果.江苏省新沂市在草桥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前期开展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查明土地质量现状,提出土地利用建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查清了土壤养分、有益微量元素、有害组分的含量、分布特征,评价有益组分的丰缺等级、有害组分的污染程度等,是对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评价区一等(优质)、二等(优良)土地占95%,总体土地质量好,适宜开展万顷良田建设.通过评价土地质量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特色农业的适宜性,发挥土地优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全区97.78%土地环境质量适宜无公害水稻生产,94.66%土地适宜绿色食品生产,并划分了优选区、适宜区和限制区;通过评价评价肥力和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针对性施肥补肥,改善土地缺陷,提高土地质量和生产力.(2)查明土地污染现状,提出污染治理方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查明土壤污染范围、强度、影响深度、污染物组成及污染来源、迁移途径及其对农产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提出污染治理方案,提高土地质量和保障农产品安全.(3)查明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提出维护土地质量的建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查明基本农田和万顷良田建设区内和周边影响土地质量的灌溉水、工厂、公路、铁路、底泥、大气降尘等因素,评价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维护和提高基本农田和万顷良田土地质量的方案和建议.(4)查明浅部地质特征和需整理土地的质量特征,提出制定整理方案的建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查明地表下一定深度内(2-5米)的地层特征及其元素含量,圈定砂礓、砾石层、砂层等影响土地质量、土地整理的地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厚度及其元素含量等特征,查明需搬迁村庄、工厂等用地的质量现状,提出制定基本农田和万顷良田整治方案的建议.
  • 摘要:鞍本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铁矿产区,区内已发现的"鞍山式"铁矿总资源量已超过200亿吨.虽然鞍山式铁矿以贫矿为主,但其中的弓长岭铁矿却是全国著名的富铁矿床,该矿床累计探明富铁矿资源量超过亿吨.在开展"鞍本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模型研究"时发现,本区除弓长岭铁矿外,还有很多铁矿床也都或多或少分布有富铁矿体.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研究区富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在富铁矿成因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rn 研究表明,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一条东西长约85km、南北宽约25km的带状区域内。这条带中间部位的弓长岭铁矿富矿储量最大,东西两侧虽然也有富矿,但资源量远小于中间的弓长岭铁矿。剖面上,富矿体产状各异,规模相差巨大。有的只有几米长,有的可延长几千米;有的延长大于延深,有的呈柱状延深远大于延长。既有赤铁富矿,也有磁铁富矿,磁铁富矿量远大于赤铁富矿量,所有的富铁矿体均与贫矿产在相同的含矿层中。就富铁矿成因而言,矿既有原始沉积形成的,也有后期改造形成的,后期改造是富矿形成的主要原因。参与富矿形成的热液中,区域变质热液的证据更多一些,中生代的花岗岩可能参与了弓长岭铁矿富铁矿的形成或改造过程。
  • 摘要:格尔木牛苦头东矿区地处东昆仑晚加里东造山带中的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元古宙古陆解体形成的凹拉槽或裂谷,由造山期以沉降作用为主导的奥陶纪的物质所充填,当区域上进人造山期由隆升作用为主导的志留纪时,本地槽先闭合成为褶皱带而后缺失志留纪沉积.沉积盖层主要为上泥盆统、石炭系以及第三系和第四系.区域内侵入岩发育,以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花岗岩类岩体为主.区域矿产丰富,有尕林格铁(钴)矿、肯德可克铁钴铋金矿床,野马泉铁锌矿床、牛苦头多金属矿和牛苦头东铁矿等.rn 区域航磁异常由多个长条形或带状异常组成,展布方向为北西西向或东西向,与区域构造一致。航磁△T为一低值区。地磁异常特征与航磁异常基本一致,明显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不同的岩性出露区,异常的特征差异较大。铁矿床上的磁异常特征为强度大、梯度陡、走向明显、有规律且正负异常伴生。当矿体埋深较大时,异常幅度明显减小,但矿异常的其它特征十分明显。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与磁异常关系十分密切,磁铁矿与多金属的共、伴生关系,磁铁矿化的角岩、硅质岩、矽卡岩等能引起相结弱小的磁异常,通过磁法测量间接找矿的效果明显。rn 该区有规模的矿床与奥陶纪滩间山群有关,矿床类型多为喷流沉积改造型,少数为矽卡岩型。从成矿规律看:本区铁矿成矿时间在早古生代,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滩间山群火山喷流(气)沉积成矿系统发育,喷流沉积改造型矿床占主导地位;本区华力西、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在成矿作用上提供了物源和热能,并对前期形成的矿床进行叠加改造:成矿作用所特有的规律是:铁矿在前,铜矿次之,铅锌最后。
  • 摘要:随着电解锰技术的进步,贫碳酸锰矿已逐步被工业开发利用.为了配合全国地质找矿"358"行动计划,实现锰矿的找矿目标,本文对宜州地区下石炭统大塘阶碳酸锰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展望。同生断裂的发展造就了南丹宜州半封闭的成锰盆地(台沟)的形成,台沟中部海底潜丘的存在对宜州地区锰的沉淀成矿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其中的向斜构造是碳酸锰矿的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典型锰矿床的研究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在广西宜州地区下石炭统大塘阶寻找碳酸锰矿潜力是巨大的,加大勘查投入定能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 摘要:湖北省阳新县丰山铜矿接替资源勘查"属2008年度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新开项目,经过两年度的勘查工作,在南缘-400~-1100m标高发现了第二找矿空间,控制矿体规模达到中型.可控源圈定的异常经与地质综合研究后确定有利成矿部位,在13线及15线均揭露60-108m的矿体,为丰山铜矿深部找矿寻找到了第二找矿空间,实现了深部找矿的新突破,新增Cu金属量新增铜金属资源量126954吨,Cu 0.94%。物探超差数据能否利用、如何利用一直是深部找矿工作中比较棘手和广泛关注的问题,丰山铜矿属几十年开采的老矿山,矿区干扰严重,获得的CSAMT数据收到干扰强烈,全频点误差严重超差,但通过合理选择最低反演频率,使得可用频率满足误差要求后,异常特征仍能反映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质体。丰山铜矿深度找矿的突破就是在充分研究和合理利用超差数据,合理利用CSAMT反演解释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质规律而实现的。
  • 摘要:哈勒尕提铁铜矿是中南地质勘查院在新疆西天山成矿带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初步评价,铁矿、铜矿规模已达中型,通过对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的的总结,目的是推动本区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地质勘查工作,以实现找矿的进一步重大突破.rn 研究表明,矽卡岩型铁铜矿,化探异常,主成矿元属浓度分带明显,是选择找矿靶区重要条件。强度高的低缓磁异常,异常△T正负极值在n×10-3以上,反应矿体埋藏深。矽卡岩发育的大理岩小残留体是矿体富集的有利地段。
  • 摘要: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制图软件的应用日趋深入,使得各种信息都能够以空间为基础有机结合起来,三维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三维图具有立体直观,层次丰富的优点,在海洋地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里将Mapgis绘图软件及Surfer两款GIS软件有效结合起来,以上海幅实测水下地形数据为例,进行了基于DEM的三维地质图的制作方法研究.rn 在制图过程中,可以添加各种图件,利用软件的堆叠地图功能实现图形的套叠。比如可以导入等值线图,地貌图,底质类型图等以丰富三维地质图的信息。文中采用的海岛界线赋零值后再进行等值线插值的方法,在海洋地质图中非常实用。事实证明,与传统的地质图相比,三维地质图立体感和可读性明显增强,图件信息量更加丰富多彩。此方法一改传统的制图方法和工艺流程,可用于不同比例尺不同图种的三维图的制作。
  • 摘要:本项目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研究并建立了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Al,Fe,Ca,Mg,K,Na,Ti,P,Cu,Co,Ni,Sr,V,Zn,Mn,Cr等十六种主、次量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法,测定范围将10-6到10-2涵盖其中,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3S)和测定范围满足1:50000化探分析要求,元素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也满足相应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本方法现已应用于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大量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 摘要:哈密天湖铁矿床是新疆中天山隆起带及塔里木盆地北东缘的一个大型沉积变质——区域花岗岩化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宇青白口系天湖群第三岩性段,下部为黑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上部为白云石大理岩夹铁矿层.其原岩为一套互层的火山岩、凝灰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含矿建造为是经区域变质形成的各种片岩、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矿区内大面积元古宙花岗岩大面积分布,主要为片麻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铁矿层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白云质大理岩中。矿石具层状、条带状构造,均受层位控制;区域混合岩化形成的斜长花岗岩期后热液活动,使碳酸盐岩蚀变,使部分铁矿石变富,并生成黄铀矿、闪锌矿等硫化物。这类铁矿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天山东段的中天山隆起带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台缘隆起带(即板块构造的陆缘活动带)。已发现此类铁矿产地数十处,成型矿床9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天湖与七角井子),中型矿床1处(M1033),小型矿床6处。此类铁矿已探明资源储量2.94亿吨,占天山地区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的21.2%。天湖铁矿目前已达中型。磁铁矿的标型特征表明,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此类铁矿包括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富集型两个亚类。
  • 摘要:迪彦钦阿木钼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内蒙古东乌旗NE方向约120km处,据估算钼矿石量79943万吨,钼(331-+-332+333)金属量77.80万吨,钼平均品位0.097%,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超大型斑岩钼矿.目前国内外钼金属市场供远大于求,且后备钼矿资源储备充足,尤其是中国钼矿资源巨大,就东秦岭钼矿带储量就达500万吨以上,可供国内钼资源开发近百年,由此,结合钼市场分析,合理经济评价并分析该钼矿资源开发利用前景显得尤为重要.rn 在总结分析世界钼矿资源概况及市场价格的基础上,运用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对迪彦钦阿木斑岩钼矿建设项目预计的投资效益和投资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对迪彦钦阿木钼矿建设方案中,达产期共22年,达产期第一年的盈亏平衡点为36.31%,达产期翌年后各年的盈亏平衡点均小于36.31%,说明项目盈亏平衡能力较好,盈亏平衡的安全余度很高,抗风险能力较强。且该钼矿可露天采出的总矿量占全部地质储量的70%以上,且有钼矿的富矿体存在,露采初期以富矿体开采为主,可以降低成本、弥补目前钼矿销售价格偏低的劣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