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传感器网络
水声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23305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子与信息学报、电脑与电信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2015年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等;水声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文献由38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广钟、李霞、韩光洁等。
水声传感器网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3305篇
占比:99.98%
总计:623413篇
水声传感器网络
-研究学者
- 刘广钟
- 李霞
- 韩光洁
- 徐明
- 王海燕
- 申晓红
- 王皓
- 何宇
- 方世良
- 李宁
- 江金芳
- 季飞
- 赵瑞琴
- 金志刚
- 李宇
- 苏毅珊
- 赵冬雪
- 高翔
- 吴哲昊
- 姚念民
- 杜秀娟
- 何明
- 冯晓宁
- 刘军
- 员一帆
- 孙桂芝
- 孙霖
- 官权升
- 张莉涓
- 李丹
- 李启玲
- 李志林
- 林文
- 沈高青
- 王卓
- 童峰
- 蔡圣所
- 蔡绍滨
- 詹长健
- 赵旦峰
- 雷磊
- 韩计海
- 马海峰
- 马石磊
- 黄加红
- 黎明
- 何轲
- 余华
- 刘林峰
- 曹利
-
-
黄沛烁;
王易因;
关新平;
黄梦醒
-
-
摘要:
水声传感器网络(UASNs)节点由于洋流等因素长时间作用会出现位置偏移,故需要修正其位置信息。在水声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中将自主式水下潜器(AUV)作为移动锚点辅助定位可有效降低定位成本,但在AUV辅助定位过程中AUV的能量利用率仍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AUV的能量利用率,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水声传感网的AUV辅助定位动态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中将节点位置修正过程看成节点位置信息熵减少的过程。在AUV动态路径规划时根据定位过程的节点位置信息和预计AUV能耗,规划AUV下一步移动目标位置。使用贪婪算法选取使信息增益期望和移动消耗能量比值最大的位置作为AUV下一步移动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节点定位精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AUV能量利用率。
-
-
李丹;
赵荣阳
-
-
摘要: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因节点运动造成网络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利用节点数据发射功率的变化过程,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建立邻节点位置稳定性评估模型,使用Baum-Welch算法和Viterbi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数据转发时选择位置稳定的邻节点,提高分组投递率。仿真实验证明,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改进的路由协议能够有效降低因节点运动导致的分组投递率下降问题,提高网络数据转发的性能。
-
-
金志刚;
段晨旭;
羊秋玲;
苏毅珊
-
-
摘要:
珊瑚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水声传感器网络(underwater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UASNs)是监测与保护珊瑚礁系统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水下传感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感知数据的类型及数量大幅增加,传统UASNs架构将原始数据直接上传至水面数据中心的集中处理方式给网络能耗和通信效率带来严峻挑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端边云系统架构,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架构的两级协同珊瑚礁系统监测机制。该架构将复杂处理任务从远程云中心分散至边缘端,减轻了云端处理负荷。该机制由两级监测环节组成,同时包含了端侧图像处理和端边协同数据检测策略,实现了机器学习任务的边缘侧执行和数据的原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能够明显减少网络数据流量,有效降低网络能耗及传输时延,显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
-
陈国璐
-
-
摘要:
针对水声半双工传感器网络中能够实现广域通信的网格网络节点不满足单碰撞域的假设,导致网络吞吐量的下降问题.利用大传播时延的TDMA水声MAC协议原理出发,以Super-TDMA协议作为框架进行建模,而该协议都是对固定碰撞域的假设下研究网格拓扑的时隙调度.对此在可变碰撞域的条件下,理论推导水声网格传感器网络在可变碰撞域的假设下时隙调度的吞吐量上限.并使用启发搜索算法设计了达到吞吐量上限的时隙调度矩阵.该算法是根据节点传输的约束条件得出各节点无干扰传输的时隙调度矩阵.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理想约束条件下,设计的时隙调度矩阵可以达到理论吞吐量上限.
-
-
郝诗雅;
杨媛媛;
董怡靖;
赵晓旭;
陈嘉兴
-
-
摘要: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中移动定位算法的误差和鲁棒性问题,提出两种蒙特卡罗移动定位算法:CRMCL(Circular Ring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和PRMCL(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Circular Ring Monte Carlo Localiza-tion).CRMCL利用1跳锚节点构建圆形采样区域和圆环过滤器.通过定义样本密度得到合理的样本数,论证圆环参数与过滤区域面积的关系.通过仿真实验得到合理的圆环参数,并以此构建高效的过滤器,降低定位误差.PRMCL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CRMCL过滤后的样本,降低了无效样本的数目,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仿真表明,在不需要额外硬件的情况下,CRMCL和PRMCL比蒙特卡罗及其改进算法误差小、鲁棒性强.
-
-
赵晨;
乔钢;
周锋
-
-
摘要:
利用水下自主潜航器(AUV)定位是水下大区域静止目标定位主要方法之一.针对单AUV定位存在的定位周期长,定位覆盖区域低,长时间定位误差累积大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运动的双AUV的静止目标定位方法.每个AUV通过自身携带的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多普勒计程仪进行自身定位,并在多次运动过程中通过与静止目标间的通信时延差测量进行定位.该方法需要2个相对航向角呈90°的正交移动AUV通过最少2次与静止目标间通信完成次定位.相比于传统的单移动传感器定位方法,该算法需要的定位周期更短,对同步要求更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有显著提高,同时有效定位区域增大,在长时间定位过程中对AUV位置误差影响更低.
-
-
秦利娟;
刘鑫
-
-
摘要:
由于UASNs部署环境的差异无法适应路基传感网络的一些理论方法,因此提出了融合深度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首先分析UASNs的信道与噪声衰减,以及能耗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影响数据传输能耗的多种因素.然后针对立体网络拓扑,从均衡性角度设计了能量阈值计算方法,并依据能耗与阈值完成簇头选择.最后融合深度网络与AE学习算法,利用多隐层提高特征提取的精确度,各节点将特征结果通过簇头汇总后,根据汇聚中心下发的参数更新路由.基于Matlab搭建UASNs仿真环境,分别对算法的簇头选择、网络寿命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路由算法在簇头分布上更加合理,能够降低簇头数据传输能耗,保证网络的均衡性,并且对于网络节点移动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
李丹
-
-
摘要: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因节点运动造成网络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基于北部湾海域环境信息,利用改进的Aqua-Sim水声信道仿真平台,进行水声传感器网络动态拓扑仿真,通过数据分析验证节点的运动会导致网络稳定性下降,节点运动速度越快,网络的稳定性越差.
-
-
李莉;
魏宗博;
路晨贺;
靳晓珂;
李进
-
-
摘要: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能耗高和数据传输质量低的问题,基于路径增强介质访问控制(Routing enhanced-MAC,R-MAC)协议,提出一种根据节点位置信息进行功率控制的路由增强介质访问控制(PC-RMAC)协议.根据接收功率阈值、 传感器节点换能器的发射和接收天线增益、 系统损耗因子、 声波频率及节点间实际距离,计算出最优发送功率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减少节点发送数据产生的能量消耗,进而提高网络能量利用率,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仿真结果表明,网络中节点间距离在700 m范围内,PC-RMAC协议的数据包传递率比R-MAC协议高1%左右,平均能耗略低,平均延时低30%左右;而节点间距离在700~900 m范围内,PC-RMAC协议在数据包传递率、 平均能耗和平均延时方面的优势明显增加,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
-
XU Ming;
徐明;
LIU Guangzhong;
刘广钟
- 《201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水声传感器网络低带宽、高延迟特性造成的空时不确定性以及网络状态不能充分观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首先将每个传感器节点的链路质量和剩余能量划分为多个离散等级来表达节点的状态信息.此后,接收节点通过信道状态观测和接入动作的历史信息对信道的占用概率进行预测,从而得出发送节点的信道最优调度策略;发送节点按照该策略中的调度序列在各自所分配的时隙内依次与接收节点进行通信,传输数据包.通信完成后,相关节点根据网络转移概率的统计量估计下一个时隙的状态.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相比,基于POMDP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可以提高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和网络吞吐量,并且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
-
-
LI Xia;
李霞;
WU Zhe-hao;
吴哲昊
- 《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由于采用多信道水声通信技术的水声传感器网络可以更加灵活的对信道资源进行分配,因此在多信道水声传感器网络中设计高效的资源指派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簇结构的多信道水声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蚁群(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算法的多信道水声传感器网络资源指派算法.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该算法可以对信道资源进行动态分配,在数据通信时长固定的前提下能够显著降低节点传输需求指派的失败率.
-
-
Li Xia;
李霞;
Zhao Dongxue;
赵冬雪
- 《2015年全国物理声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根据水声信道的传播特性和簇结构水声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特征,结合接收信号的信干噪比定义了分簇网络中节点成功传输概率和网络吞吐量密度等性能指标,阐述了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基于多信道的簇结构水声传感器网络容量分析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干扰受限网络中在随机选择信道及按节点ID号划分信道两种信道分配方式下的网络容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网络监测范围条件下,存在某个最优的节点密度使网络的容量得到最大值.此外,还分析了网络的工作频段、节点发射功率以及簇结构覆盖区域大小对网络容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为簇结构水声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