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092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0篇、会议论文263篇、专利文献1544303篇;相关期刊680种,包括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力自动化设备、电讯技术等; 相关会议225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等;功率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6607位作者贡献,包括W·陈、P·加尔、张兴炜等。

功率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0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26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544303 占比:99.85%

总计:1546666篇

功率控制—发文趋势图

功率控制

-研究学者

  • W·陈
  • P·加尔
  • 张兴炜
  • 鲁照华
  • 潘学明
  • J·蒙托霍
  • 徐浩
  • 高雪娟
  • P·盖尔
  • 戴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戈; 朱永豪
    • 摘要: 在车联网中,过高的车辆密度会造成信道拥塞,信道拥塞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协同车辆安全系统的性能。针对此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车联网信道负载预测的拥塞控制策略(Conges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Channel Load Prediction,C2SLP)。该策略分为3个模块,首先使用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协议中的检测功能获取信道闲忙状态进行负载评估,然后将所得结果代入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下一时刻的信道负载值进行预测,最后将所得负载预测值与预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根据对比结果使用功率控制算法调整传输功率,实现提前避免信道拥塞。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2SLP将信道占有率稳定在0.6左右,传输时延稳定在30 ms左右,明显优于UBRCC算法,C2SLP在控制信道拥塞的同时有效减少传输时延,确保数据包可靠发送,满足车辆安全应用需求。
    • 董霜; 沙志成; 朱春萍; 赵彤
    • 摘要: 针对目前应用于直流配电网领域的DC/DC换流器造价高、控制复杂以及不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缺点,为了实现不同电压等级直流分布式负荷有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出了一种混合DC/DC换流器拓扑,采用电流源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 CSC)连接直流电网,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SC)连接直流分布式负荷。提出的换流器拓扑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灵活以及具备直流短路故障穿越能力的优点。在分析换流器数学模型和运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给出了换流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CSC侧功率闭环控制,VSC侧交流电压幅值闭环控制的DC/DC换流器闭环控制策略。最后,在RTDS半实物仿真平台上搭建了1 MW/2 000 V/750 V混合DC/DC换流器试验模型,开展了额定运行工况、功率变化工况和直流短路工况试验。额定运行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1 MW额定功率的运行,功率变化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可以实现功率由1 MW到-1 MW的平滑反转,直流短路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换流器能够平稳穿越直流短路故障。
    • 赵永志
    • 摘要: 随着我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BLE Mesh网络开始应用于农作物智能生产场景中,针对BLE Mesh网络在节点数量过多时易出现无效转发、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基于功率控制的BLE Mesh路由转发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发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参与转发节点个数,提高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和生存时间。
    • 陈鹏; 吴成杰; 朱俊清; 王立婷
    • 摘要: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大部分通信系统没有的优势,在通信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卫星通信系统与数字光纤等相互辅助,在通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卫星通信系统在众多高科技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 吴鹏
    • 摘要: 为了权衡5G异构超密度网络(Heterogeneous Ultra-Dense Networks,HUDN)中系统吞吐量最大化与覆盖优化间的冲突,提出基于功率控制的吞吐量和覆盖的联合优化(CJTC)算法。首先,推导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再通过凸优等式转换,求解实现吞吐量最大化的基站发射功率;然后,推导切换失败率最小化的覆盖优化的目标函数,再利用扩展技术,并通过迭代联合求解最优的基站发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CJTC算法的吞吐量和覆盖方面的性能优于同类算法。
    • 余浩; 张哲萌; 彭穗; 张志强; 任万鑫; 黎灿兵
    • 摘要: 对国内外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标准的现状进行介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标准,从功率控制、故障穿越、电能质量、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标准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并网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合理建议,以促进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
    • 吕鑫; 白志峰; 车江轩; 任冰; 王娟; 阮晓光
    • 摘要: 针对风光发电在并网过程中存在弃风弃光率过高和功率缺额的问题,构建了出并网型风光氢储(碱性电解槽-储氢罐-蓄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耦合系统架构,提出了基于风光氢耦合的并网型补偿/消纳分层控制策略。实现风光发电并网过程中,上层控制通过对风光发电功率的调度,将功率合理分配于氢储能系统,同时确保储氢罐压强在安全范围限值之内,完成下层控制对系统内变换器占空比的控制。根据风光随机性特点,将氢储能系统划分为补偿、平衡、消纳三种工况,五种工作模式。实现风光氢耦合系统在大范围内补偿/消纳并网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氢储能系统补偿了40%的功率缺额,消纳了27.5%的弃风弃光,有效解决了风光发电并网过程中的功率缺额与弃风弃光问题,提高了清洁能源利用率。
    • 张哲; 郭天硕
    • 摘要: 以往的PID堆芯功率控制器是基于单独功率水平部分堆芯模型设计的,整体堆芯功率水平范围难以准确描述以及管理。因此,本文在五个不同功率水平下基于传递函数模型,创建了模糊多核基于三角隶属函数加权的模型,PID核功率模糊控制基于该模型设计。在PWR、TMI堆芯的不同初始功率水平下控制模拟执行堆芯入口温度扰动和堆芯功率跟踪。结果显示,基于模糊多模型设计PID堆芯功率模糊控制器,堆芯功率的优良控制可以完美实现。
    • 陈发堂; 张志豪; 李平安
    • 摘要: IEEE 802.11ax系统中站点(Station,STA)数量众多和潜在的高数据包冲突率导致无线局域网通信效率显著降低,本文针对上行多用户传输中的无效帧填充问题,以每轮传输中用户组的传输延迟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多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基于OFDMA上行调度接入中动态传输时间的帧交互方案,接入点(Access Point,AP)结合STA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和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信息来确定各站点的传输延迟;针对最小化组内用户传输延迟差的优化问题,设计传输机会(Transmit Opportunity,TXOP)时长内用户分组策略及资源块(Resource Unit,RU)-STA匹配方案;进而以最大化信道利用率为目标,确定各站点的发射功率,同时保障每组用户的传输速率。与参考调度策略对比,本文提出的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在连续多帧传输的信道利用率上有10%~15%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用户间传输速率的稳定性。
    • 付玉; 高强; 田禾; 杜洋; 赵相宾
    • 摘要: 针对远离大电网偏远地区采取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低稳定性和低效率等问题,提出了风光储独立系统的联合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系统功率平衡和蓄电池充放电状态设计工作模式转化控制器进行联合控制。风力和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采用改进传统变步长扰动观测算法(P&O);负载功率跟踪控制(LPTC)基于功率平衡梯度电压迭代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验证该策略能协调风光储三个子系统进行功率转换,使系统稳定运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