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协议
MAC协议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94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2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29750篇;相关期刊241种,包括电子与信息学报、通信技术、通信学报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学术年会等;MAC协议的相关文献由1926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国强、李济顺、马华红等。
MAC协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750篇
占比:97.81%
总计:30417篇
MAC协议
-研究学者
- 郑国强
- 李济顺
- 马华红
- 冀保峰
- 薛玉君
- 亢丙午
- 陈前斌
- 唐伦
- 孙亚茹
- 李佩佩
- 于宏毅
- 刘敬科
- 羊秋玲
- 陈艳霞
- 魏急波
- 黄向党
- 吴红海
- 李建东
- 李阳
- 王玉婷
- 聂方阁
- 董威
- 丁勇飞
- 任品毅
- 任智
- 冯晓宁
- 曲雅婷
- 杜秀娟
- 王欣彤
- 袁德颖
- 赵海涛
- 郑奕薇
- 任秀丽
- 吴广恩
- 季飞
- 尹稳山
- 张衡阳
- 方正
- 李长乐
- 王熠晨
- 王良民
- 郑宝玉
- 丁洪伟
- 付立群
- 何晨
- 刘圣波
- 刘广钟
- 刘阿娜
- 利强
- 周熙
-
-
李冲;
杜秀娟;
王丽娟;
田晓静
-
-
摘要:
针对水声网络(UAN)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采用RTS/CTS握手机制,导致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套信道访问规则,基于该规则设计了节点状态感知的水声网络MAC(RP-MAC)协议。当接收节点不在收发状态,并且其他邻居节点也都不在接收状态时,发送节点才会尝试发送一到多个报文给接收节点。节点通过侦听和信道规则来感知邻居节点的状态,在降低冲突与重传的同时,避免了握手控制报文的交互。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Slotted FAMA和R-MAC等传统水声网络MAC协议比较,RP-MAC协议在不降低包交付率的前提下,实现了水声网络的并发传输,显著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吞吐量,降低了能量消耗。
-
-
李海雷;
张洪刚;
黄靖航
-
-
摘要:
无线通信网络在陆空域已取得成熟应用,而水声信道的长延时、强多途、多时变等特征导致水声通信网络研究滞后。在综合分析水声通信网络体系结构与信道特性基础上,对典型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在水声移动通信网络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水下多平台协同反潜作战需求,进行了水下小规模移动通信网络MAC协议的初步设计。
-
-
谢显杰;
何亚南;
袁建明;
刘发稳;
黄智睿;
方芳
-
-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耗直接影响了节点工作的持久程度,研究和优化MAC协议能够有效解决节点的能耗问题。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TinyOS对MAC协议进行研究,在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分优先级的思想,提出一种区分优先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以实际的硬件节点CC2538来探究MAC协议的改进以及对其性能的验证。结果表明该区分优先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在负载较高时有着较好的QoS保障,能够有效降低节点的能量开销。
-
-
杨志军;
毛磊;
丁洪伟;
寇倩兰
-
-
摘要:
针对物联网中优先级业务和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连续时间两级完全轮询接入MAC协议。在连续时间的基础上,将用户划分为优先级用户和普通用户,采用完全服务规则对用户提供服务来降低平均等待时延。当优先级用户向普通用户切换时,将服务时间和切换时间并行处理来提高系统的服务效率。使用随机过程和概率母函数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该协议用户的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等待时延进行了精确解析,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一致,该协议能对不同优先级的业务进行区分,用户的平均等待时延较低。
-
-
王智群;
张波;
朱明贺;
周鑫
-
-
摘要:
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位于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体系中的数据链路层,负责调配网络中节点的信道接入,保障了网络的高效通信。与调度类MAC协议和混合类MAC协议相比,竞争类MAC协议的复杂度低,可扩展性好,在低负载的网络环境中性能表现优异。首先概述了WSN中MAC协议的设计要点及分类;其次重点分析了经典的竞争类MAC协议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并从协议的运行机制、性能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并总结出各协议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竞争类MAC协议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
郑杰敏
-
-
摘要:
水声通信网络在国防以及民用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作为水声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媒体接入控制技术影响着水声网络的性能.通过对水声信道进行研究,改进设计适合水声信道的MAC协议,有效提升了信道的利用率以及减低网络的端到端时延.仿真结果证明了协议的有效性.
-
-
丁福建;
刘倩芸;
王钢;
刘文文;
林敏
-
-
摘要:
针对低功耗蓝牙的物联网信标无线通信场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适用于i Beacon、Eddystone的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的定制化精简版BLE5.0MAC协议。根据协议的应用场景,分析和设计协议所需的功能模块,完成RTL级编码与仿真,并在Vivado开发工具上对协议进行FPGA测试与验证。该协议不但实现了BLE5.0标准协议的传统广播功能,还实现了超过传统广播4倍通信范围的“远距离(Long Range)”功能。在FPGA的资源使用上,所提出的协议与全功能的BLE5.0标准协议相比,节省了67.2%的LUT,55.9%的FF和1个DSP单元。
-
-
陈浩;
郭佳妮;
宋姗姗;
刘军;
崔军红
-
-
摘要:
性能分析是对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进行性能优化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手段,然而,网络中各异构子网使用不同的通信介质与网络协议,传统的模型无法分析多介质异构网络性能。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随机接入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建立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性能分析模型,结合水声通信与无线通信特征分析,可得吞吐量、延时两个网络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随机接入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提供最佳的网络参数,从而提高网络性能。
-
-
任智;
李维政;
何亮;
刘奕君
-
-
摘要:
太赫兹通信作为未来超高速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能满足10Gbps以上的传输速率,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为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章针对现有的相关MAC协议以及802.15.3c标准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公平低时延的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定向MAC协议——FLL-MAC协议.文章内提出了3种新机制,分别是新的时隙分配机制、聚合帧子标头重传机制和入网时隙请求结合机制,解决了时隙分配不公平问题、减小了波束赋形开销、降低了入网碰撞概率.
-
-
郭黎;
苏新;
王磊
-
-
摘要: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可以支持上Gbit/s的传输速率,但是目前对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的MAC层研究较少,如何用现有的条件实现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层协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FPGA实现了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层基本功能,并采用波束赋形新机制,减少了节点发送的等待时间,使得端到端数据的传输加快,端到端的网络吞吐量随之提高.之后在Linux上测试数据传输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带宽不低于3.0 Gbit/s下,新的太赫兹MAC协议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达到约2.70 Gbit/s;另外,该协议的端到端平均往返时延约为0.284 ms.希望该设计能够为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卡和无线路由器的研究开发与实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
-
王增烨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频谱资源分配中的博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竞价机制的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构建二级频谱市场模型,以最大化频谱使用效率为目标,并且考虑认知用户的带宽需求.将频谱拍卖过程定义为轮询的过程,包含叫价和竞标两个子阶段.根据空闲信道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买卖双方动态调整各自的策略.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拍卖者有可能采取欺诈行为,因此提出防止拍卖者欺诈的重复拍卖机制,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确保了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
王增烨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频谱资源分配中的博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竞价机制的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构建二级频谱市场模型,以最大化频谱使用效率为目标,并且考虑认知用户的带宽需求.将频谱拍卖过程定义为轮询的过程,包含叫价和竞标两个子阶段.根据空闲信道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买卖双方动态调整各自的策略.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拍卖者有可能采取欺诈行为,因此提出防止拍卖者欺诈的重复拍卖机制,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确保了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
王增烨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频谱资源分配中的博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竞价机制的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构建二级频谱市场模型,以最大化频谱使用效率为目标,并且考虑认知用户的带宽需求.将频谱拍卖过程定义为轮询的过程,包含叫价和竞标两个子阶段.根据空闲信道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买卖双方动态调整各自的策略.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拍卖者有可能采取欺诈行为,因此提出防止拍卖者欺诈的重复拍卖机制,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确保了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
王增烨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频谱资源分配中的博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竞价机制的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构建二级频谱市场模型,以最大化频谱使用效率为目标,并且考虑认知用户的带宽需求.将频谱拍卖过程定义为轮询的过程,包含叫价和竞标两个子阶段.根据空闲信道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买卖双方动态调整各自的策略.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拍卖者有可能采取欺诈行为,因此提出防止拍卖者欺诈的重复拍卖机制,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确保了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
王增烨
- 《辽宁省通信学会2015年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结合频谱资源分配中的博弈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拍卖竞价机制的认知Ad Hoc网络MAC协议,构建二级频谱市场模型,以最大化频谱使用效率为目标,并且考虑认知用户的带宽需求.将频谱拍卖过程定义为轮询的过程,包含叫价和竞标两个子阶段.根据空闲信道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买卖双方动态调整各自的策略.由于受短期利益驱使,拍卖者有可能采取欺诈行为,因此提出防止拍卖者欺诈的重复拍卖机制,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关系,确保了系统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拍卖机制的有效性.
-
-
杨明华;
张法江;
程宾;
盛兵;
詹平
- 《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大多采用周期性唤醒/休眠机制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针对现有MAC协议在延迟和吞吐量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采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数据采集型应用的低延迟自适应MAC协议RL-MAC(Locarion Related RMAC).该协议采用错列式唤醒机制,顺序地唤醒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实现了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多跳传输,传输延迟大大降低.此外,分析发现采集型WSN中不同位置节点的负载不同,信道接入概率需求各异,而现有MAC协议大多采用均等信道接入机制,公平竞争共享信道,导致负载较重的节点处发生拥塞以及数据满溢导致的丢包概率增加,在规模较大而密集型WSN中尤为突出.针对这种不匹配导致网络整体性能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竞争窗口的策略,降低了负载不均衡与均衡竞争共享信道两者之间的冲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MAC协议能更好地适应网络负载变化,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以及能量使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
-
-
杨明华;
张法江;
程宾;
盛兵;
詹平
- 《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大多采用周期性唤醒/休眠机制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针对现有MAC协议在延迟和吞吐量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采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数据采集型应用的低延迟自适应MAC协议RL-MAC(Locarion Related RMAC).该协议采用错列式唤醒机制,顺序地唤醒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实现了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多跳传输,传输延迟大大降低.此外,分析发现采集型WSN中不同位置节点的负载不同,信道接入概率需求各异,而现有MAC协议大多采用均等信道接入机制,公平竞争共享信道,导致负载较重的节点处发生拥塞以及数据满溢导致的丢包概率增加,在规模较大而密集型WSN中尤为突出.针对这种不匹配导致网络整体性能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竞争窗口的策略,降低了负载不均衡与均衡竞争共享信道两者之间的冲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MAC协议能更好地适应网络负载变化,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以及能量使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
-
-
杨明华;
张法江;
程宾;
盛兵;
詹平
- 《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大多采用周期性唤醒/休眠机制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针对现有MAC协议在延迟和吞吐量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采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数据采集型应用的低延迟自适应MAC协议RL-MAC(Locarion Related RMAC).该协议采用错列式唤醒机制,顺序地唤醒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实现了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多跳传输,传输延迟大大降低.此外,分析发现采集型WSN中不同位置节点的负载不同,信道接入概率需求各异,而现有MAC协议大多采用均等信道接入机制,公平竞争共享信道,导致负载较重的节点处发生拥塞以及数据满溢导致的丢包概率增加,在规模较大而密集型WSN中尤为突出.针对这种不匹配导致网络整体性能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竞争窗口的策略,降低了负载不均衡与均衡竞争共享信道两者之间的冲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MAC协议能更好地适应网络负载变化,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以及能量使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
-
-
杨明华;
张法江;
程宾;
盛兵;
詹平
- 《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大多采用周期性唤醒/休眠机制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达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针对现有MAC协议在延迟和吞吐量性能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采集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数据采集型应用的低延迟自适应MAC协议RL-MAC(Locarion Related RMAC).该协议采用错列式唤醒机制,顺序地唤醒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实现了在一个操作周期内多跳传输,传输延迟大大降低.此外,分析发现采集型WSN中不同位置节点的负载不同,信道接入概率需求各异,而现有MAC协议大多采用均等信道接入机制,公平竞争共享信道,导致负载较重的节点处发生拥塞以及数据满溢导致的丢包概率增加,在规模较大而密集型WSN中尤为突出.针对这种不匹配导致网络整体性能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竞争窗口的策略,降低了负载不均衡与均衡竞争共享信道两者之间的冲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MAC协议能更好地适应网络负载变化,在网络丢包率、吞吐量以及能量使用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