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3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32篇、会议论文406篇、专利文献68793篇;相关期刊1034种,包括电脑知识与技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 相关会议319种,包括辽宁省通信学会2016年通信网络与信息技术年会、2012年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网络与分布计算专委会和网格与服务计算专委会联合学术年会、2012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等;负载均衡的相关文献由1768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陈前斌、张涛等。

负载均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32 占比:6.53%

会议论文>

论文:406 占比:0.55%

专利文献>

论文:68793 占比:92.92%

总计:74031篇

负载均衡—发文趋势图

负载均衡

-研究学者

  • 王伟
  • 陈前斌
  • 张涛
  • 刘毅
  • 尤肖虎
  • 潘志文
  • 王辉
  • 王鹏
  • 张伟
  • 张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陈志强; 谭铣康
    • 摘要: 目前数据中心网络面临大吞吐量、低延时、优先级、硬件故障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流技术提出通过网络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文章围绕负载均衡技术方案,首先介绍了负载均衡技术,以及负载均衡技术主流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四大类技术方案,其次从网络层出发,详细讲述了DRB、RPS、DRILL等8种网络层的负载均衡技术方案,然后对各个方案的关键性设计和方案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数据中心负载均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赵琳
    • 摘要: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大用户量高并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体。怎样能让一个网站能够承载几万个或几十万个用户的持续访问呢?这是一些中小网站亟需解决的问题。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的意思就是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他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 戴勇; 刘真成
    • 摘要: 本文从重庆市中医院HIS系统负载均衡的实际应用出发,构件了两院部HIS系统负载均衡架构体系,分析了各负载均衡算法的优劣,选择了一致性Hash算法,并对其原理以及服务器的增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最后针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一致性Hash负载均衡算法能够平衡各服务器压力和有效利用缓存,并在有服务器夯机情况下也尽量降低对临床的影响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推广在web服务器中。
    • 张春丽; 张伟
    • 摘要: 弹性波数值模拟的所需的计算资源与网格点数相关。传统均匀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的网格大小由复杂模型中的最小传播速度决定,导致高速区不必要的过密网格。比起已有的变网格,自适应网格(AMR,adaptive mesh refinement)灵活的结构使其可沿低速区的不规则区间使用密网格,因而计算效率提升更明显。本文将自适应网格同有限差分法结合,发展了适用于复杂模型的二维弹性波高效数值模拟算法。控制方程为一阶速度-应力方程组形式的弹性波方程,一阶空间导数采用高阶同位网格中心差分格式和显式滤波算子计算,时间积分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基于现有的自适应网格程序通用框架,实现自适应网格存储结构、网格生成和并行计算的负载均衡问题。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复杂速度模型的地震波传播计算,计算结果与传统均匀网格结果较一致,相位误差和幅值误差在10%左右。本文提出的方法从两个方面提高了计算效率:一是减少网格点数;二是通过增大高速区网格大小提高满足稳定性的时间步长。
    • 刘树东; 崔文涛; 李国燕; 赵伟丰
    • 摘要: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多控制器间负载均衡的迁移代价和迁移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满意度的交换机迁移策略。首先,构建均衡判断矩阵,监测控制器负载状态,且提出交换机组选择度,划分交换机组以选取迁移交换机;其次,考虑迁移代价和负载均衡率,构建模糊满意度迁移竞争模型,且提出改进蚁群算法优化求解,选择最佳迁入控制器;最后,将迁移交换机迁往迁入控制器,实现交换机的快速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交换机迁移策略相比,所提方法在保证较高负载均衡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网络性能,迁移代价平均减少约26.8%,控制器平均响应时间缩短约0.41 s,改善了交换机迁移过程。
    • 刘浩; 方含章; 方青
    • 摘要: 在电子类产品设计中,嵌入式软件对提升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系统对嵌入式软件的实时处理和并发处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该文提出了基于组件的数据驱动运行方式,采用FIFO+信号量+线程+CPU负载均衡等编程技术实现了一种任务级并行处理架构(适用于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并在工程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 刘瑞奇; 李博扬; 高玉金; 李长升; 赵恒泰; 金福生; 李荣华; 王国仁
    • 摘要: 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火热发展,面向机器学习的分布式大数据计算引擎随之兴起.这些系统既可以支持批量的分布式学习,也可以支持流式的增量学习和验证,具有低延迟、高性能的特点.然而,当前的一些主流系统采用了随机的任务调度策略,忽略了节点的性能差异,因此容易导致负载不均和性能下降.同时,对于某些任务,如果资源要求不满足,则会导致调度失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任务调度框架,能够保证任务的高效执行和被执行.具体来讲,该框架针对任务调度模块,围绕节点的异构计算资源,提出了概率随机的调度策略resource-Pick_kx和确定的平滑加权轮询算法.Resource-Pick_kx算法根据节点性能计算概率,进行概率随机调度,性能高的节点概率越大,任务调度到此节点的可能性就越高.平滑加权轮询算法在初始时根据节点性能设置权重,调度过程中平滑加权,使任务调度到当下性能最高的节点上.此外,对于资源不满足要求的任务场景,提出了基于容器的纵向扩容机制,自定义任务资源,创建节点加入集群,重新完成任务的调度.通过实验在benchmark和公开数据集上测试了框架的性能,相比于原有策略,该框架性能提升了10%-20%.
    • 罗永安; 包梓群; 赵恪振; 余隆勇
    • 摘要: 由于Kubernetes集群默认资源调度方法是静态的,随着Kubernetes中工作节点的不断运行,会出现集群负载不均衡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Pod迁移的Kubernetes集群动态调度机制。该机制首先通过监控模块采集服务器和Pod应用资源使用情况,使用AHP对其进行负载评估;然后对滑动窗口进行定义,筛选高负载工作节点形成待迁移的Pod集合;最后根据低负载节点原则为待迁移Pod选取目标工作节点,并采用CRIU技术实现Pod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该资源动态调度机制相比于优先级资源调度在负载均衡度方面平均提高17%,在Pod迁移数量方面平均减少88.3%。
    • 朱晓彦
    • 摘要: 传统云任务调度控制算法无法高效调节调度负载的均衡性,云平台整体服务质量不够理想,导致当前已有研究结果存在时延高、负载均衡控制效果不好等问题。为此,提出多QoS目标约束下云任务调度负载均衡控制算法。建立多QoS目标约束下的云任务协同调度模型。将云任务调度状态作为依据,计算负载均衡状态参数,确定负载平衡门限。当负载均衡超出平衡门限范围,控制节点切换负载,实现对负载均衡的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算法的网络延迟小、负载均衡控制效果理想。结论:该控制算法优于常规的负载均衡控制算法,实用性更强。
    • 谢兆贤; 曹香美; 王超
    • 摘要: C/S模式是早期的开发网页服务器架构,它使用复杂、成本高并且缺少通用性. B/S模式通过将系统功能集中到服务器中弥补了使用复杂成本高的缺点,但是没有对用户端的环境和数据传输率进行深入测试和研究,使得过多的外部用户访问网页,给服务器带来压力.针对传统C/S模式和B/S模式的局限性,引入Docker容器化开发思路,分别融合Nginx和Flask方法,构建DoNginx模式与DoFlask模式,通过修改和建立镜像实现网页服务器的开发.这两种模式综合了Docker的轻量级、Nginx的低消耗、Flask的稳定性的优势,实现了模式的优化.设计CPU、完整性、吞吐量性能测试实验,与传统B/S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对比.实验表明, DoNginx模式资源利用率高,DoFlask模式环境兼容性和可靠性更强,且均优于传统B/S模式,具有很好的框架设计贡献和实验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